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闲话“高校更名热及其他”

2013-05-30 10:39 作者:陈宣章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闲话“高校更名热及其他”

陈宣章

教育部(微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4月24日,全国普通高校共2138所,其中本科以上大学841所。2008年3月至今,全国共有257所高校获教育部批准而更名,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35%。高校更名有高职专科升本科、学校学院变大学、教育学院“转型”师范学院、地方高校升省级等几大更名现象。

网上对此议论大多注重无形资产、高招层次、生源质量、形势需要、“知名度”和“势力范围”等等,其实还有几个重要问题:

1.高校领导人有行政级别,如果更名是高校升级的话就意味着领导人行政级别升级。这大概是高校更名热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一些以地方名命名的高校,争相将校名升级为省级或区域名(5年来共有30余所大学如此),例如:鸡西大学更名为黑龙江工业学院、漳州师范学院改名为闽南师范大学、邕江大学变成南宁学院、黄石理工学院更名为湖北理工学院等。这不仅仅是提升并扩大“势力范围”的问题,主管部门升级,对双方都有利可图。

2.高职专科升级或合并为本科的,占更名院校的三分之一。毕业生就职是高校招生吸引力的主要因素,大专生就业难,逼迫这类高校升级,否则不是生源质量问题,而是没有生源问题。这直接威胁这类高职专科的生存。(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3.高校升级还涉及教职员工的职称限额、干部结构。学校、学院变大学,就要增加院、系(大学university常常被分成多个学院college,大学一般来讲都是综合性的,文理科都有),就要增加中层领导人的名额,就要增加更高等的学习项目(硕士或博士学位),就要增加相应的导师职位,就要增加相应的科研项目(获取科研经费)……这些也是高校中高层领导人寐以求的。

4.既然教育部批准而更名,就可以获得升级扩建的各类经费,就可以获得招聘高级科研教育人才的资格。中高层领导人的职称也会水涨船高,在学术界可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5.分析发现,更名较多的均为高考报名人数在45万以上的高考大省。5年来高校更名最多的是湖北省、辽宁省,各有17所;其次为黑龙江省,有16所,紧随其后的是河北、山东、河南、广东、四川和安徽。一个省拥有众多本科级高校,有利于本省发展。

6.“科技、财经、工商、文理、经济”等词不断出现在新更名的大学校名中。5年来更名高校中,全国共有19所大学的校名含有“科技”二字,含“财经”和“经济”的也多达10余所。例如:原江西蓝天学院,2012年2月更名为江西科技学院。2012年,南方科技大学诞生、上海科技大学被批准筹建等等。这些都与所在省市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关。

7.教育学院是具有师范性质的省市属成人本科高等学校,其职能是承担了全省重点中学、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县(市、区)教育局长等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及部分新师资的培养任务,是全国中小学千名骨干校长和万名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

教育学院华丽“转型”为师范学院,其目的是将来升级为“师范大学”。这是培养各类师资(尤其是高水平师资)力量的高等院校,随着社会发展,将是全新意义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师范大学正由单一的培养文、理、工、教人才(即师范学院)向综合性大学拓展。

8.这5年来共有33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他们的口号:“月付仅需几百,学历学位轻松拿”;“商务管理本科,最快12个月,才13门课无高数,一考三证,英国剑桥管理证书”;“专本兼读,三年业余制,不限户籍、年龄、职业,专本同步省时省钱”;“社会劳动保障专科,最快12个月,才13门课无高数”;“学前教育自考本科,华东师范大学主考,无高数、无政经、科目少、易通过”……究竟是培养人才还是卖文凭?

有人担心:高校更名会不会丢失无形资产(即“金字招牌”)?他们说:“舍弃原名恐得不偿失。”其实,有什么比既得利益更重要呢?中国的众多名牌都已经成为历史,有谁痛惜过?许多高校更名确实“用心良苦”,常常改了又改。某知名大学以工学院起家,为成为综合性大学,创办文学院,1993年更名为理工大学。1999年再次更名为科技大学后,引发了不少海外校友的质疑:怎么听上去像民办大学。再改回原名的也有,例如:四川大学在合并另一所重点高校后,改名为“四川联合大学”,结果不少人以为是一所新冒出来的民办高校,学校生源质量受到不小影响。不得已,只得又重新改回“四川大学”的校名。

还有,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毕业生在招聘会上被一家公司拒绝,原因是该毕业生所在学校名字太长,让人觉得不太正规。

高校的学科设置、教学质量、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有明确要求和规定。以为高校更名就能改变原来面貌,只是一种愿望。现今许多高校中,兼职教授很多,简直像明星“走穴”,赶场子。一个高校的口碑取决于办学质量,以为更名就能提高知名度,只是梦想

有人说:“高校更名是一种本小利大、立竿见影的营销策略。”一言道破真谛。高校从教学机构兼科研机构变成官僚机构、商业机构(三产、出卖文凭)、出版机构……这也是眼球经济的结果。如果说“这说明高校与时俱进,不断进步”,实际上是异化。

现今社会,凡是“热”的地方都有大粪或血腥,引来苍蝇群集。与高校升级类似,随着城镇化进程,各地县级市→地级市→副省级市也很“热”。连居委会也从党支部升级为党总支。一个县级市→地级市,下属机构统统水涨船高。

现今全世界都在搞城镇化,农田缩小,被高楼大、高速公路取代。中国是农业大国,毛泽东时代粮食自给,而且有大量储备粮。现今,中国由粮食出口大国转化为粮食进口大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表示,虽然国家粮食产量九连增,但是粮食供求总量趋紧,而且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粮食自给率已经跌破90%。如果按一个人一年吃800斤粮食,去年相当于进口粮食养活了1.9亿中国人。近年来谷物进口激增,去年进口谷物7700多万吨,相当于1550亿斤。其中,大豆进口飙升:1996年前,中国出口大豆;1996年开始进口100万吨大豆;2012年进口大豆是5806万吨,相当于将全世界可以出口的大豆60%都买来了,我国大豆的自给率只有20%。据说,其中大多是转基因大豆。

城镇化造成农业萎缩,造成农民破产,造成农村凋零。中国的现代化一定要做到双轮驱动,一个是城镇化,一个是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如果口粮长期不能自给,将来国外生产的小麦、稻谷的价格,中国可能难以承受。让别人卡住脖子怎么活?还是要靠自力更生。

凡是“热”的问题常常一哄而上,头脑发昏。历史的教训怎么就遗忘了?3013.5.30.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441519/

闲话“高校更名热及其他”的评论 (共 3 条)

  • 雪儿
  • 剑客
  • 孟杨

    孟杨凡是“热”的问题常常一哄而上,头脑发昏。历史的教训怎么就遗忘了?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