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姐

2019-04-10 15:22 作者:登哥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姐是我们家的家政工,就是俗称的保姆。

请张姐很偶然。老婆一段时间里老是觉得家里需要一个帮忙的,我们两人都要上班,家里一儿一女在读书,家里平日里没有人,卫生这些没法打扫。我也一直以为,夫妻老是被繁杂的家务事缠身,难免不生出许多口舌来,在夫妻为家务事起纷争和花钱请人上,我一直支持宁愿花钱,落个清闲和和平。

一天,我们夫妻一起下电梯,对在做服务的物管人员随便提起,你们有没有合适的人介绍到我们家做事吧,一个中年妇女应声答道:“你们请我家嫂嫂吧。她正在找工作。”

当天傍晚,一个身材敦实,面容白皙,相貌老实的中年妇女就来到我们家,规规矩矩的坐在沙发上,手脚好像不知道往什么地方放。说实话,张姐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不是很理想,感觉她有些迟钝。我问她是哪里人,她说是通江。我对通江还是有一知半解的,问她是哪个乡的,她说“洪口”,一口地方味很重的通江话。我对洪口就不是很了解了,甚至没有听说过。问他洪口过去属于哪个区,她不知道。我突然有些小心起来,问她是否有身份证。她吞吞吐吐的说身份证掉了的。问她多少岁了,哪一年生的,她说记不清楚,好像是“属狗的”。问一句,答一句,十分的腼腆。

见她这个样子,我有些疑心起她的身份来。时下世风日下,各种人物都有,况我们对她及介绍她到我们家里来的人的背景都不是很理解。基于放心不下的缘故,第二天我便到物管公司了解介绍她到我们家来的那个物管人员的背景。据物管介绍,介绍张姐到我们家的人是物管的清洁工,很老实,人也不错。在得知了这种情况后,心下稍安。

张姐看似比较木讷,但做事还算利索,第一顿炒的菜也还算比较的合胃口。我们夫妻俩也不是那种很挑剔的人,张姐就慢慢在我们家住下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第一件事情是到好一新商贸城批发服装的地方,给张姐买了两套衣服。还真应了“人靠衣服马靠鞍”的俗语,张姐换了衣服,人便焕然一新,加上她肤色白皙,还真不像一般意义上的农村妇女,尤其是张姐的眼睫毛生得特别,睫毛长而翘,比城里女子搽了睫毛膏还长还翘,加上她总是不敢正眼看人,眼镜老是低垂着,显得睫毛更长。只是她的表情怎么看都比较木讷。

在我们家住了一段时间,知道了张姐为什么出来打工。

张姐的家在什么地方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只知道到了洪口街上还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张姐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据她说“脑壳有些问题”,18岁了尚不能做农活,只能在家里放放牛什么的。大女儿从小过继给她哥哥,可能大女儿觉得妈有些嫌弃她,心里对生她的爸妈有些怨恨,至今也不肯喊一声爸爸妈妈,初中毕业便辍学在家。二女儿目前仍在学校读书。家在大山深处,没有别的能挣钱的项目,家里经济贫困,住的是土墙房子,且年久失修。

他和老公都是文盲,老公曾经家乡的人一起到山东去挖煤挣钱,走到达州火车站,因为运,一时走不了,身上带的钱除了火车票所剩无几,在等车的日子里无法保证正常的生活,一到目的地便生病了。他老公从煤矿到城里去看病,看到有人,就一直等,等到医生面前无人了,才敢前去看病,结果天黑下来了,人生地不熟,又没有手机,就盲目地乱走,就这样走丢了,不知道他走到什么地方去了。

两年多过去了,同去挖煤的人都回家了,张姐的老公却一直没有消息。山里有人劝张姐改嫁算了,说她老公八成是在外死了。但张姐觉得他老公待她不错,要把娃儿养大后再做打算。而就在这年天,有在河南打工的家乡人看见了张姐的老公,其时正在一个煤矿挖煤。原来张姐的老公迷路后,走了几个月从山东流落到了河南。被人带回家后,这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子发誓一辈子也不到外面打工了。

