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柴歌:几度夕阳红,友人依旧在(日本仙台纪行)

2019-04-29 20:31 作者:此木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柴歌:几度夕阳红,友人依旧在(日本仙台纪行)

【序 】

4月25到27日三天,东亜信息网记者去了一趟日本东北最大的城市仙台。算这次,记者已经是第三次到这座城市。前两次都是在韩国及国内工作期间。而这次,距离第二次,一晃几年时间过去了。此去仙台,旅行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见见友人。

几度夕阳红,友人依旧在。

【王伶:福岛县华侨华人总会副会长 】

到仙台,见到的第一个人,是福岛县华侨华人总会的副会长王伶女士。奇怪吧,去的是宫城县的仙台,冒出了个福岛县,是怎么一回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是这样,听说记者仙台故地重游,记者的老朋友、远在福岛县的王伶,专程从家所在地的いわき(中文译“磐城”),驱车赶到宫城县的仙台,在新干线仙台駅迎接记者。

接到记者后,中午,王伶先是在仙台泉区的一家特色名吃炭烤牛舌本店招待记者,然后又给记者安排了几天仙台之行的住处。

说起跟王伶的相识,还是在韩国工作期间。记得是那年在北京共同参加世界华文教育大会,王伶是作为日本福岛县华文教育协会的负责人、中文学校校长、中文教师三重身份出席的。

后来,记者得知,王伶还身兼福岛县华侨华人总会副会长。今年节前夕,作为执掌总会事务局长的副会长,王伶在いわき组织操办了福岛县华侨华人总会的新年会,还邀请记者参加了。

新年会上,备受国人牵挂的福岛华侨华人,还在结束合影时集体发声,真情告白;“祖国,我们在福岛挺好的”!后经记者在东亜信息网、今日头条、凤凰新闻等媒体发表后,点击量爆棚。还获得了人民日报海外网海客视频的好新闻奖。

作为日本东北地区尤其是福岛县知名的侨领,王伶还负责为福岛县日本归国者(又称“残留孤儿”)服务的一项工作,任日本福岛“心之桥”多文化团体理事长。这么能干的王伶,却给记者的印象是为人低调谦和,不事张扬。也难怪,来日本之前,王伶在辽宁抚顺市的财政局工作,先天素质决定后天言行,此言不缪。

王伶来日本的机遇与众不同,她跟日本丈夫井手的姻缘,是很传奇的。当年日本いわき市与中国抚顺结为友好城市,いわき市政府工作人员青年岩手随代表团访问抚顺,与王伶相识相知相,现在,王伶与岩手育有一儿一女的爱情结晶,也都长大成人,儿子已经工作,女儿在读大学,家庭幸福美满,用日语讲,叫“超幸せ”。

【江幡武:宫城县日中友好协会名誉会长 】

江幡武会长,是记者此次仙台之行见到的唯一日本人。但记者跟江幡武,也不是初相识。记得是那年在仙台,正赶上中国吉林省与宫城县结为友好关系30年纪念活动在仙台举行,记者就是在纪念活动上见到江幡武会长的,那时,他给记者的名片上没有“名誉”二字。

在那次纪念活动上,记者亲眼见证了江幡武会长从时任吉林省省长刘国中(现任陕西省省长)手中接过表彰牌。吉林省以省政府名义,对江幡武会长几十年如一日,为日中友好尤其是为吉林省与宫城县友好关系的辛勤付出表示敬佩和感谢

仙台行计划中,有想再见江幡武会长的想法,江幡武会长回信爽快地答应了。到达仙台的当天下午,记者安顿好后,赶到了青叶山下的仙台博物馆,按照约定,江幡武会长在那里等记者,然后一起去博物馆旁边的小花园,参观在那里伫立的鲁迅雕像和碑。

这样的安排,是意味深长的。当年鲁迅在仙台愤然退学回国,弃医从文,成就一代文豪大师,世人皆知,仙台也因为鲁迅而被中国人所熟知,名声在外。凡是到日本来的中国人,如果有机会到仙台,鲁迅在仙台留学的东北大学遗址和博物馆旁的雕像和碑,十有八九是要看的。

记者在国内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一路上是伴随着读鲁迅作品长大的,对鲁迅当然是情有独钟,尤其是鲁迅的《藤野先生》,当年几乎都能背下来。最初到日本选择落脚仙台,其实就是冲着鲁迅来的,加上第二次来,每次都去东北大学看望鲁迅,但个中缘由,记者一直没有动笔写有关鲁迅跟仙台的文章。

既然跟鲁迅结下不解之缘,这第三次再来仙台,记者作为文人,安有不先到鲁迅雕像面前报到之理?

