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过年

2014-04-11 08:18 作者:岳广财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六几年的时候,我十一、二岁,那时候我最盼望的是过年,因为过年才能杀猪,吃上猪肉,吃上饺子,穿上新衣服。

辽西的农村季来的早,而且冬季时间长,所以一过冬子月(农历11月),这里的人们就开始“猫冬”了,愿意出门的,就在阳光充足的地方靠墙跟,拉家常;不愿意出门的,就坐在炕头上围火盆。

一进腊月(农历12月)门儿,各家各户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养猪养羊的户就开始杀猪宰羊,然后把猪肉和羊肉放在窗外的缸里冻起来,准备过年食用。

腊月十七八,就开始再就是淘米、做豆腐了。所谓淘米,我们那里就是包粘豆包,俗语叫馍馍。把生产队分给我们的粘谷子,有的是粘高粱在生产大队粮谷加工厂去皮磨成米,回家来后,把磨成米的粘米放在大锅里或者是大缸里,用清水反复淘几遍后,捞出来控干。根据粘米的粘度,按比例添加苞米来降低粘度,太粘和太笨蒸出来的豆包都不好吃。

父亲和哥哥、还有我把淘出来的粘米和勾兑好的苞米用毛驴驮到大队粮谷加工厂,加工成混合粘米面。到了年关,各家各户都淘米,要在粮谷加工厂门前排队磨粘米面。母亲在家里用爬豆糊豆包陷,等把爬豆糊成像高粱米干饭一样,豆陷就算糊好了。我们晚上把粘米面在粮谷加工厂磨回来以后,倒到一只大笸箩里,用开水把粘米面活成半干不稀状,放到事先准备好的摆放在炕头上的空水缸里,用盖子和棉被盖好,用这种方式加温和保温,令其粘米面尽快发酵。

第二天早上,母亲早早起来,找来亲戚和左邻右舍的女人们,一起到我家包粘豆包。包粘豆包其实就像包菜包子,但是不用赶面皮,只是用手抓一块比拳头小一点经过晚上发酵的粘米面,夹在双手掌中间拍成面饼,放进一或两汤匙豆陷后,用双手使劲攥成团,挤出空气后揉圆了,放到蒸屉上在灶台的大锅里蒸30分钟左右就蒸熟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和父亲、哥哥、还有弟弟负责用木铲把蒸好的粘豆包一个一个地起下来,放到秫秸穿的帘子上摆放在窗外,由于天气寒冷,粘豆包很快就冻上一层薄薄的冰,然后再把结冰的粘豆包放到窗台底下的一口大缸中冷冻储存起来,这种做法使粘豆包不会发霉变质。以后,每天早上吃的时候,把冷冻的粘豆包从大缸中取出来,放到蒸屉上加热后就可以使用了。一般要吃到来年的3、4月份,因为粘豆包是我们家过年期间的主食。

到了农历腊月廿三,就算真正意义上的过年了,不过,这一天叫小年。

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在我们那儿给灶君叫灶王爷。传说灶王爷是通晓人间罪恶的地下神仙,每年的腊月廿三晚上,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的罪恶丑态,以致玉皇大帝降旨进行惩罚。所以,每到腊月廿三这天晚上,各家各户都要在自家的灶台前祭祀灶王爷,求他上天向玉皇大帝多说好话。

廿三的早饭,我家吃的是昨天包的粘豆包,吃过早饭后。父亲把一位年长的先生请到家里来,这位先生读过“国高”(国民党时期的高中),每到小年,我们家都把这位先生请到家里来写对联、联。

老先生带来笔墨和砚台,我们家准备大红纸,我在桌前给老先生研墨。他戴上老花镜,拿起毛笔在我研好的砚台上蘸了又蘸,在裁成条状的大红纸上开始写对联。对联贴在前门框两边,老先生上联写的是:春风杨柳万千条,下联是:六亿神州尽舜尧,横批是:气象万千。春联贴在屋里顶在房梁下边、靠在炕沿边的木头柱子上,内容是王安石的一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联、对联写完后,又在方块的大红纸上写了几块“福”字、“酉”字,这些字都贴到门外、柜子上和装粮食的大缸上,不过都要倒着贴,意为“福”到、“酒”到。除了这些外,还写了“猪羊满圈”、“金鸡满架”等条幅,贴到猪圈、鸡架上,以求来年六畜兴旺。最后写了一副没有横批的小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幅小对联是供晚上祭祀灶王爷用的。

