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看2016全国及各省市高考作文题

2016-06-07 18:01 作者:云杉时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看2016全国及各省市高考作文

全国卷I:奖惩之后

(适用地区:河北 河南 陕西 江西 广东 安徽 湖南湖北 福建)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标拟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漫画省略

评析: 漫画的特点就是过度夸张,以小见大,讽刺尖锐,针砭时弊,通过对比强化引起人们对问题的强烈关注和思考。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审视漫画,感悟出不同的内容和寓意。感悟者可以是老师、家长、学生和社会不同阶层的人。(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从漫画上看,上方两个孩子一个考了100分,脸上印有一个亲吻印,另一个55分,脸上有一个巴掌印;图片下方左边100分的孩子考了98分,脸上有一个巴掌印,右边下方考55分的孩子考了61分,脸上有一个亲吻印。这里亲吻印和巴掌印,可以代表着一种奖惩的态度。它可以是家长的暴力惩罚和金钱鼓励,可以是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可以是社会人的称赞和非议,也可以是孩子对此的看法。那么这幅漫画里体现的寓意就是:目前我们的教育奖惩制度体现的就是一种唯分数论。以分数判高低,以分数论人才,那么我们的教育到底是培养分数性人才还是能力型创造性人才?我们的社会到底是注重素质教育还是功利性的成绩教育?这实在值得我们大家沉思。

从家长角度看,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有了退步,所以必须受到家长的惩罚;学生成绩尽管不好但有了进步,所以应该受到奖赏。这反映了家长以分数进退为唯一标准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这里头应该反思的是,当今的家庭教育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和平等化,那种单一的惩戒教育越来越阻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家长该怎么办?

从老师角度看,我们现在的教育越来越注重成绩,这是一个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社会教育问题,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都在关注的大事,并非老师所能左右。但作为教师不能忘记自己的角色和职责,那就是我的表扬和惩罚落脚点不仅仅是在分数的提升,更多的是在孩子品德人格的塑造上发力。

拓展开来,从社会人角度看,我们往往是以成败论英雄。一个人即使再优秀,稍有点闪失就会受到众人过度的讽刺挖苦,一个人稍有点进步,我们又会过度的奖励和宣扬,导致了捧杀的恶果。这是不是说明了我们社会的评判和奖惩标准出了问题?一旦这样的评判标准一代代的延续,在教育发展和人才选拔方面的消极后果就会日益显现。所谓的标准化评价,让我们单位或个人吃尽多少苦头,浪费了多少精力和财力,造成了多少社会资源的浪费,这样下去,我们的社会必将变成一个投机取巧唯利是图的社会,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全社会深刻反思吗?

从孩子的角度看,成长过程中有进步也会有退步,有成功也会有挫折,关键是不要忘乎所以或者怨天尤人,应该保持一种平常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品质,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顶点。

从作文考纲“关注他人”这个角度看,这里可以更为两方,孩子为一方,家长老师社会各阶层的人为一方。就是在关注对方时,当然是我们大人在关注孩子时,一定要有“尊重、理解、善待、关怀、同情、包容、欣赏、喝彩、包容、谦让、热”等之心态,与孩子们建立平等交流的关系,这也是当今社会最值得提倡的一种和谐关系,也是对单一的奖惩制度教育的一种反拨。

从学会“赞扬”这个角度看,当别人取得了成绩,有了收获的时候,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我们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当别人受到失败和挫折的时候,我们都要即刻送上一份真诚的赞扬,帮助他总结经验,树立信心。一次小小的赞扬,就可能改变人的一生。可参阅校报第1期“赞扬”专题。

全国卷II作文: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

(试用于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广西、内蒙古、新疆、云南、陕西、重庆、海南):

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外有效教学,课外昨天我也烦哦,嗯,好多了吧!害我还用,那我自己领不成啊!突然,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评析:这道题属于作文考纲中“关注自我”的内容,题目的指向就是要求学生关注和反思自身的语文学习生活,思考语文核心素养及其作用,思考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能够让学生写出真实的学习体验。具有着较强的综合性和思辨性。

从审题难度看,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的考生,却并不一定关注和思考过语文素养是什么形成的,因此题目里把提升语文素养的三种途径告诉给了考生,并要求考生对这三种途径展开阐述,写作难度降低了许多。写作的时,应该首先对语文素养作用做略微阐述,然后侧重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辩证比较和思考“课堂有效学习、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的这三种学习途径过程和结果,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也可以侧重选其中的一条途径写,其余两条途径补充说明。前一种写法可能需要大量的写作时间,对于语文成绩中等以下的学生来说可能会造成浮光掠影、泛泛而谈,后一种写法在时间上相对有保障,也能够写的较为深刻和具体些。

