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50回望(21)细雨无声

2017-08-17 17:35 作者:曾利权  | 1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无声

我是1963年生人,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是1966年,那个时候我才3岁,然后文革持续了10年。在文革初期,我实在太小,那些????的场景已经没有任何记忆。但在文革后期,我已经慢慢长大,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一些或深或浅的印象。革命已经不得了,大革命自然可想而知。家庭、社会、学校无不打上它深刻的烙印。它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和民族的遗传,不管我愿不愿意,因为我正处在成长阶段,那些印象必然也残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对文革的最初印象是有点闹哄哄。

那个时候我们比较到一个叫街口的地方,这里经常开批斗大会。只记得那里有很多大人,酸臭的气味很大。我那时都是大人带着,有时候是母亲,有时候是保姆。她们都是女人,不可能让我坐马马肩看热闹,那对于我来说那里就是一排排人墙。这样的场景和氛围对小孩子没有吸引力,呆不了多久我就闹着要走。有时候大人被你缠得没法,就被迫离开了。有时候大人烦不过就给你一巴掌,然后我就哇哇地大哭起来。但母亲很凶,哭也不能多哭,哭一会儿,我就在大人的怀里睡着了。

在我的印象中,对成立革命委员会中的一个情节比较深刻。那就是庆祝游行。我查了一下,四川成立更委员会的时间是1968年5月,这样推算起来,我们县成立革命委员会大概也是在这个时间,这个时候我已经满5岁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记得成立那天,先是在大礼堂外面的坝子开了一个群众大会,然后就是上街游行。单位的叔叔嬢嬢们排着队伍,街道居民也入列成行,队伍里彩旗招展,口号阵阵。但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最感兴趣的还是那种震耳欲聋的铁炮。其实,铁炮的响声非常大,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伤害,但我们还是欲罢不能,一直跟着有铁炮的队伍跑,跑了好几条街。每当看到铁炮手要发炮的时候就赶紧用手把耳朵捂住。但玩铁炮的有两个师傅,有时候防不胜防,防到了这边防不到那边。有时候一炮过后,耳朵嗡嗡作响,好长时间都听不清楚声音。

还有一件事是接芒果。也是开大会,也是游行。然后就把芒果装在一个玻璃还是水晶的器皿里面,放在新华书店外面的橱窗里展出。开始一两天观看的人很多,但很快参观的人就骤减。没有过几天,在橱窗里观看的只有我们这样的小孩子了。听大人说过,芒果可以吃。我们把脸贴在玻璃观察,鼻子嘴巴也给压扁了,就那么痴痴地看,想着芒果的味道。吃当然是不可能的,那不光是有玻璃隔绝拿不到,而且那种神圣也非常有威力,就是能拿,我想我们也不敢妄动。但器皿是密封的,而且还有玻璃窗的隔绝,我们实在闻不出任何的味道。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好像是大半年还是一年两年,芒果就不见了。

我一直在想,芒果最后到哪里去了呢?后来长大了,我无意中想起这件是,就问父亲

“那芒果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啷个处理的?”父亲笑笑。“还不是倒掉!”

“倒到什么地方了呢?”

“潲水桶吧。”

“拿去委味猪了啊?”

“大概是吧。”

一个放了大半年的水果,恐怕猪吃了也有问题。有时候我想,水果既然已经成了圣物,那它也应该善始善终吧。即使最后烂了有碍观瞻,大概也不应该倒到潲水桶里去吧。比如拿到坡上或者树底下埋了,这样在感情上应该才算比较真诚吧。

当然,我对文革影响最深的还是武斗。那大概是文化大革命中期,县城里发生了一次有名的武斗。武斗的地点在大桥北桥头农资公司的三门市部。那天父母都在上班,家里有我、大姐和婆婆。下午的时候,我们突然听到外面有嘈杂的脚步和人声。

“打起来了,打起来了。”外面有人大声说。

婆婆也感到有点好奇,就带着我们到公路上远远观看。三门市部是一幢二楼一底的砖木结构的房子,离我们家也就两百多米。那天两派不知为什么事打了起来。一派人少,就往楼上退,一派人多,就往楼上进攻。楼上的人虽然少,但楼梯狭窄,这对防守还是非常有利的。上攻的人从楼梯攻不上去,然后就从外面攻。他们搭了梯子上了房顶。但这个情况很快被据守的人发现了,他们也派人在房顶上阻击,双方就用瓦片和石块互相投掷攻击。大家都拼尽全力,双方都无法取胜。这个时候攻击方使出了一计毒招,他们开始放火。顿时,三门市部浓烟滚滚。我那个时候大概五六岁的样子,视力很好。我看到在房顶上的人在互相投掷瓦片和石头。最后,瓦片也被用完了。这个时候,我们看见有一个男孩子提着一个提篮爬上房顶上,他是在帮房梁上的人输送弹药------石头。“是三娃子!”有人喊出了他的名字。三娃子大概一二二岁,就住在我们家附近的小巷里。大概他的亲人或者熟人中是属于攻击那一派的,他看着好玩,也假如了进去。但非常不幸,三娃子的眼睛被石头击中,经过医治,眼睛最终还是没能保住,他变成了只有一个眼睛的残废。他的名字也从此改变,人们都叫他瞎三。

