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闲话“祥林嫂和潘金莲”

2013-06-04 12:39 作者:陈宣章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闲话“祥林嫂和潘金莲”

陈宣章

祥林嫂是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人物。辛亥革命前,早寡的祥林嫂听说婆婆要把她卖掉,连跑到鲁镇,来到鲁四老爷家帮佣,因不惜力气得到太太欢心。不料又被婆婆她抢走与山村贺老六成亲。忠厚善良的贺老六为凑钱还债累病而死,儿子又被狼吃掉,于是祥林嫂又回到鲁四老爷家帮佣。她怕死后阎王分尸,用一年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坎。当她在祝福晚上兴冲冲端出供品时,鲁家以“不祥”大加责骂并把她赶走。在一个祝福之夜,她死在漫天风中。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

我在中学语文课读到《祝福》。当时只是读书,并无什么感想。《新民主主义论》:“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自从毛泽东、鲁迅被“走下神台”,他们的诗词、文章就很少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仅留下《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3篇。更引人疑惑:鲁迅作品真的过时了?一时间,陪伴几代人成长的鲁迅作品竟然在校园面临尴尬境地,是去是留,争议不断。据说:“减少鲁迅作品是为了更好的理解鲁迅,记住鲁迅。”近年来,鲁迅作品与中学教材的关系问题每每引起舆论的关注,总有些人觉得教材里的鲁迅文章如芒刺在背,必欲彻底铲除而后快。有人说:“今后的语文课本根据需要少选甚至不选鲁迅文章,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才子辈出,代领风骚,优秀文章汗牛充栋,需要中学生汲取的太多了,又何必汲汲于鲁迅文章呢?”

毛泽东说:“我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他们俩个有共同点:认准了马列主义就坚忍不拔。所以就“积怨甚广”。有人说:“鲁迅不善于团结人,四面树敌;胡适一团和气,广交朋友。”还有人说:“记得‘文革’时期,鲁迅被人当作一根棍子,到处打人。长大后才知道,鲁迅文章中提到的‘四大汉子’(周扬、田汉、衍、阳翰生)原来都是相当了得的文坛领袖人物,声名一点也不弱于鲁迅,被鲁迅痛批的‘乏走狗’梁实秋先生在文化界也广有声誉。”鲁迅说:“敌人不足惧,最令人寒心而且灰心的,是友军中的从背后来的暗箭;受伤之后,同一营垒中的快意的笑脸。”(《鲁迅书简》)鲁迅被毛泽东称为“文司令”,鲁迅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在文化界确实好像很孤立,鸳鸯蝴蝶派、新月社、创造社乃至当时的御用文人胡适、梁实秋都反对鲁迅,连周扬、田汉、夏衍、阳翰生也反对鲁迅。问题是,反对的人多了就是错误吗?一间屋子内9个精神病人,1个正常人,你能听多数人的?

任何社会中,政治、经济和文化应该一致。既然是社会主义国家,就应该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但是,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给它下一个严格、精确的定义非常困难。《现代汉语词典》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是人类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能改善人类生活的知识、能力、习惯的总称。它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物资文化:种植技术、手工艺技术、工业技术等;二是精神文化:文学、绘画、哲学、音乐等。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文化是上层建筑,必然反映经济基础。所以,不同的生产关系有不同的文化。有人问:“孔子的‘克己复礼’反映奴隶社会生产关系,为什么一直受到封建统治阶级青睐呢?”因为从汉武帝开始,“礼”已经不是“周礼”,而是当时的律法:大秦律、大汉律、大唐律、大宋律、大明律、大清律等。就像一碗药汁,外观相似,内含不同。

假如让现代学者讨论祥林嫂,必然众说纷纭。教授甲:“祥林嫂坚持守寡,对再嫁拼死反抗说明她是典型的封建礼教奴隶。她婆婆要她改嫁,这是反抗封建礼教‘从一而终’观念。”教授乙:“祥林嫂听说婆婆要把她卖掉,连夜跑到鲁镇。这是反抗封建礼教的迫害。”教授丙:“她婆婆抢走她卖给山村贺老六,为了给二儿子娶媳妇。这是贫穷所致,无可非议。”教授丁是国学家:“祥林嫂反抗改嫁不彻底,应该至死不从。”教授戊:“祥林嫂有人生自由,改嫁应该自由选择。反抗婆婆包办婚姻是追求妇女解放的典型。”教授己:“祥林嫂应该改嫁黄世仁,以求幸福美满。”教授庚:“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没有那么多自由,她的死是必然的”……不管谁对谁错,教授们各得其所,名誉地位、论文奖金……而祥林嫂还是祥林嫂。

