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张

2016-06-19 15:49 作者:寒山落梅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看张

以前,看小禅的一篇文章,文中说服装设计师张书林的妹妹看书,到什么程度,两天一本,而且一直如此。那时,简直不能相信。今天,买了张爱玲的《私语录》,一个下午就看了过半,还做了一些读书笔记,明天看完绝对没问题。才相信,世上的事,只有喜欢与不喜欢之分。喜欢了,自然无难事。

我从十七岁开始读张爱玲,到现在,二十多年了,可谓是资深张迷。可是真正读懂她,却是人到中年了。看许多学生拿着张爱玲的书,叽叽喳喳的笑着看着,就知道他们没有读懂。这亦如十七岁时的我,上课偷偷在课桌里看张的书,被胖胖的女教务主任给抓个正着。我以为她会没收了去,没想到,她把书递给我淡淡的说,读张爱玲的书,你这个年龄太早了。很多年后,我知道她说的是对的。有些作家的书,需要有一定的阅历才能读懂读透。

我虽是张迷,却极少去写她,太深爱的东西,是不想与别人分享的。看她在不同作家的笔下灿烂着,寂寞着,苍凉着,就很难过。她的一生被人翻来覆去的嚼着,一遍遍,从出生,到家世,成长的辛酸,到那段乱世之恋,远走异国的凄凉,一一被人翻拣个底朝天。不过,更多的人注重的却是那些八卦猛料,她灵魂深处的东西却被这个浮躁的社会给屏蔽掉了。她成了一种营养快餐,被各种各样的人消费着。任何人都可以给她写传记,那些杂七杂八的版本满天飞,充斥于各个书店最醒目的地方。而我,只看她的作品。卡尔维诺说,一个作者只有作品有价值,因此我不提供传记资料。

今年暑假,无论如何要去上海的常德公寓看看。哪怕是远远的看一眼,也算了却一桩心事。那次,与朋友聊起假期旅游的事,我说我要去上海,不为看外滩,不为欣赏东方明珠。只因有她。她在那里。这是我去上海的全部理由。在我心里,她就是上海的灵魂。上海没有她,会苍白许多。多少繁华富丽,只是浮在水上的油花,只有她看到了,那苍凉的底子。

下午看《私语录》,发现我与她有诸多相似之处。隔着书页与年代,都能闻到同类者的气息。比如我们都深度近视,又不愿戴眼镜,在路上,看不清楚人,经常被误认作清高,矜持;我们都喜欢昼伏出,独来独往,像不近人情的小兽,容不得别人靠近。和我相处几年的邻居竟不知我的职业,在她们眼里,我只是一个深居简出的中原女子,一个男人的妻子,一个孩子妈妈。仅此。再比如,我们都孤身在外,有许多难言的苦衷。可是,如木心说的,搞艺术的人,必须到外面去,离开家乡,走的越远越好。看到这样的话,心里还是有一丝安慰。而我走的还不算远。(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她在国外和一个老剧作家赖雅结婚,她告诉别人自己是为了爱才嫁给他,决不是凑合。她说的话我都能懂,即便有爱,即便有一丝幸福,也是打了折的。是欢笑后的那么一丝惘然,是孤独里的一点慰藉。是再也不奢望后的一丝平静。

我们都是孤独的人。倔强,决绝的孤独,不肯低头,妥协。也绝不回头。而她更是决绝到底。赖雅去世后,她便在异国他乡孤独终老。

读她的语录,时而叹息,时而微笑,觉得一句一字全进到心里去了,是贴心贴肺之感。这就像两个人对坐聊天,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贴心。有些人,虽真的在谈天,却东瞧瞧,西看看,是全部入心的疏离,隔膜。

贾平凹说,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是的,这就够了。她曾自嘲自己的人与作品皆是“出土文物”,我却一直觉得她在现世,在每一个时代。在上海的月光下,冷冷的,看着一场又一场浮世绘。

台湾作家水晶曾在夜里拜访过一次张爱玲,他把她形容成一只蝉,藏在树荫深处,叫声极细微,吱,吱,吱,却振聋发聩。她是有这种能力的,无论她躲得多远。藏的多深,那声音始终会传出来。无怪胡兰成第一次见她,便说:见到张爱玲,诸天都要起各种震动。

《西厢记》里说:好思量,不思量,怎不思量?这个文字里有巫气,有鬼气的女子,怎不令人思量?那劈面而来的惊艳,仿佛就在眼前。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又到了蝉鸣的季节,在声声蝉鸣里,才忽然醒悟,这个女子,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白玫瑰与红玫瑰的故事,却仍在人世间流转。。。。。。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46734/

看张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