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解读浦城的饮食文化

2014-02-02 09:16 作者:刚果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解读浦城的饮食文化

福建省浦城县文体局:甘跃华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浦城的饮食文化。

首先,我们来讲一则历史小故事

民以食为天,这是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古话,此话出自《汉书·郦食其传》。说的是,秦朝末年,有个书生叫郦食其,这个人很有学问也很有胆识。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摆开战场、争霸天下。其时,刘邦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据守荥阳、成皋。荥阳西北有座敖山,山上有座小城,因为,城内有许多专门储存粮食的仓库,所以称为敖仓。在项羽的猛烈攻击下,刘邦有点招架不住,计划后撤。郦食其劝刘邦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如果我们把这样重要的粮仓拱手让给敌人,这对当前的局面是非常不利的。希望你迅速组织兵力,固守敖仓。”刘邦依计而行,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读过这则史料之后,我们可以骄傲而自豪地说,我们的先人是非常具有智慧的,他们将一个“食”字与一个“天”字摆在同一台天平上进行类比,淋漓尽致地道出了人民百姓最基本也是最起码的生理需求与生存需要。

那么,到底什么是饮食文化呢?我们知道,最简单也是最通俗地理解,饮食,就是吃喝,饮就是喝、食就是吃嘛,所以,饮食文化就是关于吃喝的文化,就是指特定社会群体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

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饮食的最根本功能,就是解决一个人的裹腹饥饿问题。然而,当事物发展到一定层次的时候,事物本质便会随之而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喝,就不单纯是一个解决饥饿的问题了,人们对于吃喝也就有了更高层面的理解与要求,人们在达到吃饱的基础上,更会去追求技术的高超,菜式的多样,造型的精致等等。于是,普通的吃喝也就在无形中被注入了鲜活的文化原素,演绎成为了一种绚丽多姿、广博精深的饮食文化。

从这个角度来说,饮食文化,不仅是技术、是科学、是艺术,同时,还是习俗、是传统、是思想、是哲学,是人们饮食生产和饮食生活的总和。

浦城的饮食文化,无论是从食材的选用到配料的讲究,从口味的适合到火候的掌握,从待客的礼仪到民风民俗的诠注,真可谓是风格独特、体系自成、韵味无穷。

下面,我从六个方面向大家解读浦城饮食文化的丰富内蕴。

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

特色是什么?特色是立足的根,特色是发展的本,特色是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文化标签,特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只有具备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才是具有鲜活灵性的,才是具有强劲生命力的,才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比如,川菜麻辣,人所皆知,“麻辣火锅”天下闻名。

概而言之,浦城饮食主要有以下几大地方特色。

第一个特色:丰富的物产资源提供了广阔的食材选择空间。

俗话说的好,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良好的饮食材料这个先决条件作为强硬的前提支撑,既使是身怀绝技的名厨,也无法做出人们交口称赞的美味佳肴。

浦城地处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分界处,是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量充沛,日照充足。如此优越的地理环境,为浦城饮食提供了优质的物产资源和优良的食材原料选择。

浦城是山区县,从县境东北入境的仙霞岭和从县境西北入境的武夷山脉,宛若两条巨龙,交汇于浦城县北,迂回延伸,构成全境东、北、西三面山脉环峙,向中、南部的丘陵、河谷倾斜的地势。据《浦城文化大观》记载,浦城县海拔300米以上并且有名称的山岭有1467座,其中,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90座。

作为山区县的浦城,最大的特点是,山多、田多、河多、空地多……。因为山多,山上野猪、野兔、野鸡等飞禽走兽时现踪影,竹笋、野菜等野生植物漫山遍野;因为田多,田里泥鳅、黄鳝、田螺等可食之物俯首可见;因为河多山涧多,河中山涧里溪鱼、河蟹、石鳞等水族资源品种繁多;因为空地多,空地上可以种植各类果树和各种蔬菜,同时,还可以养猪、养鸡、养鸭、养鹅……等等这一切,都为浦城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材资源。

在国家物质十分匮乏的年代,当时,买鱼要凭票、买肉要凭票、买糖要凭票、买烟要凭票……诚然,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浦城人的日子自然过得困难而艰辛。可是,尽管如此,聪明的浦城人,凭借着自身的勤劳智慧与上苍恩赐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却也称得上是苦中取乐,把自家的小日子仍旧过得别有一番风味、一番情趣。

我小的时候,有时会在父母亲的带领下,到乡下的亲戚家去认认亲、串串门。其时,看到我们远道而来,热情好客的女主人脸上笑开了一朵花,手忙脚勤的为我们端上一盆盆纯净清澈的山泉水给我们洗手擦脸,然后,泡上一杯杯晶莹剔透、热气腾腾的木樨茶为我们去乏解渴。然后,扯开喉咙高声吆喝、交待儿子:“快,去办些菜来!”于是,尚未完全长大成人的儿子光着小脚板、背上大竹篓,向我们做了一个调皮的鬼脸,快步流星地走出大门。不多久,粘着满身的泥巴回来了,竹篓里泥鳅、黄鳝、田螺应有尽有;又不多久,佳肴上桌,立时,满屋子香气飘荡。

浦城的物产丰富,这在浦城的历史上是有案可查的。

明成化年间的《浦城县志》中称浦城“桑麻被陇,茶笋连山”。这句话,描写出了当时浦城一片绮丽的田园风光:养蚕的桑树和可以织绳子、织布的麻类植物把一条条的田埂都披上了迷人的绿装,而山上,绿油油的茶树和尖尖朝天的竹笋,连绵不断、无边无际。明万历《浦城县志》载:“山林多竹木,场圃饶果瓜”。这句话说的是,山上的毛竹和树木青翠欲滴,果园里的各类瓜果四季飘香。清嘉庆《新修浦城县志》载,浦城“山头地角皆垦为陇亩,百工杂作呈能献技。”这句话指的是浦城沃野千里、良田万亩,这种天然的自然环境,为勤劳的浦城人民创造了良好的耕作条件,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平台。

此外,浦城的烹饪原料不仅丰富多彩,同时,还有许多久负盛名的地方特色产品。

众所周知,浦城是著名的“闽北粮仓”,自古就享有“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的美名,尤其是浦城的红米“美人红”誉满全省。“美人红”这种红米粒小细长,蛋白质、脂肪含量高,煮出来的饭香软适口。用“美人”来给红米命名,这应该不仅仅是指米的颜色通红鲜艳,更关键的应该是体现了人们对这种红米由衷的喜之情。就好比在台湾,茭白被称为茭白笋,也被比喻为“美人腿”。因为,茭白笋除去外壳后,白嫩的笋茎有如美人姣好的腿,所以,被誉为“美人腿”。明代嘉靖年间的《建宁府志》就有浦城优质品种红糟秫的记载。自从清代开始的时候,便有许多的福州米商来浦城采购,然后在福州的大米市场上,挂上“浦城红米”、“浦城美人红”的招牌进行交易。

浦城还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大致来说,浦城土特产主要有香菇、黑木耳、薏米、观前红菇等。林产品主要有油茶、灵芝、竹笋等。在淡水鱼品种中,主要有河鳗、石鳞、石斑鱼等等。水生植物主要有莲子、荷藕、菱角等。畜产品主要有土种鸡、半番鸭、白鹅等。蔬菜的种类更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浦城薏米、观前红菇和浦城红辣椒。

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它被称为“生命健康之友”。宋朝诗人陆游在《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一诗中曾有“唐安薏米白如玉”之佳句。

薏米是浦城的传统土特名产,俗称米仁。浦城薏米壳薄、粒大,色泽白,素有“珍珠米”之美称。浦城薏米曾以浦城名土特产品参加1940年福建省工商品展和参加上世纪50年代的广州交易会。1964年5月22日,福建省对外贸易的文件称:“浦城薏米深得国内外客户赞许……售价之高,列居全国第一。”1987年,浦城薏米编入《中国土特产辞典》,1991年,浦城薏米收录“福建省食品营养成份表”,为薏米项目唯一标样。现在,浦城薏米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据《本草纲目》所记载:“红菇味清、性温、开胃、止泻、解毒、滋补、常服之益寿也”。所以红菇又有“南方红参”之美称。

浦城水北街镇观前村的小武当山上盛产红菇。此山杂木众多,松针丛积,秋之交盛产红菇。其实,红菇的产地颇多,但是观前特有的天时地利所产之红菇名遐八闽与海内外,尤其是观前红菇干,品质特别优味道特别鲜美。据传,观前红菇尤其深受闽南一带的产妇亲睐,她们称赞这种红菇在做月子的时候食用了之后,既可以避免感冒又是预防小孩子麻疹的灵丹妙药。

浦城人通常称辣椒为番椒,辣椒能增进食欲,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占居第一位,据有关资料记载,辣椒原产地墨西哥,明朝末年传入中国。

浦城盛产红辣椒,尤其以官路乡所出产的红辣椒为佳品。官路红辣椒属于高山椒,由官路乡独特的黑沙土和潮湿凉爽的夏季雨林气候孕育而成。所产的红辣椒个大肉厚,色泽好,松脆可口,营养丰富。每年临近中秋,红辣椒熟透时,采摘下来洗净、凉干、掺上适量的大蒜头和适量在铁锅中炒过的食盐调拌后,制作而成为辣椒酱,盛在坛子或罐子里,封上口,半个月后取出来食用,真是色香味俱全。很多在外学习或工作的浦城人,写信或打电话回家,总忘不了叮嘱一句:“有机会,一定记得帮我带一瓶辣椒酱来。”

