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逆向思维中求美(文化散文)

2015-08-17 11:59 作者:涛拍山城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在逆向思维中求美

郭有生

逆向思维,你知道吗?

一个酒瓶,用橡皮塞子塞着,你不能打破酒瓶,也不能拔出塞子,那么怎样才能让酒倒出来呢?用逆向思维的人回答,既然塞子不能拔出,那就推进去。

有个教徒祈祷时烟瘾来了,就问神父,“祈祷时,可以抽烟吗?”神父断然说“不行”!另一个教徒也遇到这样的事,却用逆向思维想到了解决的办法,他问神父: “在抽烟时,可以祈祷吗?”神父回 答:“当然可以。”

一般人拍集体照,常喊一二三,为大家集中注意力,以防有闭眼或有其它小动作的,但还是时常有人在按快门的那一瞬,忍不住眨了眨眼。英国摄影师巴尔特,也用逆向思维,却要求大家先闭上眼睛,待喊一二三时,在最后的节点再睁开眼睛,结果拍出来的照片居然个个目光炯炯有神。(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其实在书法艺术的创作中,人们也时常用逆向思维。用逆向思维,可以开阔思路,发现富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元素,突破原有认识的藩篱,创作出能体现独创精神的书法作品。比如我们知道,许多书法作品的结字,左低右高,那么你逆向一思维,自然会想到左高右低的结字形式,这样的形式具有怎样的表现力呢?其实在《散氏盘》中,就可以看到这种情形,仔细观赏,你会感到一种飘逸的动势。我们一般的隶书,多为横势,一字如有两横,必定上收下放,上短下长,但吴昌硕在“华亚鹿车出,潮平鲤翰来”等隶书联中,却逆向处理,字取纵势,双横却是上长下短,比如“平”、“来”、“亚”等字都是如此,连“出”字都因这个因素,而上“山”宽下“山”窄。刘江在《五岳储心胸 峥嵘出笔底 》一文中这样称赞:“吴昌硕‘曾读百汉碑’,又以篆体结法纳入隶书,变横扁为竖扁,改横势为纵势,易左右舒展为上下伸展,间架距离,则上紧下疏,上宽下束。很多字的形体呈伞状,有如参天大树,上为遮天绿荫,郁郁苍苍,下为万岁枝干,老辣古拙。有的则如千仞壁立,巍峨傲岸,显得气度不凡,颇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气象’。“你看,如此杰作和逆向思维关系多么密切!如此想来,隶书可以横势变为纵势,那么篆书就不能纵势变为横势么?你这样的逆向思维,当然没有不妥,其实书法家陆维钊不就是把篆书写成这种模样吗?

逆向思维,可以是一元性的,这大多在思维中体现为反义词的转换,就像上面所说的横想到了纵,纵想到了横。再比如篆体的特点是“静“,逆向想来自然是”动“,于是韩天衡居然把静穆的篆书写成了飞动的草篆。苏东坡不是曾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大家自然对这样的论断赞不绝口。但用逆向思维想来,结论自然变成了”有意于佳乃佳尔“,这是否就是错的呢?比如毛泽东在题写报头,那一定是”有意于佳“,不然为什么许多报头他要书写多遍呢?据说”人民日报“那四个字毛泽东就写了四遍。那么,有谁说毛泽东题写的报头不好呢?倘若以苏东坡的话来推论,现在参加书法大赛的作品自然都不好了。再说,我们所说的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都是一种目标明确的”有意于佳,不是却凭此理念创作出许多杰作吗?还有如果“无意于佳乃佳“是正确的,那么”意在笔先“等观点是否就是错的呢?其实,我想”无意于佳“,那是率性而作,表现出的是潜意识中的本性;而”有意于佳“,那是随情落笔,表现出的是自己显意识中的审美情趣和理性情感

二元性的逆向思维,一种情况是把关系中的两个对象位置互换了。比如,司马光砸缸来说,一般的救人思维是——让人离开水,司马光的思维是——让水离开人,这里的关系二元是“人”与“水”,处理的方式“离开”这点不变,变化的是那二元的位置已经互换了。再比如,我们小时候,小学课本上有篇写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就用了逆向思维,因为一般的思维是要喝到瓶中的水,应当嘴接近水,而乌鸦向瓶中投石子,显然是要水接近嘴。我们常说名师出高徒,那么逆向不就是高徒出名师吗?在书法中,有一种说法,情感触发联想,逆向想来就是联想触发情感,某书家曾谈到书写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处于其意境的情感氛围中,联想到了崖高水急的画面,于是用笔雄浑粗犷,行气曲折跌宕;而欣赏这样的作品,自然会由这线条联想到自然界的壮丽奇峻的景象,而触发我们心中的情感。再如,我们所说的上疏下密与上密下疏,左收右放与左放右收等也都是这种类别的思维,只不过这二者的关系是位置关系。更多的二元逆向思维就是常说的反过来想,比如书法中,丰富的对比能使书法整体效果耐看、深刻、富有审美趣味,那么反过来想,书法整体内容能使对比显示出自己的地位、价值和审美意味。

逆向思维还表现在我们当面对对立性的一面时,就应当逆向而想到另一面,让二者有时间性的顺序组合或空间性的位置组合。清代的笪重光在《书筏》里说:“……将欲顺之;必故逆之,将欲落之,必故起之;将欲转之,必故折之;将欲掣之,必故顿之;将欲伸之,必故屈之;将欲拔之,必故擫之;将欲束之,必故拓之;将欲行之,必故停之。书亦逆数焉。……机致相生,变化乃出……”。这是相对因素的时间性的顺序组合。书法中疏密、虚实、方圆、欹正等的组合,往往是空间性的位置组合。这些组合,或为了变化,或为了衬托,或为了制约,从而形成一种组合性的有意味的形式。胡抗美在《在空间与时间的维度上遨游》一文中说:“从某种意义上看,组合效果才是书法的内容。森林是树木的组合,但一棵树的形状无论如何也代表不了森林的浩瀚与神秘;篱笆是高粱杆或芦苇杆的组合,但一支高粱杆或一支芦苇杆,怎么也产生不了篱笆墙的味道。”

逆向思维,是一种具有创造性意义的思维。陕西书法家杨培才的背侧书法,就能体现这一点。张欣在《访西安珀信文化艺术研究院书法家杨培才》一文中介绍访谈时,有这么一段话:

“我的背侧书法是在继承老一辈行书、楷书、隶书、草书的基础上利用平面数学的理论加以创新的,字写出来后,需先旋转90度,再翻转180度,看到的才是正字。”毕业于陕师大数学系的杨培才,说起背侧书法的创作理论,显得格外自豪。“因为常年练习背侧书法,自己的思维模式也受到了影响,经常会用异于常人的逆向思维去思考问题。”他回忆道,“一次,朋友出了个字谜:‘太字多一点’是什么字?结果好多人都猜不出来,我想了想,说是‘大’字,既然‘太’字多一点,那把那一点去掉不就行了。听完我的话,大家都表示很佩服。”

看来,每一个书法人应当学会这种逆向思维。

2015.08.17早写于陕北榆林(文化散文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77266/

在逆向思维中求美(文化散文)的评论 (共 5 条)

  • 春暖花开
  • 荷塘月色
  • 心静如水
  • 寫意人生
    寫意人生 审核通过并说 好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逆向思维还表现在我们当面对对立性的一面时,就应当逆向而想到另一面......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