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若无悔君何有愧

2017-06-24 14:12 作者:流水争先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百度了一下余秋先生《抱愧山西》的写作年代,只有一条答案----写于1992年。如果答案没有错的话,那我真该为余秋雨先生远见卓识而感到无比的崇敬。现在的人但凡知道点什么的,一提及山西就会说“噢,煤老板”。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在九十年代的山西还曾经有过一段“家家户户运煤贩煤” 的历史。那个时候充其量也就只能算做“小老板”吧,和大家脑子里的动辄几千万、上百万的挥霍应该是有很大区别的。但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区别,我想应该是:钱虽然只是一部分胆子大能吃苦的人赚到了,但并没有像前几年那个样子是到了很少一部分人的手里。那个时候的煤炭火热就算是不能全面地、本质性地拉动全省的经济发展,但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应该是有的吧!

九十年代,作为山西人的一份子,虽然自知山西是一个并不发达(经济)的省份,但好像那个时候自己的脑子里并没有什么穷的不得了的感觉,更没有产生什么相形见绌的自卑。以至于两千年前后,有人告诉我“山西现在倒数第二了”,我也只是淡淡地说句“数据吗,何必当真呢。”

我不清楚山西是什么时候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最穷省的,也不知道山西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被大家彻底看不起的,我也更不想去探究这方面的究竟。但我还是为余先生在92年就写出了《抱愧山西》而感到惊讶!也许是身处局外吧,也许是远见卓识吧。但总归余先生能用无比朴实的文字来描写了一个非常淳朴、勤劳的省份。只这一点,我想应该就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一、

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在电视上见余秋雨先生,应该是在一次什么歌曲之类的大奖赛的实况转播上。那次的他在现场只是简单地说了一些点评之类的话,实话实说当时并没有感觉他是一个文化人,倒是更觉得像一个成功的商人。应该是现场主持人介绍的缘故吧,后来我应该是百度了一下的。但再后来,并没有去看过他的一个文字,也没有去刻意做过更多的了解。倒是后面偶尔零星地传来的一些只言片语,更加加强了以前模糊的感觉。

晚清的失败和痛楚,很多人都习惯性地归结到一个老太婆和一个姓李的老者头上。一个人两个人应该是改变不了历史的,同样,一个人两个人也是改变不了山西面貌的。不必太为一两个人纠结什么,也不必为一些人说些什么而自卑沮丧,也不必为一两个人说了些什么就欢欣鼓舞,却更要为曾经的历史而坚定自己无悔的脚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山西是山西人的山西,山西是中国人的山西。何愧之有呢?我既无悔,君何有愧!

当然余先生写文章并不是给他自己看的,他说话也并不是给自己听的。

如果真是要说个究竟的话,我想那些拿了山西人的煤却赖着永远不想偿还的,还有哪些得了山西人民的好处却动不动就拿少数“煤老板”来挖苦、炭黑山西人民的倒是应该好好地摸着自己的良心想一想了。

如果真是要说个究竟的话,我想像我这样的在二零一七年才读到余先生的《抱愧山西》的,才真的是愧对余先生远在九二年就写下的这些淳朴的文字。

不过话说回来真的有点尴尬。余先生在火起来之前,又有多少人会去主动了解、关注、乃至推崇他的文章呢?山西的经济在重新崛起之前,又有谁会提前对它“肃然起敬呢”?人就是这样,一条黄鳝放到视频里就能有千万的点击量,一篇真正好但作者不出名的文章就算在你眼前飘过几十次你也未必会多看他一眼。一个淳朴、善良、坚定、执着而又不名一文的人与你相处多年,你又会高看他几眼呢?

做一个并不过分的假设:如果九二年的时候,那篇文章的作者不是余先生,而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那这篇稿件是应该扔在哪家出版社或者是哪个杂志社的废纸篓里呢?它应该是又回到了那个造纸厂,后来又书写上了谁的文字呢?

有些人动不动就拿所谓的“文采”来说事,岂不知文采的极致将是朴实无华;有些人动不动就喊什么潮流,先锋,岂不知潮流和先锋一开始都是孤独寂寞的。

拜金也好,坚定也好,没有谁地球还会转的,相互容忍吧!

二、

有人说《牧马人》让全国人民了解到了四川人民的勤劳和坚韧。其实你如果去了解一下大散关前的吴玠、 吴璘兄弟,你就会真正明白什么是“不叫胡马入四川”;如果你不去了解下钓鱼城,你就不会明白什么是“国破城犹战”,什么是真正的血战到底。

晋商的事情,我多少知道一些;小铁轨的故事小时候也听大人讲过;走西口的歌我也知道陕北人也在唱;大槐树的故事,我更是从小就听说过。不过,若是抛开大槐树不算的话,山西人大规模地或者是成批地迁徙应该不多吧!

山西的其他地方我不是太了解,但就山西长治而言战乱、饥荒年代迁来的外乡人,就我知道的都不在少数。我的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就是他们的后代。他们或结伴而来,或单身漂泊,后来都在这里有了家,有了土地,有了传承。后来在和孩子们的聊天中,我知道了山西运城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在这里我不敢说什么山西人是多么地宽容、多么地善良,有多么宽广的胸怀。但我想,最起码山西人民在国家困难的时候,并没有给国家添多大的麻烦吧!