从“课堂有效学习”角度看,课内有限阅读引导学生关注教材,通过老师的生动讲述和深刻分析,既能够掌握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又能够迅速提高对语文素养的感知能力。课堂语文学习的生动性、形象性、深刻性、方法性等特点会表现的淋漓尽致。

从“课外大量阅读”角度看,引导学生走向了更加广泛阅读,扩大视野,沉淀底蕴,深厚积累,提升思考,从而超越了课内知识的限制,走向了更加广阔的语文素养天地。课外阅读的广阔性、浑厚性、思考性等特点也会更加鲜明突出。

从“社会生活实践”角度看,“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强调的是活动和实践,躬行知识的领会与掌握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融入自然,走进社会,亲身体验和感受,体现了知与行高度融合,可以说没有比较丰富、深刻的体验沉淀,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语文素养。其体验性、实践性和认知的深刻性可想而知。

上面三个角度,举课堂学习、课外阅读、社会实践等等事例证明学习语文提升素养应该不会太难。

另外我想说点题外话,什么是语文素养,恐怕很多考生是难以说明的。2001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确立为语文课程的最大目标。这个目标大致就是:“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强调阅读经典名著和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底蕴,培养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沉淀汉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注重人性、人伦、人情、人生,注重审美、体验和感悟。”语文素养具体感性地说就是:富有生活情趣、境界修养和心灵丰富,永不放弃理想和有血有肉的生命体验,满腔热情地拥抱和创造生活,让平凡的世界充满浪漫温馨,永不放弃做人之根本。《中国教育报》上有一段有关人文教育的话:“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书籍,从来没有苦苦地搜索过某一个问题,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过由衷的赞叹,那他就没有受过真正的良好人文的教育。”人文教育的核心其实就是语文素养。题目中把语文素养上升到了“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的高度。想想也是,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人文精神强大,即使有个别政客和别有用心的公知们也翻不起大浪,而当正气得不到申张,良知屡遭伤害,颓废怨气弥漫,媚俗媚权成风,别有用心的公知们就会呼风唤。形成这种气候主因就是人文教育的缺失的。

同样,2001年的《标准》把对学习结果的关注转变到对学习过程的重视。而语文素养是存在于每个学生内部的文化心理结构,它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学生自身的实践应用活动才能养成。因此,《标准》关注过程,关注实践活动,关注语文自身的特点,在这一道作文题中全景式的展现出来了,它再一次向我们证明研究《标准》和考纲的重要性,尤其是即将采用全国卷的山东老师和考生必须引起高度的关注。

本作文题可参阅校报“语文读写”第13期“文学素养,人文教育,修养优雅”三个专题。

全国卷III作文:小羽的创业故事

(适用于贵州、四川、云南、广西)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析:在作文材料的审题立意中,有一种方法叫动态要素切分法,先将一个动态式的事件分成若干阶段,比如起因、过程、结果,然后对每一个阶段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观点。

从第一句话看,小羽之所以能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是因为在传统工艺上不断推陈出新,从而提出唯有推陈出新,才能焕发活力。

从第二句话看,之所以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是因为我们不去敬畏履行规则、规范,从而提出“唯有敬畏规则,懂得规范,社会才能正常发展”“挫折面前,学会拐弯”“保护知识产权,企业才有创新”。

从第三、四句话看,小羽之所以公开工艺流程、制定行业标准,同时由政府部门出面发布推行,是他意识到了唯有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新兴的产业才不可能很快走向衰败,体现出了他具有当代工匠长远的眼光、宽广的胸襟、懂得舍小取大,懂得与他人、与政府合作,从而提出“有长远的眼光和包容的心态,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成功”“ 分享与合作才能成就大事”“ 小舍与大得”“规范是市场成功的保障”。

从第五句话上看,正是由于他的分享与合作和规范的严格执行,才使他能够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从而提出“分享与合作是持续创新的不竭源泉”。

这个作文题立意点较多,任何一个点都是主人公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只就其中的一点写,而忽略了其它的细节要素中所蕴含的立意点,作文就会显得单薄狭隘。动态式事件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产生的结果在很多情况下是由很多要素促成的,因此最好是选其主要的一点展开,同时联系其它要点佐证,这样作文才有内容厚度,有说服力。

