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寒山寺听钟

2012-02-27 22:30 作者:海边贝壳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寒山寺听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不到寒山寺就意味着没有到过苏州,一座寺庙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成为一个地方的象征,需要百年千年的积累,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修缮与完善。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寒山寺浓缩了苏州文化的精髓,像一颗明珠镶嵌在苏州吴地的胸脯上。

一个天的傍晚,我来到了寒山寺的门前。

入了寒山寺的院门,便见殿宇辉煌,红墙覆地,古塔森然;钟声在袅袅的香烟中回响,青灯于古老的佛像旁荧荧,一派佛家圣地禅境幽深的景象。遒劲的古木参天入云,它们张开繁密的枝叶,庇护着浓阴下的那条弯曲的小径。暮鼓晨钟里,这座古老的寺庙更显得古朴阴森,充满了神秘的禅境;这个诡谲的地方也就有了一种深奥的哲理等待着人们细细地感悟。坐在阴凉的台阶上,听寺内一声又一声沉重而响亮的钟鸣,我的思绪飘向了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夜晚(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千多年前的那个秋夜,唐代落魄的诗人张继,正摇着一叶轻舟,在姑苏城外的河道上漫无目的地漂流。

前方,是一团蓊郁的树木,树木里藏着一座古老的寺庙,这是本朝诗人,也是僧人寒山曾经住过的寺庙。沉重而缓慢的钟声就从那团模糊的树丛里不紧不慢地飘过来,绕过那些树木,也绕过那些建筑物的檐角,一声又一声地撞击着诗人的心扉。钟声在深沉的秋夜里回荡,显得沉重而又压抑。命运多舛的诗人在面对钟声响起的地方,骤然停止了划桨的手,整个神情都沉浸在秋夜凄美的氛围里。

小舟在缓缓的水流举托下,轻轻地泊在姑苏城外的河岸边。这里,稀疏的芦苇直立着,三三两两的渔舟横泊着,寂寞的灯火闪烁着,而诗人呢,一任河水把小舟摇晃。在摇晃的小舟里,诗人沉浸在秋夜如水的月华里,一个人端坐船头,看天上的那轮明月缓缓西沉。整个秋夜显出灰蒙蒙的光影,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宁静的夜色里忽然响起一声乌啼,让肃穆的秋夜平添了几分惊悚。在这静谧的秋夜里,诗人感受到了一个羁旅者的孤寂清寥,夜半的钟声又把这孤寂的情怀拉扯得很长。也就是在这一叶孤舟里,惆怅的诗人百感交集:仕途的失意,旅途的劳累,世态的炎凉,人生的况味,全都在划动的橹声中悄然滑落,只留下满腔的心事在秋夜的月色里弥漫。此时此景,诗人不能自己,他挥毫走笔,淋漓酣畅地写下了让后人传唱不已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落笔之时,伴着一声长长的叹息,或许那个长久郁结于心的块垒才刚刚畅达,心头有了如释重负的欣慰,但是,他绝没有想到,自己兴之所致的一时涂鸦竟成了千古绝唱。在张继的同时,甚至是以后的诗人,虽然也写过不少关于夜半钟声的诗句,却再也没有达到张继的高度,一首诗歌就让后来的几多诗人汗颜不止,千年而下,时间的流水早就把那些没有生命的诗句漂洗得干干净净,只留下《枫桥夜泊》独领诗坛千年的时光。

千年前,枫桥侧畔的夜半钟声,曾经敲响过张继心头的羁愁和寂寞;如今,依旧不变的钟声仍然会扣击我们怀旧忆往的心弦。“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青年歌唱家毛宁的一首《涛声依旧》怎么不会让我们在沉重悠长的钟声里想起千年前张继心中盘横着的心事呢。

寒山寺因为张继的诗歌播扬天下,而张继的诗歌又因为寒山寺而得以流传千古,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学史上有趣的现象:寺因诗传,诗因寺而生生不息,如同唐初的王勃与《腾王阁序》,也如同宋代的范仲淹与《岳阳楼记》,楼因文传,文因楼名,两者相得益彰,千秋而下,依然熠熠生辉,耀人眼目。

一群游客从古刹中鱼贯而出,他们匆匆的脚步踩断了我想象的翅膀。他们从遥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奔涌而来,是来听寒山寺的钟声,还是来寻访张继的诗韵?是来寻找当年诗人的足迹,还是一种时尚的张扬?也许,他们的脚步经过的地方恰好踏上了张继当年的一枚脚印,却体会不到张继沉重的步履;即使是在张继当年划着小舟的河道上,也定然体会不出张继的愁怨。没有经历过人生况味的人,如何能够体味出诗人短短的诗行中蕴涵着的深沉的情愫。

在人的物质追求肆意张扬的今天,人们被功名利禄压抑的精神空间却越来越狭窄,倘若能够静下心来,听听寒山寺的钟声,感受世俗之外的几许宁静,让禅的哲理溢满心头,从而在尘世中求取一方净土滋养疲倦的灵魂,亦不失为一种古雅而庄严的生存方式。

到寒山寺,不带走风景,不带走香火,带走的是永远回旋在心中的声声钟鸣。

2003年7月写于苏州寒山寺。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2730/

寒山寺听钟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