大概是读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我看过一部电影,名字搞忘了,但有一个情节至今还记忆犹新。有一个农民的牛儿生病了,他把牛儿牵到兽医学校,想请请这里的老师看看病。课堂上,一个老教授正在给学生上课。“这个,马尾巴的功能------”这个时候外面的牛儿叫了一声,打断了教授的思绪。等叫声停止,教授继续讲课。“马尾巴的功能----”他刚说这句话,外面的牛儿又叫唤了。被牛儿打断了讲课,教授显得有点生气。但同学们受不了了,他们纷纷跑出教室,然后给牛儿看病。

这部电影讽刺的是当时教育理论不联系实际。那个时候老师是名声很不好的臭老九,所以教授也被塑造成一个面黄肌瘦、愁眉苦脸、病恹恹的让人讨厌的样子。

编剧这样编写,大概真的以为马尾巴就没有什么功能,但他错了。马尾巴的功能其实大着呢,就是我这样的外行,我也能够想到它大概有驱赶蚊子的功能,有在奔驰的时候保持平衡的功能,有保护肛门卫生的功能,这些功能都和生存和健康有关。教授的讲课没有问题,马尾巴的功能也该讲,一点也不可笑。

不光有艺术宣传,还有实际的典型事例。和我们小学生密切相关的应该就是革命小将黄帅了。有一个时候,一个名叫黄帅的十二三岁的北京小女生出名了,她非常勇敢,敢于反对老师。老师对她打击报复,于是她就向报社写信,诉说自己的苦恼和不满,结果得到了舆论的大力支持。

当时只是觉得黄帅厉害,但她反的那些东西我们实在理解有限。潮流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谈何反潮流呢?说到“破师道尊严”,这个好像也不现实。在学校,如果不爱学习,成绩不好,还是得不到老师的喜欢,老师还是歧视差生,批评还是那样凶巴巴,有时候教训学生的时候依然伸手打人,没有哪个学生觉得老师做得不对,更没有人起来反抗。在我们心里,老师就应该有威信,如果和我们平起平坐了,那还叫什么老师?要起来反对老师,我们既差理论知识的武装,而且也非常缺乏实际行动的胆量。

至于说“横扫资产阶级复辟势力”、“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等,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作文的时候老师经常要求联系实际。有时候没有办法,在作文中,在黑板报上也写这样的一些句子来,但都是从报纸上照抄下来的。但说是说,写是写,脑子里完全形不成一点概念。不过,作为写完了,有时候自己念读的时候,对自己能说这样的话、写这样的句子感到非常吃惊,有一种恍然 的感觉。

如果说学黄帅反潮流还有点联系学校,联系我们自己,那批历史人物评论历史事件那就完全超出我们的智商水平了。有一个时期社会上兴起一股评“评《水浒》,批宋江”风。那个时候我已经进入初中学习了。对于社会上的政治运动,学校历来都不允许置身于度外,也要一起来参加讨论和批判。为了了解《水浒传》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我到当时的县委宣传部图书室里专门借阅了《水浒传》。但老实说,像我们这种年龄,像我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人要理解其中的人物存在很多观念层次的障碍。比如,武松这个人物。他是打虎英雄好理解,他杀潘金莲和西门庆替哥哥报仇也能够理解,但从在快活林的所作所为开始,武松的格调好像就变得低下了,醉打蒋门神,这完全是江湖义气嘛!特别是在鸳鸯楼的杀人行为,实在太过分了。你说杀蒋门神是对的,杀张团练也应该,但你把丫鬟和仆人也杀了,这就让人有点方案和恶心了。要知道这些人穷苦人,他们也是生活所逼到富人家做事,他们和你无冤无仇,你把他们也杀了,你是什么人呢,还算的上是英雄好汉吗?

