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神级吃货苏东坡

2018-04-30 15:43 作者:陈宣章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神级吃货苏东坡

陈宣章

国人过节就是旅游(吃当地名菜)、亲朋好友会餐。现在美食家很吃香,特级厨师很富有;而苏东坡既是美食家,又是超级厨师,号称“饕翁”。苏轼不但发明了东坡系列名肴,还把美食写入诗词,真正是“神级吃货”。

苏轼家乡四川,秦代后是“天府之国”,成历代国家粮仓,所以也带动美食发展。因辣椒是数百年后传入中国,那时川菜并不麻辣。苏轼的母亲是才女,又是厨艺好手。在川人尚食传统与母亲厨艺熏陶下,苏轼也好烹饪,终其一生,从未中断过爱好美食和研究烹饪。苏轼美食风格独特,原因:1.广泛接触下层人民,遍尝各地风味;2.因地制宜,就地取材;3.亲自下厨,认真总结;4.广泛传播,名扬四海。

清汤东坡肉

这是世人皆知的东坡系列名菜之首,起先是苏轼在黄州制作的,也没有名称。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因西湖被葑草淹没大半,他发动数万民工除葑田、疏湖港、筑长堤(后被称为苏堤),使周围田地旱涝不愁,连年丰收。节时,老百姓为感激苏轼,抬猪担酒给他拜年。苏东坡盛情难却,收下猪肉,叫家人切成方块,用自己研究的烹调方法烧制,再根据疏浚西湖的民工名单,挨家按户送肉过年。红烧肉香飘味美,色泽红艳、汁浓味醇、肉酥烂而不碎、味香糯而不腻,百姓把它叫作“东坡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杭州有家大菜馆老板,从苏轼府中厨子探得秘方,如法炮制“东坡肉”。别的菜馆也纷纷效仿,于是,“东坡肉”的声誉越老越响。

朝中有个御史一向恨苏轼,给皇帝打小报告,诬说苏轼贪赃枉法,百姓恨不得吃他的肉,故有“东坡肉”一菜。昏庸皇帝不分青红皂白,下旨把苏轼革职,发配海南。但是,杭州百姓终不忘他的德政,公推“东坡肉”为杭州第一名菜。

制作法:猪肋条花肉1000克,酱油200克,绍酒50克,白糖50克,葱10克 。猪肉去骨,切成10小块,开水锅中焯5分钟,除去血污,捞出用清水洗净;肉块入锅,加葱、酒、酱油,用小火走红,使肉块上色。再加白糖、开水适量,旺火烧半小时,再小火焖1.5小时左右,肉块皮酥肉烂、汤汁稠浓,撤去汤面油腻,分别装入瓷罐待用;食前用桑皮纸将瓷罐密封,再笼蒸15分钟左右,蒸透即成。亦可用生煸菠菜相配作底,将肉放在上面食之。

掌握关键:必须先将猪肉放入开水锅中稍焯,或冷水入锅,用小火煮至硬酥,让脂油溢出。入罐加封上笼蒸透,食用时取出,香味便更加浓厚了。

还有一种说法:带皮猪五花肉、净笋及调料加清汤制作,香甜适口、食而不腻、营养丰富、老幼皆宜。那时,宋人不尚食用鲜笋,苏轼深知竹笋之妙,称竹笋为“玉板和尚”、“素中仙”,把烹饪猪肉说成“禅悦味”,并作诗《於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东坡肘子

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差一点被杀,幸亏宋太祖赵匡胤有“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躲过一劫,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苏轼发现黄州特产丰富,粮多猪多,但黄州人却不喜欢吃猪肉。苏轼经常用老家煮肉的方法烹饪猪肉,闲暇时研究烹饪技术。有一天,他与客人下棋兴浓,忘了微火煨着的肘子。直至局终,苏轼才想起锅中之肉,急忙进厨房,顿觉香气扑鼻,揭锅一看,猪肉色泽红润、汁浓味醇、芳香可口、糯而不腻,博得客人高度评价。苏轼写《猪肉颂》:“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东坡回赠肉

