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解读浦城的闽派古琴文化

2014-02-02 09:17 作者:刚果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解读浦城的闽派古琴文化

福建省浦城县文体局——甘跃华

各位观众:大家好!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浦城的闽派古琴文化。

一提到古琴,我们大家脑海中倏然浮现出的自然是那个千古流传的成语“高山流水”。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列子·汤问》。说的是,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 有一天晚,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琴兴大发,于是抚琴面弹。忽然岸上传来大声的称赞叫好声。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通过交谈,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意思就是说,弹得真好呀!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善哉!洋洋乎若江河。”意思就是说,弹得真好呀!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两个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讲到这里,听到我的那句开场白,也许有人会忍不住发问——中国古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浦城只不过是一个偏远的山区小县,哪来的什么古琴文化?这种质问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确实,一个小小的山区小县,奢谈古琴文化,不得不令人心存疑惑。但是,我可以骄傲并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就是这么一个山区小城,在中国近代,诞生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这个人叫祝桐君,他所创立的古琴流派——闽派(也称浦城派),成为了当时中国古琴四大流派浙派、苏派、川派、闽派当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并且,2005年,闽派古琴还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所以,作为闽派古琴发源地的浦城,不仅有条件谈谈古琴文化,并且,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今社会,更有必要鼎力传承古琴文化,强势推介古琴文化,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地将闽派古琴文化推向新的辉煌。

一、古琴——中华文华的结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了解闽派古琴文化,自然得从古琴说起,它是闽派古琴的源头和根本。

下面,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古琴。

众所周知,中国社会,历来将琴、棋、书、画相提并论,并以此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在如今,这四项文化技能也常常成为体现一个人的综合文化素养的代名词。而在琴棋书画中,古琴傲然挺立于四者之首,由此可见古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占据的独特位置。

古琴,又名七弦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根据《史记》记载,古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诗经》中就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名句,意思就是,美丽贤淑的姑娘啊,我为你弹琴鼓瑟,好让我能够亲近你。这里的琴,指的就是古琴。不过,据相关资料介绍,通常而言,古琴,原先只是称“琴”,到了20世纪初,为了区别西方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所以约定俗成地被称作为“古琴”。

一张古琴,历史久远,文化厚重。每根琴弦都弹拨出文化的韵律,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文化的深沉。可以说,古琴,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展示,更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

古琴丰富多彩的文化内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大致的体现。

第一,古琴的别称韵味丰富。

我们知道,别称,就是指正式名称以外的别的名称。比如,我们福建简称闽,闽,就是其别名,湖南简称湘,湘,就是其别名。古琴的别称很多,每个别称,都有着文化的记载,每个别称,都是一个文化的专利符号。例如:七弦,因为古琴有七根弦,故名之。三国魏嵇康《酒会》:但当体七弦,寄心在知己;丝桐,古琴以丝为弦,多用桐木所制作,故名之。三国魏王粲《七哀诗》: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桐君,桐为斫琴佳材,拟称为“桐君”。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人生亦何须,有酒与桐君;三尺桐,传说神农桐木制琴,长三尺六寸六分,故称。宋苏轼《戴道士得四字代作》:赖此三尺桐,中有山水意。此外,古琴的别称还有许多,诸如:玉琴、珠柱、清英、落霞、鸣丝等等。

第二,古琴的构造象征明确。

象征这个词的意思有多种,如,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示某种特殊的意义,如,用部分事物来代表全体。鲁迅先生在《华盖集续编·不是信》中就有这样一句话:“正如中国戏上用四个兵卒来象征十万大军一样。”

古琴的制作,包括形体、长度、宽度等等全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

比如,古琴的长度一般约为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古琴的宽度一般约六寸(20公分左右),象征六合,什么是六合?简而言之,六合也就是指东南西北上下,泛指整个天下。再如,古琴的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和地。 古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三徽分别象征十二个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

第三,中国历史上的名琴和名曲无不闪耀着历史文化的灿烂光芒。

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一些名琴也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在这其中最著名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张琴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

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绕梁”。据传“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据说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 有一次,楚庄王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王妃樊姬异常焦虑,规劝楚庄王说:“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七日不临朝,难道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只得忍痛割,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

有名琴自然就有名曲,琴曲相依才可称天作之合。《潇湘水云》、《广陵散》、《高山流水》、《渔樵问答》、《平沙落雁》、《阳春白》、《阳关三叠》、《胡笳十八拍》、《梅花三弄》、《醉渔唱晚》通常被称为中国古琴十大名曲。这十大名曲之所以千古流传,不仅因为其艺术水平高超,还由于体现了中华古人的气节和风骨。

如,《潇湘水云》为古琴浙派创始人南宋郭望楚作。金兵入侵时,他移居于湖南宁远九嶷山下(潇水自九嶷山流过),深感国事飘零,借云水掩映,烟波浩瀚的景象描写,抒发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感慨和荡气回肠的爱国热情。

上面,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了古琴的一些基本知识,下面,我们重点来了解闽派古琴。

二、浦城——闽派古琴的发源地

我们知道,发源地,它的原义是指河流开始流出的地方,后来借指事物发端﹑起源的所在。比如,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以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所以,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浦城是闽派古琴公认的、无可置疑的发源地,也就是说,浦城是闽派古琴的发端、起源的所在。

