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严婺古道大洋记忆

2015-10-31 21:00 作者:范风永存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在浙江中南部的大洋境内曾经有过一条很出名的严婺古道,西起建德兰溪交界的塔塔岭,东终于大洋集镇,全长30华里,一条清澈见底的大洋溪常年唱着动听的歌谣一路伴随古道汇入兰江。

千年古道承载着千年历史,古往今来,这条古道来来往往不知走过多少英雄豪杰,也不知过往过多少文人骚客;这里曾有过太平军的战马嘶鸣,也留下日本强盗践踏中华大地犯下滔天大罪的铁证,------古道上的村民对这条古道分外钟情,曾几何时,这段路一直是穷人讨生活的心酸路。来往于严州婺州的货物由于塔塔岭关隘相阻,都必须由人力肩挑背扛赚些饭脚钱一度温饱。千年古道犹如人生的一个大舞台,唐、宋、元、明、清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演绎着人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千百年来芸芸众生更像是来去匆匆的过客,而带不走的是这默默无语、朴实无华的严婺古道,它见证了漫长历史,见证了人性的善恶美丑。俱往矣!岁月沧桑流逝,严婺古道原先所有的一些标志性建筑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已不复存在,徒有虚名,有些正在慢慢消失,也许用不上几年仅存的一点记忆也会变得荡然无存。

严婺古道对于我是最熟悉不过了,自打从小十来岁起就给兰溪客背木头翻塔塔岭,稍长大又穿着草鞋走在古道上去大洋镇上求学,古道在我的脑海镂下了深深的印迹,闭着眼睛都能说出三十里路道上的处处景象。

大洋原是一个大集镇,是公社所在地,镇上有很出名的谢家、陈家、童家三大家族,建德第一任县委书记第一任宣传部长童祖凯和童润焦兄妹俩就出生在这里。后由于富江筑大坝大部分居民移民到了湖州,公社也搬到了下王,直到83年恢复乡镇机构政府才搬回大洋。走严婺古道从大洋到胡店在大洋溪上原来有一座很长的木桥,木桥是木头架设的桥墩上面铺上似戏台上的那种木台板,桥面只有40厘米左右的宽度。遇上发大水木桥只有被冲走了,直到1968年才造了钢筋水泥桥。

胡店离大洋三里路,胡店村的历史并不长,始于元末明初的1360年,由兰溪游埠的一个货郎来此定居而繁衍光大,胡店过去出过富商大贾,最值得骄傲的是在大清咸丰年间造了五进的大祠堂,大祠堂解放后还在,大概在五十年代倒塌。(详见《胡店祠堂的故事》)勤劳智慧的古代胡店先民在上方大洋溪的里张筑堰然后开渠道引水环村而流,既解决了村民的洗涤还可用来防火灭火。村口不知在那个朝代还打有水井一口供全村人生活饮用,井口有圆石圈围就四季不枯。胡店原有凉亭一座不知毁于何时。从胡店到后仇一路全是七八十工分鹅卵石铺就的石子路,晴天不沾灰,天不打滑不泥涅。

胡店大洋属丘陵地带,只有矮矮的山丘,山上的灌木也不茂盛,没有高大挺拔的参天大树,到了里黄就像是换了一个场景,这里山峦起伏,植被繁茂,古木参天,村对面一座酷似鲤鱼的山形惟妙惟肖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条清纯透明的大洋溪穿村而过,道旁居住着胡姓黄姓农户,路对面居住着关公的后裔关姓农户,他们一般不混住。溪上原先也是木桥,现有好几座水泥桥连接。村里有关氏宗祠胡氏宗祠,关氏祠堂据《关氏宗谱》记载,始建于大清乾隆三十四年,1914年重修。黄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详,根据建筑风格判断为清末时期,1996年翻修。(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里黄与杨村交界处有一矮坡叫毛车岭,路旁有一龙王庙,庙内供着菩萨,庙宇不知修于何年。