第二个特色:精心的选料与精良的制作保证了食物的质量。

我们都知道一个简单道理,好马要配好鞍,好布料要由好裁缝来裁剪。所以,好菜要有好原料。

浦城菜讲究原料,谢翱有一首诗能说明当时浦城选料的精湛。谢翱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志士和爱国文人,他七岁左右随着父亲全家迁居到浦城的观前村,景炎元年(1276年)七月十三日,文天祥开府南剑州(今南平),谢翱变卖在浦城的所有家产,在观前村募集乡兵数百人投奔文天祥麾下抗元。其后,他随文天祥转战汀州、漳州、梅州。文天祥兵败遇难后,他曾于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为祭悼文天祥写下《登西台恸哭记》这篇名篇佳作。

一年的中秋,他到仙阳镇的白丈山赏月,写下《中秋百丈山龙井玩月》五言律诗一首,诗中有“脑满鱼龙夜,精藏树石年”句,这告诉我们,中秋时节,是鱼脑最满的时候,这时烹调出的鱼,味道最鲜美。又比如,在浦城,打肉燕的肉一定要选用猪后腿的精肉。做炒三冬这道菜,一定要用冬笋,如果用笋的话,那菜的味道就相差太远了。做香菇汤要用冬菇,也就是冬天出产的香菇,而且最好是花菇,也就是香菇表层有花纹的香菇。

浦城菜的制作还讲究一个刀工精细,要做到切必整齐,片必均匀,解必过半,斩而不乱。比如,制作双钱蛋菇这道菜时,要切成二厘米左右的小段,每段中间要切一刀,但必要细心,不能切断,切断了就不能形成两个铜钱的形状了。如,制作木樨茶,检花时,必须将花蒂、枝屑和不鲜艳的花朵剔除,还要选取花片肥厚的花朵。等等这些工序绝对不能马虎,只要一道工序做得不到位,必将直接影响质量。

第三个特点:偏重偏辣的口味令人食而难忘。

浦城菜虽然也有清淡类的,如肉燕、香菇汤、清汤鸭等等,便是清淡纯味的;浦城菜也有甜类的,如桂圆汤、莲子汤等甜汤。

但是,浦城菜总的还是偏辣、口味偏重。我在网上看过一篇写浦城的文章,可以说,作者写出了浦城人吃辣的精妙,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浦城的辣,绝对是“师出有名”:据说,地球上有一个奇妙的“辣带”,我国的云、贵、川、湘、赣的大部地区和浦城就恰巧分布在北半球这一特殊的“辣带”里。浦城的辣,绝不搞眼球暴力,是那种不事张扬,出其不意,趁你一个不留神,辣得你先是吃惊,然后用嘴使劲吸气,接着讨饶着要凉开水“救援”,最后,你的手还是禁不住欢喜地去伸出筷子。

浦城人吃辣是有点名气的,煮鱼烧虾熬泥鳅自然少不了辣椒,炒白菜烧冬瓜有人也要放一二个辣椒干,有的人,就是早上吃一碗锅边或豆腐丸也要放些许辣椒酱,有时候出差在外,一上桌子,浦城人也会大声高喊:“服务员,请拿一碟辣椒酱上来。”更有甚者,每逢外出,总要自备一瓶辣椒酱,为什么?因为,他们总嫌外地的辣椒酱不够辣。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许多人,都知道浦城人爱吃辣,浦城菜偏辣。我们浦城人也经常会和客人开玩笑说:“浦城的厨师煮菜,如果不放辣椒,那就烧不出味道来了。”所以,会吃辣的客人来到浦城,吃的是津津有味;而那些不会吃辣的客人来到浦城,浦城人一定会交待厨师尽量不放辣椒或少放辣椒。但是,有意思的是,若干不会吃辣的客人却说,不用、不用,到浦城不吃辣,那就有虚此行了。更有意思的是,不会吃辣的他们,却一定要点上一道特别辣的“泥鳅熬豆腐”,他们尽管吃得直嘘粗气、吃得满头大汗,但却都一一举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好、好吃,好吃。

浦城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味浓味重,力求做到主料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爱吃热菜。俗语说:“唱戏的腔,做菜的汤”。如浦城豆腐丸的汤要用猪蹄、猪骨、目鱼干等经文火熬好的汤汁。同时讲究文火,浦城喜用砂锅炭火慢慢煨。比如,肉皮本身没有美味,全靠用鲜汤去煨它,以致成为味道的载体。泥鳅熬豆腐或芋子,通过文火,使泥鳅的鲜味渗入没有什么美味的豆腐、芋子之中,同时又把辣味、蒜味等调料的味道渗入泥鳅内。这样做出来的菜,主料与配料的味道互相渗入,五味调和,又热气腾腾,我们浦城人称之为“热渗”。

第四个特点:以稻米为主的食品花样繁多。

中国向来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也就是说,南方的大部分地区主要都是以米食为主食的。浦城自然不例外,浦城最主要的主食就是大米饭,浦城人如果有几天没有大米饭入口,很多人仿佛就会像生病一样浑身不舒服。

除了一日三餐的大米饭,浦城的许多食品也是以稻米类为主要原料的。诸如过年的年糕要用糯米,黄碱粿要用粳米(浦城俗称大米),糍粑要用糯米,盒子糕要用籼米,珍珠粿要用糯米和籼米,就是酿米酒、做包酒也是要用到糯米……总之,浦城的饮食离不开稻米,稻米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浦城人。

以上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饮食的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丰富的物产资源提供了广阔的食材选择空间。二是精心的选料与精良的制作保证了食物的质量。三是偏重偏辣的口味令人食而难忘。四是以稻米为主的食品花样繁多,这几个特点形成了浦城饮食的基本格调,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浦城饮食受到人们普遍称赞喜爱的基本保障。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将向大家介绍浦城的一些品牌菜和品牌小吃。谢谢大家。)

二、驰名的主打品种撑起品牌的一片蓝天

(上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饮食的基本特色,这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浦城的一些品牌菜和品牌小吃)

品牌的力量是巨大的,品牌的能量是难以估计的。现今社会,什么都讲究一个品牌,而响亮又经典的品牌无疑已成为了文化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涵。比如,人们一提到汽车,自然就会想到“宝马”、“奔驰”,一提到冰箱,自然就会想到“海尔”,一提到糖果,自然就会想到“徐福记”……而饮食品牌则是人们对于饮食产品的一种共同认知、一种良好印象,饮食品牌是一个地方文化品牌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饮食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浦城的几道品牌当家菜和品牌特色小吃。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浦城肉燕。

浦城肉燕最显著的特点是,细致而不腻,柔而脆嫩,味鲜适口,宛如燕窝,它是浦城宴请宾客不能缺少的第一道菜,俗称为“头碗燕丸”。

浦城肉燕这道菜,第一道工序是必须加工燕皮。而关于燕皮的来历,源自一个很有趣的故事。相传宋绍定六年(1233年),南宋参知政事(副宰相)、理学家浦城人真德秀,从知福州的任上,赴京途中回到浦城。京城高官回到家乡,亲朋好友、当地绅士自然蜂涌宴请。中国人历来讲究礼尚往来,所以,这一天,真德秀摆设宴席酬谢亲友。随行的厨师名叫林阿荣,是一个福州人,他吩咐副手徐小春(浦城人),捣鱼为丸,也就是他要做一道称为鱼丸的菜。说到福州鱼丸,我们都知道,这是福州一种很名的特色小吃。并且关于鱼丸,还有一个故事传说。相传,古时候,闽江之畔有个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一天,有位商人搭他的船南行经商,船出闽江口,进了大海,不巧,遇上台风袭击。无奈,船只好进入港湾避风,不幸的是,这时,船触礁损坏了。由于修船耽误了时间,船上粮了断,只好天天以鱼当饭。这天,商人叹息道:“天天吃鱼,我都吃厌烦了,能不能换换别的口味?”心灵手巧的船妇便把刚钓到的一条大鳗鱼,去皮除刺,把鱼肉剁细,抹上薯粉,制成丸子,煮熟后一尝,真的是别有一番风味。后来,这位精明的商人回到福州,便在城里开设了一家小店,取名为“七星小食店”,还特聘这位船妇为厨师,独家经营“鱼丸汤”。有一天,一位上京应考的举子路过此店就餐。店主热情款待,捧出鱼丸。举子食后,感觉味道极美,便题诗一诗:“点点星斗布空稀,玉露甘香游客迷。南疆虽有千秋饮,难得七星沁诗脾”。这首诗,写出了鱼丸的形状精美,口味诱人,同时,也写出了鱼丸在南方饮食品中的独特地位。后来,店主把这首诗装裱好后,挂在店堂正中上,此后,来品尝鱼丸的宾客络绎不绝。小店从此生意兴隆,“七星鱼丸”也从此扬名。

话题有点扯远了,还是言归正传吧。林阿荣交待徐小春是捣鱼为丸,可是,徐小春却误听为捣肉为丸,于是,就剔精猪肉捣为肉酱并拌上薯粉做成肉丸。但是,肉酱做成的肉丸质地太硬,不好吞食。林阿荣无奈之际,灵机一动,姑且将肉酱压平,压成薄薄如面皮一般的形态,然后一片一片切好,再放入沸腾的水中稍稍一煮便捞上盛碗。出人意料的是,煮熟后的肉酱皮,色质晶莹皎亮,宛如已经发好了的燕窝一样,再加上葱花及香油等佐料的相得益彰,吃起来与燕窝无异。结果是得到主宾们的一致称赞。这真是应了那句古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林阿荣回到福州后,多次试做都不成功,于是便写信给徐小春。徐小春为林阿荣寄去浦城薯粉(也就是地瓜粉)两袋后方成。此后,浦城、福州两地相传仿制。现今福州、闽清生产的燕皮挂牌“浦城上白燕皮”或“清水肉燕皮”,省外出产的则称“福建燕皮”。现今,福建燕皮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介绍文本中,明确标注——源于浦城。

