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品战国策》第二回苏秦连横说惠王之[惠王之虑]

2013-01-31 19:04 作者:小白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第四说:惠王之虑

话说这苏秦用尽浑身解数,向秦惠王发动全棉的攻击。可是秦惠王呢,应该说一直是比较淡定的。在后来的本章记载中,苏秦又向秦惠王上了奏折。秦惠王一直没有采纳。这十次奏折中不排除二人又进行了相关的讨论。《战国策》中,没有相关的后来讨论记载。我们这里有一个疑问。除了苏秦的说辞漏洞百出,那么秦惠王本身是不是存在一些顾虑,或者其他的想法。本集,就对秦惠王的事例,结合本事做一些分析。

秦惠王在位的主要政绩就是平商鞅之乱,并且采用了司马错的建议攻取了巴蜀之地,获得了更为珍贵的地址资源。关于这件事的辩论还是比较精彩的。张仪建议进攻韩魏之地,扩进中土。掌握地址要塞。而司马错的建议是攻取巴蜀,获得地址资源。双方的辩论还是比较激烈的。而张仪的策略,相比司马错的策略是没有高低可分的。而惠王听取司马错的建议。从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出惠王还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拥有地盘才是硬道理。我们先挑防御力比较弱的国家进攻。先占取地盘再说。韩魏虽然小,但是也不是开玩笑的啊。而且,我秦国进去了,别人也眼馋。这不是块烫手的山芋吗?

而秦惠王的务实一来是受谋士司马错的影响。二来他的出生背景也有一定的影响。惠王的父亲是秦穆公。秦穆公得商鞅变法使得秦国日益强大。这些惠王都是铭记在心里的。所以,在惠王的心里有钞票才是硬道理。注重地盘,注重钞票,惠王这个人还是很现实,很实在地。

根据惠王的这个性格,我们来分析他不采纳苏秦建议的逻辑。据本人的品读,应该有一下的顾虑:

顾虑一:苏秦阅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们可以确定苏秦来秦国是第一站,为什么呢?因为后章说到苏秦游说的钞票也花光了。黑色皮袄也破损了。说明他在秦国逗留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前篇惠王说到:先生不远千里而来登廷指教。这些都可以说明苏秦来秦国是第一站。也就是说苏秦在以前没有相关的成功案例。也没啥谋划的阅历。更是没啥来头。这样一来,面对比较务实的秦惠王,一般来讲是不太靠谱的。秦惠王背地里可能和士大夫们说:你们看看这个苏秦,出出茅庐,提出战争解决一些,你们说,这不是很可笑吗?惠王哪里有这个顾虑,是很可能的。

顾虑二:形同张仪

惠王在和苏秦的交谈中,仿佛看到了张仪的影子。两个人的主张极为相似。都是以战争为并吞天下的政策。而张仪本人的言辞强于苏秦。并且张仪本人阴谋较多。而这时候的苏秦都是阳谋较多。秦惠王在张仪和司马错之间的策略选择的是司马错。如今的秦惠王看到苏秦和张仪相似。就拼弃了苏秦。他可以毙掉张仪,也可以毙掉苏秦。

这里要明确秦惠王不是反对战争,如果他要是反对战争就不会去攻巴蜀。而是现在除了巴蜀之地已经攻下。其他地域的战机还不是很成熟。说明秦王还是比较善度时势的一个人。

顾虑三:言无利害

苏秦没有像他的前辈颜率一样,语言精简,但把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都说的很清楚。让人一下子觉得很动心。不仅仅是利的诱惑。还有名的诱惑。在苏秦的说辞中,不具备这些。这样惠王就在想:你小子说来说去,我发动战争到最好也没见到最实际的利益啊。你只是说发动战争多么多么好,可以吞并天下。可是我先取那个,再去那个,那个容易,那个困难。你都没说。这叫我怎么操作啊。没有所谓的可行性方案

顾虑四:性格保守

从惠王决断张仪和司马错的建议结果,我们还可以看出惠王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人。在采取军事行动中,一直都比较保守。那么面对苏秦的战争策略。惠王可能觉得风险是比较大的。还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心里踏实一些。苏秦的言辞不仅是大规模的战争,还是要干掉周天子。所谓枪打出头啊,诸侯谁都没说要干掉周天子。你苏秦却说要干掉。这个军事行动未免也太冒然了。我要是听了你的,必然遭到诸侯的群攻。

顾虑五:政治凌乱

秦惠王(前356年—前311年),又称秦惠文王或秦惠文君。嬴姓,名驷,秦公之子。前338年,秦孝公死,惠文王即位,公子虔诬告商鞅谋反,于是商鞅逃亡,被魏国赶回秦国内。商鞅于商地召集其党人,北攻郑县,惠文王派兵将商鞅生擒杀死后“五马分尸”于彤,灭商君之族。前324年,惠文王称王,随后韩、赵、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同年秦昭襄王生。前311年,惠文王死,在位27年,年有46,太子荡即位。

前338年,秦孝公死,惠文王即位。商鞅于商地召集其党人,北攻郑县,秦惠王派兵将商鞅生擒杀死后“五马分尸”于彤,灭商君之族,然而他并未废除商鞅之法。

秦惠王更元六年(公元前319年),魏国任命公孙衍为相,楚、齐、赵、韩、燕、义渠六国合纵攻秦,推楚怀王为纵长。

秦惠王更元八年(公元前317年),义渠趁秦与三晋大战,攻击秦国西部地区,大败秦军。秦惠王派自己的异母弟公子疾在东部战场战胜三晋联军,虏其将申差,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

秦惠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秦、韩、魏三国合纵攻楚,楚国大败。三国接着又打败了楚国的盟友齐国。秦国占领了楚国的汉中,使秦国本土关中与巴蜀地区连成一片。

秦惠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韩国大举攻秦。

秦惠王十一年(公元前327年),秦国在义渠设县,义渠称臣。

秦惠王更元十年(公元前328年),秦伐取义渠二十五城。秦国在西北地区占有了大片的优良牧场并开始设立相邦。

秦惠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秦惠王派出两路大军分别进攻齐国本土和在燕国的齐军,以支持自己的女儿易王后。在两路大军获胜后,秦惠王派自己喜的儿子公子稷入燕为质。秦惠王十岁就有了女儿易王后,儿女众多。

在这个年表当中,我们看到在惠王刚即位的时候,就面对商鞅这个政治强敌,刚刚上位的他没有惧怕或是无助。相传说秦孝公死前,就有过相关灭掉商鞅的暗示。

公元319年,诸侯合纵攻秦,这个时候已经是苏秦策划的。而从秦惠王即位后,338年,距离苏秦发动合纵相差19年。也就是本章的故事是发生在338-319年间。这段时间惠王不仅经历了伐取义渠,又经历了商鞅之变。可以说心里多有些感慨。

苏秦来的不是时候。政治凌乱是秦惠王最后一点的估计。

苏秦阅历,形同张仪,言无利害,性格保守,政治凌乱。这些都是当时秦王需要考虑事情,当然,或许有其他更多的顾虑。本人只能品读到此。

那么失败后的苏秦去干了什么呢?他又有哪些反思呢?是否就此一拜涂地?经过这件事,他是否改变了自己的政治策略呢?

请听下集:崛起苏子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54216/

《我品战国策》第二回苏秦连横说惠王之[惠王之虑]的评论 (共 10 条)

  • 那转身后的落寞
  • 晓梦芳菲
  • 今生依梦
  • 听雨轩儿
  • 林夕
  • 叶落萧萧
  • 着墨
  • 剑客
  • 惜缘
  • 拉萨的天空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