据《八闽古邑浦城》一书记载:“清代古琴广为流传,以吴越为中心,逐渐分出许多流派,影响较大的有四大派别,即浙派、江派、闽派、川派。闽派,以浦城祝桐君为代表。”

刘承华先生在《古琴艺术论》一书中谈到近代琴派渊源时,直接就把闽派称为“福建浦城派”。他说:“浦城派的代表人物是祝凤喈(桐君),家有藏琴数十张,专设十二琴楼贮之。”此外,据《查阜西琴学文萃》记载:清代琴学从康熙时起即由广陵派称盛,直到太平天国时期,江淮间军事紧张,这时,福建浦城的祝秋斋祝凤喈(桐君)兄弟来到上海,得了琴坛盛名。……这时江南琴坛正在衰歇,唯祝氏的琴学大盛,甚至传到了京师。

关于浦城是闽派古琴发源地这一点,蒋仁先生在《闽派古琴与琴楼》一文中也有清楚的记述:“1982年元月,福建省艺术学校教师李禹贤,来到浦城县文化局。李禹贤先生说,他来浦城之前,知道古琴全国有江浙闽川四大派,而闽派古琴发源地在什么地方?发源人是谁?自1979年至1982年,先后在福建考察过13个县市,最终在建瓯图书馆发现有关闽派古琴的书籍,才知道发源地在浦城,发源人是清代的祝桐君。

综上所述,浦城为闽派古琴的发源地,这是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般的历史事实、历史定论。

当然,作为一个古琴流派的发源地,肯定在这个地方会遗留有若干历史的遗存,镌刻着若干历史的印记。这就像江西南昌的的滕王阁,沧海桑田,兴废频仍,历千载而盛誉不衰,究其原委,非建阁之人而扬名,实王勃一序而立万。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穿透千载时光,至今仍振聋发聩。就是在当今,滕王阁前游人如织,人们不仅仅是为了一睹滕王阁雄姿,更是为了亲临其境,领略王勃如椽大笔所描绘的人间胜景。

上文提到的“十二琴楼”,便是闽派古琴一个重要的历史印记标志。关于“十二琴楼”,原先也有些争议。有的研究者原先以为是祝桐君在浦城筑有十二座琴楼贮琴,现在,较为一致的说法是,十二琴楼是一座琴楼的名称,取义依据应为苏东坡的《琴诗》。大家知道,苏东坡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属于一位顶尖级的人物,他的诗词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的诗还加上清新别致的小序,给了我们另类的享受。《琴诗》就属于有小序的那一类诗,并且小序较长,长达一百一十个字,而诗只有二十八个字。全文如下:

    武昌主薄吴君亮采,携其友人沈君十二琴之说,与高斋先生空同子之文太平之颂以示予。予不识沈君,而读其书如见其人,如闻十二琴之声。予昔从高斋先生游,尝见其宝一琴,无铭无识,不知其何代物也。请以告二子,使从先生求观之。此十二琴者,待其琴而后和。元丰五年六月。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小诗,不难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说,悠扬悦耳的琴声,是从哪里发出的呢?如果是从琴弦上发出,那么把琴放在匣中,无人弹奏,为什么又没有声音呢?如果说,琴声是从琴师的手指上发出的,怎么又不从他的指头上去听取琴音呢?不过,有人分析说,这是一首别致的以琴喻佛诗,其中所包含的深义与佛理有关。

苏东坡在这首诗的小序中,提到了“十二琴”,我想,祝桐君是不是读了苏东坡的这首诗后,来了灵感,才将琴楼以“十二琴”来命名,所以称之为“十二琴楼”呢?当然,这都是我们后人的推测,目前还找不到很实在的史料依据。

不过,祝家的十二琴楼在浦城,那却是一种真实的实物存在。

蒋仁先生在《闽派古琴与琴楼》一文中介绍道:闽派古琴代表是祝凤喈,字桐君,约生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约终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家住城关后街头,祝氏祠堂东侧,相传后有园林,贮琴数十张,择其优者,筑十二琴楼贮之,接纳琴家诗友名士。笔者所见到的是其主屋有一小砖门进入后园,园中东南两厢各有一座木结构三层琴楼连接成屈尺形,交接处螺旋式楼梯。南向一层与西连接成走廊,砖铺地面,西向走廊尽处有一圆砖门进后园。门上有亭,设琴台,与东、南琴楼呈三角形,利于琴声和韵。北面三级花台,园中有一株古丹桂,树下有鱼池,环境幽雅。

古埙先生在《闽派古琴的现状与传承》一文中写到:“我在建瓯县插队落户,曾到浦城祝桐君的故居参观过。那时祝桐君的故居还破烂不堪地存在着,十二琴楼上堆满谷物与农具。”

