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品战国策》第二回苏秦连横说惠王之[崛起苏子]

2013-01-31 19:06 作者:小白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第五说:崛起苏子

苏秦说不动秦惠王,他说道什么程度呢?回忆原文: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他倒是很执着,一连上书十多次。本章前篇只是说两个人的对话。那么,这里有一个疑点。苏秦距离秦王的地址不是很远,没什么还要上上书呢?说明苏秦和秦王的对话不只一次,应该有很多次。最后说的秦王不耐烦了。只有上书了。至于上书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但是结果呢?秦王一直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的,不一定不是好策略。后面秦国定下的国策是远交近攻的策略,使得秦国统一天下。说白了,还是靠战争。

下一段是对苏秦的生活状况做一些描述。原文: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赢藤履跤,负书担囊,形容枯鎬,面目黧黑,状有归色。看来这一段好惨啊。黑皮袄也破了,一百两金币也用完了。(有史料记载苏秦游说之前,卖掉了所有的家产,还得金钱,但是多少没说。这里说一百金币,说明苏秦家里的条件还是比较宽裕滴)最后连房屋的旅费都没有了,不得不离开秦国回到洛阳,他腿上打着裹脚,脚上穿着草鞋。背着一些破书。挑着自己的行囊,神情憔悴,面孔有黄又黑,显得很失意。《战国策》之所以和别的策略书不一样的是,它在很多细节之处,都说的比较形象。他没有选择继续游说的原因是一来,是钞票已经不够了。二来是,他意识到自己的学业并没有自己想象那样,达到出师的地步。他选择了回家。

回到家中,妻子织布不去理他,嫂子不给他做饭,甚至连父母都不和他说话。这里面有一个疑点。从家人的态度可以说明,家人并不是因为看到他落破而不理他。而是他这种游说天下的行为,父母和家人一直都是反对的。心想:你一个老爷们,不好好过日子,成天竟整些没用的。苏秦看到这一幕心里顿时拔凉拔凉地。感叹道:妻子不把我当成丈夫,嫂子不把我当成小叔,父母不把我当成儿子。这都是秦之过也。这里的秦有两种说法。大众认为的说法是:这都是我苏秦的过错。但是根据苏秦的性格,一般来讲不会说自己不是。本人认为他这里的秦是之秦国的意思。他恨秦国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所以他后来再次出山后,采用了合纵之术,联合六国攻秦。当然,我也只是从人物的性格来推测。目前还没有什么确切的依据。

感叹后的苏秦,渐渐的冷静下来。觉得自己的学识还不行。所以连从很多的书箱子里找到一本书,什么书呢?姜太公的《阴符》。这本书据说已经亡失。在《六韬三略》中有零散的记载:《六韬·龙韬·阴符》载: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三军猝有缓急,或利或害。吾将以近通远,从中应外,以给三军之用。为之奈何?(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太公曰:主与将,有阴符。凡八等:有大胜克敌之符,长一尺;破军杀将之符,长九寸;降城得邑之符,长八寸;却敌报远之符,长七寸;誓众坚守之符,长六寸;请粮益兵之符,长五寸;败军亡将之符,长四寸;失利亡士之符,长三寸。诸奉使行符,稽留者,若符事泄,闻者告者皆诛之。八符者,主将秘闻,所以阴通言语,不泄中外相知之术。敌虽圣智,莫之能识。武王曰:善哉!

这背后有一些故事:相传商纣王末年,姜太公辅佐周室,使周族由弱变强。有一次,他们带领的周军指挥大营被叛兵包围,情况危急,姜太公令信使突围,回朝搬兵,他怕信使遗忘机密,又怕周文王不认识信使,耽误军务大事,就将自己珍的鱼竿折成数节,每节长短不一,各代表一件军机,令信使牢记,不得外传。信使几经周折回到朝中,周文王令左右将几节鱼竿合在一起,亲自检验,周文王辨认出是姜太公的心爱之物,亲率大军到事发地点,解了姜太公之危。事后,姜太公拿着那几节使他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鱼竿,妙思如泉涌,他将鱼竿传信的办法加以改进,便发明了“阴符”。

苏秦对这本书是爱不释手啊。从此便发奋阅读。选择其中重要的加以熟练。而且一边读一边揣摩时事。当他读书到疲倦的时候呢?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上,他自言到:哪有游说人主而不能让他们掏出金玉锦绣,得到卿相尊位呢?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苏秦如此刻苦却只是为了名利。并不是为了天下太平。没有一统天下的胸怀。这可能就是他后面早就失败的原因吧。过了一年的时间,他研究成功了,他又自言自语到,现在我真的可以去游说各国的君主了。大家注意文中连续用了两个自言自语,说明他在刻苦研究的过程中,貌似没人理他。说明家人已经彻底对他绝望了。笔者故意突出苏秦此时的孤独

苏秦再次出山后,选择的是燕国的燕乌集宫门,在华屋之下游说赵肃侯。他对赵王滔滔不绝的说出合纵的外交政策。当时奉阳君也在场,他对合纵之术一点都不感兴趣。(后史记载他与苏秦配合的还是不错的)而赵肃侯确是感觉是不错的策略。事情发生在赵肃侯12年。赵王听了高兴之后,立刻封他为武安君,并授予相印。兵车一百两,锦绣一千束,白璧一百双,金币二十万,车队尾随其后,到各国去约定合纵,拆散连横,以此压制强秦。

这时候的苏秦已经达到他的第一步欲望,就是名誉和权力。可是人性的最大缺点,和优点就是不断的扩大自己的欲望。无限的欲望和有限的资源总是难以让人类平衡。所以,苏秦的下一步是继续扩大自己影响力和利益的获取。

苏秦在赵国做宰相时,秦国不敢出兵函谷关。在这个时候,广大的天下,众多的百姓,威武的诸侯,掌权的谋臣,都要听苏秦来决定一切政策。然而没有费一斗军粮,没有发一兵一卒,没派一员大将,没用坏一把弓,没损失一支箭,就使天下诸侯和睦相处,甚至于比亲兄弟还要亲。可见贤明人士当权主政,天下都会服他。这段文字描述苏秦游说天下后的效果。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难道天下都没有贤士了吗?不是的,那么为什么只凭一个苏秦,就可以使天下太平?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大阴谋。苏秦担任六国的宰相。那么六国的政治策略和纲领他都是比较清楚的。他容易进行沟通和协调。此外,为了平衡六国的利益,他需要不断的拆东墙补西墙。这里所描述的太平应该是暴风前夕的宁静。为了达成六国的利益。他不断的许愿。使大家暂时安静下来。

这时候的苏秦,已经是风光满面,红极一时了。但是这时候的苏秦应该有哪些思维呢?苏秦后面的行为又是怎么样的呢?

请听下集:再议苏子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54218/

《我品战国策》第二回苏秦连横说惠王之[崛起苏子]的评论 (共 9 条)

  • 那转身后的落寞
  • 晓梦芳菲
  • 今生依梦
  • 听雨轩儿
  • 叶落萧萧
  • 着墨
  • 剑客
  • 惜缘
  • 拉萨的天空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