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看2014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作文题(下)

2014-06-30 15:54 作者:云杉时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看2014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作文题(下)

第三类:事件或场景与道理、哲理交融 。也就是既设定苿种事件或场景、又给出道理、哲理。由考生联系自身所见所闻的类似的生活经历,依据自己的精神趋向,进行感受、体验,生发出自己的人生感悟,来印证所给道理、哲言的正确与否。

13 全国新课标II卷(内蒙古、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海南、吉林、新疆、黑龙江、云南、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评析:这个材料的要素很清楚:事件是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道理就是“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这些年全国`旅游人数增加,旅游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比比皆是。材料紧贴生活实际,让考生有的是话说,有的是角度写。

材料中警示的前一句话:“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这个道理显而易见,因此,遵守道德,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是一个不错的立意。这里也可以由这句话想到我们的教育问题。记得以前上课曾讲过一个动物园里几只老虎被一只牛打得落荒而逃的事。为什么几只老虎打不过一只牛呢?显然是动物园优越的环境所致。这优越的环境是谁给的呢?当然是动物园的饲养方。将这种现象放到社会现实中,类似情况也是屡见不鲜。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缺乏自我生存能力,显然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优越环境所致。这环境是谁造成的,原因很明确,我们的学校和家长造成的。这里头就提出了我们该如何去教育或护孩子才是最好的方式。那就是让他们适应社会这个环境,而不是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人是这样,动植物亦然。那些善意的爱护往往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因此,可以从教育上提出:生于适应,死于爱护。

从材料警示的后一句话看:“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说明旅游中确实有不少游客不理睬警示随意喂食。为什么会出现不顾警示的行为呢?从表面看,也许这些游客认为,不就是喂个东西么,至于那么严厉么?从更深层的原因看,还是我们缺乏敬畏之心,敬畏规则,敬畏他人提出的要求。新加坡的法律规定:不准乱写乱画;不准摘花;不准嚼口香糖……可以说细化到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细节,这就是有规矩才成方圆。敬畏规矩,才使得新加坡这个最肮脏的城市成为了高度文明、世界犯罪率最低的城市;敬畏规矩,才能让人成为一个更加文明、崇尚公德的公民。所以说,没有敬畏,便没有自我约束,就/*-会肆无忌惮,无法无天。敬畏规则,行事才会有所顾忌,三思而行,避祸趋福,化险为夷。有了对规则的敬畏,社会秩序才会和谐有序。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墓碑上有这样一句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为什么社会上有那么多违规犯法的现象,就是因为缺乏敬畏之心。让我们有点敬畏之心吧。(可参阅校报的“语文读写”中的第29期“敬畏”专题。)

当然,考生也可以从动物视角来立意,告诉喂食的危害。其实,校报“/*语文读写”第13期自然专题,里面的文章就提供了各种写法和立意。

14 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科技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评析:该作文属事件材料,只叙述了事实,没有明确立意的指向,显示出了立意的宽泛性和包容性,考生可发挥的自由空间就大多了。

材料在“老照片”和“数码相片”的叙述中,既讲明了两种照片的数量、细节记录、翻阅方式及情感体验在不同时代的特征,也揭示了科技与人、科技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老照片,因当时科技水平不高、时代久远,数量较少,照片的色调与光线变成了发黄发灰的影像,但里面承载着相片里人物的经历、细节、情感就要丰富深刻得多,如同邮戳盖上了历史岁月的沧桑与厚重感。而数码照片因科技带来的便利,随时随地随记随拍,其数量的众多使照片主人公的经历更加丰富和细节化,但就单个相片与老照片相比,其承载的内容信息就要少得多,它被稀释到了数量的众多影像中去了。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便利,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体验。考生们可以从老照片角度入手立意,也可以从数码相片角度入手写,或者将两个材料结合在一起谈。谈科技与我们的生活、科技与我们的情感关糸就行。

不过,现在的考生大都是90后期,他们能否透彻父辈们当时拍照的情况不得而知。我看写这些发黄发灰、日渐模糊的老照片,考生的父辈们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发黄发灰、日渐模糊的照片没有二十来年的时间是不可能的。老照片里的主人和同时代的人,看老照片时可以从人物的眼神中读到另一种人生状态的情感经历,因而有了怀旧之感;而九十年代后期的人看这些老照片和数码相片,从中看到更多的是新与旧、时间与空间带来的巨大变化。

15 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评析:这个材料是表演艺术家与剧作家就剧本能否改动而各自发表观点,材料宗旨是引导考生关注现实表明看法,无论是站在演员角度还是剧作家角度,或者将两者结合起来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较能考查出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从剧作家角度看,剧作家是管剧本创作的,演员只管照剧本演,大家各司其职,这就是规则。演员随意改动剧本,是对原创者的不尊重,就可能破坏原剧本的主旨。这种违规现象层出不穷。相信规则的人必有所敬畏,在他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亵渎不得。规则的约束不仅表现为他律,还包含自律。自律就是自爱自重,尊重他人的成果,这里可以立意为敬重规则是一种自律自重的品德。也可以从遵守规则上立意。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人人都不遵守规则,社会秩序就会混乱,因此做任何事都要有相应的规则约束。世界因规则而美丽,人因规则而和谐。