浦城燕皮料精工细。剔刚宰杀的猪后腿上的精肉,剔去筋、膜,放在木砧上用木锤捣成肉泥,撒上筛过的细白甘薯粉合成硬坯,用细长圆木棍反复压碾成薄片,其薄如纸,然后折叠裁切,切成丝状的称为“燕丝”,切成片状的则称为“燕皮”。

其实,原先的时候,浦城人只是单纯将燕皮煮熟来吃的,后来,燕皮经过不断创新和发展,浦城人由专吃燕皮,发展到包馅心食用。馅以精肉为主料,先将精肉切碎,再把配料荸荠、香菇、油渣、葱等切细搅拌成馅,用燕丝包馅成球状,名燕丸;用片状包馅如扁食名燕扁食。放入滚汤内煮,浮出水面上涝出,放入有鲜猪油、酱油、味精的清汤内,即可食用。曾经有品尝过浦城燕丸的人写诗称赞:“肉脆燕嫩汤又鲜,一尝三味举座欢。来日亲朋重相聚,定将此菜桌上添”。

浦城还有一道菜是十分具有地方风味的,它就是泥鳅熬豆腐(或芋子)。

这道菜的基本程序是这样的,将泥鳅捞到沙锅上,加上猪油、料酒、姜、蒜头、辣椒、酱油等佐料,用文火焖,再加入芋头或豆腐,加桂叶为香料,再煮即可。外地人尝过,称为“浦城的佛跳墙”。不过,这道菜是极为讲究的,如若不然,绝对无法烧出地道的浦城味。首先是泥鳅要好,要天然的,这种泥鳅煮熟入口后,软、绵、滑,容易入味。而人工养殖的泥鳅则截然不同,无论熬多久,但总是硬梆梆的,难以入味。其次,豆腐或芋子要好,豆腐要鲜嫩的,在我们浦城,最好的豆腐当属九牧镇的“九牧豆腐”,这种豆腐白得令人炫目,嫩得像处女的皮肤,实在是豆腐中的上品;此外,芋子要选择煮得烂的,那种似乎永远也煮也不烂的芋子,无论是再好的师傅配上再好的料,熬出来的锅也肯定不好吃。我们浦城人上街买芋子,总要先问上一句:“你这芋子烂不烂呀?”当然,没有一个卖芋子的人会说他的芋子是煮不烂的,既使是质量再差的芋子,他也会信誓旦旦的表态:“保证烂,不烂不要钱。”再者,锅要好,要用泥制的沙锅,我们浦城人俗称为“泥锅子”,如果用钢锅或铁锅也烧不出纯正之味。还有就是,火要好,要用泥土制成的炉子,我们浦城人俗称为“风炉子”,再加上木柴烧出来的木炭,慢慢烧闷。如果用液化气灶或酒精炉等,也同样烧不出好味道来。

鱼头豆腐这道菜也是浦城名菜。用二、三公斤以上的鳙鱼(俗名大头鱼或大头筒),切取头部至逾腮稍许,配上豆腐为垫,用文火清炖,时间要在农历每月15日前后最佳,因月圆鱼脑髓满,取髓满肉嫩,以此为料炖,使此道菜清甜异常可口,豆腐亦味美。

双钱蛋菇这道菜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我到过好些地方,好像是没有品尝过。这道菜是将鸡蛋打碎,加上少量水和味精、酱油调和后将之灌进猪小肠,再在汤开水中烫熟。冷却后切成二厘米小段,每段中间再加一刀,不切断,分开两瓣,即成双钱形状。然后,放在清汤煮片刻,放入味精、醋、葱丝和辣椒粉,捞起即成。这道菜色香味形俱佳,开胃爽口。

此外,油炸三丝、炒鳝皮、炒三冬、蛋皮燕丸、肉皮汤、炸鱼枣、芋头丸等等都是不得不尝的浦城名菜。

凡是到过浦城的人都有一个切身的体会,那就是浦城的风味小吃令人难忘。

讲到浦城的风味小吃,首先要提到的必定是浦城的“豆腐丸”和浦城的“盒子糕”。

豆腐丸是浦城特有的传统风味小吃。

豆腐丸的加工方法很精细,将适量精盐放入较嫩的豆腐中,置于钵内捣烂成酱,尔后裹以精猪肉粒,用汤匙一粒一粒地舀在面粉碗上,摇滚成橄榄状放入锅中煮熟。锅内是用脚蹄、猪骨、目鱼干等经文火熬好的汤汁。等到丸子浮上锅面,即可连汤舀入盛有葱丝的碗中,另有醋、辣椒、姜末、麻油、胡椒、酱油等佐料,供食用者按自己的口味自调。豆腐丸色白如,汤汁五味调和,清香四溢,一匙一粒,连汤进口,有嚼有吞,鲜美异常。

讲到浦城的豆腐丸,还真是人吃人爱。说起来很有意思,有的客人到浦城,浦城人通常都是安排在比较大的酒店里接待,可是,因为豆腐丸是小吃,而大酒店一般是没有的。所以,许多客人还在来浦城的路上,便会打来电话交待一句——其他菜无所谓,但是一定要吃浦城的豆腐丸。于是,安排者便要特意交待酒店要准备好,或者也会安排专人到小吃店去定购。更多的时候,是这样一种情形,到了晚上,热情好客的浦城人自然要请客人去吃宵夜,许多客人高兴地大声提议:“好,去吃浦城的豆腐丸”。这“豆腐丸”三个字从客人口中喊出,掷地有声,仿佛大家要去吃了不仅仅是一种地方小吃,而更像是要去欣赏一道亮丽的风景。

余奎先生在《豆腐丸·扁食担》一文中形象写出了豆腐丸的诱人:“夜幕降临,我们穿行在浦城街市之中,侧头一看,就会见到一些小摊上,红红炭火闪闪,上面煨着一口大大的砂锅,并传来‘嗒、嗒’有节奏的敲打声,更有一缕缕豆腐香、葱花香、目鱼香、猪骨香飘荡过来。摊主不用吆喝,不用挂招牌,那清爽的豆腐丸的逼人香气,就是货真价实的广告。”

浦城“盒子糕”和“灯盏糕”也非常令人难忘。

这种小吃有两种形状,一种为上小下大的圆柱体,称为“盒子糕”;另一种为扁圆形,称为“灯盏糕”。其实,大同小异。盒子糕(灯盏糕)的工具为长柄铁盒子。主料为籼米,磨成稠浆,淋在铁盒子上,加上几粒肉馅,再加菜头(白萝卜)丝或芋母丝或番薯粒,表面再淋一层浆,放在油锅炸,炸熟了之后,表皮金黄,香酥可口。

著名作家沈世豪先生曾这样写道:几乎走遍了全国,湘西的炸糯糕、川北的怪味春卷都是名燥一时的地方小吃,味道也是很不错的,但总不如浦城灯盏糕耐人寻味。是我的偏爱还是那生生不息的故乡情?说不清其中缘由。刘秀清先生在《罗氏灯盏糕》一文中这样写道:老罗自豪地说,几乎所有中、小学的城关学生都吃过他的灯盏糕。每天有人订几十只,专程带到福州、南平或上海。

其他的再如,浦城的“黄碱果”、浦城的“苣荬粿”(俗称曲曲粿),浦城的“珍珠粿”、浦城的“糍粑”(俗称麻糍)等等也都是浦城小吃中的上品。

冬青先生在《碱粿金黄》一文中对黄碱粿有着精彩的描述:打果一般在两人之间进行,分为上下手。上手的在石臼边站稳,身子微弓拉成架势,双手紧握打粿锤长长的木柄。下手的半蹲在地,两袖高卷,锤起锤落间腾挪着身子,飞快伸进手去翻卷着臼里的饭坯……接下来,金黄灿烂的粿团被提拽案板,粿头用刀切成若干块(每块两三斤不等),伙计们趁热搓压成圆形或椭圆形。成粿一个个放在洗净的稻草上凉透,硬实后再放碱水里养着。……记得那时候上小学,小伙伴们大多提了火笼,书包里就塞了几片用芭蕉叶包裹的碱粿。下课了取出来放儿铁丝火笼盖上烤,烤软了……大人们去远山伐木或出山坯什么的,中午不回家,腰里就揣上团碱粿,歇工时用刀切成片烧堆火烤软,就点辣椒酱豆腐乳沾了吃……。

而沈世豪先生在《故里风情》一文中是这样描述糍粑的:做麻糍可是农家的一件快乐事。雪白的上等糯米浸透了,不能放水,将米置于合抱的木饭甑里,在老虎灶上蒸熟,然后,就着热气腾腾的时候,将香喷喷糯米饭倒到沉甸甸的古朴石臼里,用特制的马头型大木锤,舂下去,一声声,地动山摇。……此后,传统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乘热粘上有芝麻、花生、糖碾成的混合粉末。实心,不包馅,那是用滚的,因此,又叫做滚麻糍。还有一种很特殊的吃法,农家诙谐地称为“牛混浆”。即将糖,一定要道地的蔗糖,熬融化了,再浇上香油或者新鲜的猪油,把滚烫的麻糍扔下去,就势一滚,捞起来,油光滑亮,金色诱人,吃一口,热烘烘的,香、甜、暖到心窝里去了。

还有就是,浦城的饮品也极有特色。

首先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浦城的木樨茶。

桂花,又称木樨,有红花(丹桂)、黄花(金桂)等。中秋时节,选择色泽鲜艳,清香浓郁的红桂花,挑去杂质,然后将桂花洗净入锅。锅中水先烧煮近沸,桂花在热水中稍煮片刻,捞起,冷却后再倒入冷水中静放数小时,最后有冷开水漂洗一次,沥干,挤去水分,加入白糖充分搅匀混合,便成蜜饯桂花。