此外,祝桐君在十二琴楼接纳天下名士,这也是历史的真实。这里我们得提到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一个是林则徐,一个是梁章钜。林则徐,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史称他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人民的敬仰。梁章钜,祖籍福建长乐,清初迁居福州,曾任江苏布政使、广西巡抚、江苏巡抚等多职。梁章钜是一位政绩突出、深受百姓拥戴的官员。他是林则徐的好友、坚定的抗英禁烟派人物。他在广西巡抚任上,曾奏请摘去禁烟不力的梧州知府刘锡元的顶带,愤怒地责令刘去抓拿大宗的烟贩以赎过失,表现了他禁烟要“清其源”的明智主张。在他护理江苏巡抚期间,江淮患水灾,每天有万余灾民沿江聚集苏南,他赈灾民、修水利,表现出崇高的人格精神。

这两个人都曾多次到过浦城,并且和祝桐君有过交往。根据《浦城文化大观》记载,林则徐途经浦城,特地逗留造访祝凤喈,两人在祝家花园推心置腹,吟咏唱和,不觉天亮,成为美谈。尤其是梁章钜和浦城有着更多的历史渊源,根据史料记载,嘉庆十二年至十五年,他曾在浦城的南浦书院任讲席,嘉庆十六年离开浦城,不久,又赴浦城为南浦城书院讲席。梁章钜还将长女梁兰省嫁给浦城人祝普庆,后来,梁章钜还在浦城购买花园弄宋代状元章衡花园旧址造新屋,称“北东园”(他在福州的宅名为东园)。

永泰有一个叫做余潜士的人(1784-1851),他终生治学治教,以理学名世,素享誉东南,他与祝凤鸣亦师亦友。在《余潜士集·丝桐一曲答客难》(此书2011年4月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载:祝凤喈(即祝桐君) “喜接纳天下之琴人、词家、诗客、名士。林君则徐、梁君章钜等进京宦游,途经浦城时,亦多至祝家十二琴楼相聚,每有诗酒之会。”通过上面这几句话,我们可以想像得出当时文人雅士在十二琴楼相聚的盛况。讲到这里,我们又不由得想起了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来,当年的十二琴楼也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高雅处所了。

令人遗憾的是,1958年浦城新建五一三路,拆除祝氏祠堂,琴楼北向砖门外全部拆除,园中两琴楼及走廊、凉亭仍然保留。北面小砖门作为出入主门,南向主屋与琴楼小院封隔。20世纪90年代,因旧城改造,为使建设整体性,琴楼移建它处,尚待实施。祝桐君的十二琴楼在1997年旧城改造的时候,被拆除了。

此外,现在浦城县博物馆还收藏有两张没有琴弦的古琴,一张无名,一张名“养心”,两张琴保存尚好,装上弦即可用,按其形状与尺寸及漆面风化程度,可以确定是清后期之物。博物馆的同志介绍说,这是他们花了很大的劲儿才搜集到的,可以说,这是浦城曾经出现过“闽派古琴”的最有力证明了。

(这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了一些古琴的基本常识和闽派古琴发源地的一些基本情况。下一讲,我将向大家具体介绍闽派古琴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艺术贡献等。)

三、闽派古琴——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

讲到流派,我们大家最为熟知的便是豪放派和婉约派,众所周知,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我们知道,任何艺术流派的诞生都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而一个流派的诞生,是需要诸多的条件和因素的,也就是说,需要其形成的基本硬件,而绝不是依据黄婆卖瓜、自卖自夸便可以名垂千古的。

浦城之所以成为闽派古琴的发源地,闽派古琴之所以自成体系,在我国古琴艺术中占据一席重要之地,成为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我以为,主要是具备了以下几个基本但又是必备的要素。

第一、浦城地理位置独特。

浦城位于福建省最北端,称为福建的北大门,为闽、浙、赣三省七县结合部。浦城虽为山隅僻地,但自古以来,便是出入福建的咽喉要道,山川秀丽,人文鼎盛,几千来,一条仙霞古道不知过往多少行旅商贾,也不知留下如陆游、蔡襄、刘克庄、朱熹等多少历代名人墨客跋涉渔梁岭的足迹。宋代以后,由于朱熹等历史先贤多在闽北武夷山讲学传道,名儒大家汇聚,学术气氛浓厚,琴学也由此逐渐走向兴盛。特别是到了清代的嘉庆年间,浦城古琴进入黄金时代,出现了善于弹琴的祝、李、祖、曾四大家族,除了“十二琴楼”外,祖家有“皆山堂琴楼”,李家有“酌海楼”,一时间琴人云集,琴学繁荣。

第二、代表人物独树一帜。

代表人物是一个流派的奠基者,是一个流派的标志,是撑起一座大厦的栋梁,是船只远行万里的风帆。就像人们只要一提到豪放派和婉约派,头脑里倏然涌现出的自然是苏东坡和柳永这两个经典历史大师。

琴派古琴的代表人物是浦城人祝桐君,祝家为世代书香望族,富甲一方。据史料记载,清嘉庆五年(1800年),浦城爆发了特大洪水灾害,冲决“三面城垣至四五百丈,人丁遭漂没都也以万计”。意思就是说,城墙被洪水冲垮几百丈,百姓被洪水卷走几千上万人,造成了惨不忍睹的大灾难、大悲剧。祝家捐献银子五万两,耗时三年,独修全城城墙。嘉庆皇帝曾御题“深明大义”匾额给予褒奖。祝桐君的父亲祝昌时,精于琴艺,曾经不惜花费重金收藏古代名琴数十张,他的兄长祝凤鸣,年长凤喈四岁,性格恬淡,喜欢吟诗填词,尤其善长于演奏古琴。