这里说一点题外话,一道作文题的出炉,一定会有它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这就跟全国卷II作文题“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的提出来是一样的。

从理论背景看, 2016年3月5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把“工匠精神”写入了报告,一时间引发社会热议。“工匠精神”即工匠执着和专注地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永远不会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而是不断根据环境的变化,在品种、款式、材料、工艺、流程等方面寻求改进。小羽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工匠精神”。

从社会背景看,当前高级技工万金难求,抑制了社会创新活力的迸发,让中国创造遭遇人才瓶颈,这说明各行各业的技术人才缺乏“工匠精神”:产品过于粗糙,服务过于低端,仿品占领市场,损害了国家利益,浪费了社会资源,恶化了生活品质,这怎么可能涌现出一大批高级技工呢?这不正说明我们做事缺少一种认真执着、精细完美的职业素质吗?这恐怕就是这个作文题的主旨所在。

山东卷高考作文:行囊

材料作文: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旅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评析:这是一道“关注人生”的作文题。从材料上看,审题难度比去年的作文题降低了许多,作文的内容十分宽泛。

“行囊”是有寓意的,它预示着你的一切品质、才能和情感。品质和情感方面的如“精神、追求、理想、担当、理性、坚强、自信、善良、感恩、真诚、热爱、亲情、乡情;才能方面的如篮球、音乐、设计、写作等等。考生们坐在考场完全可以联想到:我的高中已经结束了,将要开始一段新的人生征程,回想一下12年来的学习生活,展望一下未来,我学到的东西哪些有用,哪些暂时用不到,哪些我还没有学到,那些东西是伴我终生的?

我学到的“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比如现在就坐在考场用我学到的文化知识助我考上大学,说明学以致用,从而提出,人生路上只要有相应的能力,就能够闯过道道难关;

“有的暂时用不上”,比如我的某一个方面的才华“篮球、音乐、设计、写作、亲和力”等等,但准备好了,总有一天我学到的许多东西会大派用场的,从而提出人生要时时刻刻准备着,精益求精,丰厚自己,迎接各种机遇和挑战;

“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过不要紧,现在就开始就努力地去学习充实,从而提出人生有备方能无患;

“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有相应的才华和能力相对应,同样也会有相应的才华和能力用不上了,但有的却是一生受用不尽的,那就是某种精神,比如,担当、责任、理性、激情、坚强、拼搏、自信、善良、感恩、真诚、热爱、亲情、乡情”等等,这些在我们人生道路上是永远不能够缺失的,拥有了它们,才是人生中受之不尽的财富,让人生充实幸福美满,从而提出让“担当”或者 “善良”(其他的品质也行)伴我征程,走向远方。

总之,在人生的道路上,你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和机会:当挫折降临时,你行囊里准备好的坚强和自信就会勇敢的站出来助你一臂之力;当柳暗花明的机遇来临时,你相应的才华和能力就会尽情施展;当我预见的未来还有许多不曾懂的东西会阻碍我前进的道路,那我就努力学习新的东西,充实自己;有的东西是受用不尽的伴人终身的,那我要时时刻刻拥有它,因此可以提出:唯有时时刻刻沉淀底蕴储蓄人生,才能走好人生路,成就新辉煌。可参阅校报第50期“沉淀底蕴”专题。

从整体的材料看,什么有用,什么暂时无用?需要伴随什么,需要担当什么?当代年轻人应该有更加明智的深刻的思考,从而使提出更富有时代精神的思想立意,这样才能让自己的青无愧于时代。

如果把角度开的更小一点,写得更具体生活化些,我们可以把行囊浓缩成“性格的行囊”。在即将走向新的人生征途时,我不得不反思我的哪些不良性格会阻碍我的发展,哪些好的性格适合我的发展,那就尽力把好的挖掘出来发扬光大。我喜欢坚强,就用坚强伴我人生;我喜欢激情,就用激情丰富人生;我原本就很懦弱,那我就用善良对待他人;我原本很冲动,我想有理智而未曾培养,那我现在就开始磨练。性格的东西是自己的,这样举出来的事例会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用不着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所以,这样立意更多的是从反思自己切入的,就是要把性格的行囊中适合你终生的东西挖掘出,才可能走向更远的地方。因此可以提出:适合自己的性格,才是走向远方的永远的保证。

无论我的行囊中有多少有用的或者暂时无用的东西,但唯有简单生活的态度,才能伴我走向人生的远方。可参阅校报第9期“简单”专题。

很多考生觉得不好写,关键还是习惯思维在作怪,有的上来就写“舍与得”,思路打不开,缺乏联想变通、虚实变通的审题手段,导致作文内容视野狭窄,其实看看上面给的一些元素,有多少角度都可以切入啊!