浦城盛产桂花,1989年桂花被定为浦城县县花。春节期间,无论城乡,好客的主人都会捧出清香四溢的木樨茶招待客人,以示美好的祝福,这是浦城的传统习惯。洁白的茶盅中放一匙蜜饯丹桂,再加些白砂糖,冲入滚滚的开水,用带有花瓣状的长柄小银匙,轻轻一搅,红艳艳的桂花顿时张开,开得春意盎然。

2009年,浦城丹桂茶制作技艺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祝文善先生在《故乡的木樨茶》一文中深情地写道:正月里,在我们闽北山乡走亲访友,好客的主人总会给您捧出一盅清香四溢的桂花茶,祈祝新年清吉!——凝望着清亮的糖水里浮沉着艳丽如丹的桂花,深闻着氤氲飘荡、沁人心腑的芳芬,喝上一盅特有的桂花茶,谁的心底能不泛起清爽和温馨的情感

此外,浦城的包酒也是远近闻名的。

浦城包酒属酿造发酵黄酒,纯粮酿造,其酿造技艺方法独特为浦城独有,是浦城著名特产之一。浦城包酒的制作工艺复杂独特,用料十分讲究。酿造程序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选用浦城优质糯米。(2)用山泉水浸泡。(3)蒸煮成熟饭。(4)淋水摊凉拌粬。(5)杀菌落缸。(6)糖化发酵。(7)加入谷烧。(8)陈化贮藏。(9)过滤罐装(10)成品出酒。酿酒所用泉水,均取自特定的泉眼,不得有任何杂质。酿造的最佳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至次年清明,每年农历十月十,在当地称为“酒生日”,有民间酿酒作坊在开工时放鞭炮,敬天地,祭酒神的生产习俗。

叶芳先生在《包酒情缘》一文写道:一杯漱漱口,二杯暖心口,三杯魂没有……说的是浦城喝包酒的情景。……包酒具有红酒之柔,又有白酒之烈。……窖藏的时间长短,决定酒的品质,一年为一包,二年为二包,以此类推,年代越长,酒质越醇。

目前,浦城已有“渔梁驿”、“七斗金”、“桂花露”、“小密”等几个品牌。2010年,浦城包酒被市政府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当浦城人请客人喝包酒时,经常会开这样一句玩笑,叫做“喝了浦城包酒,男人壮阳、女人滋阴。”这句话虽然带着调侃的意味,但也不是毫无道理的。因为,浦城包酒用优质糯米酿制,还加有枸杞、桂圆、红枣等,适量饮用,绝对有益身体健康。

讲到这里,我想借用一句广告语——包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哟。因为,包酒绵绵的、甜甜的,很好入口,但是,由于它是兑有白酒的,具有一定的酒精度。喝多了容易醉,而一旦喝醉了,却不容易醒,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这种酒后劲很强、很足。

以上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的一些特色菜肴和特色小吃,这些独具风味的菜肴和小吃,无疑是浦城饮食产品中的骨干和中坚,它们像一朵朵绚丽的奇葩,绽放在浦城饮食文化的大观园里,魅力无限、风光不老。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将向大家介绍浦城一些传统节庆日的过法和吃法。谢谢大家。)

三、传统的节庆喜日彰显山城的民俗风情

(上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的若干品牌菜和品牌小吃。这一讲,我向大家介绍浦城一些传统节庆日的过法和吃法)

众所周知,浦城是一个山区县,山区的人们善良,山区的人们朴实,山区的人们热情,而善良朴实热情的山区人创造了淳朴的山区文化,造就了浓郁的山区风情。这一点,在浦城的饮食文化中也有着明显的体现。

首先,在浦城,大小节庆,吃法各有讲究。

春节过大年。

浦城人将春节俗称为过大年(把过元旦称为过小年),而过大年,最离不开的仿佛就是一个“吃”字。

浦城过年的时候,年糕绝对是最离不开、最受人欢迎的食品。说到年糕,其实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关于年糕的传说。

春秋初年,楚平王因故杀害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和哥哥伍尚。伍子胥也被迫逃往吴国,他发誓要为父兄报仇。后来,他帮助吴王阖闾夺取了王位,并借吴兵攻入楚国,终于报了血海深仇。伍子胥对吴国一直非常忠诚,但是吴王的儿子夫差继位后听信谗言杀害了伍子胥。伍子胥临死前对部下说:“我死后若国家有难,百姓无粮时,就到城门墙下挖地三尺,可以找到吃的东西。”后来越国进攻吴国时,城中军民真的断了粮了,伍子胥的部下想起他的临终嘱咐,就带领军民在城墙门下挖地,竟然挖出了许多糯米粉压成的“城墙砖”。原来这些城墙砖正是伍子胥生前设下的“积粮防急”之计,吴国军民就靠着这些“城墙砖”渡过了难关。吴国百姓为了纪念伍子胥,以后每逢过年,都会制作类似“城墙砖”的食物,并取名为“年糕”。

在浦城,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各家开始制做各种各类和点心(浦城俗称为“炒果子”),如,膏糕糖,蒸年糕、炒瓜子花生、做黄碱果等等。

现在想起来,在我们浦城,膏糕糖曾经是一项十分令人留恋的儿时活动。年关将近时,家家户户都要膏糕糖,并且这项活动通常是在晚上进行的。其时,大人们忙忙碌碌,将大门板卸下一块,再用两条长凳子将之撑起,搭成一张长长的工作台。再将大灶烧上火,把饴糖熬好,然后,再做若干炒花生呀、炒芝麻呀、爆米花等一系列的工作……而小孩子们则跟在大人们的屁股后面,不肯上床睡觉。为什么?就因为要等到糕糖做好之后吃几块解馋。有时候,一直等到半夜三更,实在等不了了,但也不上床,便在灶前的角落里睡着了。朦胧中,被大人叫醒,立时。香喷喷的米花糖、芝麻糖等令小孩子精神倍增。实际上,所谓的膏糕糖,就是用蔗糖(甘蔗制成的糖,也称饴糖)拌着爆米花、芝麻或者花生等渗在一起,粘合而成。然后切成方块或长条块,用塑料袋装好、包好、并封好袋口。用爆米花做的,叫“米椒糖”,用芝麻做的,叫“芝麻糖”,用花生做的,叫“花生糖”,用豆子做的,叫“豆子糖”。现在,好像没有多少人做膏糕糖了,大多数人都是到街上花上一些钱去买。虽然方便,但却没有了原先那种浓浓的年味。

过年前一天,是除夕,吃年夜饭是除夕夜重要活动。年夜饭菜肴要精心置办,合家老幼,团团围座,笑语声声,其乐融融。吃了年夜饭后,一家老少团聚在一起,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糖果,一边兴高彩烈地聊着吉祥话(当然,现在是千万户都在收看“春节晚会”了)。

浦城风俗,正月初一是不能动刀的,饭前喝木樨茶,表示甜甜蜜蜜。早餐大多吃除夕准备的余饭,寓义为年年“有余”。并且一定要吃年糕,寓义为“吃年糕,步步高”。还有就是大多吃素食,必吃青菜(芥菜)、橘子,寓意为“清清吉吉”,因为,青菜的“青”字与清吉的“清”字相谐音,橘子的“橘”字与清吉的“吉”字相谐音。初三过后,亲友们开始互相宴请。这段时间里,男家近亲要请上年结婚的新娘,女家近亲请上年结婚的新客(新郎),这种宴请,在我们浦城称为“请春酒”、或称为“请新亲”。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这一天,除了举办各种各式的闹元宵活动,如舞龙灯、耍狮灯、举办灯展等之外,在我们浦城,元宵节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全家老小团聚一堂,举办一次隆重的家宴,这场家宴除了增添几个必须的新鲜菜外,大部分的都是过年期间的菜与糕点,按照浦城的传统习俗,在元宵这一天,要将这些剩余东西全都“消灭”掉,也就是吃掉。

清明节吃清明果。

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节日。清明节,浦城人吃“清明果”。 清明果也就是苣荬粿,俗称曲曲粿,以大米、糯米为主要原料掺水磨成米浆后,稍稍压去水分,掺入苣荬绒(苣荬碾碎成绒)揉和,再包以馅料,捏成包子状或饺子状蒸熟食用。馅心分咸、甜两种,咸的以春笋、笋干或清明豆和肥猪肉粒为料,甜的以芝麻或砂豆佐以白糖和肥猪肉粒。

一提到清明节,我们的脑海里立即会浮现出杜牧那首妇孺皆知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节吃棕子。

吃棕子,是端午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家知道,这项习俗原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记载,战国后期楚国三闾大夫、爱国诗人屈原被流放汨罗江畔,因忧国忧民,感叹自己的身世,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沉。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传说将粽子投入江河中,是让屈原充饥。还有一种说法是,人们将粽子投入水中,提供给鱼类吞食,这样的话,可以使屈原的身体免受蚕食。后就演变为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了。端午前,各家各户购买糯米、箬叶(一种大竹叶),开始包粽子。粽子内馅放上鲜肉、咸肉、火腿称为咸粽,加豆沙泥、白糖,称为甜粽,还有糯米用碱水浸后来包的,称为碱粽。

在浦城,端午节的重头戏在中午,家家户户都摆设午宴。午宴中除了粽子、雄黄酒外,还有三种菜肴必不可少。一是春饼,俗称薄饼。按照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春饼是汉族的立春饮食风俗。从宋到明清,吃春饼之风日盛,并且有了皇帝在立春之日向百官赏赐春饼的记载。明《燕都游览志》载:“凡立春日, ( 皇帝 ) 于午门赐百官春饼。”立春吃春饼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之意。