根据1994年版《浦城县志》记载:祝凤喈,字桐君,浦城城关人。自幼喜功诗书,19岁以父遗旧琴一张,向胞兄祝凤鸣(字秋斋)学琴,致力于此,精研30余年,所学皆通。家有园林之胜,藏琴楼数十张,择其优者,筑十二琴楼贮之。兄倡弟和,恬然自得,并接纳云游天下琴人、词家、诗客、名士。

凤喈音律精通,不作靡靡俗韵,他所作的琴谱《风云际会》,表露出他对清朝腐败无能的忧虑,表现出其民族气节。他首创新法,在减字谱旁加工尺,以助初学者视谱自理。曾任浙江东防(今东阳)同知,宦游江浙,以琴自娱,所至名噪一时。著有《与古斋》琴论。后有张鹤著《琴学入门》,亦经凤喈鉴定,在同治年间出版,民国初再版,流行极广。祝凤喈成为闽派古琴的代表。

张鹤著的《琴学入门》,载录有祝凤喈家传秘谱《风云际会》、《渔樵问答》、《平沙落雁》、《石上流泉》、《阳关三叠》、《古琴吟》等6首,其中5首于1962年出版的《古琴琴曲》释成正谱。

通过以上简洁文字的介绍,我们至少可以获得这么几方面的信息。

一、祝桐君是浦城城关的人,他这个人从小喜欢读书,并且读书很用功。

二、祝桐君家中和古琴有着深厚的渊源,他的父亲和兄长都是善于操琴之人。他19岁时开始跟他的哥哥祝凤鸣学古琴,他学古琴不仅仅是一种业余爱好,而是进行了深入的钻研,钻研时间长达30年,终于成为一代古琴名家,创立了闽派古琴流派。

三、祝桐君是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着民族气节的人,有的资料还介绍道,祝桐君的这种民族气节曾受到林则徐的影响。

四、祝桐君曾当过官,任过浙江东防(今东阳)同知,他在为官期间,随身带琴,以琴会友,名气很大。

五、祝桐君不仅是一位古琴演奏家,还是一位古琴理论家,著有《与古斋琴谱》等理论专著,留传有经典的家传秘谱。

六、祝桐君的学生张鹤等发扬光大了闽派古琴艺术。

以上这些信息,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古琴名家较为丰满的历史真实形象,同时,也为我们了解这位历史先贤提供了较为翔实的历史资料。

这里,我想就祝凤喈的字“桐君”先谈一点个人的看法。我们知道,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既有“名”又有“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意思就是说,刚生来三个月就要起名,而到二十岁成年了,便要取字。讲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那么,古代的女子有没有字呢?也是有的。《礼记·曲礼》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 也就是说,女子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笄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 即在行笄礼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随即以簪插定发髻。当然,中国古代社会重男轻女,所以许多女子一般没有字。秦汉以后就很少有女子有字了,偶尔有书香门第或知书女子取字也只是个例,史书上记载很少。较有名的有宋末元初大家赵孟頫的妻子管道升字仲姬;明末清初女诗人方维仪字仲贤;清女作家汪端字允庄。

古人取字都是有含义的,比如诸葛亮,字孔明,是取发光之义;再比如周瑜,字公瑾,是取美玉之义。祝凤喈为什么取“桐君”为字呢?我以为,这与古琴有关。我们上面讲过,“桐君”是古琴的一个别称,这有陈师道的诗为证:人生亦何须,有酒与桐君。根据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祝桐君19岁开始学琴,而古人取字则是在二十岁举行冠礼时,所以,祝桐君取字是在他开始学古琴之后,我以为,祝凤喈以“桐君”为字,应当可以理解为,体现了他刻苦钻研古琴、立志成为古琴名家的远大抱负。

第三、学术专著闻名传世。

一个流派的诞生传世,必定需要可以千古流传的代表作,我们还是以豪放派和婉约派为例,苏东坡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至今仍令人热血沸腾。柳永的一首《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至今仍令人欲哭无泪。

作为一代古琴名家,祝桐君曾致力于琴谱的搜求,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汇集了明、清刊传的谱集三十多种,他一一加以比较之后,认为以公元1744年苏璟编辑的《春草堂琴谱》为最优。于是他详加校订,写有评语,准备再版。后来,由他侄子祝庆年,字安伯,于1860年付印,以后又多次再版。

清咸丰五年(1855年)三月,祝桐君的《与古斋琴谱》四卷在浦城刊行,当年,著名古琴家陈世骥得到此书欣喜若狂,“眠食与共者三阅寒暑”。这句话什么意思?也就是说,陈世骥得到《与古斋琴谱》后,几年时间里,无论是吃饭和睡觉都与此书为伴,随时学习钻研。随着此书的传播,培养了一大批琴手,形成一批体现祝凤喈风格的琴家群体,称为闽派古琴,与浙派、苏派、川派鼎立。

下面,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与古斋琴谱》。

《与古斋琴谱》为祝凤喈编订的琴论专著。全书共分四卷:卷一《弦律考实》;卷二《材制发微》;卷三《学琴备要》;卷四《弹曲合解》。分别从打谱、制曲、演奏几个方面,分析了琴曲音乐的基本要素,同时也特别谈及古琴的制作、保养、贮存与修复等问题。