一家人要用钱,没办法,张姐只好自己出门打工了。张姐出来后帮过小吃店,在私人旅店洗过被子,但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机缘巧合,正在她没有事情做的时候,碰到了我们请人,这样就来到了我们家中。

张姐是那种具有典型的农村传统价值观的妇女。她在家里从来不乱说乱动,总是规规矩矩的做事,轻手轻脚的,听不见做事的响声。如果有空闲,绝不会开电视,而是静静地在阳台上晒太阳。饭做好后,她总是低头吃饭,对于桌上的好吃的,她从来不动筷子,这让我们觉得很别扭,问她,她是牛肉不吃,羊肉不吃,鸡肉不吃。我们知道她是误解了现在的城里人,认为城里人一定不喜欢家里的保姆抢吃桌上的好菜,所以忍嘴。老婆批评了她好几次,总算动点筷子,也是象征性的挑一点。倒是9岁的女儿干脆,把那各种菜跟她碗里挑一大碗,她虽然面有难色,但还是吃了,于是我们知道她不是不吃肉,其实是中了一些别人误认城里人的流毒。

周末,我们带张姐爬凤凰山,我们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张姐大气不喘,说这比她们家里的山小多了,在家里,她们爬山还要背一百多斤的东西呢!走到密林处,张姐突然非常兴奋,露出少有的欣喜,问她为什么这么高兴。她指着密林深处到处干枯的树枝,说:“好多的柴哟!”一副非常神往的样子。走到山顶,看到茂密的青草,感叹到:“如果割牛草,一会就一背(兜)。”望着满目春色,张姐眼里没有风景,有的只关乎生计。

过节了,张姐要回老家,老婆给她买了糖果、苹果等过年的东西,还有一些旧衣服也给她收了两大包。张姐肩挑背扛的一股脑儿弄回去了。到开年来的时候,张姐回来了,只见她背上被一个编织袋包包,挽起的裤管露出红花布鞋和袜子,一只手里提着鼓鼓囊囊的塑料袋,另一只手腋下抱着一个袋子,袋子里露出一个大红的鸡公头,一摇一摆的走在小区的路上,样子煞是可笑,像足了旧时影视剧中回家过年的小媳妇的模样。

张姐给我们带来了山里的腊肉,土产品,还有一只大红公鸡。我们知道张姐家里困难,像这只鸡,她们家里人肯定舍不得吃,结果几百里地的给我们提来。我们都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吩咐她今后一定不要这样了。结果自那以后,凡是他回家,必定雷打不动的给我们抱一只大红公鸡来。

张姐极是纯朴。她家的土墙房子年久失修,她一直准备修修房子,有一次下了大后,她说要回家修房子。老婆给她提前支了两个月工资,另外又给了她1000元钱,算是我们给她家修房子的帮助。

隔些日子,张姐回来原封不动的把1000元钱还给我们,说家里没劳力,没请到人,没有修房子,所以钱还了。这让我们很感慨,她家远在天边,修没有修房子我们根本不知道,她的诚实行为让我们每提每感慨。

张姐家里困难,我们除了尽量给她涨点工资,还一反雇佣家政的大忌,主动介绍她到隔壁家兼职打扫卫生,好尽量多挣一点钱。我们也允许他把家里的报纸杂物拿去换钱,张姐于是买菜的时候偶尔还会捡一些矿泉水瓶子堆在阳台角落里,等凑到一定数量就去卖。小女儿在外喝了水,一定紧握空瓶,拿回家给张姐,知道张姐需要。

周围邻里发现我们找了一个好家政,纷纷让张姐帮忙找人做工,张姐也介绍来两个。结果没做多久,又都走了,只剩张姐还在我们家住着。

屈指算来,张姐在我们家已经住了四个年头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nzepkqf.html

张姐的评论 (共 7 条)

  • 时空线索
  • 淡了红颜
  • 从余东风
  • 心静如水
  • 听雨轩儿
  • 亓方文
    亓方文 审核通过并说 “吩咐她今后一定不要这样了”,话是不错,但不如改为“嘱咐”;文尾言犹未尽
  • 登哥

    登哥的确,此处嘱咐比吩咐妥帖。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