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闲话“四大名著的异同”

2012-09-21 13:07 作者:陈宣章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闲话“四大名著的异同”

陈宣章

妇孺皆知:中国四大名著(全称“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是汉语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作品。其中的故事、场景,已深深影响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

如果细细比较这四部著作,发现其中既有“异”,也有“同”。四部著作的题材、红线、作者、笔法等等均不相同:

《三国演义》故事始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结束于王浚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政治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历史人物。

《水浒传》以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塑造了一批梁山英雄,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水浒传》有多种版本,主要有70回本、100回本和120回本。70回本以108将聚义结束,100回本在“招安”后,有“征辽”和打方腊起义等情节;120回本又插增了打田虎、王庆的情节。(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西游记》是以唐僧取经为题材的神话小说。从孙悟空出世,随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除妖降魔、战胜困难,终于成佛。

《红楼梦》是中国唯一一部明确以“谈情”为主旨,并且取得极高成就的小说。《红楼梦》所谈的情与先天之性有关,与后天学力有关,与伪相反。

中国四大名著是浏览中国古典文学的智能之海,也是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知识之库。这是其最大的相同之处。另外,中国四大名著还有一点相同:结局。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政治斗争并不是实力之战。《三国演义》中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都是以少胜多(注:历史上,夷陵之战蜀军有7万人,吴国明面上是5万人,加上运送粮草和其他的士兵,吴国实际有10多万人,这是三国三大战役中唯一一次不是以少胜多的战役)。《三国演义》突出智谋,把诸葛亮描绘成智慧的化身(“智绝”),神机妙算到“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鲁迅评语)可是,“智绝”的诸葛亮并不能统一中国,不但五丈原“汉丞相归天”,最后蜀国也被灭。俗话说:“老不看三国。”大概就是告诫:不能过高估计智力(计谋)的效用。《三国演义》开篇诗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的结局本身否定了“智绝”的神奇。说到底:“得人心者得天下。”

《水浒传》中,每一个好汉出场,都是武艺高强。在小说中,似乎谁的武艺高强,谁就能得胜。但是,聚义于水泊梁山的108将不但没有推翻贪官,在被“招安”后,“征辽”、打方腊、田虎、王庆。最后,108将大多数没有好下场。由此看来,《水浒传》的结局本身否定了“武艺”的效用。俗话说:“少不看水浒。”大概就是告诫:不能过高估计武力的作用。《水浒传》开篇诗词:“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谈笑看吴钩。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绕绕乱春秋。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刹时新月下长川,江湖桑田变古路。讶求鱼橼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历史上,不可一世的战争贩子,结局都一样。说到底:“得人心者得天下。”只有正义的战争,最后才能获得胜利。

《西游记》中,处处夸张“神通广大”。在小说中,似乎谁的神通广大,谁就能得胜。但是,自负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最后自己也否定了“神通广大”的效用。一开始,孙悟空就认为:神通广大是除妖降魔的法宝。可是,后来他遇到妖魔,却首先想到寻找妖魔的“后台”。俗话说:“男不看西游。”(注:以前说“男不看西厢。”)大概就是告诫:不能过高估计神通的作用。《西游记》开篇诗词:“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现今,有些人就是凭借所谓的“后台”,以身试法,最后身败名裂。说到底:“得人心者得天下。”只有老老实实做人,以雷锋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后才能获得人民的尊敬和戴。

《红楼梦》中以“谈情”为主旨,但是,整部《红楼梦》中何处有“情”?夫妻同床异梦;岳父卑鄙贪财;亲娘偏心;嫂叔斗法;妻妾使坏;翁媳扒灰;婶侄私通;主子逼婚……贾村在应天府审案时,明明知道被拐卖的英莲是恩主之女,因为买主是皇商之家、王夫人的妹妹薛姨妈之子薛蟠,薛蟠为争英莲打死原买主,雨村为向贾府献好“乱判葫芦案”。《红楼梦》中,除了勾心斗角,还有什么?俗话说:“女不看红楼。”大概就是告诫:不能过高估计“谈情”的效用。《红楼梦》开篇诗词:“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之《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顺儿孙谁见了?”甄士隐的《好了歌》解注:“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鬃又成霜?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红楼梦》的结局本身否定了“情”的作用。

中国四大名著还有一个共同点:作为小说,难免虚构;作为小说,难免作者本身的历史局限性。不管是《三国演义》的抑曹扬刘,还是《西游记》的抑道扬佛;不管是《水浒传》的替天行道,还是《红楼梦》的“宝玉、贾兰中举,贾府复官”(虽然是狗尾续貂),读者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判断,决不可把自己比作小说中某个角色,跟着作者屁股跑。俗话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这绝不是否定中国四大名著,只是指:不要片面地理解智谋、武力、神通、情感的效用。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任何地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决定了一切。古今中外,唯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注:共产党人与共产党员是不同概念),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90667/

闲话“四大名著的异同”的评论 (共 7 条)

  • 读你
  • 思雨如梦
  • 无不为之
  • 风语
  • 夕颜
  • 孟杨
    孟杨 推荐阅读并说 古今中外,唯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注:共产党人与共产党员是不同概念),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 大鑫

    大鑫写得好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