浦城的春饼外素内荤,其皮薄如蝉翼,馅料以绿豆芽、瘦肉、豆腐干为主。春饼皮卷上馅,随卷随吃。二是田螺,俗称“炒鬼眼”,据说是这天吃田螺后人们眼睛会明亮。我查了一下有关资料,浦城的这种说法还真的是有根据的。据介绍,田螺的主要药用功能是清热利水、除湿解毒。用于热结小便不通、水肿、便血、目赤肿痛等。

三是空心菜,浦城俗称蕻菜,其说法为“吃蕻菜,解百毒”。这种说法也是有根据的,据介绍,空心菜有清热凉血、利尿除湿的药用功能。

洗井节吃百家。

七月初七为浦城传统的洗井节。浦城城乡水井,井壁用青砖或卵石砌成,井口用石制井栏。七月初七这天清晨,各家各户将大缸小坛装满井水,以备洗井暂时缺水之用。早饭后,即由几位身强力壮青年,用吊桶将水汲干,然后,用吊桶将一人徐徐放入井中,下井人边下边用竹刷或手拔,将井壁上的青苔、水藻、杂草洗刷、拔除干净。落到井底,把瓦砾、淤泥清除干净,装入吊桶,吊出井外,最后放入明矾、茶叶以澄清井水。傍晚,洗井人提一吊桶,向饮用此井水的住户募洗井钱。然后,他们便用这些钱去喝酒吃饭。

七月半吃珍珠果。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鬼节。农家做珍珠粿、油炸麻糍、油炸粿、油炸花等。城区,油炸面筋(俗称火把)很是畅销。

说到珍珠果,不得不提到一种形状。通常的珍珠果是将包甜馅的做成圆形,将包咸馅的做成椭圆形,这样好辨识,可以让食用者各取所需。而有一种珍珠果的形状有点奇特,它是将两个圆形的珍珠果粘合成一个,立在碗盘上,一上一下,亲密拥抱,别有情趣。对于这种珍珠果,浦城人戏称为“相好果”,虽然是戏称,但仔细一想,却也十分的形象生动。

开路节吃“添丁饭”。

农历八月初一日,是浦城的“开路节”。这一天,浦城农村,以自然村为单位,组织劳力开路,其范围包括村之四周以及田间小道。凡山边路旁的杂草,被雨水冲刷的沟坎,凹凸不平的路面等,均加以修整。这一天中午,全体村民集中用中餐。晚上,由村中自上年八月初一到当年八月初一前一天有添丁口的人家做东请吃“开路饭”,又称“添丁饭”,所有费用共同分摊负担,若村中只有一户添丁(就是生儿子),则要独自承担。当然,也有由本村中公款备餐开支的。

中秋节吃月饼。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农历以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八月十五日,适居其中,故名中秋。侨居浦城的宋末爱国诗人谢翱,中秋节到仙阳百丈山龙井写下《中秋百丈山龙井玩月》,有“逢秋月再圆,不与复休眠”的诗句,他为了赏月,整夜不睡,现今,中秋之日,夜设家宴,全家团聚,共同欣赏浩月当空、天地一色的美景。

过中秋,吃月饼,是中秋节的重要内容。这习俗产生于元朝末年,月饼,又称团圆饼。圆圆月饼像征月亮的圆和合家团聚的幸福意思。

重阳节吃重阳糕。

农历九月初九日,称为重九。《易经》以九为阳,因九月九日都逢阳数,所以重九又称为重阳。

重阳是古老的传统节日,起于东汉时期。传说当时有个名叫恒景的人,因遇到了麻烦,后来,受高人指点,外出登上高地,免除了灾祸。因为有恒景登山而免去一难的传说,所以登高是重阳节最突出的活动。因“高”字与“糕”字相谐音,于是由登高发展到吃糕。在浦城,重阳节所吃的糕与过年所吃的糕是不同的,过年所吃的糕俗称“实糕”,顾名思义,也就是说,这种糕是实实在在的一个整体。而重阳节所吃的糕是水糕,又称重阳糕、千层糕。糕以籼米磨浆,糕熟一层,再淋一层浆,至九层,表面嵌上大粟、红枣、青豆。味清甜、层层相联,又可用手掀开,以符合重九的意思。

交冬吃麻糍。

冬日,称为交冬日。在浦城,立冬日有杀鸡进补,吃麻糍的习俗,称为补冬。这一天,耕牛休息,也喂麻糍进补。其实,在浦城,春耕的时候也要喂牛吃麻糍的。这是一道技术活,必须由熟练的老农民操作。牛吃的麻糍,不必加辅料,它们吃的,只是白坯,也就是指刚舂出来的部分。不能太烫,要做成拳头般大小,由一个老农民高高卷起袖子,把一团团鲜嫩的麻糍塞到牛的喉咙深处。

除了过传统的节日之外,浦城还有许多似乎是必吃的日子。

生小孩子要办喜酒。

婴儿出生三天,要请酒,俗称“洗三朝”,也叫请“三朝酒”。满月时,要给婴儿剃头,还要宴请亲友,称为请“满月酒”。

结婚要办结婚酒。

结婚前一天,男方设宴请至亲,称为“开鼓”,也称为“开鼓夜”、“开鼓酒”。

结婚当日,男女双方都要摆“结婚酒”,大宴宾客,女方的酒宴放在中午举办,男方的酒宴放在晚上举办。

结婚的第二天晚上,还要请亲朋好友相聚,称为“洗厨酒”, 或称“谢厨酒”。意思为结婚典礼结束了。

第三天,新娘回娘家,又要摆酒,称为“回门酒”,新郎要陪着去。中午,女家要请“回门酒”,亲戚好友俱要到席。请回门酒不能留宿。晚餐,由男女双方设宴,称为“迎鞋送子酒”。

生日要办生日酒。

在浦城,祝寿,除周岁外,一般是10岁、50岁、60岁祝寿,请祝寿酒(浦城称生日酒)。60岁以后,做9不做10。

亲戚送寿礼中,必有寿面、寿桃、寿糕、红烛。寿面,称长寿面,因面在食品中最长,取延年益寿、福寿绵长之意。寿桃,有麻姑献寿是献桃之意,福禄寿三星中老寿星也是左手托桃,因而祝寿献寿桃相沿成习。

现今,祝寿仪式较为简便。礼品有送生日蛋糕,有的送花篮,有的蛋糕多层,每10岁加一层。宴间,唱生日歌。有外地亲友来祝寿,多合影留念。

丧葬要办丧葬酒。

入殓,浦城俗称“棺殓”。先由亲属将死者擦洗一遍,换上寿衣鞋帽,由长子抱头,次子搬脚放入棺柩。同时放入死者生前常用或爱好的物品殉葬。殓毕,备宴款客,称“棺殓酒”。

出丧前,要在棺木前放祭品。祭品为三牲(猪头、全鹅、全鱼)及麻糍等。送葬后的当夜,主人设宴招待送殡亲戚好友,称“葬坟酒”。

在浦城农村,家家户户杀猪也要请“杀猪饭”。

这种杀猪饭基本是在年关的时候,在那段日子里,很多人家里都有杀猪,所以,你请来,我请去,大家吃的是肚皮发圆、满嘴油光发亮。沈世豪先生在《故里风情》一文中对此有着精彩的描述:杀猪宴的菜谱颇有讲究:凡是猪身上可以吃的东西,都要上桌。正中是火锅,典雅古朴的红泥小炭炉里,炭火通红通红……炉子上的铁锅,盛的是用红酒炖出来大块的猪肉……猪血的做法,一定要配上雪白的豆腐。因此,这道菜有一个很有趣的俗称:红口白牙。并不起眼的猪小肠,洗净之后,加上刚收获的山药薯,皆切成片,配以红辣椒丝,爆炒,可是色、香、味皆是上品的下酒菜……猪大肠内要塞进泡过了各种香料的糯米,蒸熟,切成椭圆形的薄片……鲜嫩的猪肝,是卤的,火候特别讲究,咬一口,要见到些微的血丝……猪肚的做法,要用胡椒、花椒等香料包在里面,用慢火煲得满屋飘香……

盖(买)新房、搬新居也要办酒宴,称为“乔迁之喜”。尤其是在农村,除了搬新房要办酒宴,盖新房到了上房梁的时候,还要要办一次“上梁酒”。

现在,又多了一种酒宴,叫作“谢师宴”,这就是在小孩子考上大学时请的酒。

当然,作为传统的习俗,每逢一些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举办一些酒宴,亲朋好友聚一聚、热闹热闹,这好像也是人之常情,属于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也正如水满则溢的道理一样,各类酒宴举办得太多了,似乎好事也就办成了令人心烦的烦心事。因为参加酒宴是要包红包的,如果酒宴太多,这些红包便就成了一笔可观的经济负担。还好,现在社会发展进步了,一些传统习俗也随之呈现出了简办或少办的趋势。有的经济条件好的人家,比如,有人在60岁生日的时候,也只是在小范围内请一些至亲好友,并且一律不收红包。这能不能称作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我不好妄下结论,但至少也可以算作是一种移风易俗吧。

我们知道,民俗风情是一个地方最具生命力的文化方式、文化载体。以上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一些节庆喜日的饮食风俗、饮食习惯,这些风俗与习惯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体现着一个地域浓墨重彩的传统风情。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将向大家介绍浦城的有关待客礼仪和对小孩子的餐桌教育。谢谢大家。)

