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那年元宵夜,雪打灯笼乐

2015-12-05 09:30 作者:诗意乡村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同事小王是山东人,他说,元宵节到了,想给孩子买个挑着的灯笼,结果在玉溪城里找了大半天也未能如愿。原来,这里没有元宵节小孩子挑灯笼玩的风俗习惯。呵呵,各地风俗不一样嘛,很正常啊。我是陕西人,老家的风俗和山东那边有点相似,所以小王的几句感慨让我不由得想起许多往事,当然,都是有关元宵节挑灯笼的事情了。

打灯笼兆丰年。这是老家的父老乡亲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谚语。大意是说,如果元宵节期间,孩子挑灯笼的时候,遇上一场难得的瑞雪,那这一年肯定就是一个难得的好年景,风调顺五谷丰登,那该是多么美好的愿景啊。然而,小时候的自己,挑灯笼的记忆里,常常有被雪打湿了的不快,然而每一年依旧是难以填饱肚子的时候更多一些,所以就感觉大人的话有欺骗小孩子的嫌疑,也不怎么相信了。当然,如今想来,自己的童年是最为荒唐的岁月,哪里会有吃饱穿暖的日子,那只是一种无比美好的奢望罢了。

在老家,正月初七以后,家家户户就会为元宵节做着准备了。这时候,小村里隔一两天就会有卖灯笼的小贩沿街叫卖了,这时候,孩子们可最快乐了,小子女娃成群结队的跟着卖灯笼的走东村转西乡,屁颠屁颠地不亦乐乎。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大人的斥骂,那么傻乎乎地叫好喝彩,跟在小贩后面帮着他叫卖,或者招揽顾客,乐此不疲..

那些走村串乡卖灯笼的往往是两个人,他们一前一后抬着装满灯笼的用布或者蛇皮袋子做的大柜子,里面是五颜六色的火罐灯笼,另外一个人,背一个大挎包,那里装满红蜡烛,说是羊油制成,点燃之后有的淡淡的腥味,很好闻。每到一个村子,他们会把大柜子摆放在人市上——村里人最多最闲散的地方,然后我们就帮着叫卖了,“火罐灯笼,一块五个”,稚嫩的童音此起彼伏,脆响地飘荡在乡村充满年味的街道小巷,悠长清亮。

这个时候,村里的大人就会带着小孩来挑选灯笼了。装灯笼的大柜子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卖灯笼就让顾客在里面用眼睛跳,然后拿出一根长长地细细的竹棍把顾客看中的灯笼勾出来,一般是家里有几个小孩就要买几个灯笼,当然还有走亲戚必备的礼物,所以少的家里要买三五只多的就要买八九只了,挑好了灯笼,小贩就用一根长长地红头绳把它们穿成一串,然后收钱,全是那一毛两毛的角币,看起来很多,呵呵,其实没有多少钱啊。这时候,再买几把羊油制作的红蜡烛,大人们喜笑颜开,孩子们更是欢天喜地,微风扬起,五颜六色的灯笼漂在人们的头顶,像五彩斑斓的气球,点燃着人们的快乐和微薄的幸福,小村的年味也就变得更浓了。

挑选灯笼是有讲究的,红色的灯笼白天好看,鲜艳热烈色彩明丽,可是晚上在里面点上蜡烛,就有点黯淡了,因为颜色太深啊。黄色的灯笼温馨恬淡,色彩不是很好看,可是晚上的时候最亮。当然还有其他颜色的,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挑选,那也是展示个性的机会了。有些灯笼上面是各种色彩,有的绘有简单的山水风景,或者描着人物场景,这些都引人无限遐想。也有些上面写着四个大字:五谷丰登,恭喜发财,风调雨顺,福禄寿喜,前程似锦,等等,都是人们对于生活的一种美好祝愿和期盼。(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那时候,我们最喜欢的就是这种老家方言叫做“火罐灯笼”的经典形状了,还有一种折叠式的灯笼,比较便宜,和火罐灯笼的制作材料一样,只是可以折叠罢了,拿起来很方便,适合保存,如果保护得好,来年还可以继续使用,我们形象的称之为“牛屎扑沓子”。呵呵,那个时侯,不管怎么样,只要有灯笼就行了,有些买不起灯笼的人家,还自己动手给孩子做灯笼,那是比较麻烦的,糊好的灯笼样子也不好看,常常让小伙伴们耻笑,然而其中凝聚着父母意却是毋庸置疑的,当然也包含了他们的无奈和辛酸啊。

进入正月初十,每到晚的时候,挑灯龙的活动就开始了,这可是小孩子们最可信的时候啊。微微有点温热气息的夕阳刚刚落尽西边的树梢,还没有沉入远处的地平线,就有心急的孩子在家里嚷嚷着让父亲给他点灯笼,家境好点的会立刻满足孩子的要求,稍差一些的则要难说的多了,轻则一顿呵斥臭骂,重则手打脚踢,让你滚一边去,呵呵,你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高高兴兴地满世界疯跑了,而你只好在墙角里抹眼泪了。