上海卷作文:评价他人的生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评析:这个题属于作文考纲中的“关注他人”, 而“关注他人”就是在人与人相处或打交道时,学会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帮助他人,从而获得关系的相处之道,获得对人生的理解和经验,培养自己“尊重、理解、善待、关怀、同情、怜悯、感恩、真诚、牵挂、欣赏、喝彩、包容、谦让、热爱”他人等人文情怀。

从题干上看,前半部分是说科技的发展,我们评价他人变得越来越容易,其结果是对个人对社会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后半部分是重点,要求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作出思考。互联网的网络时代,对朋友、熟人之间的评价,对社会名人评价,对热点事件中人物评价,对网络红人的评价,这既是天天面对的生活现象,又是任何一个公民必须面对的问题,企望个人“只扫门前,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人生态度,无疑是将自己排除到了现代生活圈之外,是现代青年人不可能汲取的人生态度。所以参与评价他人的生活是必然的,但是怎么评价就成为了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弄不好,就会对个人或者社会造成损害。

这就必须考虑三个问题:一是“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二是“评价”的目的是什么?三是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前者体现的是评价人的社会良知、道德底线和人生价值观的高低。中者通过“评价他人”的生活,是提醒他人和评价人自己,从而大家都能够获得对生活和人生成长的经验参照,还是吐槽他人,抬高自己?后者体现的是公正客观的、包容善意的评价,对个人对社会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轻率八卦的、情绪恶意的评价,会对个人和 社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因此我们可以从上面的论述中提出:

评价他人要坚守良知;

公正评价,坚守底线;

评价他人,启示他人和自己收获经验;

不要用自己本身的标准去感受评价他人的生活;

评价不要随大流;

评价不要给别人带来负面;

健康积极公正的评价,促进社会发展;

评价要有责任和担当。

事实上,考纲“关注他人”中我给的那些要素,都可以作为评价的角度。

在展开思辨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某个具体问题、具体现象深入探讨,切忌泛泛而谈。比如一个做公益事业的人,我们要有感恩的心态去评价;一个生活中犯的错误的人,我们的评价要尊重和包容;一个人做了好事而常被误解,我们要有欣赏鼓励的心态去评价;一个争议颇多的人物,我们的评价要客观公正。

对别人评价时,不要对错分明,让人觉得态度生硬无法接受;也不要随意指摘干涉他人的生活方式,让人觉得蛮横无理;更不要夸张称赞,让人觉得虚伪做作。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从他人的生活里面获得更多的一些经验,一些启示,这样才会对自己对他人的生活有所帮助。这样才算体现出了“关注他人”的内涵。

可参阅校报第27期“欣赏他人,认可自己”专题。

天津卷:我的青春与阅读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评析:天津作文题着眼于“全民阅读” 这个大背景,来对当下青年人阅读方式多样化进行思考,要求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体验和思考,谈谈自己的青春阅读,因此它更侧重于作文考纲中的“关注自我” 。

首先,要弄清楚“我的青春阅读”中“青春”指的是什么,它不单纯是指生命阶段, 青年人原本就处在青春状态,所以,它应该指的是充满活力的、自我的、张扬的、多元的、思考的、时代的阅读状态,这就是“我”符合时代的青春阅读,所以文章内容里就一定要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体验。

其次,要弄清楚自己的阅读经历适合哪一种或几种“阅读方式”,从而反观自身的阅读行为,并将阅读体验延伸到生活中去,这就使写作角度具有了多元性、开放性优势,为考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内容空间。你可以写传统书本的阅读体验,充满了"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也可写电脑、手机的网读体验,享受着光、声、影的美感;你可以写传统阅读方式的单一,也可以写科技阅读的多元;你可以写经典阅读的震撼,也可以写碎片快餐式阅读的不足;至此,只要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就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了:我的阅读方式与阅读体验;阅读方式多元和阅读内容的拓展让我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论各种阅读方式的优势与不足。

总之,科学技术的发展给阅读方式的多样化创造了便利的条件,而这样一种“青春” 的阅读状态又促进了阅读方式的多样化,这是当今的时代特征,也是人生阅读的特征。应该说这个题目出的还是不错的。

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神奇的书签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评析:北京高考仍延续了两道大作文一道小作文的模式。考生可以在两个其中选一个来写。