东坡回赠肉是徐州传统名菜,系选五花猪肋条肉,切成大方块,经焯水刮洗干净后置砂锅中,配以多种调味料及鲜汤,先用旺火烧沸后转小火焖至酥烂。原汁鲜香醇厚,食之回味无穷。相传,东坡回赠肉乃苏轼任徐州知府时所创。

史料记载,1077年四月苏轼到徐州,当年正碰上黄河决口,洪水顺泗水直奔徐州城下,接连天降暴,水位猛涨,眼看城池和黎民百姓处地非常危急。苏轼率领全城百姓抗洪治水,经一个多月艰苦奋战,终于保住城池和百姓生命财产安全。苏轼《答吕梁仲屯田》:“黄河西来初不觉,但讶清泗奔流浑,闻沙岸鸣翁盅,晓看浪浮鲲鹏。”“宜房未筑淮泗满,故道堙灭灭疮痍存。明年劳苦应更甚,我当畚锸先鲸髡。”

百姓为感谢苏轼,杀猪宰牛、担酒牵羊、敲锣打鼓到知府衙门。苏轼指点厨师把猪、牛、羊肉烹制成熟,回赠给抗洪的黎民百姓。后人称之为“东坡回赠肉”。

民国初•胡德荣《大彭烹事录》:“狂涛淫雨侵彭楼,昼夜辛劳苏知府,敬献三牲黎之意,东坡烹来回赠肉。”这就是记述此菜来源的史料。

东坡墨鱼

四川乐山的“东坡墨鱼”又名“糖醋东坡墨鱼”,用新鲜墨鱼为主料制作而成,是名扬中外的传统名菜,相传由苏轼创制。

乐山大佛陵云岩下,岷江中墨鱼,嘴小身长、肉质肥厚细腻。传说,很早以前,岷江墨鱼并非全身黑色,仅头部黑色,叫做“黑头鱼”。因苏轼在此读书,常去陵云岩下江中洗砚涮笔,“黑头鱼”常游近并吞下水中墨汁,久而久之,鱼皮也变黑色,于是有“墨鱼”之称。后来,人们将墨鱼制作的菜肴称为“东坡墨鱼”,皮酥肉嫩、酥甜香辣、色泽红亮。到四川乐山的中外游客都以品尝此鱼肴为快事。

东坡鱼

杭州“五柳鱼”,又称“东坡鱼”。有段传说,但无史料考证。

相传,某日苏轼让厨师做鱼肴尝鲜,只见热腾腾、香喷喷,鱼身刀痕如柳。苏轼正要举筷品尝,窗外人影一闪:好友佛印和尚来了。苏轼想:“好个赶饭的和尚,我偏不让你吃,看怎么办呢?”于是,顺手将这盘鱼搁到书架上。

佛印和尚其实早已看见,心想:“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

苏轼笑嘻嘻地招呼佛印坐下,问:“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佛印答:“小弟今日特来请教一个字?”苏轼:“何字?”“姓苏的苏怎么写?”

苏轼知道佛印学问甚好,便谨慎回答:“苏(繁体字)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边左是鱼,右是禾字。”佛印问:“草字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呢?”苏轼答:“那还念苏啊。” “那么鱼搁在草字头上边呢?”苏轼急忙说:“那可不行。”佛印哈哈大笑:“那就把鱼拿下来吧。”

苏轼恍然大悟,说来说去,佛印要吃他的那盘鱼。

过了些日子,佛印宴请苏轼,照样蒸了一盘鱼,心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日我也难难你,于是就将鱼放在身旁的罄里。不料,被苏轼看见,只装不知道。

苏轼:“有件事请教,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写好了上联,下联一时想不出好句子。” 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么?”苏轼:“上联是向阳门第长春在。”佛印不假思索地说:“下联乃积善人家庆有余。”苏轼哈哈大笑:“你罄里有鱼啊,拿出来吃吧!”

