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吃掉明朝---碎金淌岭南33

2016-08-01 11:31 作者:白说废话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在帝王墓中,最寒酸的恐怕是邵武帝君臣墓。虽然地处风景秀丽的越秀山南秀湖畔,与抗清名将王兴妻妾合葬墓比邻,却无封土,也无仪仗。只有一块朴实简陋的墓碑,上刻明绍武君臣冢几字,存在于四季青郁的阔叶灌木丛下。这还是当今重视文物,几经搬迁为他们寻到的最后安息之地。最初的墓地在广州城北流花桥边,为乾隆年间广州士绅所建,早陷于一堆败草之中,后来为建广州体育馆而迁走。

如果不是满清捡了便宜入主中原,唐王朱聿鐭也不可能坐上四十天龙椅。这个皇位坐得仓促,连黄袍也是向粤剧伶人借的戏装。国家大乱,龙子龙孙们惶惶不可终日,跟着朱聿鐭逃到广州的就有二十多个藩王,还有无数郡王。广东虽是富裕之地,但养活这么多寄生虫也告困难。幸而在南明王朝中,邵武朝廷寿命最短,王爷们还没有来得及伸手敛财,即被李成栋带清兵全部活捉并处死了。

作为皇帝,朱聿鐭还算死的得体,他是自缢殉国。包括崇祯帝、永历帝,都没有屈辱地求活,而是保留了明王朝的最后体面,主动赴死。但作为一个王朝的死,明朝却不是一般的窝囊。它不是死于李自成之手,也不是死于八旗铁骑之下,这些明面上的理由,掩盖了它真正的死因。是朱氏子孙们不耕不织,生下来就躺在国家的钱粮簿上,生生地吃掉了明朝。

没有哪个国家比汉人更会繁衍,更没有哪个家族比朱家更会添丁加口。汉族在明代两百多年期间,增加了大约三四倍,而朱家从朱元璋算起,增加了几十万倍。这是真正的人口爆炸,不是指国民,而是指朱氏宗室。国民从六千万到一亿五千万,还在正常的人口增长值里。而朱家从一个小家庭发展到上百万人,让人瞪目结舌。世界上最大的家族莫过于孔子家族,发展了两千多年,至今也不过两百万人。朱明皇室用了不到十分之一的时间,就达到孔家的一半。

寿命同为两百多年的清王朝,新觉罗家族人口的峰值只有两万九千人,没有造成生死存亡的社会问题。但满清另有严重的包袱,八旗子弟是特殊形态的太子党,形成于军事民主时期。旗人生下来就由国家养着,一个最下层的旗兵,也有三四两月俸。每年几千万两的军饷,压得满清政府喘不过气来。最可悲的是,国家养活的是一群废物,打仗还要另外募集乡勇。

俗话说,人多好种田。明皇族这些人能种田也好,至少可以养活自己。可惜他们不会种田,皇家的体面不允许。他们只会利用皇权,抢夺民产、抢占民女。他们能安邦定国也好,至少国家支出的俸禄不是完全打了水漂。宗室的男性都有空头将军、中尉等衔职,却不能领兵打仗。这也是祖制规定的。朱元璋起初封了二十多个藩王,是想让朱氏子孙众星拱月,紧密团结在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周围。谁知事与愿违,宗室反而成了动乱的根源。动乱头子朱棣当了皇帝,以己为鉴,首先剥夺藩王的军权,又逐步制订严厉的宗室管理制度。比如二王不得相见,不得授职任事,不得干涉地方军政事务,不得结交地方官员,不得擅自离开封地。封地宗室成员出城池一步,也得派专人千里迢迢事先向北京宗人府申请。(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王爷们成了高级囚徒,唯一能够稳定地增加收入,以维持王府排场的事,只有多生子女了。明朝对官员薪俸为历代最刻薄,对皇室却是最优厚。明制规定亲王禄米一万石,郡王两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两百石。公主及驸马两千石,郡主以下逐级递减。只要多生一个子女,就能多分得一份民脂民膏。于是,朱明宗室开展了一场延续两百多年的、轰轰烈烈的、生儿育女劳动大竞赛。

第一场比赛冠军,由山西的庆王夺得。一辈子只有一个老婆的明宗朱祐樘,接到山西巡抚杨澄筹的报告,截至弘治五年八月,庆王已生育子女九十八名。孝宗摇头苦笑说,他数得过来吗?

第二场比赛的冠军,也是由百年后的庆王夺得。他发扬老庆王的吃苦精神,在床上日耕耘,光儿子就收获了一百多个。以至于家庭聚会,还需要管家一一作介绍,否则,同胞兄弟也不相识。

其他宗枝也不甘落后,洪武年间河南只有一位周王,到了万历年间,已有了五千多个皇族后代。终明一代,实封亲王六十五位,追封亲王二十二位;各王府封郡王六百二十四位,所封将军、中尉不可胜数。由于他们不辞辛劳,奋战床帏,继承先祖以来的光荣传统,到明末时,把皇室人口推到无限风光的一百万高处,成为一个庞大的特权阶层和寄生集团。