作文一:“‘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以前听过谭维维唱的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当时感到非常的震撼,后来曾转发到朋友圈供大家欣赏,这次北京把《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这篇文章作为高考现代文阅读,并从中引出了作文题‘老腔’何以令人震撼”,应该说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出题让人耳目一新。于是很认真的拜读《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三遍,以增加点评作文的底气。

从题干中看,首先要抓住关键句、关键词,“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那么它象征着什么?它象征着民间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容,象征着类似于‘老腔’这许许多多的民间艺术形式风雨坎坷;

其次“‘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从前面的现代文阅读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它是来自于生活中最朴实的艺术写照,一字一句、一腔一式都浸满了震撼肺腑的呐喊,是最能够贴近我们百姓的内心的共鸣。

再次,“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看,也就是说你可以举任何一种民间艺术,谈它的艺术魅力对你的震撼,但是“说开去” 就不仅仅限于对某种艺术形式的评价,否则它和老腔的魅力就形成一个平面关系,这种文章不会有太大的意义。“说开去” 可以是我们对民间文化艺术传统形式的态度,可以是民间文化艺术传统当前窘迫的处境得的看法,可以是我们对民间文化艺术传统形式如何与现代艺术、科技结合发展的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仅局限于华阴老腔或者民间某种艺术的表现形式,而是要看到传统文化该怎样与新时代的艺术形式交融发展。

最后,题干要求是:议论文, 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这样,作文水平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层面:第一层面,从老腔的魅力我想到了我喜欢的另一种民间艺术的魅力:比如秦腔雄吼的横刀立马,越剧婉雅的红楼观园,康定情歌的热烈情长,信天游歌的生命张扬,古朴惊叹的剪纸艺术,震动天地的安塞腰鼓,悲情而深沉的唢呐,古朴村落的白瓦红墙……一方地域,养一方人,每个人都可以站在自己的文化经历精神层次上,去寻找属于自己心灵震撼的民间文化。

第二层面,在当前民间艺术文化追求时尚和潮流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继承和发展我们的民间艺术文化。怎样利用现在科技和技术积极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

第三层面,将上面两个层面结合到一起写,立意会更高远。

以上哪一个层面的写作,都可以在前面的现代文《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的阅读中,找到写作的提示和参照。

作文二:从题干中看,首先要抓住关键句、关键词“书签” 与“阅读”, 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也就是说,书签与读书的关系。“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事实上就是说“我”与书、与阅读之间,产生了怎样的神奇丰富的阅读故事。

其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作文,那就一定要写出书签的“神奇“在哪儿?比如“神奇的书签”是怎样把我引向阅读的?读书过程中与同学、朋友或家人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或者某个物与神奇的书签(比如猫与书签)故事。我通过这个“神奇的书签”进入书中的精神高地,与久违的作者展开丰富而内在的对话;“神奇的书签”让我爱上写作等等都可以。

再次,要求表现的是“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限定的了我们的阅读彰显的是正能量。

最后,要求是有细节,有描写,记叙文。

普普通通的书签到底带给了我们哪些神奇的感觉?这就需要考生紧紧扣住书签神奇地把我引上了阅读的经历,把这些被吸引的感觉和阅读的感觉写到你的作文里,让阅卷者能够感到神奇并切合主题,你的作文就算成功了。

本作文题可参阅校报第7期“读书与智慧”专题。

江苏卷高考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评析:分析题干我们可以得知第一句“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体现是要有的放矢有内容,不要无的放矢空洞无物;接着引出了第二句“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话则短”是说大家都这么说,那我就少说,这个时候说多了,和大家说的就是无谓的重复,从而避免人云我云随大流的平庸,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大家都这么说的时候,咱就考虑考虑还有没有别的出路和方法;“无话则长”是说别人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甚至是原本就无话,咱就要在别人没有考虑到的地方说出自己的发现和思考。第三句“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指向的是“个性的彰显”和“创新意识的闪现”的密切关系,引导考生懂得如何发展个性和培养创新思维,从而体现了鼓励创新、彰显个性的时代特点。

材料的开放性给不同层次的考生提供了开阔的写作空间,议论文也好,记叙文散文也罢,只要紧紧扣住“个性的彰显”和“创新意识的闪现”之间的辩证关系来写,基本上不会出大格。你可以根据材料提供的多个角度写议论文,也可以通过名人的事例或自己的事例写记叙文,你还可以就“个性的彰显”和“创新意识的闪现”抒发与众不同的想象和情感写散文,一切由你决定。