再说宋江。因为梁山以前的当家人是晁盖,宋江到梁山后,表面上假惺惺地谦虚,实际上,暗地里他却处处排挤晁盖,扩大自己的势力,说他是阴谋家、野心家我们也能够理解一些。即使联系实际,如江青所说,《水浒》的要害是“架空晁盖”,这个好像也能够理解,不是就是有人要架空毛主席吗?说宋江是投降派,这个也有能够理出一定的思路。他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要替天行道,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朝廷一招安,他就同意了,然后帮助朝廷去镇压方腊……那个时代喜欢给人物贴上标签,这是我们那个时代理解人物的思维方式:武松是好人,宋江是坏人。曹盖是好人,方腊是好人。李逵本来也不错,但最后被宋江害死,他不光有点鲁莽,而且是个傻子……

但很明显,这样的理解相当低级。至于说更深层次的问题,大概要等到好多年后,当我们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特别是当我们经历的改革开放的历史巨变后,真正地解放了一点思想,我们的世界光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常了,我们的审美判断比较辩证了,这个时候我们的认识才稍微能够和作者的思想接拍,才真正具有了一点“评《水浒》,批宋江”的资格。

比如为什么宋江要接受招安呢,绝不是他是投降派这么简单。

因为宋江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他决定招安,当然是为了自己,但更多的是为了兄弟们,为了梁山好汉,是为他们的前途命运着想,是为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着想,是为他们的妻子儿女着想,

为什么他能以一个后来者的身份最终坐上了水泊梁山的第一把交椅?为什么梁山好汉一百零单八将,个个都天不怕、地不怕,但唯独就是服宋江?

因为宋江是一个很讲江湖义气的人,是一个具有相当人格魅的人。这点他就非常像当今的毛主席和邓小平。

还有,武松虽然杀了那么多不该杀的人,也做了一些好像不该做的事,为什么他还是英雄好汉?

因为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容忍英雄好汉身上的缺点和瑕疵。梁山英雄底都有天罡地煞出生,嗜杀成性是他们的性格特点,但他们的心中其实也有大是大非,是反抗暴政的,是反抗压迫的。而看看现实,比如子女告发父母,比如派性斗争的生死对立,或者低级趣味的一团和气,还比如纳粹大屠杀,比如清理门户式的肃反,比如阶级仇恨式的杀无赦,甚至比如说不作为或者乱作为的饿死人等等。你能理解吗,你能容忍吗?如果这都曾经被容忍,那梁山英雄的那点嗜杀算得了什么呢?

如果说“评《水浒》,批宋江”多少还能够理解一点,后来遇到的“批林批孔”就有点让我们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了。林彪当然该批,但为什么要批孔老二?批孔老二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他的“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是一个儒学中博大精深的问题,这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实在太深奥了。但后来从批孔老二发展成批周公,我们突然好想明白了一点。周公,就是周恩来啊,周公是什么人,他就是人民的好总理啊。周恩来一直是拥护毛主席的,他在人民群众心目中也具有崇高的地位。于是,我们知道了批林批孔的要点:反对周恩来的人都是坏人。

还有什么海瑞罢官,什么甲申三百年祭,都是很深奥的历史问题,都要写心得体会,都要联系实际。但我们都只是初中生高中生,我们才只有十三四岁,我们怎么知道是非曲直?但不知道是非曲直,我们知道从何着手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有的是这方面的文章,找来随便抄抄。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都不会太认真追究。我们就这样一天天读书,一天天耳濡目染,然后也一天天长大……

如果说很多时事情还都和别人有关的话,那么,有一天,事情终于落到了我们头上,落到了父母头上。

在我的脑海里,那种排山倒海式的大字报的场面只是一些很零星的印象,但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县委大门口门卫室东侧的墙壁。一个时期,那里成了贴大字报的地方。有一天,父母终于也成了大字报的主角,他被人贴了大字报。

母亲看了非常气愤。

“他们写,我们也写。”母亲气愤地说。

但母亲只有小学文化,父亲是在部队的识字班识的字,文化都不高,从小到大没有写过几篇文章,现在要写文章反击,对他们来说就有点困难了。那个时候我已经在上初一还是初二,我也去看了那篇大字报。但老实说,我对其中很多内容都不是很懂。

但父母把写大字报反击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

“你来写。”母亲对我说。“啥子男盗女娼,完全是污蔑!”