继续往前走有两条山垅比较出名,一条叫刘坞,住在山坞里半山腰的人家并不姓刘而是姓胡,胡姓人家男丁众多更因武功高强而出名,祖上曾是大清雍正年间的武状元一时享誉乡里。蔡坞山垅较浅居住着三两户人家,蔡坞山溪水汇入大洋溪,古道上有一卵石小拱桥,据说建于乾隆年间,建造人不详。二坞里的人家过去大都以烧炭为生。再往前走就是井坑,井坑的村口有两棵几百年的大樟树,大樟树的树冠覆盖古道,炎热的天走过路过的行人都要停下脚步歇歇力缓口气,享受着片刻的习习凉风。头上的汗少了再向前走一座高大如虹似弓的石桥展现在你的面前,虹桥架于溪涧之上,山溪两旁,古樟枝桠层层叠叠,绿荫如盖,青藤若络顽强扎根石缝倒垂空间,人牛行在桥间,情景是那样的美观,那样的壮丽,那样的和谐。因石桥高高横跨在大洋溪之上本地人干脆就叫“高桥头”,其实石桥有芳名,大名叫“青云桥”,大清嘉庆十二年(1807)当地乡贤鲁德尚等人所建,咸丰二年(1852)被山洪冲塌,由善人鲁建功重修。跨过高桥走过河卵石铺就的沿溪小路不到一里路便到了杨村,杨村绝大部分农户姓鲁,据鲁氏家谱记载,鲁氏先祖为建德路总管鲁祖,后两代鲁显、鲁宝皆为建德路总管,历史上父、子、孙三代同为一地总管确实难得一见,村里建有鲁氏家庙,据族人介绍祠堂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490余年历史了,现存为清末建筑。

出了村沿拱卫村庄慢慢变高的石龙(石坎)上的卵石路不到一里路便到了一个叫前岸的村庄,村庄不大只有二十来户人家,但地理位置很有些特色,往右有一条景色优美的山垅,里面层岭叠翠,怪石嶙峋,碧泉如玉。谷底建有水库,在前岸建有二级电站。在前岸还有一农业学大寨时的产物,敢想敢干的杨村大队的社员同志们在党支部事迹鲁林华的带领下,发扬人定胜天的大无畏精神,硬生生把大山穿了个大洞用来溪水改道,把原来的溪滩变成良田,还破天荒的全村人住上了整齐划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砖瓦房。村对面的半山腰古木掩映下有古庙一座叫乌石寺,本地人更喜欢叫“高殿”,里面塑得菩萨与四散里的云峰庙一致。(详情见《乌石寺的由来》

过了陈水坞口不远就是岩根,三两户人家十来个人生活在石岩山脚,篱笆墙,三两群鸡四五只鸭,院子里散漫开着的鲜花,还有那幕归的老牛,冉冉升起的炊烟,神仙地也!以该村为界过了这里就是四散里了,岩根人讲大洋话,风俗习惯也有别于四散里。

四散里是下徐、庄头、西坞、姜山四个自然村的统称,原叫下徐大队,后与杨村合并称新源行政村,然不管名称如何改变兰溪人仍喜欢叫严州山里四散里。四散里人的方言与习俗都与大洋不一样,也有别于兰溪。四散里的四个村大部分祖先都是兰溪一带迁居过来,经过几百年婺州文化风俗与严州文化风俗的不断撞击糅合,逐渐形成了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四散里文化与四散里习俗。

