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品战国策》第三回张司争论与惠王之[迷雾重重]

2013-02-04 20:43 作者:小白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第四回:迷雾重重

这段策看似已经完毕了,但是这其中却是有很多的疑问。第一个疑问就是:张仪的策略虽然不适合秦国的暂时的发展,但是其作用,我们没有看到。假设当年秦惠王听从了张仪的策略,到底今天的形势怎么样还不确定。那么,张仪会轻易的放弃吗?当时的场景是一个三个人的隆中对的场景。根据上面苏秦连横说秦王一集里的风格中,我们知道后来苏秦又一连上书好多回。那么在本策中,没有对此进行相关的描述。

因为是隆中对的场景,所以张仪更加方便说出自己的策略怎么怎么好。但是文中却没有描述。至于历史上,没有确定的记载。那么我们只可以做一些假设。

假设一:记述文体不同

上一集是为了描述苏秦多么多么的辛苦。为了着力的突出苏秦是多么的不容易。如果没有描述苏秦多么苦,也就无法体现后来的他多么光彩。所以在后来的本文。没有直接描述张仪是否进行后期的辩论。我个人认为辩论是存在的。只是由于文体的不同而没有加以记载。战国策的文体是策略学,不是史学。如果张仪后来确实辩论了,那么可能由于当时秦惠王直接确认了司马错的主张。而将后来的张仪主张给删减了。

假设二:辩论相同(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后来的张仪可能确实经过辩论了,可能是由于后期的辩论和前面的主旨基本相同。作者为了使读者阅读方便,没有重复记载,采取了删减。只取了这本策中最精彩的一个部分。

假设三:规避司马错

假设张仪后来没有辩论,说明他可能估计到司马错是秦国的老臣,他相秦不久,这个老人还是不能得罪的。还是要低调一点。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这个判断的观点有一些以今论古的感觉。

假设四:为司马错感动

假设张仪在后来没有进行辩论,说明可能被司马错的主张感动了。认为司马错的驳论很有道理。因为这次这场辩论张仪在先,司马错在后。张仪之前的否决是真的否决。可是后来听司马错的辩论,动心了,认为很有道理,所以后来没有进行反驳。

假设五:秦惠王果断专行

他喜欢先听辩论,然后自己给一个结果。就像老板开会一样。一旦决定这件事怎么做,大家就不需要再议论了。所谓正是会前充分讨论,会后坚决执行。

以上的五个假设,都有可能。不能排除。本策的第一个疑点就是这个。我们之所以探讨这个疑点是为了弥补本策的不足。让读者可以不觉得这么这样就完了的感觉,太干脆了吧。等等。那么第二个疑点是,巴蜀之地,难道只有秦国看到了?其他人没有看到吗?

第三个问题,攻打蜀国历经了10年?这样的战役算是简单吗?是不是司马错本人失算了,低估了西蜀的防御能力。

第四个疑点:秦惠王对新攻的西蜀让陈庄去任相。陈庄又是什么人?秦惠王就这么放心吗?

第五个疑点,这场战役倒是什么战役?秦国真的就像本策中说明的那样,轻诸侯吗?

第六个疑点:本策想要最终告诉我们是什么智慧?

由于资料有限,待本人仔细查阅后,给出参考性的解析。

本章未完待续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56126/

《我品战国策》第三回张司争论与惠王之[迷雾重重]的评论 (共 7 条)

  • 浅笔抒写
  • 剑客
  • 晓梦芳菲
  • 那转身后的落寞
  • 听雨轩儿
  • 少华山
  • 惜缘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