佛印拿出鱼,说:“吃鱼不难,不过你要说出这鱼的名称来。”苏轼:“这不是五柳鱼吗?” 佛印笑着答:“这不是五柳鱼,这叫东坡鱼。你看长长的、白白的鱼身不是像你的长脸吗?那五道刀痕不是像你的五绺长须吗?”东坡举筷一尝说:“苏东坡吃东坡鱼,味道好鲜啊!”从此,五柳鱼又叫“东坡鱼”,成为西湖一道名菜流传至今。

东坡豆腐

宋•林洪《山家清供》记载“东坡豆腐”一肴。相传,苏轼与镇江金山寺方丈佛印和尚是至交。佛印腹经纶,才高八斗。苏轼每到镇江,必至金山寺会佛印。

一年金秋,苏轼、佛印泛舟长江,开怀畅饮,谈笑风生。酒过三巡,佛印向东坡索句。

苏轼朝江岸一看,随手往岸上一指,笑而不语。佛印循指望去,河岸上有条大黄狗正啃骨头。佛印顿悟:苏轼在捉弄自己呢!原来,苏轼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不示弱,呵呵一笑,随即将自己手中题有苏轼诗句的大蒲扇扔入水中。苏轼不禁抚掌赞叹:“妙!妙!”原来佛印对了一个巧妙的下联:“水流东坡诗(尸)”!

次日清晨,苏轼又兴冲冲地闯入禅房要与佛印比文。佛印正打坐,便开玩笑说:“我有一问,请你回答,若答不出,罚你做一餐素斋与我品尝,并将你身上的玉带留给金山寺。” 苏轼恃才欣然答应。佛印说:“四大皆空,五蕴非有,学士哪里坐!”苏轼一时竟回答不出,只得解下玉带,下厨做素斋。

苏轼让厨僧买来上等的豆腐和香榧子,将豆腐切片用葱油煎至金黄,加入二十多枚香榧子肉,和酱料等同煮。果然出手不凡,烹调的豆腐特别鲜美,口感与众不同。佛印品尝后赞不绝口,将此肴命名为“东坡豆腐”。

东坡饼

东坡饼系用上白面粉配鸡蛋清、盐、糖等调料经油炸而成,形似花朵,酥松爽脆,醇厚香甜,其味极佳,是楚乡传统风味名点。

相传,1080年初,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被贬至黄州任团练副使,常去鄂城西山,游览菩萨泉,并与西山灵泉寺长老结成莫逆之交。苏轼《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灵泉寺寺僧知苏轼酷爱菩萨泉和喜食油炙酥爽食品,乃取菩萨泉水沏茶,又用泉水和面,以香油煎饼,请苏轼品尝。此饼独具特色,模样酷似古代仕女盘头上的螺髻,而上面撒一撮白糖,又像螺髻上的一朵栀子花,色泽金黄、薄如纸片、香甜酥脆、落口消融。苏轼喜食,高兴地说:“吾尔后再来,望仍以饼食为幸”。从此,苏轼每访必食之。

后经苏轼一起设计,研制出一种异常酥脆、独具特色的“千层饼”,风味不同凡响,故称为“东坡饼”,一时名气大盛,并流入市场,武昌、黄州的大小街巷均有销售。时至今日,还有“不品菩萨泉,游山白花钱”,“未尝东坡饼,空望西山行”之说。

清•同治三年,湖广总督官文游西山,寺僧以此饼相待,官文吃后颇有赞许,提笔写一对联:“门泊战船忆公瑾,我来茶话续东坡。”

东坡春鸠脍

《东坡集》:“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春鸠脍就是川菜“芹菜炒斑鸠胸脯丝”。

《吕氏春秋》:“菜之美者,有云之芹。”即。湖北特产的蕲春芹菜(楚蕲)。苏轼谪居黄州时,带领家人开垦城东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取号“东坡居士”。他在城东发现了在家乡爱吃的芹菜,即蕲菜。

苏轼常去周边走动。春天到罗州蕲春蕲州镇,吃蕲菜做的春鸠脍:斑鸠胸脯肉清水漂去血液、洗净,刀背将肉拍松,精切细丝下绍酒、精盐稍渍,用湿淀粉、鸡蛋清拌好,搁蕲芡抓匀,锅中烧热茶油,将斑鸠丝投锅里炸散捞起;蕲段、姜丝、丁香、干丝若干清炒,八成熟时,投入斑鸠丝,佐盐、胡椒粉、葱花合炒。于是,蕲菜的辛香、丁香干子的豆韵、斑鸠丝的野气息合并春时的新鲜味道,实在是清新爽口,此上乘野味佳品是佐酒佳肴。