送走老先生后,我和哥哥把晾晒干了的对联、春联、“福”字什么的都分别贴起来,又把在集市上买回来的财神(有的地区叫门神)贴上。财神分“大财”和“小财”,“大财”贴在前门的横门框下,“小财”贴在后门的横门框下,意思就是“招财进宝”。

约摸到了中午时分,母亲就开始筹备晚饭了。我家到了腊月廿三开始,每天就吃两顿饭了,一是节省粮食,再就是快过年了,没有什么活干,也不饿。腊月廿三的晚饭一般都是吃饺子,生产队早已把国家给我们吃返销粮的水果产区下拨的每口人2斤白面发到各户了。母亲把冷冻起来的2斤五花猪肉拿到屋里让它慢慢地解冻,然后用菜刀在杨树墩子做的菜板子上“叮叮当当”地剁起来,这声音在大门外听的真真切切。我和弟弟在大门外一个一个燃放者小鞭,也就是现在的1千响的鞭炮。那时没有钱买更多的鞭炮,只能把一挂鞭拆下来,一个一个地分着燃放。

晚上吃完饺子,大家坐在炕上、地下一起听挂在房梁上小广播喇叭。到了年关,广播里也都是播放喜庆的文艺节目,有评剧《刘巧儿》、《花为媒》,豫剧《花木兰》、《朝阳沟》,相声《行记》、《改行》、《友谊颂》,评书联播《夜幕下的哈尔冰》等等。

我们听戏,母亲在灶台的锅里用粘米和白砂糖炒“小锅白糖”,用来晚上祭祀灶王爷时,给灶王爷吃,好让灶王爷嘴甜甜的说好话。

夜幕降临了,母亲把白天老先生写好的“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贴在灶台两边,灶台前摆好水果、饼干等贡品。把“小锅白糖”放到一个瓷碗里摆在灶台前,然后把贴在灶台墙上的纸“灶王爷”画像轻轻地撕下来,用火柴点着后,嘴里不停地叨叨:“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好话多说、赖话少说”,意思就是让灶王爷升天后,向玉帝给我家多美言几句,保我家一年平平安安。等把快烧尽的纸“灶王爷”送到灶坑里燃尽后,祭祀就算结束了,母亲把“小锅白糖”分给我们每人一块吃掉,母亲说:“人吃了,以后的生活就甜甜蜜蜜了”。

以后的几天,每天都有一个传统活动,按照我们那里的习俗,廿四是扫房日。传说在人间居住的人身上都附着一个三尸神仙,他经常向天上的玉皇大帝说人间的坏话。玉帝当即命三尸神给说玉帝坏话人家的墙上做记号,再让蜘蛛结张大网,挂在屋檐下。玉帝又命王灵宫在除夕之夜下界,给这些人家降祸。

不料,三尸神的阴谋被灶王爷发现了,他向各家各户贴在灶台墙上的纸灶王爷下通知:从腊月廿三晚上祭祀灶王爷后的第二天起,一直到除夕前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干干净净。等到王灵宫奉玉帝旨意在大年三十除夕之夜下界后,到各家各户察看时,让他看到家家户户都很干净,百姓安分守己,不能让三尸神冤枉人间好人。从此,廿四扫房,贴新年画就已经成为辽西民间的习俗了。

过大年,我们吃荤和吃素的人家不在一天过,吃素的人家,也就是信佛的人家,是在三十的前一天过年,吃荤的人家是在三十那天过年。

我家吃素,在腊月廿九这天过年。过年这一天就更忙活了,过年的主食是大米干饭,那时的大米也是国家给我们吃返销粮地区下拨的,一般是每口人一市斤,我们家5口人,能够过年吃三、两顿大米干饭。那时过大年的副食主要是:一碗蒸肉,肉很少,每片猪肉的中间夹上一片用淀粉炒成的闷子;一碗蒸漾白菜,就是把猪肉馅活成和饺子馅一样,用白菜叶一块块地包好,放在碗里用蒸屉蒸熟;一盘猪肝炒白菜片;一盆炖酸菜。那时过年没有鲜细菜,过年基本就是这几样菜了,不过这些菜平日是吃不到的。