现在我已经记不得大字报的内容了,但“男盗女娼”这个词我一直牢牢记着。

从这个词的本源上讲,这样的内容是相当恶毒的,必须要有事实作为支撑,但在大字报年代,这样的词好像也就是一个普通的攻击和污蔑的形容词,说了就说了,写了就写了。虽然被攻击者耿耿于怀,要弄清楚词语的内涵,但没有人和你解释。大字报是革命行动,人人都有写大字报的权利,刑法上根本就没有诽谤罪一说,所以,即使你有天大的冤屈,即使全部是不实之词,你也只能反击;你能做的最大反击也是大字报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贴你的大字报,你也贴他的大字报。你说我男盗女娼,我说你也男盗女娼,这样就对等了。

那个时候我们的阅历和知识有限,对“男盗女娼”这个词并不是很了解。从字面上理解,男盗就是盗窃。女娼是什么这个意思------我从出生,娼妓就绝迹了,我对这个没有感性认识------但我也好像清楚。我知道,这样的词用在父母身上,那绝对是污蔑和诽谤。那个时候大字报虽然不落款,但从内容上判断,也大概知道是谁写的。

记得当天晚上我们把白纸、墨汁和毛笔都准备好了。我和父母开始拟写大字报的草稿。父母给我说一些事情------他们只说事情,让我来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再根据??上纲上线。但我好像是没有写作的天分,缺乏想象的细胞,或者是不习惯于害人,大字报始终难以成形,没有力量,没有气势,没有??。

“养你来有什么用,”母亲生气地说,”关键时刻这样的一件小事也做不来!”

父母受到这样的诽谤我也很气愤,我也想帮助父母反击,但我写出来的东西完全不符合父母的想象,不显得那样大快人心。最后,母亲只好找一个叔叔帮忙。父母对叔叔写的大字报基本满意。父母也把大字报贴到了墙上,算是在姿态上没有输给对方。

还要一件事也让我印象深刻。大概在我读初一初二的时候,有一天下午,在县委书记长屋边上的大会议室里突然就开起了批斗会。挨批的是县委负责???工作的一个常委。这位常委姓董,他们家就住在我们隔壁,他的大女儿比我大三四岁,在读高一还是高二,小儿子就是我的同班同学。记得那天下午放学回到县委大院,我发现大会议那里不断有县城的居民来来往往,于是我也去看热闹。我看到会议室周围里三层外三层都是人。我好不容易从人缝中挤进去。我看到有几个人坐在主席台上,台子下面就站着董常委。董常委长得很高大壮实,平时也很有威严相,但这个时候他表现得有点畏手畏脚,不敢大声说话,更不敢显出不耐烦。

那些人要董常委把什么问题讲清楚。那些人不停地大声质问,董常委时不时地解释说明,但台上的人显然不满意。吃晚饭的时间已经过了很久了,那些人还不让董常委走。那些人不让走、不吃饭,董常委也没有办法,也只好陪着。

但这个时候,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董常委的女儿董红霞来了。

董红霞在学校成绩很好。她性格文静,对人也不错,在县委大院,她是受我们小孩子尊敬的姐姐。

“就是我老汉有错,这是敌我矛盾还是人民内部矛盾?”董红霞质问台上的人。

“暂时是人民内部矛盾。”一群众领袖说。

董红霞:“既然是人民内部矛盾,该不该不让人吃饭、不让人喝水?”

群众领袖:“他不老实,我们也没有办法?”

董红霞:“解释一下就是不老实,说明一下就是狡辩顽抗,这是什么道理?只有你们说啥子他就承认啥子,那才叫老实吗?”

群众领袖:“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

董红霞:“我已经18岁了,我已经是成年人了。”

“……”

董红霞:“你晓得多少天不吃饭就会饿死人?”

群众领袖:多少天呢?

董红霞:“如果有水喝是7天,如果没有水喝,3天就会饿死!”

群众领袖:“那还早。”

董红霞:“你们没有人性,你们不讲道理!”

“不许在这里捣乱!”一群众领袖大声斥责说。

“我这是捣乱吗?”董红霞毫不畏惧。“你不容许别人讲话,你们不敢和我辩论,你们才是捣乱,是唯恐天下不乱!”

我在心里真的有点担心,怕那些大人打董红霞。但那些人并没有动手。这已经是文革后期,前期那种无法无天的暴行已经大大收敛了。那些人不过是恐吓恐吓,你不怕,他们也没有办法,何况董红霞只是一个学生,一个女生。

群众领袖被她说得哑口无言,一个时候,会场上主要就是董红霞在说,群众领袖只是是不是地反驳几句,但也显得很没有力量。但不久,董红霞就被同学叫走了。同学大概也是受了大人的指示,因为在这样的地方久呆也无益,点到为止最好。大概又过了半个小时,董常委就被允许回家了。

“明天再接着批斗!”那些人中的头儿说。

虽然看不出来是那些人对董红霞的妥协,但半个小时也不算长,完全能够很自然地让人将董红霞刚才的行为联系起来,它们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在一般人的眼里,这一回合的斗争中,董红霞应该算是胜利者。

人群很快散去,会场顿时冷清了下来。

“你看别个董红霞,好懂事,好勇敢。”母亲感叹说,“恁个小,就知道帮父母的忙了!