徐向前元帅的家离阎锡山先生的家应该并不太远。记得有传闻阎锡山对徐向前元帅说“我对你的家人怎样,你回去问问就知道。”记得文章里说:徐向前元帅回家的时候,在村外遇到了自己的家人,简短谈话之后他才知道虽然过的很清苦,但他的家人并没有因他而受到灭顶之灾。当然了,年代久远了出现这样那样的说法是肯定正常的。但有一点应该是没有异议的,他的家人的确没有被迫害致死或者是被直接杀害的。

虽然说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各种各样考量导致了这样的结局。但在那个不需要理由就可以杀人的年代里,一个山西的军阀长时期内能容忍自己死敌的家人完好地存活于自己的卧榻之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比恩怨大的可能是生死,比生死大的可能是胸怀。你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鄙夷也好,鄙视也罢。你若过的好便是好,我若过的踏实就是一种生活

三、

年青的时候有这样一首歌“不要说我们不争气,离开这家乡算个啥;不要说我们不开化,黄土高坡上的土坷垃。”

小时候,我住过的厂子了来了两拨民工,一拨是外省的,一拨就是本地县里的。外省的干起活来嘁哩喀喳的半天就把活干完了,而本地的呢,慢悠悠地、一下两下地半天不见进度。父亲调侃道:这也难怪啊!人家晚上一顿三个干粮(那个时候好像馒头还少)一碗水煮白菜,咱们呢一碗稀饭,一个干粮、一碟子咸菜。

后来呢过了不到二十年,如果我的理解没有错的话,干活快的倒是比干活慢的先中枪倒下了。哎,说起来不管到底谁先中枪,这也算是难兄难弟吧。

有些人做了错事,当然声讨或是追责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有时候想一想,如果有人动不动就在你家门口打打杀杀的,还动不动就把河弄开个口子淹了你家院子,还动不动就溅你一脸的血。长此以往你的性情会变的怎样呢?不是说找个借口就可以任性,而是说该打的要打这一点没错,但能宽容的地方最好能宽容一下,谁都会做错别一棍子全打死,更不要喋喋不休。

三十多岁的时候在杭州呆过一阵子。钱塘自古繁华是早就听说过的,百万不算富,千万刚起步也是真正见识过的。江浙人的勤劳自不必多说,江浙人的聪明才智也是大家都认可的,农村里到处别墅林立也是现实。不过,破败的村落也是有的,过的清苦的人家也会偶尔出现,只不过很不好遇到而已。

我那个时候的工作,就是每天到各个村子的开发区去,走访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工厂。那里的开发区几乎每个村子都有,而工厂呢有大点的上点规模的,也有一层楼、一间厂房、甚至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工厂的。几个月下来到过的厂子没有几千家,上千家总是有的吧。但我的感觉是第一上规模的并没有以往想想的多。第二小厂子很多,感觉是以劳动密集型的为主。第三色织、印染的厂子也不少。第四能让人震撼、折服的所谓的高科技并不多见。当然,我只能粗略地说下感觉,真正有说服力的数据是拿不出来的。

有人曾经指着身边的河流对我说;今天赚走的钱,将来花一百倍的代价恐怕都难把这些水还回原来的颜色。除啦勤劳、智慧等等,我想,信息及口岸优势、政策扶持以及其它我所不知道的,应该都会有一些吧!

现在再回到前面的那首歌,虽然这首歌和其它的文字好像没什么关联。但我还是想把它放在前面,因为我觉得这歌也许有些人听、想听。

有些成功人士总爱指责别人不努力、不上进。但我想问如果你考了六百分只能上郑州大学,而别人五百分却可以进入北大,你会说什么呢?除啦无奈,抱怨又有什么用呢?有时候,命运就是命运,单靠知识和努力是改变不了的;有时候生活也不是用来一直抱怨和责难的。所以说别轻易说什么努不努力,别人的付出也许比你大很多倍。运气好的时候,多想想自己的将来。

鞭打快牛是自古就有的。有时候,你贡献了五块,下一次有人就会让你贡献七块;有时候你贡献的比上次少了就会成了你的劫难。

会哭的孩子有奶喝,这个也是不少见的。默默地付出未必有人会看的见,看见了也未必会说点什么、给点什么;有的人也会努力地干活,又会恰到好处地哀嚎上几声。有时候得到了同情就等于是得到了关注得到了想要的资源。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钱钟书老先生也说过:外语系的看不起中文系的,中文系的又看不起历史系的,历史系的最后只好去看不起自己的先生。

国人相贱,时而有之。也许是心态使然,也许是必须分出个高低贵贱;也许是偶尔为之,也许是念念不忘;也许说的未必有心,也许听到的也未必在意。

高贵有高贵的生活,低俗有低俗的信念。

最后,用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冷笑话来结束吧。

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犯了比较大的错。班主任刚准备狠狠地批点什么,忽然又改了口风“算了,念在你父亲大学一毕业就不远万里来支援山西的建设,今天就饶了你吧!”同学们都笑了,老师也跟着笑了,那个同学也趁机溜回了自己的座位。

一场暴风骤雨,由于忽然出现的体谅和深度的惺惺相惜被化解了。

后来,当朋友们都嘲笑我不能吃辣的时候。我就会调侃地反击他们:我不远万里来支援山西的建设,我一岁就开始喝山西的醋,一岁就开始吃山西的小米。不能吃辣有问题吗?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23879/

我若无悔君何有愧的评论 (共 12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