四、热情的迎来送往醉倒无数的八方宾客

(上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若干传统节庆的过法和吃法。这一讲,我向大家介绍浦城有关的待客礼仪和对小孩子的餐桌教育。)

浦城人的热情是众所公认的,无论哪里的来宾来客,只要到过浦城,接受过浦城人的招待,都会感受到浦城人如春风般的温暖、如烈火般的热情。这种温暖和热情当然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体现在饮食文化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是陪客。

陪客是一项基本的礼仪,普通百姓家讲的是辈份的对等,如果来客与陪客的辈份不对等的话,至少是显示出对客人的尊重程度不够;而职场上讲究的是级别的对等,什么样级别的客人应当要由相应级别的领导来相陪,否则,同样显示不出主人的尊重与诚意。

讲到浦城人的陪客,从传统角度来说,热情好客的浦城人,只要有外地亲朋好友到来,肯定要找若干人前来陪同。客观地说,有宾客自远方来,找寻若干相应的人员进行陪同,绝对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浦城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有的时候,来客只有一二个人,但是,主人为了显示热情,动不动就邀请七八个人进行陪同,要么是客人的亲朋好友,要么是客人的老同学老同事,宾主围成满满一大桌,热气腾腾的饭菜、热情扬溢的话语,暄染出一番热火朝天的气氛。

这种陪客方式,好还是不好,这里,我不好多说,因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种习惯流传了几百上千年,自然有它存在的土壤与环境。不过,我以为,热情固然重要,但是节俭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陪客是必要的,但是,需要掌握一个度。因为,过度的谦虚等于骄傲,过度的热情会不会也等于浪费呢?

二是敬酒。

敬酒是一种待客的基本礼仪,无酒不成席嘛。所以,请客,自然得上酒,上了酒,主人自然就得敬酒,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过,敬酒,不好敬。为什么这样说呢?道理很简单,不好好敬嘛,显示不出主人的热情,弄不好还会引起客人的不高兴;用力敬嘛,客人又往往被敬得晕头转向、难辨东西。浦城人敬酒大概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主人用力敬,开始是一杯一杯地敬,随着酒兴的增加,便是三杯三杯地敬、六杯六杯地敬、九杯九杯地敬,并美其名为“三杯一小组、六杯一中组、九杯一大组”。再后来,兴致更浓了,换上大碗敬,并美其名为“梁山好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再到后来,甚至整瓶整瓶地敬,并美其名为“吹喇叭”。二是轮番敬。请来陪客的人一般酒量都不错。再加上,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客人少而陪客的人多,所以,你一杯、他一杯,就算是酒量再好的客人,在轮番轰炸下,好像也没有几个能清醒下桌的。

此外,罚酒,也是中国人“敬酒”的一种独特方式。最为常见的“罚酒”理由可能就是对酒席迟到者的“罚酒三杯”。此外,在浦城还有一种“罚酒”形式,那就是主人敬酒的时候,有的客人为了表示尊重立即站起身子来接受。可是,这下麻烦来了,为什么?“屁股一抬,喝酒重来”是浦城的喝酒规矩,也就是说,敬酒的时候,主人可以站,但是客人不能站,一站,就要被罚酒了。

敬酒,我以为也和陪客一样,需要掌握一个敬酒的度。因为适量喝酒,既对身体有益,又可调节气氛。但喝多了、喝醉了,不仅有伤身体,严重的还可能喝出大问题来。我曾经听说过这么一件事情,张三请李四、王五喝酒,地点放在李四家里。喝到后来,不知道是王五本身身体有问题,还是由于酒喝得太过度了,结果,王五突然倒地,不醒人事,送到医院抢救无效,一命身亡。后来,王五家属将张三和李四告上法庭,两人都陪了不少的钱。

三是挟菜。

通是挟菜是用筷子的,这里,我们先了解一下筷子的诞生。大家知道,上古的时候,我们的先人进食是用手抓的,而筷子的最早发明者应该是大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进,成为了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典范,成就了中华历史上一段经久不衰的千古美谈。在治水途中,有一次,大禹感到饥饿,于是就架起锅来煮肉。肉在水中煮沸后,因为太烫了,无法用手去抓食。为了争分夺秒去治水,大禹等不到锅里的肉冷却了之后再食用。所以,他就想了一个办法,砍下两根树枝把肉从热汤中挟出来,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于是,筷子的雏形便出现了。可以说,筷子的出现不仅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次革命,更是一种人类文明的象征。

和陪客、敬酒一样,浦城人有一个说好也不太好的待客习惯,那就是喜欢给客人挟菜。说它好,是因为通过这么一项待客举动,可以体现山区人的好客;说它不好,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每个人的喜好是不一样的,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有的人喜欢吃酸,有的人喜欢吃辣……而客人的这些喜好,主人不可能过多的了解,所以,主人虽然热情地为客人挟菜,但你所挟的菜也许并不是客人所喜欢吃的。还有一种情况更让人不好接受,那就是原先,桌子上好像很少摆上公用筷子的,主人用自己用过的筷子给客人挟菜,热情尽管热情,但卫生就很难谈得上了。

当然,现在这种情形有了很大的变化,主人为客人挟菜的情形也不多了。究其主要历史原因,我想应该是这样。原来在人们生活还很困难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尽管困难,但总是要尽一尽地主之谊的,因而,或多或少总要办几样菜,不过,这些菜不可能太多的,有时,不外乎就是蒸一个蛋羹(浦城人叫蛋糟),或煎几片咸带鱼之类的。所以,主人为客人挟菜,主要是为了让客人多吃一些。不然,如果客人太客气的话,那几个待客的菜也许早就被不懂事的小孩子给抢光了。而现在就不一样了,基本上不用担心菜不够吃,更多的情况是菜上了太多,剩下吃不完。这样的话,主人也没必要去为客人挟菜了。

四是盛饭。

为客人盛饭自然是主人的客气之举,它在让客人感受到主人家的温暖之外,但是,这种举动也会造成某些不良的后果。最简单地说,那就是,有时候客人喝了很多的酒、吃了很多的菜,肚子已经撑满了。这个时候,主人再给客人来上一碗满满的饭,真是令客人进退两难了——吃吧,肚子装不下;不吃吧,又浪费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每个人的饭量有大小,而主人盛饭基本上是以满上为标准,有的人只能吃下半碗,面对那一大碗的米饭,不知如何是好。

陪客、敬酒也好,挟菜、盛饭也罢,说起来都是山区人热情好客的具体生活中的一种细节表现,尽管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与现代文明存在着或远或近的距离,但是,山区人民的一番心意、美意,那是可与天地比长久、同日月争光辉的。所以,还是那句老话——理解万岁。请主人与客人之间互相理解,达到互相敬重、互相娱悦、互相开心的双赢和谐境界。如是,岂不是皆大欢喜、不亦乐乎?

五、良好的餐桌教育传承古老的中华美德

所谓的餐桌教育,是指家长在吃饭时的餐桌上对子女进行各方面知识的教育。英国的、美国的家庭都十分重视在餐桌上对子女的教育。英国人对家教抓得很紧,可谓“无孔不入”,就连餐桌都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家庭课堂,而且形成了一种社会传统。英国的“餐桌教育”内容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进餐礼仪,二是进餐习惯,三是环保意识。美国人在吃饭这件事上的态度和作法,体现了美国儿童教育学的一个核心目标:培养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孩子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或者自己是否吃饱等都由小孩子自己决定。如果明明没有吃饱,而是为了贪玩而不再吃,那么过一会儿他就要挨饿,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必须自己承受后果,再说,小孩子真正尝到苦处后,可能下一次就不会重犯了。

我们中国,也是很重视餐桌教育的,在餐桌上,父母会教育小孩子要珍惜粮食、要文明礼让等,会教小孩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类的古诗,或“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之类的格言警句,会讲“孔融让梨”、“举案齐眉”之类的历史小故事。但是,也有教育不当的地方。比如,有不少的家长,总会把小孩子爱吃的菜摆到小孩子的面前去,一是让小孩子方便取菜,二是体现“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久而久之,小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也就养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凡是好菜、他爱吃的菜,几乎便成了他的专利品。这种情形,如果在自己家里似乎还好一些,没有什么人会去计较。可是,如果在外面用餐,当着许多客人的面,有的小孩子也将自己喜欢吃的菜,一把挪到自己的面前,并且一扫而光。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会让家长们感到尴尬难堪吗?对小孩子的成长不会有着不良的影响吗?