《与古斋琴谱》不收琴谱,专论琴理,也就是说这是一部古琴理论专著。古埙先生在《闽派古琴的现状与传承》一文中对这部书的若干理论观点作了简要的介绍。他写道,“《与古斋琴谱》几乎谈到了琴学理论的各个方面,其中对于古琴音乐的作曲、打谱、演奏、审美、教育传承诸方面的分析,颇有独到之处”。

他举例子说,“比如关于打谱,祝氏提出‘按谱鼓曲’,需要经过师承传习和深入了解谱本的特点,并且心、手、耳、目四者配合应用”。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如要达到高的境界,必须做到心到、手到、耳到和眼到,四者缺一不可。他还介绍说,“再者祝氏对琴曲打谱中的音调、节奏,有相当详细的论述,给予较多的重视。他认为节奏‘要不外于联断、疾徐、迭宕、收纵。一曲始终,必得其纲,起承转合,四者以成之。’”这里,实际上就是谈到了节奏轻、重、缓、急的区别与把握问题,

他还介绍说,“(祝桐君)他还从古琴音乐(纯器乐)的角度谈到琴乐的审美特征。他概括琴乐审美的特征是‘以音传神’,认为‘一切情状’皆可表现于琴乐中,但他不是从形象的描写来讲琴乐的表现,主要是从演奏者的‘传神’与接受者的‘会意’来谈琴乐审美的表现,实际上是从两者的关系来谈琴乐的审美,‘神’、‘趣’是祝氏谈琴乐审美体验时提出的两个主要概念”。也就是说,祝桐君在《与古斋琴谱》中阐述了自己的美学观点,琴声绝不是呆板的演奏,应该要能够传神与会意,还要有情趣。

他还介绍说,“祝氏还从传统琴学思想的角度,提出‘修养鼓琴’的问题。认为‘鼓琴曲而至神化者,要在于养心’,由‘养心’谈及‘修德’,由‘修德’而言‘抒情’”。这里,祝桐君将演奏古琴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那就是演奏古琴和演奏者个人的修养和品德的关系,也就是说,琴声,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

  此外,李禹贤先生也对《与古斋琴谱》有着很高的评价,他曾说过:“《与古斋琴谱》四卷是关于音乐理论和美学的,是研究‘闽派古琴’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第四、传承弟子发扬光大。

闽派古琴第二代传人代表为张鹤。张鹤,字静芗,上海玉清宫道人。少长,喜好杂艺,尤爱古琴,但无名师指导。后读到祝桐君的《与古斋琴谱》,再三读之,悟出音律的精髓。认为“非它所可及,洵后学津梁也”。这里,张鹤对《与古斋琴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这部书比喻为学古琴者的渡口和桥梁。当年,祝桐君寓居上海,张鹤即拜他为师。祝桐君论议音律精遂,使张鹤升堂入室,琴艺大进,并于同治三年(1864年),经祝桐君鉴定后,刊行《琴学入门》,此书二卷,上卷摘录《与古斋琴谱》,间有自己的议论;下卷专列琴曲。《琴学入门》一书,传播祝桐君的琴学理论、指法字母及工尺等,使闽派古琴艺术得到更大的发展。

闽派古琴第三代传人代表为陆琮,他帮助他的老师张鹤刊行了《琴学入门》。

随着《与古斋琴谱》和《琴学入门》的流传,使闽派古琴艺术走向大众,私淑弟子日众,民国期间,浦城的李迪瑚即成为了闽派古琴第四代的代表人物。

李迪瑚(1874~1952年),字聘珍,号葆珊。晚年好佛,又号匏僧,闲云居士。福建浦城城关人。清未拔贡,授候补通判。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经济。民国期间,任过浦城县劝学所所长,创办浦城私立中学,任校长。当选为省参议院候补议员,后任福建省公署咨议等职。

李迪瑚生平曾广置图书,建酌海楼,藏书4万多册。能诗善文,喜好古琴,研究颇有心得,著有《酌海楼琴言》、《酌海楼琴谱》五卷。1985年5月,北京音乐学院教授,中国古琴协会主席吴景略说:“李老前辈(指李迪瑚)昔在沪时为古琴会员,习闽派祝桐君之艺。为闽派之代表,是当时古琴有影响之人物。”

第五、艺术成就贡献显著。

在谈及祝桐君对古琴的艺术贡献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几种记谱方式,如,文字谱、减字谱、工尺谱等等。我们现在一提到曲谱,最为熟悉的是简谱或五线谱,但是,古琴则不同,用的是文字谱、减字谱。

文字谱,就是中国古代用文字的方式记录的乐谱,这种谱子一般地人是看不懂的,只有那些专门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的人才能看懂。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现存唯一的文字谱是《碣石调·幽兰》,它由六朝梁代丘明传谱,原谱则是唐人手抄的卷子。由于文字谱过于繁复,使用不便,经唐代琴家曹柔减化,发展成为减字谱。减字谱,是中国古琴常用的一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手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因为它是将古琴文字谱的指法、术语减取其较具特点的部分组合而成,故名“减字谱”。其特点为:“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赅”。减字谱是对文字谱记谱法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一种沿用千年而未被取代的古老记谱法。还有一种我们下面要提到的“工尺谱”,工尺谱是中国民间传统记谱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