记者到达时,看到一个熟悉的老人身影,已经先于记者等候在博物馆门前,他就是江幡武会长(人们尊称“江幡会长”)。下车,握手,寒暄,江幡会长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听说你到日本来生活啦”,记者回答:是的,在东京。发挥余热,做记者。江幡会长说:我知道,你在东京发表的大作,我都拜读了。

接着,江幡会长告诉记者,他已经不做宫城县日中友好协会的会长了,现在的会长,是仙台市一位已经退休的副市长接任。江幡会长递上他的名片,上面写着:宫城县日中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他说,虽然去年8月退下来了,但参与日中友好的活动,并不比以前减少,特别是去年以来,日中关系回暖,日中之间交往频繁,因为他德高望重,协会就经常请他出山参与。

这不,记者来了,首先想到的就是江幡会长,他还得出来见面。但记者知道,虽然江幡会长精神抖擞,看不出年事已高,但毕竟是已经84岁高龄的老人了,还亲自前来,记者这个感动呀。让记者更为惊讶的是,江幡会长还是开车来的,廉颇老矣,但“尚能饭否”的后面不是疑问句。

开始步入有鲁迅雕像的小公园。跟记者一样,江幡会长也多次来这里。 每年有中国各路代表团到仙台访问,日常安排几乎都要看鲁迅,作为宫城县最知名的日中友好协会的会长, 江幡会长也就逢团必陪。提及此,他笑着告诉记者,都记不得来过多少次了,后来都能代替讲解员讲解了。

一路上,都是江幡会长给记者讲解,鲁迅雕像和石碑前,还有“日中不再战之植树”字样的长形牌和中日英三种文字的概括介绍,还有前中国国家领导人和鲁迅妻子许广平先后种植的和平树。

得知记者去过鲁迅在东北大学的鲁迅纪念展示室,江幡会长提议说,那我们再去那里看看吧。随后,大家驱车又赶到了东北大学在青叶区的老校区,也就是当年鲁迅读书时的仙台医专旧址。在同一个车上,江幡会长提及前不久东京池袋一个80多岁的老人开车撞死人的车祸,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他开车非常守规矩,遵守交通规则,是个良好的驾驶员。

进入东北大学有鲁迅纪念展示室的校区后,感受江幡会长对东北大学如数家珍般地了解,这才知道,江幡会长原来大学、研究生(硕士、博士),都是在东北大学毕业的,除了毕业后曾经在东京工作过5年外,退休前的余生在职生涯,都是作为教授,在东北大学渡过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跟鲁迅是校友。每次回到东北大学,都是回家。

在东北大学的鲁迅纪念展示室,依然是江幡会长给记者讲解鲁迅在东大的历史故事。鲁迅当年读书的阶梯教室,作为历史遗址一直保留着,记者曾经进去坐在鲁迅上课时的位置上激动过。这次,因为没有事先联系,吃了闭门羹。但还是从外围再次感受了一番。

离开东北大学后,再次驱车回到青叶山下的仙台博物馆,记者与江幡会长坐在馆内的咖啡屋又聊了起来。关于江幡会长,记者比以前更有所了解的是,江幡会长的父亲,是当年在中国的日本医生,他就出生在辽宁的抚顺。日本战败后,他和父母留在了中国,后来他的父母又参与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在抚顺、沈阳、北京等地,都有他读书的身影,直到18岁那年,他和父母才回到日本。

分手的时候,江幡会长希望记者多到仙台来,多写写在宫城、仙台的华侨华人,他还说,下次再来,他给记者介绍一些对中国非常友好的日本友人。话毕,江幡会长上了自己的车,启动后,从记者的眼前缓缓离去,直到消失在前方,记者怎么也难以想象,这是一个84岁高龄的老人在开车……

【早川礼子:豐華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 】

说起来跟早川礼子最早认识,还是在微信上。记得刚来日本不久,有一天,一个陌生人加了记者的微信,通过后,她自我介绍叫早川礼子,是在仙台的华人。说是在同一个微信群里知道记者的,读过记者的文章,想认识,就加了。

在微信上,记者跟早川礼子的交往进一步加深,常有联系,也就对早川礼子逐渐有所了解。中国东北长春出生的早川礼子,其实是日本遗孤二代,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当年留在中国的日本人,后来,早川礼子跟其他在中国出生的兄弟姐妹,相继来到日本,大都定居在仙台这儿。

早川家族在仙台一带,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家族,比记者小不多少的早川礼子,在家族平辈中还属最小的,但认识早川礼子的朋友,习惯称她为“早川大姐”,记者也就随波逐流,一直尊称她早川大姐,而颇有中国东北人爽朗性格的早川大姐,一张嘴也是“哥们”、“姊妹”这样叫着别人。