董红霞的勇敢得到了大家的公认,大人们都对她啧啧称赞,我们小孩子更是对她尊敬有加。

到了第二天,批斗会并没有继续召开。好像一之间事情就解决了。董常委还是是照常当他的领导,县委大院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严复在《天演论》中把达尔文和赫胥黎等西方学者的进化论思想用一句具有中华文化意味的文字概括出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以动物为例。现在生存着的这些动物,它们之所以能够适应自然,之所以能够还活着,那都是经过长时间自然选择的结果。大自然的生存竞争残酷无情,适应的最后生存下来,不适应的则被淘汰掉。

举个例子。北极地区的一些动物,他们的毛皮最后都变成了白色。如果要问:它们是怎么知道那样进化的?很多人可能就会被问得哑口无言,一头雾水。其实,细微的淘汰悄无声息、向好的改变潜移默化,你也许根本看不到、感受不到,但事实上,进化的过程确凿无疑:一种动物来到北极,刚开始它们的皮毛不是白色的。有一天,大家在外面觅食,一只毛皮相对更黑的同伴被敌人发现了,被吃掉了,而另外皮毛稍微淡一些的那只存活了下来。其实,这两只动物的皮毛差别非常非常小,但微小的差别意义重大。“要让皮毛变得尽可能白!”动物们当然不会这样想问题,那两只动物可能也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决定了它们的生死。但动物们意识不到,并不表示大自然不知道。就在被天敌追杀的惊恐一刻,动物们的身体里一种神秘的物质被激发出来,一只无形的充满魔幻力量的大手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拨弄,它产生出圈圈涟漪,让我们的精液或者卵细胞也产生了蝴蝶效应,然后一个细胞被刺激了,一个碱基对有反应了,某一个腺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嘌呤、鸟嘧啶变化了,于是,在它的指挥下,一根毛发变成了白色,然后是几十万年一百万年的始终不移,最终,皮毛百分之百地变白了,动物们适应了北极的生活,至少在保护色这点上,它们成功地完成了进化。

就是这么回事!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如果把低等动物的进化看成是和天斗,那么人类社会的进化更像是和文明斗。人性的基因,民族的特质,文化的传统一脉相承、渊源流长、良莠杂呈。战争、改朝换代甚至饥饿和疾病改变着一切,不适应地灭亡消失了,适应地发展壮大起来。但时代的变迁曲折复杂,一件事情的结果其实意义并不大,一两代人的努力也改变不了大局。十次革命都失败了,革命家往往不得好死,反动派却可能平平安安地活过一生。小人凶狠猖狂,君子的生存空间很小,变态和神经质当了领导。电信诈骗如洪水猛兽,贪污腐化似豺狼虎豹,裙带关系打遍天下无敌手……刚才我们还在大快人心地阔步前进,转眼我们又倒退回到了原点,这是不是有点让人唏嘘感叹甚至扼腕叹息?但上下五千年一路看过来,我们前进的方向基本还是始终向前,复辟和倒退只是曲折和暂时。其实,曲折和倒退也是进化的必不可少的过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长见识了,积累经验教训了。君不见,辛亥革命终于取得了成功,坏人的后代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们变成了好人。人们的科学人文素养提高了,丑陋和邪恶越来越遭到摒弃和铲除。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文明始终如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夜空,指引着芸芸众生艰难前进,指挥着大国小国,穷国富国,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希特勒死了,萨达姆死了,本拉登死了,卡扎菲死了,SIS灭亡了,人类社会的丑陋和邪恶越来越少,世界慢慢向大同靠近,靠近……

我们不会像动物那样茫然不知,我们有理性和良知,我们正在觉醒。我们已经意识到自己远远还够不上伟大,我们的基因中还还有很多糟粕。五千年其实不算长,今后还有五万年,还有五十万年。世界经历了太多的痛苦,世界已经进步;我们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一切都确定无疑,一切都细雨无声,不要怕黄河九十九道弯,要相信历史的潮流还是会一路东去,终归大海。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37938/

50回望(21)细雨无声的评论 (共 16 条)

  • 雪中傲梅
  • 心静如水
  • 雪儿
  • 浪子狐
  • 王平如是说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江南风
  • 襄阳游子
  • 东湖聚李胤德
  • 沧海一笑
  • 紫色的云
  • 雨袂独舞
  • 鲁振中
  • 冰清
  • 梦见花开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