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闲话“社会生活中的悖论”(五)——7158悖论

2013-11-14 14:34 作者:陈宣章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闲话“社会生活中的悖论”(五)——7158悖论

陈宣章

五、7158悖论

最近媒体报道:“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1978年增长71倍,年均增长13.4%,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增长58倍,年均增长12.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5%。”由此,媒体结论:34年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这里许多问题:

1.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能单纯用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还与CPI直接相关。我不知道国家统计局为什么没有公布同期CPI增长的倍数?对于“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4%和7.5%”的说法,似乎有疑问。(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改革开放前,上海城镇居民救济金标准为月人均8元;2012年上海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570元。570/8=71.25倍。这是人活着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CPI直接相关。以此推测:CPI增长了71.25倍。也就是说,34年来城镇居民平均生活水平与以前持平(农村居民及上海以外地区,没有查到完全的数据)。

2.中国是个大国,各省市自治区及其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相差悬殊。

3.在统计学上,平均数不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最客观反映实际情况的是群体分布图:各种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级的人群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还有一个数据就是“众数”: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级最大人群的数据。因为“中国亿万富豪、千万富豪人数世界第一”,这些人把平民、贫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拔高”不少。这种“被极大提高”的生活水平与实际生活形成极大反差。例如:某公司董事长年薪6600万,“拔高”多少平民、贫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这就是群众最反感的“两极分化越演越烈”。

4.改革开放前,上海最低工资标准(学徒满师定级)月人均33元;2012年上海最低工资标准为1450元/月,增长43.94倍,远远低于CPI增长的71.25倍。从统计学分析,各种工资标准等级的人群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应该是“上少下多”,呈金字塔形,最低工资标准的人群数量最大。

5.任何一个企业中,高工资的人数(高管)占比例极少,而且他们有给自己定工资标准的权力,还有不让工人长工资的花招(除了少数有特长者,一般工人都是最低工资标准)。还有一些企业,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工人还要拖欠工资。

6.有权力者还有数不清的灰色收入,可以偷税漏税,还要各种花招极大地增加自己的资本和利润。这些是无法从可支配收入情况分析的。

7.国有资产流失和国内资金外流情况严重,还有坐吃空饷、贪污腐化、投机倒把及各种违法犯罪分子。

8.2012年6月21日报道,中国总理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上称,按照新的标准来计算,中国有超过1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强调中国虽然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由于中国人均所得依然较低,大约排世界第90名,所以中国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任重道远。而世界银行2011年说,中国每天生活不足1.25美元的贫困线以下人口有大约1.5亿人。国家统计局2013.2.22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农村人口为9899万人。2013年3月25日,正在非洲国家坦桑尼亚访问的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习近平说,按联合国标准,中国还有1.28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所以,只根据人均可支配收入推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悖论——“7158悖论”。2013.11.14.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96301/

闲话“社会生活中的悖论”(五)——7158悖论的评论 (共 2 条)

  • 纤纤柳絮
  • 婉约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