根据余奎元先生在《祝桐君与闽派古琴》一文中阐述,祝桐君对古琴艺术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识谱:祝桐君首创在减字谱旁填“工尺”(指法记号和节奏板眼记号),这是在他以前诸谱所未有的。通过教人念工尺之法,是学琴者的捷径。琴曲有天然节奏,惟有心领神会,操之极熟,才能轻重疾除,自然合拍。但是初学者,对琴谱上记的似字非字、似图非图的东西,很难看懂。非有一定节奏按谱鼓曲,殊难成音。所以,祝桐君以工尺传其高下板眼节其长短,学者先念工尺,次习手法,按谱而鼓,弹了数次,就能成曲。工尺法有利于初学者迅速入门,有事半功倍之效。

第二个方面,指法:琴为丝乐,必须按弹,才能成音。其为曲之音,上下相需,刚柔相济,即寓轻重疾除之节。祝桐君深入研究各家指法,对不明的地方进行注释,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并绘图标注指法字母,使学者不致混淆,开卷即有了然之益。

第三个方面,琴谱:祝桐君有家传秘谱《风云际会》、《渔樵问答》、《平沙落雁》、《石上流泉》、《阳关三叠》、《古琴吟》等6首,这6首琴曲,1962年出版《古琴曲集》中,除《风云际会》外,其他5首均译成正谱,行于世。其后《风云际会》,也由李禹贤先生整理成正谱。这6首琴曲为丰富中国古琴琴谱作出了贡献。

祝桐君的6首琴曲均音色优美,雅静动听,没有靡靡俗韵。气韵清高纯古,泛音轻灵清越,散音沉着深厚,按音舒缓凝重。厚重中透着清婉,苍古里渗着甜润,真是破空而来,绝尘而去,使人神骨俱清。

根据余奎元先生以上的分析介绍,实际上也就是说,通过祝桐君的努力,主要是使古琴这种古典艺术,由深奥化逐步走向通俗化,由贵族化逐步走向平民化,也就是说,由此,可以让更多的人可以学习古琴,可以让古琴艺术得以较大范围的普及和推广。此外,祝桐君身体力行,6首家传秘谱丰富了我国古琴琴曲宝库。

李禹贤先生对祝桐君也有着相当高的评价,他说:“祝桐君对古琴界的一大贡献是他首创在古谱旁注工尺谱,以方便初学者来学习古谱。古谱一般是非常难懂的,如果没有把它转化成‘1(duo)2(ruai)3(mi)4(fa)’,谁也不会来弹。祝桐君在中国古琴史上是一座巅峰。为什么这么说呢?他首创的工尺谱就是明证,这一点,一直影响到民国期间的著名古琴家杨宗稷。”

第六、艺术价值占位重要。

闽派古琴艺术在中国古琴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价值。

一、闽派古琴从形制到曲目,从特殊的记谱方式到丰富的演奏技功,都体现出中国音乐艺术的至高境界,代表着中国文人怡情养性、寄情抒情的生活方式,表演出完善自我人格修养的理想追求,蕴含着关爱自然、天人合一及君子之道的人文精神。它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记忆,对中国文化史、艺术史乃至中国人的精神、气度、品格、行为产生了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它是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

二、古琴经过祝桐君的创造、改造,使学者易懂、易学、易操作。同时家藏的琴曲,改变了一般古琴琴曲的孤独性、脆弱性及附庸风雅的道具。祝凤鸣的古琴犹如天籁,听起来豪放跋宕,又清丽委婉舒展。琴意得之弦外,音有尽而意无穷。产生的神秘的艺术魅力,可以陶冶人们的精神,鼓舞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这对当今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了闽派古琴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艺术贡献等,下一讲,我将向大家介绍闽派古琴的传承发展基本情况。)

四、南浦大地——悠悠琴声再度回响

闽派古琴再度兴起,李禹贤功不可没。

谈到闽派古琴,不得不提到著名古琴艺术家、福建古琴研究会原会长李禹贤。他对于闽派古琴艺术的挖掘研究传承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说:“我曾于1981、1982年三赴浦城,就是为了从古书库里发掘‘闽派古琴’的琴谱。当时的文化局长叫蒋仁,也是个文化人。他同意我进古书库,因此我带着我的学生就在古书库里待了一段时间,把《琴学入门》和《与古斋》琴论的一部分整理出来了。”

通过到浦城调查,李禹贤先生写出了《初考清代琴派——浦城古琴》、《祝桐君家传秘谱——〈风云际会〉》、《闽派琴家祝桐君》等一系列文章,文章称“闽派古琴,以福建浦城祝桐君为代表,影响很大”;“祝桐君一生对古琴艺术所做的贡献深受赞扬,成为一代名流琴家”;“浦城为‘闽派盛地,名不虚传”;“闽派古琴源出浦城,至今能保存那么多珍贵资料,这是浦城人民的荣誉,浦城人民的贡献”。