浦城对于小孩子的教育,有很多也是从餐桌上开始的。这种餐桌上的启蒙教育,往往可以给人以终生的影响与受益。我们这里举几个较为典型的例子。

比如,长辈没有上桌子小孩子是不准上桌子的,我想,为了这种事情,很多浦城人在小时候肯定都挨过父母亲的耳光。这种做法,一方面是从小教育小孩子对长辈要尊敬,体现一种长幼有序的中华美德吧。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对小孩子的一种“防范”吧。为什么呢?因为,原来,许多的家庭多为几代同堂,吃饭的时候,也往往是七八个甚至十来个人挤围着一张八仙桌或大圆桌,而菜呢,也是等女主人烧好后一并上桌。所以,如果长辈没有上桌,小孩子先上桌的话,那么,也许等到大人们上桌子时,桌子上的菜很可能就被小孩子们风卷残云了。

比如摆筷子,许多父母亲再三叮嘱小孩子,吃饱饭后,一定要将筷子并排摆在碗上面,而不能将筷子放在桌子上。这是为什么呢?最简单的意思就是说,虽然你人吃饱饭下桌了,但是为了表示对尚未下桌的人的尊重,你便将筷子整齐地摆放在碗的上面,代表你依然在桌上陪同着其他的人。

还有就是不能够把碗里的饭全部吃个精光,一定要在碗底留二三个饭粒,意思为“有吃有余”。不过,与此相反的是,也有的家长不是这样的,而是要求小孩子们把饭碗里的饭一粒不剩余的吃了,其教育意义在于,粮食珍贵,不能浪费。当然,中国的文化本身就是多元化的,有吃有余是中国人的美好愿望,而铺张浪费也是中国人深恶痛绝的恶习。

还有就是饭桌上不能乱说话。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小孩子吃饭时不能随意说话,按照浦城人的说法,吃饭时随便说话,叫做“骂饭”,而“骂饭”是对粮食的极大不恭敬。这种时候,小孩子往往会被父母举起筷子敲打头部(浦城话称为“挨箸头)。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规矩,我想主要是因为教育小孩子吃饭要专心,要保证消化的良好功能,同时,也是为了不影响别人用餐。还有一种情况是,要讲吉祥话。如,小孩子吃饱后,为了表示尊重,要对着全桌的人打个招呼、道声“慢慢吃”。如,饭吃饱后,不能说“吃完了”、“吃光了”、“不吃了”或者说是“吃不下了”等,而一定要说“吃饱了”或是“吃好了”等。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吃完了”、“吃光了”、“不吃了”或“吃不下了”诸如此类的话说了不吉利,吃完了、吃光了是什么意思?不就是吃了这餐没有下餐了吗?什么人才不吃呢?只有死人才不吃呀;什么人吃不下了?只有生病的人才吃不下嘛。

以上几个小例子,虽然都是一些挺普通的生活小事、琐事,但如果从小养成这些良好的生活小习惯,我以为,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并为他长大后在社会上发展立足奠定一个生存基础。

还有一个小故事,也是会被家长们用来在餐桌上作为反面教材来教育孩子的。

从前,有一个小孩子,聪明灵活,他经常会到外面拿一些小东西回家。比如,在街上,他仗着人小灵活,会钻进水果摊拿出几个苹果或梨子,拿回家后,还会分给母亲吃。妈妈很高兴,表扬说:“我的儿子真顺。”不仅如此,母亲还会奖励一块水果糖给儿子。还有的时候,这小孩子会从外面的小摊上,拿回一些针头线脑给母亲。母亲看到后,很开心,表扬说:“我儿子真懂事。”不仅如此,母亲还会奖励一块饼给儿子。长大后,这个儿子的胆子越来越大,有一天,居然偷进了国库被抓进了牢房。在执行枪决的那一天,他提出一个要求,要见母亲最后一面。母亲来了,儿子说:“妈妈,我就要走了。我想最后吃你一口奶。”母亲解开衣服后,儿子狠狠地把母亲的乳头给咬了下来,并大喊一声:“妈妈,都是你害了我呀”。

通过这个小故事,小孩子们无不接受了一次惊心动魄的人生启蒙教育。

在浦城有两名话很有名,也很有意思,一句话是“小孩子吃蛋糟头会摔倒”,一句话是“女孩子吃蛋糟底做新娘时要下雨”。所谓的蛋糟头,便是一碗蛋糟的第一口,而蛋糟底便是一碗蛋糟的最后一点剩余。所以,浦城的小男孩是一般是不敢吃蛋糟头的,而浦城的小女孩也是一般不敢吃蛋糟底的。这是为什么呀?我的理解是,在物质生活十分贫泛的年代,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更不要说在饭桌上有多少美味佳肴了。所以,当家中偶尔蒸上一碗蛋糟,那就等于是过小年了。那时候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所以,每家每户男男女女小孩子都好几个。因而,家中好不容易上了一碗蛋糟,母亲会很认真地说,小孩子如果吃了蛋糟头走路要摔倒的;母亲还会说,女孩子吃了蛋糟底做新娘时天要下大雨的。那么,通常情况下,蛋糟头和蛋糟底什么人吃呢?基本答案是——蛋糟头,父亲吃;蛋糟底,儿子吃。当然,这种说法肯定是没什么什么根据的,在浦城之所以有如此一说,我以为也完全是事出有因。正因为物质贫泛,一碗蛋糟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父亲是一家之主,第一口蛋糟如果不让他吃,几个小孩子一抢,这一家之主很可能连一口也吃不上了;而女孩子是为别人家养的,男孩子是要传宗接代的,所以这最后一口蛋糟必须要留给传宗接代之人来吃。

这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若干的待客礼仪和若干餐桌教育的文化走向,客观地宣传了其中的精华,也冷静地分析了其中的某些糟粕。当然,当然,文化是多元的,文化的表现方式是复杂的,同时,各地各民族的民风民俗也是各有千秋的,所以,这仅是我的一家之言、一己之说,仅供参考。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将向大家介绍浦城饮食文化中的一些历史文化遗存。谢谢大家。)

六、经典的历史遗存定格独特的文化风云

(上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的若干待客礼仪和对小孩子的餐桌教育。这一讲,我向大家介绍有关浦城饮食文化的一些历史文化遗存。)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典籍中遗存着许多有如珍珠般的记载,有些与饮食相关联的古代诗词或传说典故,至今仍令我们所津津乐道,如“东坡肉”、“麻婆豆腐”等都是人们所熟知的。还有一首据传说是苏东坡所写的打油诗也很有意思:“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此外,唐朝王翰的《凉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古诗词同样脍炙人口、千秋流传。

浦城的饮食文化也一样,有着诸多的文化记载和人们百姓的口头流传。

一是历史名人的诗文记载,增添浦城饮食文化的历史厚重。

先说浦城的木樨茶。

纵览我们中国的诸多史料,桂花的确是大名鼎鼎。据文字记载,中国桂花树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中便提到“招摇之山多桂”。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的佳句。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赞美。元代的倪瓒在《桂花》诗中有“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的丽景。

讲到浦城的桂花和木樨茶,自然得提到大文豪江淹。江淹,字文通,今河南兰考人。元徽二年(474年),因得罪了建平王刘景素,从高位贬到吴兴(今浦城)当县令。江淹在浦城三年,深被浦城佳山秀水所吸引,称浦城“爰有碧水丹山,珍木灵草”,特别是看到浦城山中,水边、房前、屋后遍植桂花,大为开怀,因此,江淹在浦城所作的诗赋中“桂花”频频出现。江淹咏浦城桂花的诗句有“桂之枝兮刺天”,“香枝兮嫩叶”,“桂生兮山之峦,纷可爱兮柯团团”,“桂含香作叶”,“涉桂水于碧湍”等。这些优美的词句,写出了浦城丹桂的绚丽多姿,也表达了江淹对浦城丹桂的一往情深,同时,这还是我国专指一个区域桂花种植的最早的诗词之一。

木樨茶的制作细致精巧,是慢工细活,清梁恭辰《北东园笔录续编·蜜浸》中载:“此物(指蜜浸)无买处,须家自配制,又极费事,嫁期数月以前,即须备办。将打落的桂花用白鹅毛一朵一朵的剔去枝屑,然后放在滚沸的开水里捞起,再拌上白糖浸渍封藏,殚日夜之勤,穷工极巧,天时人工,一不相凑,色味便差。”这几句话写出了天时与人工的精巧配合与天衣无缝,也就是说,木樨茶的制作绝对不是可以随意而为之的,必须严格符合天时、地利与人和的诸多条件。

在清代,木樨茶有作为嫁妆陪嫁和用来待客两个习俗。清梁恭辰在《蜜浸》中记载:“浦城嫁女必用蜜浸果品,以多为贵,至少亦须数百瓶……婿家往往蜜浸之精粗,卜来妇之吉祥与否。”“今浦城大小燕集,以及新正(正月)数客,新宾登门,无不需此。”这里,梁恭辰写出了木樨茶在浦城婚嫁风俗以及待客礼仪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桂花,还是友谊的使者、和平的使者。相传战国时期,燕韩两国为了表示亲善友好,便相互馈赠桂花。

客来敬木樨茶,以茶示敬,以茶为礼,与吉祥、友善相连,早已成为了浦城人民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传统习俗。尤其是一到正月,是亲朋好友相聚举杯共饮的最佳时日。其时,兄弟总要一聚,好友总要一会,同事总要一见。无论到什么人的家中,一杯木樨茶,绝对是彼此间的第一见面礼。

玲珑剔透的小茶杯,银光闪闪的小茶匙,朵朵盛开的桂花,加之以主人满脸的笑容,你的心动与感动一定能在那瞬间得到极大的展示,所有的不愉快,所有的小摩擦,所有的小误会,正如清晨的露珠遇到了太阳,立时消逝得无影无踪。

再说浦城的包酒。

浦城包酒历史悠久,明万历《浦城县志》中记载:色似琥珀,其味醇浓。

对于浦城包酒,清朝著名学者梁章钜(历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的评价尤为突出,他数居浦城,必饮其酒,每为之倾倒,并赞之:“余谓必求琥珀光者,惟浦城之红酒(包酒)足以当之,似此色香味俱佳,再得藏至五年以外者,当妙绝天下矣”;“若贮至十年,恐海内之佳酝无能出其右者矣”。在这里,梁章钜对于浦城的包酒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情有独衷的热爱情怀溢于言表。

陆游曾写过一首诗,叫做《道中病疡久不饮酒,至渔梁小酌,因赋长句》,这首诗很有意思,其中有这么几句:“我行浦城道,小疾屏杯酌。……今朝寓空驿,窗户寒寂寞。悠然忽自笑,顿解贪爱缚。红烛映绿樽,奇哉万金药。”这首诗大概意思就是说,这一天,陆游身体欠安,来到渔梁驿。这时,天气寒冷,而驿站内又空寂无人。此时此景,真的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了。于是,他要了一些酒,喝了起来。几杯酒下肚子,奇怪了,身体舒服了,心情也舒畅了,所以,称赞道“奇哉万金药”。这里,陆游没有写他喝的是什么酒,但是,渔梁靠近九牧,而九牧出产的包酒是最有名的。所以,我们可以作个推论,陆游很有可能喝的就是浦城的包酒。