下午两三点钟,吃完过年饭,我和哥哥、弟弟一起到大门口去燃放鞭炮,这一次放鞭炮没有拆开放,把一挂鞭挂在长长的竹竿顶上点着后让它一次响完。二踢脚,也就是两响的大爆竹,哥哥一只手捏着,另一只手用烟头点着导火索,“丁”、“咣”,二踢脚先是在脚下炸响,然后借着推力飞向高高的空中“咣”的一声炸开了。我不敢用手捏着燃放,只好把它一头埋在土堆里,

用一支长长的秫秸点燃后再把埋在土堆里二踢脚导火索点着,撒腿就跑开了。这种方法,不像哥哥那种用手捏着放的响,有时还横着炸开了。

到了三十那天,吃荤的人家过大年,我家一天吃素,不吃肉和荤油。到了晚上,就是除夕夜了,可以开荤,吃猪肉馅饺子了。

到了三十晚上,母亲开始包饺子,做“年夜饭”了。“年夜饭”也叫“团圆饭”,辽西地区三十晚上“年夜饭”吃饺子,大概早在汉代就开始了。旧时,由于生活水平较低,平时吃不到饺子,只有到了过年时才能吃到两顿饺子。我们那儿在三十晚上包的饺子,都是捏的一顺边的柳叶状,意思就是来年风调顺、一帆风顺。三十晚上的饺子是煮饺,剩下的留着大年初一早上吃蒸饺。

我们那里还没有通上电灯,不过除夕之夜,也要灯火通明,正屋、外屋都要点上蜡烛,猪圈、羊圈即使是空着的也点上“气死风”的煤油马灯。把米口袋嘴敞开,好让三十晚上财神爷来往米口袋里装米。

那时,没有电视,我们一边吃着煮饺子,一边依旧听广播,三十晚上的广播节目更丰富了,多数都是喜庆的相声什么的,不过也播放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和喜儿的“扎红头绳”唱段。

吃晚饺子,约摸到了晚上12点左右,各家各户开始燃放鞭炮了。大户人家的鞭炮买的多,品种也多,燃放的时间很长。我家没有钱买很多的鞭炮,我和哥哥、弟弟燃放了一挂小鞭和六个二踢脚后,就顺着梯子爬到房顶上,去看人家燃放鞭炮。山村的除夕之夜,一片寂静,只有各家各户在同一个时间燃放鞭炮时才热闹起来,鞭炮齐鸣,天空五光十色,伴随着孩子们的呐喊声,除夕之夜真美。

都说三十晚上要坐一宿,可是折腾了下半夜,我们就熬不过去了,不多久,大家都横七竖八地躺在炕上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大年初一,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开始互相拜年,长辈的要给小孩子压岁钱,有的给5角钱,有的给1块钱。我那时已经十二、三岁了,没有给我压岁钱,其实我很小的时候也没有得到压岁钱。

生产大队组织的秧歌队在大年初一早饭过后,便开始到大街上演出了。从村的东头一直演到村西头,在宽敞的地方要打个场子进行固定演出。那时我们村的秧歌队在全公社、乃至全县都是最好的。什么“青蛇白蛇”、“客大爷”、“西厢书生”,他们两条腿上绑着高跷,踩着喇叭和锣鼓的点,走着十字步,舞着整齐的姿势。特别是到了步行的“老汉推车”、“划旱船”、“回娘家”的互相挑逗的场面时,更是好看。

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初五,也就是“破五”,秧歌队每天都出来演出,包括晚上。过了“破五”就每三天演一场,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大秧歌达到了高潮,喇叭声、锣鼓声、鞭炮声响彻山村,好不热闹,直到午夜才各自回家了。第二天,秧歌队解散了。

正月十五过后,后半月就没有什么节日了,等过了二月二“龙抬头”吃一顿猪头肉以后,整个大年就算过去了。

然而,过年的气氛一直在我的头脑里萦绕,过年真好。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39521/

过年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