还早在1982年,李禹贤就在北京“全国民族音乐联会”上首次演奏“闽派古琴”最经典曲目——《风云际会》,引起了较大轰动。而让李禹贤和“闽派古琴”引起广泛关注的则是在1983年的“全国古琴打谱会议”。李禹贤先生曾回忆说:“会上,一曲《风云际会》博得现场阵阵喝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后来曾每季度向海内外播放一次。”

李禹贤先生还于2009年6月再度赴浦,并于6月28日上午在浦城剧院举行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演出——李禹贤先生偕其两位亲传浦城籍弟子吴燕琳、吴文秀在此进行闽派古琴表演。李禹贤先生的一曲《风云际会》令听者为之动容、为之肃然。 李禹贤先生一曲未尽其兴,一边作讲解,紧接着又演奏了几曲经典古曲。最后,他还用古琴演奏了一曲流行歌曲,把古琴的古朴与社会的进步诠解得水乳交融、添衣无缝。作为李禹贤先生演奏的补充,吴文秀的一曲《高山流水》、吴燕琳的一曲《梅花三弄》也得到了全场听众的喝彩。

闽派古琴传承发展,吴燕琳、吴文秀成为后起之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闽派古琴这门古老的艺术也在浦城重新焕发了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风采。

2006年,闽派古琴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正在加紧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把浦城的闽派古琴发扬光大,2007年3月,县里派出浦城赣剧团琵琶手吴燕琳来到榕城,跟随李禹贤老先生学艺,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她不但弹得一手好琴,还面向社会教授古琴。现在,大家只要走到浦城县赣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也就是原来的浦城赣剧团)附近,就可以听到闽派古琴的悠扬琴声。2009年8月,吴燕琳应福建省文化厅邀请,赴台湾参加“福建文化宝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这是浦城首次派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代表赴台交流。2009年11月3日,南平市隆重举办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在开幕式文艺晚会上,浦城赣剧团古琴学没班的同学们在南平大剧院集体演奏了优秀古琴曲《满江红》、《湘江怨》,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2010年月2月,吴燕琳带着她的4个学生到福州参加三坊七巷福建非遗项目闹元宵活动,她们5个身着古装,琴声柔和宛如楚女浅唱,旋律跌宕好似千军万马,美而不艳,哀而不伤,闽派古琴声倾倒榕城听众。鉴于吴燕琳在闽派古琴文化传承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2010年她被福建省政府授予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同时,近年来,在浦城的北面,坐落在京台高速公路闽浙收费所旁的浦城县官路中小校园内,每当下午课堂活动时间里,都会传出古朴、悠长的古琴声。这是该校古琴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辅导老师吴文秀的带领下练习古琴。吴文秀,也是李禹贤先生的弟子,经过长年累月的研习,她的古琴演奏技艺已达到较高水准。她不是学校在编教师,她的工作单位在京台高速公路闽浙收费所,自从调到京台高速公路闽浙收费所工作后,吴文秀便萌生了在官路中小组建兴趣小组,利用自己的专长义务为学生教授古琴的想法。经她多方联系,努力争取,终于组建了官路中小“闽派古琴”兴趣小组。此后,只要没出差,她每周都到学校上辅导课,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古琴兴趣小组的同学都能弹奏简单的古琴古谱了,有几次,省、市文化部门的领导到浦城检查工作,还特意前往官路中小,观摩小琴手们的古琴演奏,并且给予了积极的称赞和肯定。

闽派古琴振兴,浦城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

浦城县而今已将发展传承闽派古琴艺术列入了构建浦城底蕴深厚的文化高地的一项重要内容,《浦城县人民政府2013年民生工程战役实施方案》指出要“建设福建省闽派古琴特色文化示范基地。”《浦城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求“以闽派古琴研习所为载体,开办古琴培训班,在传承保护闽派古琴的基础上,推进古琴系列文化产品的研制开发。”《2013年浦城县宣传思想文化重点工作项目安排》将“规划和启动闽派古琴琴楼建设、扶持古琴制作、闽派古琴演艺人才培养”列入其中。浦城县还把“注册桐君古琴商标、生产古琴”和“建立古琴培训基地,举办古琴学员培训班”列入《2014年浦城县宣传思想文化重点工作项目安排》。

目前,浦城县已成立了“浦城县闽派古琴研习所”,建立了“浦城县闽派古琴培训基地”,县政府还拨出专款,重新出版了闽派古琴古籍《与古斋琴谱》、《琴学入门》等,并将《与古斋琴谱》和《酌海楼琴谱》等琴谱古籍送到省图书馆修补。浦城还于2013年月10月成立了“浦城县闽派古琴协会”,由闽派古琴省级传承人、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古琴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吴燕琳任协会会长,由闽派古琴市级传承人、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古琴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吴文秀任副会长。

祝桐君琴楼始终是闽派古琴一个重要性标志性建筑,它的被拆除,也始终是浦城人以及一切热爱古琴艺术者的一种心痛,自然,修复琴楼,也成了重振闽派古琴雄风的一项举足轻重的举措。目前,浦城县在重点建设项目“笔山历史文化主题公园”规划中,已将重建古琴楼列入其中,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古色古香的琴楼便将立于南浦大地。