也许没有一百万,毕竟那时没有科学的人口普查,至今说三十万到一百五十万的都有。哪怕只有三十万,也绝对是一个让人恐怖的数字。这些人不劳而获,连去趟茅房也要人服侍,家里的佣人要超过正主儿几倍。这些主仆们体重加起来,足以压垮一个王朝的脊梁,这些大口张开了,足以吞没一个王朝的生机。从明代中期开始,各地官员惊慌地发现,他们本地的财政收入,已经不够供养居住在本地的皇族。比如山西地方财政收入为152万石,而山西王爷们每年俸禄是312万石。河南年财政收入为84万石,而需要供给王爷的是192万石。嘉靖三十一年,全国的税赋总收入是2285万担,各王府的俸禄就要853万担,占三分之一强。明眼人都在担忧,不久之后,以中国之地大物博,可能举全国之力,也无法养活这一家一姓。此时离明亡还有百年出头,朱氏宗室还在疯狂地制造人口,享受特权带来的盛宴。

不仅于此,寄生阶层还包括其它皇亲国戚。明代外戚不能干政,少有封为实缺官职的,皇帝就从经济上加以弥补。比如生活简朴的明孝宗,一次就赐给张皇后的兄弟上千顷良田,还有两次赐给官产宝源店房各六十七间。这些皇亲国戚和藩王一样,只要不养兵造反,干什么违法乱纪的勾当都不要紧。开金矿、夺民田、抢民女、霸民产,样样都来。明初宗室的食邑基本上都在河南,不久河南土地不够了,食邑就向全国扩张。各地农民要么沦为租户,要么投献权势,免缴国税。当然,投献的代价也不轻,起码自由之身丧失了,成为赤贫的农奴,但至少可以避开贪官污吏的压榨。

土地和国有资产高度集中于权贵手里,为改朝换代提供了最充足的理由。

堂吉诃德的同胞,修道士马丁•德•拉达的《中国札记》写道:士绅的人数接近税户,这是我们旅经各地发现的。有的纳税户是按六、八或更少的人数纳税,尽管他们户内人口更多;他们好些人都这样告诉我们的。例如有个叫苏对我们说,他户内有七十人,但他只纳七人的税。另一个人对我们说,他户内约六十人,他只交四人的税。因此登记的纳税人口远远少于应纳税的人口。

宗室人口呈现几何式暴涨,只有把负担转嫁到普通百姓头上,政权机制才得以继续运行。即便如此,国家税赋收入也是锐减,以至于筹备抗清的辽饷成为崇祯帝永远的噩,至死也没有结束。特权阶层无所顾忌地享受权力盛宴,不仅成为国家之害,国民之害,也成为自身之害。天造万物凭劳而取,没有免费的午餐。因果报应终归要发生,祖上狂欢作乐的欠债,将由子孙后代连本带利来偿还。

民怨沸腾,明代早该灭亡,它已经被龙子龙孙们吃得只剩下一副空壳,只差一个契机。中国人忍耐力非常强悍,只要还有一口饭吃就绝不会造反。一个偶然因素,拉开了李自成造反的序幕。朝廷为了节省财政开支,裁剪了陕西驿站传递文书的兵卒,李自成失业了。那时再就业形势很严峻,既没有外资企业,也没有合资厂矿,只有同样被逼上梁山的人招兵买马。深层次原因是,明王朝的盘剥,又遇十七世纪上半叶连续不断的天灾,让勤劳朴实的农民走投无路,纷纷揭竿而起。明末十三家义军演化为李自成、张献忠两大流寇,给明王朝敲响了丧钟。到了这时,皇子皇孙们才觉悟,他们享受的盛宴不是免费的,不仅要付费,而且要为他们的列祖列宗付费。起义军刀锋过处,宗室成员的脑袋最先落地。

崇祯十七年初攻克太原后,李自成军捕晋宗室四百余人,送西安,悉杀之。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军又攻取大同。六天之内,代王朱传齐以下的四千多名诸王宗室皆被杀。其他郡王也几乎没有幸免。李自成军仅在山西一地,就杀掉朱姓子孙一万多人。李自成没有嗜杀的名声尚且如此,人称屠夫的张献忠杀起朱氏宗室成员更像割草。

朱氏子孙毕竟太多了,农民军只杀了一部分,余下的留待满清解决。只是南明各帝没有料到,殚精竭虑辅佐残明政权的,是被这个政权敲骨吸髓的农民。面对亡种的威胁,亡国的仇恨已不重要,张献忠的养子李定国和永历帝为抗清走到一起,为挽救风飘摇的南明朝廷孤苦奋战。直到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死,李定国才忧愤成疾病逝于云南。没有文化的农民,为保卫华夏衣冠吐出最后一口气。

埋葬在越秀山的邵武朝,短暂四十天没办什么好事。它把两百年来藩王不能参政的积郁爆发出来,与永历帝争正统打了一仗,看谁更有资格成为食物链的上端。邵武帝胜了,虽胜犹败。在李成栋率领清兵杀气腾腾扑向广州时,邵武朝已经没有可用之兵,只能束手待毙。南明失去富裕的广东,回旋之地大为减少,永历帝慌慌张张逃往广西大山之中,也成了当初明朝追击过的流寇。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55684/

吃掉明朝---碎金淌岭南33的评论 (共 8 条)

  • 襄阳游子
  • 绝响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雪灵
  • 暮兮颜
  • 昆山
  • 闵俊芳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