二是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流传,丰富浦城饮食文化的生活情趣。

上面我们讲过,蛋糟是浦城的一道家常菜,关于蛋糟在浦城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民间故事。说的是,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嫁了个没有读过书的种田人,二女儿、三女儿都嫁了读书人。这一天,三个女儿和三个姨夫(连襟)一起到丈母娘家。丈母娘看到女儿女婿回家非常高兴,蒸了一碗蛋糟上桌。二姨夫、三姨夫欺负大姨夫没文化,便说,我们这样吧,每个人吟一句诗,再可吃一口蛋糟。说罢,二姨夫来上一句“初三初四眉毛月”,吟罢,吃了一口;三姨夫接了一句“十五十六月团圆”,吟罢,也吃了一口。大姨夫虽然没有读过书,但人却不傻,他知道这两个人是戏弄他,于是,他也马上来上一句“十七十八捧起来就喝”。说罢,端起整碗蛋糟一口气全吃了。

这则小故事,风趣幽黙,读起来轻松娱乐,但又在轻松的娱乐之中,让人领悟着简单的道理——千万别在他人面前随意卖弄张扬,任何人都具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高明与机智。这则小故事同时又和民间俗语“聪明反被聪明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浦城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天,有一个傻傻的卖柴郎,他担柴到街上去卖,看到许多人围着一个摊铺买东西,他也挤上去问道:“老板,这是卖什么呀?”老板回答道:“卖猪肉。”卖柴郎又问:“猪肉买去做什么呢?”老板回答:“吃呀。”卖柴郎掏出钱买了两斤。可是他不知道怎么吃。就请老板把吃法写在一张纸上。回家路上,一条狗把卖柴郎的猪肉给抢走了。卖柴郎虽然心里很急,但转而一想:狗虽把我的猪肉给抢走了,可是肉的吃法还在我的口袋里呢。所以,他冲着狗说,你把肉抢去有什么用,你又不知道怎么吃?

其实,这是一则讽刺小笑话。读后,我们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完,我们又会不由得联想起鲁迅先生《阿Q正传》中的阿Q这个艺术典型形象来。

浦城还有一个《蔡三弟巧制官宴》的故事。从前的一天,浦城来了一个大官,官府要摆宴席为他接风。可是,这个大官提出三个要求说,第一,要有特色;第二,不能用汤。第三,要料足之。经办人请来当时的浦城名厨蔡三弟,蔡三弟听完后,开出了一张蔡单,只见上面写道:金玉满堂、叠叠加冠、狮子滚球、凤栖龙潭、不见天日、球联璧合、茅头蓬尾、龙门双跳。大官吃了之后,大加赞赏。其实,这八道主菜,名称好听,说来也平常。金玉满堂也就是瘦肉作馅的燕丸,叠叠加冠也就是木耳鸡胗,狮子滚球也就是粉包汤,凤栖龙潭也就是清炖全鸡,不见天日也就是冬笋腿包,球联璧合也就是蛋菇,茅头蓬尾也就是粉丝炒翅,龙门双跳也就是清炖鲢鱼。其实很多碗菜都有汤但却不叫汤,有特色,料足,全部达到要求。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浦城先人的机智与智慧。

浦城还流传着一则《一个豆子讨一个老婆》。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小孩子父母去世了,一个好心人送给他一粒豆子种,说,你拿去种吧。这小孩子很懂事很听话,第一年把豆种种下后,有了些许收获。第二年,他又将这些豆子再种下去……如此,好几年过去了,他就用豆子收获的钱,讨了一个老婆。

这个小故事,可以理解为一篇精短而又精彩的教育普及教材,通过这个小故事,让人感到勤劳可以改变人生,节俭可以创造奇迹。

浦城不仅是文化古县,同时,还是一片红色的土地,2011年3月8日,中央党史研究室认定浦城县为中央苏区县。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至今还流传着若干红色的革命故事。下面这个《巧送饭食给红军》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革命战争年代,浦城北乡毛洋村附近,经常有白匪军闯来搔扰。有一段时间,白匪的队部设在张妹仔家。屋顶、墙头都站有哨兵,只准村民进,不准村民出。村尾住有一个叫大老陈的村民,知道山上住有红军游击队,他心里非常着急。这天,他想了一个办法,用做薯粉的大布袋子,把几家村民凑起来的饭食收扰包好扎在自己的肚子上,到了半夜,从后门溜出,向北山匍匐前时。路上,肚皮被热饭灼得火辣辣的,但他一直坚持着向山上走去。终于,把饭食送到了红军驻地。以后,他和村民们经常用这种办法给红军送饭食。

这个红色革命故事,体现了浦城人民与红军游击队的血肉深情,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浦城人民在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是经久不衰的歌谣民谚吟唱,促进浦城饮食文化的广泛传播。

浦城流传至今的许多歌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饮食文化的丰富,促进了浦城饮食文化的广泛流传。

有一首歌谣叫《果子好吃树难栽》:山歌好唱口难开,白米好吃田难栽。果子好吃树难栽,鲤鱼好吃网难开。这首歌谣借用一连串的比喻,集中定位在一个“难”字上,写出了生活的艰难,告诫人们要珍惜生活资源,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和艰辛的苦干来换取美好的生活。

还有一首歌谣叫《挖笋歌》:正月准备二月做,三月上山挖笋去。全家辛苦在笋窑,四月下山赚钞票。这首歌谣无疑成为了山区笋农的一张工作日程安排表。

有首《女人食了滋阴功》的歌谣是这样唱的:斤重鸡,火筒鱼,有肉没骨又好炖,男人食了滋元气,女人食了滋阴功。这首歌谣更有意思,以一斤重的鸡和不大不小的鱼为例子,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出了浦城人对于进补饮食的选取走向。

还有的就是,浦城的不少民间俗语谚语,也对饮食文化进行了形象的诠注。

比如,吃了重阳糕棉袄紧紧包、吃了端午粽棉袄远远送。说的就是时令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浦城还有这样的俗语,叫做“一口吞不下一锅粥”。告诫人们凡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规则,办事要循序渐进,急不得也急不来。其他的,如,“馒头再大也大不过笼床”、“前锅没滚(开)后锅先滚(开)”。告诫人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抢位也不要越位。如,“没米也要做三臼果”,说的是死打硬拼的意思,表现了浦城人敢干拼搏、勇于进取的顽强精神。浦城人还经常会调侃某些外表光鲜但肚子空空的人为“青皮梨”,说的就是好看但不好吃的意思,这和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同一个意思。

此外,在民间,还广泛流传着一些与饮食有关的谜语,如谜底为“甘薯”的“青藤绿叶满畦爬,胖体红颜串串瓜。 貌不惊人心地美,浑身是宝献农家”。如谜底为“花生”的“田野山坡尽是家,丛丛绿叶衬黄花。深埋根底长生果,不露锋芒品性嘉”。

在浦城民间,同样流传着一些与饮食有关的民间谜语,体现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地方饮食文化。

比如,浦城有一首著名的《十姐歌》:大姐矮墩墩,谜底是南瓜(浦城人叫“番婆”),南瓜不是扁圆形的吗?二姐有粉抹,谜底是冬瓜,冬瓜的外表不是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粉抹吗?三姐荡秋千谜底是丝瓜(浦城人叫“天萝”),长条形的丝瓜挂在枝蔓上,随风飘荡,真的是很像在荡秋千。四姐挂两边,谜底是茄子,因为茄子基本上是左右对称生长,所以也很形象。五姐五叮当,谜底是辣椒,因为辣椒都是成串生长的,挂在枝杆的两边,像风铃一般,故名。六姐凑成双,谜底是豇豆(浦城人叫“杆豆”),豇豆基本上两根串在一起生长的,所以叫凑成双。七姐生疮谜底是苦瓜,苦瓜表层有一粒一粒的粗糙物,所以称为生疮。八姐生毛,谜底是狗毛豆,也就是浦城人种在田埂上的那种豆子,因为这种豆子的外壳长有一层毛,故称之。九姐红观音,谜底是西红柿(浦城人叫“洋番椒”), 西红柿鲜艳艳、红彤彤的,很是可爱,故称之。十姐舞大刀,谜底是刀豆,这种豆子的形状很像一把长长的大刀,故名。

还有一个谜语也很有意思,谜面是“金水桶,银水桶,叩(敲)得开,合不拢。”谜底是蛋。金水桶是指外壳金黄色的鸡蛋,银水桶是指外壳银白色的鸭蛋。这种东西敲开后,又怎么能将之合拢呢?

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可避免的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这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了一些浦城关于饮食方面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些遗存,已经成为了浦城人民一笔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定还将为浦城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作为中华饮食文化一个组成部分的浦城饮食文化,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驰名的主打品牌、传统的民俗风情、热情的欢迎方式、良好的餐桌教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赢得了世人的广泛赞誉和长久亲睐。当然,世界上的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的两方面,浦城的饮食文化也不例外,既有令人赞叹不已的精华,也有值得改进完善的不足。因而,和面对任何文化现象一样,我们的责任便是——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在改进完善的前提下,发扬精华、发挥优势、发展产业,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用我们的心血和汗水,为振兴地方文化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推动浦城饮食文化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关于浦城的饮食文化,我就向大家介绍到这里,由于本人对浦城的饮食文化还了解不够、研究不深,所以,肯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13-9-21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17654/

解读浦城的饮食文化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