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生活创新,观念创新,以创新为主题的时代,在创新的内涵中,个性化是最主要的。一个商品彰显了个性,才能成为品牌;一个人彰显个性,才能成就创新。个性孕育创新,创新体现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从穿着到谈吐,从思维到行动,从生活到工作,个性融会于社会和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胞中。一个充分张扬个性永不满足现状的社会里,才能始终保持前进的活力,肤浅浮躁者难成个性,定不会寻找创新;随波逐流者丧失个性,定游不到创新的岸边;人云亦云者没有个性,定不知创新为何物。只有那些真正有思想、有才华的人,才能彰显个性,鹤立鸡群,成就卓越的人生。

可参阅校报“语文读写” 第42期“个性” 第55期“创新”专题。

浙江卷:虚拟与现实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可以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评析:材料第一段描述了我们现在的科技与现代生活场景,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

材料第二段具体描述了未来的虚拟现实技术带给我们的生活场景;

材料第三段提出问题,面对虚拟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世界便利,是去感知,还是远离这种技术,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

材料中规定的文体是论述类文章。

这里应该考虑的是,材料第三段反映出的问题恰恰是人类面对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时的那种困惑很迷茫。其实材料中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也并不影响考生的审题,但是我还想多说一点题外话,以帮助我们对这个东西有更多的了解。什么是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可以通过电脑网络虚拟场景来使我们获得在真实实践中才能获得的经验,使许多过去面对面或者面对实物才可能获得信息的过程变得方便快捷。比如,通过虚拟生存环境,你就可以在家实现加拿大荒野生存的体验;通过虚拟历史则可以带你到世界上任何无法深入的古迹中去探索神奇的奥秘;电影公司可以提供给你一种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体验《星际穿越》或置身于《侏罗纪公园》中,甚至是与《阿凡达》们一同作战;实验室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模拟核反应堆在紧急环境下的核试验操作,从而提升实际操作时的成功几率;还可以模拟各种场景,在心理治疗等方面帮助有心理创伤的人进行应急障碍康复……通过上面描述至少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现实:虚拟现实技术大大节省和降低了原来现实工作需要的成本,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改变了社会生活结构;虚拟现实技术产生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改变着我们的认知结构和思考方式甚至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人类确实需要虚拟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以超越现实、拥抱未来,飞出地球,奔向宇宙。

这样问题就来了,虚拟现实技术改变着我们的认知,会不会让我们迷失了自我?人类仅是靠虚拟来改造自身,还是既改造客观现实同时又改造自身的?虚拟现实技术能否改变我们人类之间的情感交流?

这样我们的立意角度就出来了:

立意一:科学技术是世界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必须融入世界拥抱变化,拒绝远离;

立意二:运用科技技术,保持适度的距离。因为人类的情感交流和互动是不可能完全通过科技来传达的。

立意三:现代科学技术改变着我们的认知,但我们不能忘却保持自我的认知、人格的独立、理性的判断、担当的家国责任。

当我们知道该怎样取舍的时候,网络虚拟现实就变成了我们现实生活的延伸,成了我们心灵空间的扩展;我们便能从网络这个丰富多彩的虚拟现实的世界中,感受到阳光的明媚和花朵的芬芳,便能享受到朋友的情谊和知识的滋润,便能领略到哲人的敏锐思想和丰富智慧,我们生活便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今年全国九道,作文,给我们提供了如下信息:

首先,作文越来越倾向于生活化。比如,全国1卷《奖惩之后》、上海卷的《评价他人的生活》、全国2卷《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全国3卷的小羽创业、浙江的虚拟现实、北京的《神奇的书签》和天津的《我的青春阅读》等等,考生若缺乏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将很难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靠背诵一些好语段和范文,根本无法应对当今的高考作文。目的很清楚,就是要让学生去感知社会生活和大自然。

其次,特别注重考生的辩证思维、逻辑分析说理能力。事实上,江苏的《话长话短》就是传统本分的议论文,上海卷的《评价他人的生活》、全国2卷《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北京的老腔传统文化议题、全国1卷《奖惩之后》都需要考生有较强的说理能力和思辨能力,这也是作文未来发展的趋势,目的很清楚,就是对那种语言华丽,空洞无物的作文反拨;就是要培养学生分析生活现象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两个特点所统辖的作文数量占的比例之大,的确应该引起我们广大考生和老师的高度关注。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44062/

我看2016全国及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