离岩根不远就有一丘四散里算得上最大的良田叫“三亩丘”,也是“农业学大寨”的产物,由溪滩改造而来。再走两步就是大头岩,路旁山上有一大石岩而名。有罗氏兄弟居住,60年代前住茅房。附近有大片的农田,生产队时,下徐村农户的饭菜都会挑到罗氏人家借人家之地供大伙吃饭、歇力或避雨。大头岩200米处有一石孔潭潭水较深,原先生产队有一抽水用的机埠,现已废弃。再行100米古道左边的山叫庵后,传说此地原有一尼姑庵,座东朝西,已不知建于何时,毁于何时。小溪对面的山叫庵前,两旁的山上都是梯田式的茶园。又100米的地方叫凉亭脚。离猴狲坞口很近,凉亭位于路正中,两边是条石。夏天室外烈日当空,皓暑难熬,而凉亭内却凉风习习,来往行人坐在凉爽的石头之上,一路的疲惫顷刻烟消云散。凉亭由西坞范廷琨资助建造,旧时常有善人将打好的草鞋挂在凉亭内,有需要者可随时取用。凉亭脚附近有许多的农田,农忙时,为了节省时间,农户都会把饭送到田间地头,凉亭成了吃饭歇力避雨的好地方。85年当时的下徐村办精制茶厂的大型设备烘干机运不进来,故拆了凉亭。凉亭不远处便是猴狲坞口,到了此地如往左一拐便是一条很深的山垅,山垅狭窄,山高林密,怪石嶙峋,想必古代是野猴的天堂,名叫猴狲坞。生产队时原有一户人家居住,里面有少量的良田,严婺古道只是路过此口而已。再过半里路叫胡桃山,胡桃,大核桃是也。现在四散里的高山上尚有野生的大核桃,想来此山可能早先有很多的胡桃树而得名。爬行一个小小的山坡就到了小殿脚,据说这里原有一土地庙,不过在我小时候就没看到过,也不知倒于哪一年。又走半里路是大栗园里,四散里把板栗叫大栗。以前曾经是一片板栗地,七十年代曾规划建造通往兰溪的公路,大栗园作为起点站,当时已钉了木桩标志,印了石灰线,后建德县只要领导考虑通了公路兰溪人会搬空山里的木头,不同意只能作罢。八十年代初,下徐村屋基紧张,于是就有好多人家把房子建在了大栗园里。现在高畈山脚的路顶尚有一板栗古树,估计已有几百年历史 。树高足有10米开外,树围没有二三个大人难以围定。行200米到了村口的万古桥,此桥始建于清朝宣统年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由乡贤范忠喜带头捐资修建。此桥在溪中有两个墩子,迎水面作尖刀状以利洪水分流,桥面铺石板,此桥异常坚固,经常遭超重的拖拉机碾压也未出事故 。桥名书于大桥正中央的桥梁上,字体刚劲有力。

下徐村一百来户人家三百多口人,农户主要是范姓与唐姓,村里古迹有协和堂祠堂,原为仇姓太公于清末建造,仇氏家族后来衰落了,祠堂年代久远失修,第一进倒塌。62年在原址修建一进,现作为全村公共祠堂使用,祠堂也有了大名“协和堂”。(详见(连三进祠堂的故事)村中原有一座占地二亩的豪宅范家大院,里面画梁雕栋极尽奢华,有“小观园”之称,可惜90年被大火焚烧。大院由乡贤范忠喜所建,范忠喜生于大清同治癸酉年(1873年)正月二十,为人聪明、智慧、豪爽,生逢乱世,残兵败将、散兵游勇、土匪地痞长年不断在古道上来往,范家是大户吃住都在大院,范忠喜运用大智慧周旋于各路人马之间穷于应付保全四散里人不受兵痞的骚扰,同时对地下党也深表同情,烈士双童为躲避大洋警察局的追捕就曾经在大院的雕花楼上躲了一个多月。范忠喜还是一个大善人,自己勤俭朴素做起慈善却很大方,修桥补路多有他的份,甚至兰溪四五岭上的凉亭也是他为头建造的。虽是地主,但他善待长工佣人,直至解放了过去的下人也没有一个说他坏话的。(详见《一代乡贤范忠喜》)村中的道路都是铺着河卵石的,从万古桥一直到上村口的石龙头。卵石早已被岁月打磨得圆润光滑,上面排列着粗犷的花纹,原始美观耐看,可惜世纪之交道路被水泥硬化了。离范家大院20米处村口厅旁小坑边田里有一木柱悬挂灯笼,为方便在严婺古道上走路的人,下徐村每户人家照轮流每天助一对蜡烛在天蒙黑时点上,就是现在路灯的雏形,四散里人叫“天灯树”。(详见《古道上的天灯树》)