苏轼将春鸠脍带回黄州,介绍给朋友,自己也常做春鸠脍招待客人。东坡春鸠脍则是后人加上的,提高了格调。

现代人研究,此菜含有很高的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其他必需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小儿、老人、产妇及肝炎、结核、贫血患者、手术后恢复期病人的良好补品。

东坡玉糁羹

这是用山药烹饪的一道名菜,此名是苏轼所起,还有《菜羹赋》一起流传下来。

苏轼被贬官到海南,卜居南山之下,生活十分困苦。其三子苏过用山药、蔓菁、芦菔(萝卜)、荠菜给苏轼烹制素羹,“其法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盖易具而可常享,乃为之赋,辞曰:‘嗟余生之褊迫,如脱兔其何因。殷诗肠之转雷,聊御饿而食陈。无刍豢以适口,荷邻蔬之见分。汲幽泉以揉濯,搏露叶与琼根。爨鉶錡以膏油,泫融液而流津。汤蒙蒙如松风,投糁豆而谐匀。覆陶瓯之穹崇,谢搅触之烦勤。屏醯酱之厚味,却椒桂之芳辛。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壮而力均。滃嘈杂而麋溃,信净美而甘分。登盘盂而荐之,具匕箸而晨飧。助生肥于玉池,与吾鼎其齐珍。鄙易牙之效技,超傅说而策勋。沮彭尸之爽惑,调灶鬼之嫌嗔。嗟丘嫂其自隘,陋乐羊而匪人。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计余食之几何,固无患于长贫。忘口腹之为累,以不杀而成仁。窃比予于谁欤?葛天氏之遗民’。”苏轼吃得很美,即兴作诗赞美:“我昔在田间,寒庖有珍烹。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中年失此味,想象如隔生。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中有芦服根,尚含晓露清。勿语贵公子,从渠嗜膻腥。”

东坡羹,盖东坡居士所煮菜羹也。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其法以菘(白菜),若蔓菁,若芦菔,若荠,皆揉洗数过,去辛苦汁。先以生油少许涂釜(锅)。缘及瓷碗,下菜汤中,入生米为糁糁(米羹),及少生姜,以油碗覆之(不得触,触则生油气),至熟不除。其上置甑(蒸具)。炊饭如常法,既不可遽覆,须生菜气出尽乃覆之。羹每沸涌,遇油辄不,又为碗所压,故终不得上。不尔,羹上薄饭则气不得达,而饭不熟矣。饭熟,羹亦烂可食。若无菜,用瓜茄皆切破,不揉洗,入罨(掩盖)。熟赤豆与粳米半为糁,余如煮菜法。

苏轼还有许多佳肴:东坡酥、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豆花……味美有毒的河豚也是他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七绝《惠崇春江晚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一句一美食。民谚“拼死吃河豚”。宋•孙奕《示儿编》载苏轼吃河豚的轶事:苏轼谪居常州时,有一士大夫请他吃河豚。当时,这家人躲在屏风后想听“苏学士”如何品评。苏轼埋头大啖,已打饱嗝、停止下筷时,说:“也值得一死!”屏风后面的人,听到无不大悦。