从表演艺术家角度看,艺术是需要创新出格的。艺术只是在不断地打破规则的过程中才能呈现出它的灿烂与辉煌,人生也只有在不断突破规则的过程中才能品尝到酸甜苦辣的意蕴。所以说,没有打破规则的勇气,缺乏融入演员独创的感受和体验,艺术就永远是枯燥乏味、暗淡无光的,人生就永远没有朝气、没有前程,就只能永远呆在规则里,成为剧作家演示的木偶,拾人牙慧的学舌鹦鹉。可以说规则束缚了创新,唯有打破规则、突破限制,社会才能永远充满创新的活力,社会才能永不停速地向前发展。因此,可立意为:打破规则,唯有创新。

将两者联系起来辩证分析,无论是什么规则,对的就要支持,错的就要改正。唯有大家相互包容、交流看法,规则中才能纳入合理的新颖的部分。任何规则都是在不断纳新、不断创新、不断剔除不合理部分的过程中,走向更加完善完美。因此,可以立意为:兼容并蓄、吐故纳新,规则才能做到尽善尽美。(见6月3日下发的校报“语文读写” 第31期中的“规则”专题及里面的练习)。

16辽宁卷:

材料作文:晚,祖孙二人倚窗远眺,瞧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真美。男孩说,要是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儿看去?老人颔首,又沉思摇头:“可惜漫天繁星没有了,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啊!当年那些祖先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出生天汉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

请根据材料写一篇作文,题材不限

评析:这是一个情景加观点式的材料作文,爷孙两人关于现代风景与过去传统自然风景的对话。考生只要沿着男孩或爷爷的话语延伸,进行叙述或议论或两者兼之即可,审题难度不大。

从男孩角度可写科技给社会带来的现代美、都市美、视觉美和智慧美;可以写科技带给我们视觉的延伸,让我们看到了宇宙深处更灿烂的风景,也可让我们欣赏到微观世界里奇妙的风景,更可以谈科技带给我们思维的变革、新奇的感受和生活的便利。可以说,科技几乎每天都在创造着奇异的风景。

也可以从老者的角度写,自然美、风俗美、田园美、山河美留给人类难以忘怀的生存状态,谈大自然给人的智慧美、情感美、语言美,创造了人类灿烂的文化文明。

也可将两者结合起来说,谈科技的发展带给自然的影响,谈科技与自然唯有和睦相处,人类才能在这和谐发展的相处中,领略到更美的日新月异的风景。

17湖南卷:

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在一个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发奋图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的乡村。面对洒满心血与汗水的山山水水,也深有感触地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评析:这是一个事件情景加哲理话语式的材料作文,不存在审题难度。分析时抓住材料里的几个关键词分析。“心在哪,风景就在哪。”“心”就是指目标,“风景”就是目标达到的客观状况。“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是实现“风景”的精神条件,“奋发图强”是实现“风景”的客观条件,两者缺一都不可能实现“心在哪,风景就在哪”。从个人而言,每个人都可以凭借“信念、意志、奋发图强”,创造出自己的美丽风景的,你的“心”在大学,那么你的“风景”就在大学。只要在实现这个“风景”的过程中,你有主观上的“坚定信念”“顽强的意志”,你有客观上的“奋发图强”,你的“风景”就一定在大学。为什么有人能取得世人惊叹的成就,而有的人一生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还是心思在不在那里的缘故。

“心在哪,风景就在哪”,还激励我们更多的年轻人,要有更远大的目标和想,只要有信念意志、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实现人生的绝美风景。

作文的角度可大可小,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集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心在哪,风景一定就在哪。

18广西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农民工老王突发胃穿孔,被送进医院。为救治这名贫困患者,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给他做手术,又进行了十天治疗。虽然老板主动送来5000元,老王仍欠下4000多元医疗费,而医院默许他出了院。老王刚一康复就回到了工地:“哪怕打工还钱再难,我也得努力。是医院和老板救了我。”可欠款还是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上,最终,老王鼓足勇气找到医院,说出了想在医院打工抵债的心思。院方深受感动,聘他为陪检员,老王也特别敬业,作为曾经的患者,他格外懂得怎样帮助病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析:这是一个事件性材料,内容显得老套,但要写出新意还是要动一番脑子的。这里出现了三个对象:老板、老王、院方。三个对象间表达了一种人与人之间最核心的内容:“尊重、理解、善待、关怀。”在这个关系里,每一方都表现出了各自的品德素质。