天灯树100米处有一水潭叫麻车潭,传说这里原有一榨油的麻车,后被大水冲走。以前潭水较深,我们小时候夏天常在此潭洗浴玩水。过去没有自来水,此潭是下徐上半村村民用来洗衣洗菜的,天亮一早用来挑水吃。(详见《最忆故乡清凌凌的山溪水》)沿溪边石子路而上到了村头的石龙头,为了保护村庄不受洪水的侵袭,古时的下徐村前辈们用大石块砌成呈半月状的石垅团团围住村庄,年老的村民说这种腰带状的流水风水好。石龙头是石垅与山体锲合部的起点,所以叫石龙头,石龙曾被洪水打断过,后被村民修复加固。出了下徐村200米便是神坛口,是古代四散里举行大型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神)时的重要场所,民国前有神坛一座,解放后弃用毁坏。 前行100米有丘田叫一石两,这是四散里难得一见的大丘田,民国以前是四散里四个村统一在这里做目莲戏的地方。做木莲每十年一转即十年做一次,木莲是一种大型的集祭祀戏曲于一体的戏班,光大箱子就有二十几个,都要四散里派人去抬,可能是费用太高的原因吧,故十年只做一回。在演出前还要树一大旗杆上面挂大旗,攀爬旗杆的廿四档梯如今尚在西坞范氏家庙,旗杆洞十年后需由“迎祭”来找一打还是老位置分毫不差,奇也!再走100米便到了西坞桥头,此地有一从尖坞山下来的小溪,因里面山垅里有范姓人家居住所以小溪叫范溪。原先有老桥架于范溪之上,用三根佷粗的木头 横架范溪两边的石坎上,上面铺以石板作桥面,宽约1.2米,因在此桥头向西一折便是去西坞的路,所以该桥叫西坞桥头。

喜欢旅游的人去西坞一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里可有十大美景噢。详见《美丽乡村锦绣西坞源十大美景》,西坞还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后裔居住地,那里民风淳朴,民居至今还保留着民国前的风貌,祠堂范氏家庙为文物保护单位、祠堂始建于嘉靖三年(1524年),范氏族人群策群力,集资合力建造范氏家庙。还有徐公殿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了,村中的古桥古树卵石路喜欢发思古之幽情的人很值得一看。还有更令人惊奇的是范溪的水即使山洪暴发也是清澈不浑浊的,想知道为什么吗?详见拙作传说《长长的石龙清清的泉》。每当下大雨,下徐溪的浑浊洪水与范溪清澈的溪水交流在一起真的叫泾渭分明。去西坞的路上有一始建于宋朝的古庙叫云峰庙,还有一古老石拱桥叫万安桥,它们可都是文保单位,古庙阴森肃穆,菩萨灵验,曾阻击过日寇的侵袭,使西坞村免遭日寇铁蹄的践踏。详见《云峰庙老爷显神威 长踏步日酋毙马下》。

走过西坞桥头便是瓦灶脚,在古道不远的山脚有一瓦窑,田里的泥土很粘适宜做土瓦、青砖,古时四散里的人家都用此窑出产的瓦片。青砖较昂贵,只有有钱的人家造房子才用。瓦窑还在,但已不烧制了。走100米有一大卵石拱成的桥叫瓜桥,此桥颇有些年头了,从桥上石缝中长出的古拙的藤蔓几乎将古桥遮盖的严严实实就可见一斑,桥上的石板早已被岁月打磨得溜光溜光。离冬瓜桥不到50米的路旁便是潘公殿,潘公殿不知始建于哪一年,反正是挺早的。文化大革命及以后的岁月里被人为的毁了好多次,在信男信女的努力下又修复了好多次,八十年代中期,由仇锦田带头,在殿后的山上铺上台阶名“百步梯”,在山上又修了一殿,规模比路旁的大多了。据说殿里的“潘公老爷”很灵,在“迎祭”的作用下能 给人开药方,有些九斤九的病人都愿来此一试,也有治好的,名气愈发大了。再行50米便是庄头村,村口有一古樟已有千年历史,胸围需六七个大人合抱,其树冠覆盖数亩之地,是夏天乘凉的好去处。

古道上的庄头村,人口二百余,村中有仇氏祠堂,相传始于南宋,2013年重建 。村里以蒋姓仇姓为主,还有舒姓等。庄头村头民国时尚有一木制牌坊,后倒塌。往前行200米有一卸岭头,未通公路前卸岭头有石阶铺就,岭不高,也叫小岭头。卸岭头的小溪对面有一巨型大石,犹如倒立的元宝,传说是赤脚大仙挑来赈灾的大元宝在塔塔岭歇力时用来当扁担的烟杆断了元宝滚了下来至此。有兴趣详见拙作《元宝石传奇》。