黄州深山老林中,有丰富的山珍野味。冬季是牛尾狸最肥美的季节,苏轼拜访黄州太守徐君猷,把酒言欢,饱食牛尾狸。《送牛尾狸与徐使君》:“风卷飞花自入帷,一樽遥想破愁眉。泥深厌听鸡头鹘,酒浅欣尝牛尾狸。”他能吃善诗,吃鳊鱼写《鳊鱼》:“晓日照江水,游鱼似玉瓶。谁言解缩项,贪饵每遭烹。杜老当年意,临流忆孟生。吾今又悲子,辍箸涕纵横。”他吃竹笋写《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久客厌虏馔,枵然思南烹。故人知我意,千里寄竹萌。骈头玉婴儿,一一脱锦䙀。庖人应未识,旅人眼先明。我家拙厨膳,彘肉芼芜菁。送与江南客,烧煮配香粳。”他吃野鸡写《野雉》:“雄雉曳修尾,惊飞向日斜。空中纷格斗,彩羽落如花。百钱得一双,新味时所佳。烹煎杂鸡鹭,爪距漫槎牙。”苏轼说,野雉最好的做法是煎:锅底烧热倒入油,待油滋滋作响时放入野雉块,炸至金黄起锅,嫩脆酥松,齿间留香。他吃鲍鱼写《鳆鱼行》:“渐台人散 长弓射,初啖鳆鱼人未识。西陵衰老繐帐空,肯向北河亲馈食。”他吃蟹写《丁公默送蝤蛑》:“溪边石蟹小如钱,喜见轮囷赤玉盘。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座寒。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哪怕一碗粥也要入诗《食豆粥颂》:“道人亲煮豆粥,大众齐念般若。老夫试挑一口,已觉西家作马。”小小一碟时蔬也成一首《春菜》诗……他的《秋来霜露满东园》:“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东坡志林》:“予在东坡,尝亲执枪匕煮鱼羹以设客,客未尝不称善。”他买羊脊骨,回家煮熟,洒上酒和薄盐,放火上一烤,酥脆诱人。写信给弟弟苏辙:“如食蟹螯,甚觉有补。”羊脊骨吃出了大闸蟹滋味,不知不觉发明了一道菜“羊蝎子”。

苏轼饮食诗很多,如《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南村诸杨北村卢,白华青叶冬不枯。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楂梨粗。先生洗盏酌桂醑,冰盘荐此赪虬珠。似闻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鲈。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次韵子由除日见寄》:“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新城道中二首》:“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题记:携白酒、鲈鱼等物,虽非珍馐美馔,然与好友醉饱高眠,而乐亦在其中矣。)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尝滟玉蛆。暂借垂莲十分盏,一浇空腹五车书。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注:槐叶冷淘,中国古时传统的一种凉食。以面与槐叶水等调和,切成饼、条、丝等形状,煮熟,用凉水汀过后食用。” 苏轼《送吕昌期知嘉州》:“得句会应缘竹鹤,思归宁复为莼鲈。”《虔守霍大夫许朝奉见》:“秋思生莼鲈,寒衣待橘州。”丰湖是苏轼最喜欢野炊处,他作诗:“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蝶恋花•用韵秋怀》里又咏道:“世路之催双鬓白,菰菜莼羹,正直令人忆……”《除夕,访子野食烧芋,戏作》:“松风溜溜作春寒,伴我饥肠响夜阑。牛粪火中烧芋子,山人更吃懒残残。”……

苏轼被贬海南詹县时,有位卖环饼(即“蝴蝶馓子”)老妪手艺好,但店铺僻,生意不好。苏轼怜悯她生活贫苦,作七绝《寒具》:“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苏轼《初到黄州》说尽了吃货本性:“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还有《老饕赋》(就是《美食家赋》)把中国烹饪与饮食表现得极为精妙。事庖人的技艺,似庖工、易牙的高超;烹饪的精萃,全在于火中取宝;选料精细,方能做出可人佳肴。雪乳般的饮料沁人心脾,浮雪花的香茗让人乐陶。宴享之际,轻盈歌舞,伴随节奏起伏,时急时徐;旋律线条,时低时高。葡萄美酒令人醉,老饕之乐无穷妙!他还自己造酒,撰写过《酒经》、《浊醪有妙理赋》、《酒子赋》、《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酸赋》等,他自酿造“蜜柑酒”和以蜂蜜为原料的“蜜酒”,并作《蜜酒歌》,以致于“蜜酒”广为人知。

东坡吃草

苏轼闲来无事,去金山寺拜访佛印。没料到大师不在,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一指远方,答:“东坡吃草!”一语双关,暗讽苏东坡为驴。此事流传至今,可见当时也广为人知。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是人们对驴肉的最高褒扬,说明驴肉是肉中极品。东坡系列佳肴中有猪肉、牛肉、羊肉,就是没有“东坡驴肉”,为什么呢?可能就是因为“东坡吃草!”2018.4.30.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ysprkqf.html

神级吃货苏东坡的评论 (共 7 条)

  • 吴勉翰
  • 襄阳游子
  • 淡了红颜
  • 雪儿
  • 浮生如梦
  • 心静如水
  • 浪子狐
    浪子狐 审核通过并说 欣赏!节日愉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