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闹元宵

2017-11-28 09:36 作者:包子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元宵节,是新的一年的第一个节日,因此又叫上元节,上元节以灯为最显著的特征,故又叫做灯节。灯节相传始于唐代,国家兴盛,君王与臣民普天同庆。正月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灯节的好坏,直接兆示着新的一年的兴衰。看一个地方的灯节,办的漂亮,说明管理者的精明;看一个家的灯节,气氛浓郁,说明一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元宵节有三日,正月十四做准备为初节,正月十五最热闹为正节,正月十六为喜庆的延续为末节。旧时代过元宵,张灯结彩放烟花。灯是第一位,千姿百态,最能彰显节日的喜庆。红布为点缀。烟花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天上圆月,人间灯火,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烟花的燃放,统治者与百姓共赏;游逛在如龙的灯谜之中,则是俊男靓女、文人骚客的最。小孩爱热闹,年轻人爱漂亮,老年人爱喜庆。小孩的热闹,口食之欲,玩物之乐。年轻人的漂亮,关关鸠鸠,在河之洲。老年人的喜庆,生活的乐趣,人生的美好。

元宵需热闹。闹元宵,一是闹吃,二是闹看,三是闹想。百姓生活的富足,首先就是口服之欲的满足。一家团圆饭,“花”好月圆夜。条件优越者,酒楼饭馆,大搓一顿;生活富足者,家宴满席,杯盘狼藉;寻常百姓,一口汤圆,最是幸福。吃在家者,闹在家中;吃在外者,闹在路上。吃是肠胃的舒畅,看则是为了赏心悦目。白天的时候,舞狮子的,舞龙的,随着锣鼓的声响,最是吸引人们的目光。夜晚则是灯的世界,烟花的世界。电灯普及之前,灯笼最是显著;最近十年,烟花最是夺目。无论是灯的世界,还是烟火的海洋,都是让人目不暇接。吃与看,让人们得到了最大的放松,在放松的同时,我们又在为新年的人生遐想联翩。一年之计在于春光美好,大展宏图。元宵又是春的开始,在人头攒动中,在车水马龙中,在团圆聚会中,在烟花绽放中,新的计划,也许就在默默的产生。

旧时官宦地主人家,元宵节的快乐,在于灯火的点缀,在于美食的恣意,同时再唱上几场大戏,在自家大院之中,气派,热闹,痛快。平常人家,几根红蜡烛,两个小灯笼,也是元宵。我对元宵节的印象,开始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期,那时我七八岁,文革结束后的十余年。家住农村,简陋的草房,瓦房,如果谁家是平台,就很了不起了,楼房更是罕见。村里的路面坑坑洼洼,天黑之后,煤油灯带来一丝光亮,附近邻家的小伙伴手握着提起灯笼的小木棍,串门走户。一看到灯笼,心中就莫名的兴奋,赶紧取来自家的灯笼,点着了里面细小的红蜡烛。红蜡烛比铅笔还要略细,大概三五公分长短,一毛钱可以买上五只。灯笼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塑料做的,一种是纸做的。塑料做的灯笼,一律是红颜色的,圆球状、鱼形的较多;纸做的灯笼,一般都是塔形,可以折叠,浅红色、淡黄色的居多,印上仙女、兰草、小兔之类的图案,即便宜又美观。塑料灯笼一般较贵些,大概一两块的样子,可以连续用上好几个年头;纸灯笼好像才五毛钱,由于不易于保管,所以要一年一买。塑料灯笼,底座可以拧下来,点着蜡烛之后再拧上去;纸做的灯笼,底座是连接一体的硬纸板,只需要一压一伸的动作,就可以完成点蜡换蜡的步骤。

几个小伙伴们凑在一处,如果可以站在高空中来看,在黑黢黢的夜色下面,就仿佛几只萤火虫,在一处杂草丛中飞来飞去。如萤火虫般的光亮,就是我们欢快的跳跃着的灵魂。节日赋予了我们灯笼,我们用灯笼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快乐。如果为了省钱,可以用铁丝握成一个圆桶状的架子,再用浆糊糊上一圈白纸,底座用细线缝上一层硬纸板,尽管简陋,也是灯笼。如果谁要是有一个鸭子型或者兔子型塑料灯笼,我们就会十分好奇,手提着自己的灯笼围绕对方看来看去。淘气,贪玩,是孩子们的共性。那时还不知道烟花为何物,能供我们玩耍的有刺花筒,滴滴金,起火,还有小鞭炮。小鞭炮相对要安全,有时用指甲夹着放也没事。起火是一个塑料做的火箭筒,跟一根细长的小木头条用纸粘在一起,放的时候,大拇指与食指轻轻的掐着火箭筒,点燃念头,“凑儿”的一声之后,仿佛火箭一样升空十米左右,再是一声“啪儿”的声响。滴滴金,如细绳一样的几十公分长,外表裹着一层亮丽的塑料纸,手抓着一头,点燃另一头,可以手提着,也可以摔成圆圈状,冒着烟,一滴一滴的金光刺刺的闪动,很好玩。刺花筒,手握着,点燃之后,就会射出十几枚圆球,在天空上炸开,也是我们很喜爱又很珍重的一种。小鞭炮,男孩的最爱;滴滴金,女孩最是喜欢;刺花筒和起火都可以升空,起火成打的卖,相应要便宜的多,因此可以随时来放;刺花筒一般放在大年三十的夜晚放。在十五的夜晚,为了增加乐趣,我们会在玩灯笼的同时,拿着几个小鞭炮和几根起火玩。对于男孩来说,为了吓女孩,就将小鞭炮点着了往她们身边扔去,有时干脆照着她们的灯笼放起火,塑料灯笼也就罢了,纸做的灯笼有时就会在躲闪的过程中“轰”的一下点着,肇事者赶快逃的无影无踪。