从老板角度分析,在老王不是工伤的情况下,他帮助老王支付了医药费,体现了老板善待、 关怀自己的员工,体现出了一份爱心。

从医院角度分析,医院默许老王离开,显然是体谅到了老王做为一个老民工的难处,体现出了医院理解、善待、关怀他人的一种人文情怀。

从老王角度看,病愈后并没有离开,而是回去回报老板,回报医院,体现了老王知恩图报的高尚品质。

这三个角度如果各自展开写,立意难免落入俗套。因此应站在材料全局的角度审视三方之间互动关系带给我们的思考。那就是你拥有了一颗博大的爱心,你才能去济困扶危、中送炭;而恰恰是你的帮助,才让他人有了懂得知恩图报、知仁重义的行为,才让医院有了斋心仁厚、普渡众生的感念。从这个层面看,大爱是美好世界的魂,大爱的力量等立意会深刻得多。如果能联系自己的经历,所见所闻的话,文章会充实、生动得多。

复习与备考

从2014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作文试题中,我们阅读到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启示我们以后的作文教学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一 要加强作文思维能力的训练。

好的作文题不仅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而且具有较强的思辨特色。前者可以考查出考生的精神趋向、文化底蕴及价值取向,后者可以考查出对某一问题分析的思维能力的高低。今年大多数作文题都体现出了考查思辨能力的趋向。因此,复习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各种思维形式在作文具体运用中的复习。二是多找些具有思辨性的话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认识。许多考生写作文立意时,或似是而非,或偏题太远,或一筹莫展,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各种思维方法的运用,审不出或不知从哪个角度审;就是平时没有进行各种观点的讨论,造成了视野狭窄,思想认识单薄。没有成功的思维,便没有成功的审题,有成功的审题,便没有成功的作文。

二 要关注生活,阅读自我。多参与校内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给自己的作文增加生活和个性气息。

今年的作文无一例外源自于生活素材,要求从这些素材中谈认识。如果我们的考生只是埋头作业、闭塞信息,企图背一些通用事例和一些不着边际虚妄的华丽词藻来应付作文,想得中上等分显然是不可能的了。那些没有灵魂个性,没有生活气息的作文,愈来愈不被看好;那些不关注自我,只站在旁边排列他人事例进行指点江山,也愈来愈不被喜欢。以后校报副刊也将拒绝这一类的文章。因此,我们考生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要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增加见识和经历,让作文浓郁着生活内容。二是要多反省、总结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让作文充满个性气息。例如,小记者、文学爱好者们常参加社团活动,老师或同学常会对自己的作品评头论足,当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如果面对2013年山东“如何对待别人给你的纠错”,你的作文无论生活内容、个性气息,是不是比其它同学更具有竞争力呢?再比如,当面对是参加还是不参加社团活动时,有的人犹豫,有的人果敢;有的人支持,有的人阻挠,这些素材就可以应对今年山东省高考作文题:由于眼光、见识、经历、胸怀不同,每个人面对社团活动这件事采取的行动方式也不同。这不同样也是一篇充溢着生活和个性气息的厚实作文吗?各省高考作文均贴近考生们的生活和内心,为什么我们还要坚持只埋头看书,而拒绝参与沸腾的生活呢?所以,关注和思考身边的人和事,关注和思考自我内心已是作文的大势所趋。

三 多读书,读好书,读有用的书。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丰厚思想。

阅读分分素养阅读和专题阅读。前者分布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后者侧重某个阶段目标的实现,你懂的。高中三年,任务繁重,时间紧迫,精力有限,所以,要读充满人生经验、生活哲理、思想丰厚的书,这些就是好书,有用的书。我特别反对读那些一事一议、情节离奇的情感类文章和耍点小灵感的优秀作文选。因为它提供不了丰富的生活和浑厚的思想,只是引导人们在感性层面瞎转悠。事件是千差万别、瞬息变化的,但里面包含的道理和哲理却是本质的不变的,所以,以一理统万事,以不变应万变才是专题阅读的硬道理。比如,去年5月最后出的“语文读写”第12期“不要抱怨别人纠错”正切中了山东省作文题,今年5月“语文读写”第31期“规则”“自由与克制”专题,正切中了全国一卷、二卷、北京、上海、安徽、重庆等省市的作文题,还有几个省市的作文题也在我们一中校报“语文读写”中。所以,要转变阅读观念和阅读习惯,多读有哲理性、思想性、经验性的文章。不能因为不喜欢,读不懂而放弃,难道“语文读写”上这些文章比考试中的现代文还难懂么?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65915/

我看2014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作文题(下)的评论 (共 7 条)

  • 雪灵
  • 荷塘月色
  • 无不为之
  • 晓晓
  • 心静如水
  • 醉死了算球
  • 雨袂独舞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