还有一个争议的历史人物:潘金莲。现代学者们各抒己见。教授甲:“她是妖艳、淫荡、狠毒的典型,应该永远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教授乙:“她原是大户人家的使女,因东家缠她,而东家婆不好相处而不肯依从。东家记恨,倒陪房奁把她嫁给武大郎。这是包办婚姻,而且武大郎是出名的矮丑穷。潘金莲红杏出墙,是争取妇女解放的典型。”教授丙:“因潘金莲与浮浪子弟勾搭,武大郎丢尽了脸,搬到阳谷县。遇到都头武松,潘金莲又动了淫欢之心,结果被武松说教了一番,叔婶关系闹僵。在高帅富的西门庆设计勾引下,潘金莲一拍即合。这是人性的再现,无可指责。至于后来毒死亲夫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当时没有女子提出离婚的自由,武大郎捉奸不是为了休妻,而是一种威胁。潘金莲为了离开武大郎,才接受西门庆的毒计。所以,对她的遭遇应该深感悲哀与同情。”教授丁是国学家:“潘金莲是违反礼教的荡妇,十恶不赦。”教授戊是法家:“不管什么理由,杀人偿命,千古不变。”教授己是辩护律师:“潘金莲杀人属于从犯,情有可原。武松杀潘金莲、西门庆、王婆也是犯罪行为。”教授庚:“《金瓶梅》中,潘金莲对西门庆无真正感情。西门庆死于潘金莲的旺盛淫欲与过量药。潘金莲是情欲狂,因她情欲失控致人死者,除了武大郎、西门庆,还有李瓶儿母子、宋惠莲诸人。众多评论家称之为杀人凶手,对武松活刮潘金莲如此惨无人道之事拍手称快,恨不能手刃其人。”教授辛是考古家:“史载,武、潘二人和睦恩,育有四子。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爱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徙清河县孔宋庄定居。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似,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毁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记焉。(《武大郎的墓碑铭文》)武大郎为官清正廉明,造福一方,身高1.78米;夫人潘金莲是名门淑媛,原本贤良却背负千载恶名,遭到唾骂,实在是比窦娥还要冤!”

有人提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果说代表先进生产关系的文化为“先进文化”,那么当今的“先进文化”应该是社会主义文化,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交换方式。那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什么呢?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前进方向应该是共产主义文化,包括新风俗、新思想、新道德、新观念、新技术、新工艺等等。那么,文坛现状如何?

1.非马倾向:一段时间以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毛泽东思想否定论、普*价值论、全盘西化论等等十分猖獗,甚至有人要焚化毛泽东遗体(理由:毛泽东本人提倡火化,不留遗体。但是毛泽东遗体供人民瞻仰是人民的意志),拆掉“毛主席纪念堂”(理由:纪念堂为西式建筑,与周围中式建筑不协调。其实加一个中式屋顶就可以解决),简直咬牙切齿。

2.闭眼倾向:一段时间以来,不谈姓社姓资论、鸡巴硬道理论、三点论、猫论、摸石头过河论等等盛行。表面上看似乎是闭着眼睛瞎搞,实际上他心里明白:“保证香港50年不变,50年后更没有变的必要。”有人说:“到那时,大陆与香港实际上一样了。”这倒未必,究竟大陆是共产党执政,旗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舞台上都是帝皇将相,工农兵是阿Q,是愚昧无知。那些宫廷剧、历史剧、抗日剧、爱情剧……是些什么东西?你看,凡是国际获奖的文艺作品中,人民群众是怎么样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

4.新发明的“穿越剧”,一个现代姑娘“穿越”到清宫,她明明知道辛亥革命,知道国际形势,却去与皇子搞感情纠葛。还有那个易中天,竟然要“穿越”到母系社会,认为那是只有母爱的太平世界,还是什么教授呢!

5.易中天还宣布要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一部前所未有的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而且说“没有颠覆性的观点,这部书的写作是没有意义的。”现今社会上,“颠覆”是个时髦词。不管古今,像烙烧饼那样翻过来复过去就能博眼球,卖个好价钱。竟然还有人要颠覆这个国家,搞什么宪政。据说,这个宪政适合任何阶级,是个超阶级的“宝贝”。一考古,原来来自西方,现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在使用。

6.各种戏说历史、神话的作品招摇过市。猪八戒调戏嫦娥、霸占高家女、取经路上色胆包天,都被说成是“忠于爱情”,要被树立为女子崇拜的偶像。封建皇帝为了“子民”,不惜自己生命危险与贪官斗争。封建皇帝与众多嫔妃宫女都是真正爱情。

7.更多的作品是宣扬超阶级的爱与恨,“为艺术而艺术”,只要能博眼球、高收视率就是优秀作品。许多作品粗制滥造,例如:康熙朝就有算命先生的“舒同体”幡;历史剧中史实跨跃;抗日剧雷人情节越搞越玄等等。

8.媒体上充斥花边新闻、虚假广告。报纸版面越来越多,其中一半以上是整版广告(插登的广告除外)。一份订阅量70万份的《新闻晨报》最多一天有84版,其中光是整版广告就有43版。爱护地球、绿色环保、珍惜纸张只是教育儿童的空洞口号。

我想问问那个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人,何时能看到“先进文化”?总不能等到若干年后让考古学家去挖掘你的墓碑铭文吧。2013.6.4.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444283/

闲话“祥林嫂和潘金莲”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