这样的晃过了几年,元宵节的时候,时兴进城去玩。父母骑着自行车带着我们姐弟俩,逛公园。进了城,才知道人多。熙熙攘攘,鞭炮阵阵,锣鼓喧天。公园里人山人海,繁华街道摩肩接踵。这时候,我们最喜欢在火车站附近的街道上看花车。一辆辆花车,一辆挨着另一辆,卡车上展示着不同的题材,譬如八仙过海、唐僧师徒,人物都是纸糊的,又涂上不同的颜色,十分的逼真。人物作品前标注某某公司、单位制作一样的字面,再正对观众的卡车侧面,同时会在细绳上粘贴一溜谜语,猜着了有奖品,被猜着之后写有谜语的那一张纸就会被揭掉。

这时候逛元宵,上午出去,下午一早就会回家。(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当我十六七岁上高中的时候,花车队似乎就没有了。当时工人文化宫夜晚的谜语与市中心大楼上空的烟花最是吸引人。学校离这两个地方都很近,所以我和同学徒步去玩。这时的我,已经从懵懂的少年,开始思考今后的人生。工人文化宫的院内,晚上灯光通亮,一溜溜的铁丝线上粘着一张张谜语,人头攒动。谜语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我自觉对名著有一些了解,所以就想要猜破几个。有一个谜语要打一《水浒》人名,我想了又想,就去将答案报到了管礼品的地方,没想到却错了。很是失望。又看了几个谜语,更是一点把握也没有,只叹自己知识的贫乏以及头脑的愚笨。同学也没猜出一个,扫兴离去。市中心的烟花要定时燃放,紧挨着以前的护城河,没开始燃放,人流车流就交汇到了一处。那一晚的月光淡淡的,夜空中弥漫着鞭炮燃放之后的烟雾;街道的两旁,红红绿绿的灯光,给人一种迷醉的感觉。鞭炮之声不绝于耳,美丽的烟花零星的绽放着。护城河岸的树枝上,栏杆上,被彩灯点缀着,烟花开始燃放时,五颜六色与月光一起倒影在河水中,随着水面的晃动而晃动,如似幻。不知什么人,突然往河里投放了一枚“水雷”,“水雷”的炸响激起一层小的浪花,一眨眼在水面四散开来,形成一道道涟漪。第二声,第三声。。。十点钟光景,快要走进学校时,空气突然觉得凉了下来。

两千年上下那几年,黑社会猖獗,市里的元宵节一度被取缔。两千零二年元宵,客居异乡大都市中。一边在亲戚的楼上吃饭,一边欣赏着窗外璀璨的烟花,尽管如此,仍旧难以抑制我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情。人海浮萍,不过一碗饭吃。机械化的工作,尤其是在我刚刚大学毕业之后的一二个年头,压抑的我心痛。我要寻找我的理想,并且在今后的岁月里一直寻找着,直到我有了自己的儿女。书海的沉沦,人世的浮尘,我发现这些都不重要,我的存在,不是为了自己的存在,而是为了子女为了家人而存在,我想这就是伟大的且平凡的人生。譬如一朵小花,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一切就是为了开花结果,为了新的生命的又一次轮回。我迷失了,我就成为无用的野草。我梦醒了,我相信未来会更美好。

前几年,我在市里面也有了自己的蜗居。最近几年,由于大家钱包都鼓起的缘故,曾经的奢侈品的烟花,变得随处可见。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无论是那一天的夜晚,一朵朵奇花异草般绚丽多彩的烟花,升上天空,照亮一片片天地。人们匆忙的放下手中的碗筷,走上街头;无数的烟花,幽灵般,流星般,倏聚忽散;有的似天女散花,有的似飞云瀑布,让人眼花缭乱。银色者亮丽,红色者耀人,黄色者可爱温馨,紫色者玄秘,短暂的光彩,仿佛为人们展示宇宙星云般无限的美丽。儿女也有了属于他们的新的时代的灯笼,蜡烛已经被灯泡取代,装上电池,十二生肖状的、宝船状的灯笼就会一边发出五光十色,一边奏响美妙的音乐,那仿佛就是新生的乐章。(2015旧作)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1010/

闹元宵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