再走300米渐行渐高的山道就到了姜山坞口,道旁有一石子殿,现已倒塌。我小时候背树(赚饭脚钱)经常看到,不过那时就早已没了顶,只有墙面。殿不大,不到一间屋的样子,墙面全由小溪中的河卵石砌成,故称石子殿。严婺古道旁石子殿对面,民国前原本有一瓦窑,后制作瓦片的泥土枯竭转到西坞桥头的田里办砖瓦窑。古道旁石子殿对面的半山腰,十二尖横路山下有一个村庄叫姜山,村庄掩映在参天大树之中站在路上很难发现,简直是个世外桃源,以致凶残的日本鬼子也没有到过这个村庄。原村民姓姜,后姜姓凋落。详见《姜山姜姓的凋落》,今居民以何姓、鲍姓为主,都是由兰溪乡村迁居而来,其他还有汪姓仇姓舒姓徐姓等少数姓氏 。姜山山多田少以前根本吃不饱饭,文革时改名姜田还是于事无补,后重新改叫姜山,居住人口不到三百。路越行越陡,往前走吧再200米就见到了一个位于塔塔岭脚的水库,泉水汇成的库水如碧玉般晶莹剔透,水库始建于六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改天造地时,库容不大,但对深山冷坞的田地来说是灌溉所必须的。

到了这里就到了有名的塔塔岭了,该岭为通往婺州兰溪的主要道路,山岭较高且陡,该路全用石板铺就,步步高升,形似塔,故称塔塔岭。慢慢拾阶而上,岭顶两山夹峙只有一个不到十米自然形成的隘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严州建德与婺州兰溪的交界点,岭顶一直有一户朱姓人家居住,过往的行人上坡累了,都要到他家讨口茶喝,顺便坐下歇个力。岭上地理位置独特,真个是鸡鸣二府,饭香两州,站在岭顶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岭顶天生一口水池,无任老天如何干旱,水池常年不干枯。奇也?据说是当年赤脚大仙留下的汗迹,有兴趣的话详见拙作《元宝石的传说》。

至此大洋段的严婺古道就终于此了,但就在塔塔岭侧的高山上有一个地方很值得一去,不怕累的话爬行半小时就到了千年古寺云林禅寺的遗址,有关古寺的历史传说可多了,有说古寺始于三国的,有说始于魏晋南北朝的,也有人说是始于初唐十八棍僧救唐王之后的。至于宝藏的传说更神了,说古时候有三百骑马的御林军带着三百箱宝贝避难隐藏在白岩高山化装成和尚意图东山再起。宝藏传说越传越奇注定了白岩寺的命运多舛,历代的土匪兵痞或心术不正的人骚扰不断以致多次或火灾或兵灾毁于一旦,就是在解放后大规模的挖宝行为还有两三次,有大队组织的也有个人行为的。关于白岩寺发生的故事那就太多太多了,有和尚调戏娘娘招来皇上五牛耖殿的故事,有乾隆皇帝亲笔题写“云林禅寺”匾额的故事,有白岩寺高僧治好钱塘县令儿子怪疾获赠“第一高峰”匾额的故事,------(详见本人《白岩寺传奇》)。

白岩寺对面是四散里的四大名山之一——白岩尖,悬崖峭壁处有一天然“仙人洞”,洞内冬暖夏凉,有天生石臼一个,传说曾有汉钟离的两徒弟在此居住,欲在白岩尖与对面的十二尖间架一天桥,后被庄头的凡人识破泄漏了天机无功而返。详见《神仙造桥》一文。又说陈抟老祖云游天下,在严婺古道望气发现白岩山的风水极佳,原本想在此山定居,爬上山来发现早有僧家捷足先登,连说“惜哉,惜哉。如此宝地不为道家所有!”陈抟心中割舍不下绝佳之地,无奈在白岩寺对面的仙人洞盘亘数月悻悻而回,白岩尖顶原有当年陈抟老祖亲手栽下的茶树数棵,据说喝了清明当天采下的茶叶连瞎子也会复明,当然白岩尖山高路陡不是一般人能上的去的。(详见《白岩寺传奇》)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村村户户斑斑点点的传统文化如断了线的珍珠洒满了一地,幻想着有朝一日能用“古道”这根线再给它续上,使得本来就十分耀眼的明珠更加的璀璨闪亮。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93550/

严婺古道大洋记忆的评论 (共 4 条)

  • 雪灵
  • 心静如水
  • 襄阳游子
  • 老党
    老党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