五、闽派古琴——地域文化特性鲜明

对于浦城来说,闽派古琴无疑是一张非常响亮的文化名片,祝桐君无疑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所以,我以为,除了上面我向大家介绍的一些闽派古琴的基本情况之外,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进行深一步的阐述,这就是闽派古琴艺术虽然成为了浦城人民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祝桐君虽然成为了浦城人民引以为豪的家乡先贤,但是,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今社会,闽派古琴和祝桐君对于家乡浦城来说,还存在着什么样的文化特性呢?也就是说,发展传承闽派古艺术、宣传光大祝桐君精神,对于浦城来说有着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这一点如果没有弄明白,那么,所谓的传承发展与宣传光大,可很可能会陷入一种盲目与随波逐流。

历史是一种客观存在,人为的拔高或随意的贬低都不是唯物主义态度。所以,本着尊重历史和严肃面对现实的态度,我以为,对于当今的浦城,闽派古琴与祝桐君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文化特性。

第一,人物的独特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一个山城小县,曾养育了祝桐君这样一位琴家名人,如果仅仅用“自豪”、“骄傲”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我看是不够的。我们都知道,文化是宝贵的资源,而有些文化是不可再生的独一无二的资源,祝桐君,绝对是这么一种不可再生的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因此,我们如果仅仅因着祝桐君而沾沾自喜,或仅仅将之当作一种炫耀的谈资,那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许可以算得上是对先人的一种亵渎,至少是一种不尊重。如何以这个历史人物为坐标,将他的历史贡献升华为爱家乡、为家乡奉献的动力,引领今人和后人为家乡争光、争气,这应该是理智的态度。从这种意义理解,祝桐君对于家乡浦城来说,就不仅仅是一位古琴名家,而是一位历史先贤,甚至可以说是笼罩于家乡上空的一道永不褪色的光环。

第二,长久的效益性。作为闽派古琴的发源地浦城,这种艺术形式,我以为,至少可以为浦城带来两方面的效益,一方面是为浦城赢得荣誉,无论是典籍中或业内人士,只要一提到闽派古琴,便不得不提到浦城,不得不提到祝桐君,这种名气,绝对不是靠炒作能够争得的,而是高山流水般的客观实体。就算是再过上个几百上千年,这也肯定是任何人也推翻不了的历史定论。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进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文化的能量也必将不断爆发出其强劲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闽派古琴和祝桐君自然还有着许多我们现今所无法估计到的前途广阔性。比如,如果时机成熟,国家国力进一步强盛,也许会对这种艺术和它的创造者树碑立传吧,那么,其时,能不来浦城吗?比如,到了一定的时候,国家或民营的机构也许会成立专门研究闽派古琴的机构,其时,也一定要来寻根访祖吧?这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许是难以估量的。

第三,直观的观赏性。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古琴,而每每将古琴与古筝相提并论。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乐器,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古琴应该比古筝更占据文化高地,上面我们讲过了,琴、棋、书、画嘛,琴占首位,为什么不将筝放在第一位呢?中国社会历来是讲究排座次的,所以,不可能胡编乱造的。因此,近年来,由于闽派古琴的传承发展工作有了一定起色,所以,它的直观的观赏性也就有了很好的体现。并且,由于浦城是闽派古琴的发源地,由于浦城已经有了闽派古琴的新的传承人和一支不断成熟的演奏队伍,所以,作为一个重要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欢迎。一方面是,各级领导来浦城,只要有机会,都希望听一听闽派古琴的天簌之声;另一方面,不少古琴爱好者慕名前往。如是,外地人来浦城,除了品尝浦城的风味小吃之外,浦城人民还可以为他们献上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闽派古琴欣赏。

第四,传承的技能性。据我所知,其他地方学习古琴的人很少,主要是因为学习某种技能是需要一定的土壤的。而既使在我们浦城,虽然传承闽派古琴的事业也才刚刚起步,但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浦城的少男少女,只要有兴趣,都可以找到地方学习,当然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名家,但是,作为一种业余爱好,作为一种文化技能,那也是可让人终生受益的。学习掌握了一定古琴演奏技能的浦城下一代,以后无论求学在外或工作在外,随身带一张古琴,闲暇之余,偶而习之,也不为是一件雅事。

第五,产业的发展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的两只翅膀、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当然,目前,浦城的古琴文化产业尚未起步,但也列入的议事日程。所以,有着闽派古琴发源地和祝桐君这两块金字招牌,这种文化产业肯定是可以做的,也肯定是有条件做强做大的。

…………………………………………………………

闽派古琴发源于浦城,浦城成为闽派古琴的诞生地,这是上苍对于浦城这块土地、对于浦城人民的一种极大恩赐;祝桐君为他的家乡和他的后人留下闽派古琴这么一笔如此丰厚的文化遗产,这是他技艺的展示、情操的奉献,爱乡爱民精神的结晶。我们在感恩于上苍、感恩于祝桐君的同时,更需要肩负起一种历史与现实的重任——踩在历史先贤的肩膀上,以更高的眼光、更远的视野、更昂扬的精神、更宽广的胸怀,让闽派古琴这朵绚丽的历史文化奇葩,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更为类人的光芒。

2013-11-11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17657/

解读浦城的闽派古琴文化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