夜幕完全降临了,天空的星星也眨吧着眼睛,月儿已经露出大半个圆脸,孩子们的欢笑声便在小村的上空飘荡起来,伴随着稀稀拉拉的鞭炮声,回响飞扬在年味依然的夜里。当我们从家人手里接过点燃的灯笼的时候,那种兴奋激动幸福便写在稚嫩的红红的小脸蛋上,稚气的黑黑的大眼睛里。然后我们会东家进去西家出来呼朋唤友,一会儿由三五成群就会扩大到成群结队,一长串提着或者挑着灯笼的孩子们,穿行在村里的街头巷尾,那情景该是多么壮观美好啊。

村里的父老乡亲大多数住在老村,那是被人们形象的称之为“架板庄子”的一处向阳的山坳处。全村有多达五层的街道,每一层都依着山崖挖掘窑洞,一家少则两孔,多则四五孔,这决定于人家的人口和经济基础。这样全村自然的就形成了层层叠叠长长短短的居住格局。那时,我家是住在最第一层的窑洞里,在每一年的时光里,元宵节挑灯笼,应该是记忆里难得的快乐事情。住在附近的一群孩子,大大小小,男男女女,挑着各色灯笼,疯跑在村庄的凹凸不平的大街小巷的情景让人难忘。如果站在村子的最高处,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每一层的窑洞门前的小巷子里,或者星星点点,或者成串连接,或者聚成一堆的灯笼,在夜色里缓缓的动,悠悠地走,或者轻轻地飞。

天晴的夜晚,我们会疯玩到深夜,回到家,父母已经酣睡入,我们只好悄悄收好灯笼,轻轻脱衣钻进被窝,累了,身子挨着温热的被窝,就会不由得感觉舒服,但是心里想着刚刚经历的快乐,就那样进入梦乡。当然,几乎每一年的元宵节期间,都会或多或少落一场雪,那是大人们期盼的日子,对于我们,则是有点不快。赶在雪落之前,我们迎着轻轻飘落的点点雪花出门,呼朋引伴地奔跑在阴沉厚重的夜色里。有时候我们蹲下来,挤在一起,看谁的蜡烛快要燃尽了,赶忙换上备用,那一刻,几个小脑袋挨挨挤挤在一起,围成一个圈,生怕寒风熄灭了火烛,因为大人说,那是相当不吉利的。换蜡烛期间,也会发生意外,冷不丁一个环节没做好,就会点燃灯笼,一群孩子呆呆看着,一声尖利的嚎哭穿过夜空,刺破村庄的宁静,似乎惊得那些雪花也乱了姿势。毫无疑问,这个孩子回家,会招来大人们的一顿呵斥。此时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就会哄着别哭,会把自己的灯笼拿给他玩,这一哭叫,吸一口冰气,肯定会感冒甚至发烧,那可又要连累家里多少人啊。然后我们一群拥着送她回家,见到他的父母,自然会七嘴八舌找借口,说明灯笼不是他故意烧坏的,大多时候,家长看着我们可怜兮兮的深情,会摸着我们落满雪花的脑袋说,没事的没事的,娃娃们,赶紧回家去,不早了啊。然后我们心怀忐忑的告别,那个小伙伴也会满是不舍的目送我们离开。

喜欢看着雪花落进灯笼里,在燃烧的蜡烛的小小火苗上滋滋地响着,灯笼的微亮,映着我们冻得通红的脸庞,那一刻什么都忘了,寒冷,甚至饥饿,只有灯笼带给我们的快乐伴随着雪花降落,直抵我们心底。如果雪大的日子,我们会站在院子里,或者不出窑洞的门,也要点着灯笼,眼望着苍茫的夜空,天空里灰蒙蒙的一片混沌,越来越大的鹅毛般的雪花让我们无比沮丧。睡觉吧,傻孩子,在灰暗油灯下做针线活的母亲会催促着。我会极不情愿的熄灭灯笼,爬上土炕。因为此刻出去,甚至走不到门外,灯笼就会被雪花打湿了,那样,好看的灯笼就会真的变成一团五颜六色的牛屎。只是,那夜的梦里,自然会有灯笼和小伙伴们一起出现。

远去了,那些年的元宵节,那些挑着灯笼的日子,不可重现无法复制,只有在记忆里重温——那灯笼,那雪花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01840/

那年元宵夜,雪打灯笼乐的评论 (共 11 条)

  • 晓梦芳菲
  • 心静如水
  • 听雨
  • 三角
    三角 推荐阅读并说 家长看着我们可怜兮兮的深情,会摸着我们落满雪花的脑袋说,没事的没事的,娃娃们,赶紧回家去,不早了啊。然后我们心怀忐忑的告别,那个小伙伴也会满是不舍的目送我们离开。无奈和辛酸,但灯笼带给我们的快乐伴随着雪花降落,直抵我们心底。
  • 沐子
    沐子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
  •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雪打灯笼兆丰年。这是老家的父老乡亲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谚语......
  • 张炜杰Ken

    张炜杰Ken远去了,那些年的元宵节,那些挑着灯笼的日子,不可重现无法复制,只有在记忆里重温——那灯笼,那雪花。欣赏好友佳作,赞!

    赞(0)回复
  • 木谓之华

    木谓之华佳作欣赏,推荐阅读!

    赞(0)回复
  • 笔墨丹青

    笔墨丹青写的真好。欣赏了、拜读了。赞!

    赞(0)回复
  • 雪

    雪,欣赏。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