这次去仙台,也不是记者跟早川大姐第一次见面。在此之前的去年下半年,时任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现任甘肃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君正率团到日本招商,在东京举办经贸交流会,早川大姐带着儿子专程从仙台赶来东京参加活动并看望家乡人,记者应邀前去采访,双方第一次见面。

见面后,按照礼仪习惯,早川大姐递给记者一张名片,上面写着“豐華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字样,记者还知道,早川大姐的中国名字叫“唐丽忠”。在那次东京活动现场,记者发现,记者的好多朋友,跟早川大姐都是熟人,比如吕娟、袁林等,感觉早川大姐虽然远在仙台,但在旅日华人圈也算是小有名气人物。

从微信中走出来,又都是东北老乡,早川大姐见到记者分外高兴,交谈甚欢,她盛情邀请记者去仙台作客。记者偏心,还在发表的文章中,把早川大姐跟儿子在会场上聚精会神的照片作为配图用了,并在文中提到,早川大姐带着儿子从仙台那么远赶来参加活动,纯粹是因为有家乡情结。

这次到仙台,第一天下午在仙台博物馆的咖啡屋与江幡会长交谈时,原定第二天见面的早川大姐就迫不及待地赶来见记者。江幡会长跟早川大姐的大哥非常要好,也就对早川家族相当了解。一见早川大姐,江幡会长就评价说:早川家族里,就早川礼子最能干,自强自立,虽然是遗孤身份,但从不吃政府救济,而且还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尤其是东日本发生地震海啸灾难那年,早川礼子还因为捐钱受到宫城县名取市政府的表彰。

按照行程,仙台之行的第二天,是早川大姐带着记者去看樱花。早川大姐是开着宝马越野车前来接记者的。同行的朋友告诉记者,在仙台,开着宝马的女人,尤其是中国女人,除了早川大姐,没有第二人,知名度相当高。一见面,记者就高兴地对早川大姐说:有了江幡会长的评价,对早川大姐的为人更加钦佩了。

日本从南到北的樱花带,五一前已经越过仙台,记者是追不上了。早川大姐却执意带着记者去山里追樱花。这天又偏偏天公不作美,下了一整天的大。记者跟早川大姐,就有了一次雨中追樱花的真实故事,感觉好诗情画意。

去的是山形县方向。一路上,更多地是在车里聊天,沿途看到有樱花出现,就停车打着伞冒雨下去观赏。山里所见的樱花,跟记者在东京看到的截然不同,更多地充满野性,无拘无束地怒放,而且干净纯洁。如果说城里的樱花是家花的话,那么在山形山里看到的樱花应该属于野花吧。

嗅着山里野樱花的芳香,记者开玩笑地说:家花没有野花香。早川大姐马上接过话应对说:野花没有家花长。由此联想,早川大姐评价记者的文章充满正能量,所以她愿意跟记者交往。她说自己除了一双辛勤劳动的双手和善良的心,其他的一无所有,非常喜欢交充满正能量的人,做充满正能量的事,与野花比,希望记者更爱家花,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从山形县返回宫城县,早川大姐又带着记者去了太平洋沿岸的宫城县名取市,这里曾经是东日本大地震发生海啸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早川大姐的两个中华料理特色饺子馆就在此经营,两处饭店门市,记者都去看了,里面充满文化气息,有好多早川大姐参加社会活动和家族的照片,其中一张跟时任名取市长在一起举着拳头为“名取加油”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还有一些字画挂在饭店四周墙上,布置得像个博物馆。

早就耳闻早川大姐爱好书画,有好多长春家乡及旅日书画家朋友。看到饭店布置,又得到早川大姐借花献佛赠送给记者的书法作品,记者信矣。

走进最后一处饭店,赶上中午饭口,早川大姐憨厚的丈夫,正在店里的厨房忙着呢。客人很多,精明强干的早川大姐很快进入角色。坐在一旁,看到里外张罗的早川大姐,记者想象着这样的早川大姐,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名取市经营着自己独具特色、独一无二、远近闻名的手包饺子,供养着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而且现在已经荣升为奶奶和姥姥级别了,钦佩之情再次油然而生,很为早川大姐一家的幸福美满高兴。

早川大姐就在自家饭店招待记者的。吃着早川大姐的手包大馅饺子,品尝早川大姐丈夫的招牌菜,记者犹如到家的感觉。早川大姐家在仙台著名的国宝神社——八幡宫附近,饭后,记者跟早川大姐,就是在八幡宫分手道别的,早川大姐期待记者再来仙台作客。

【髙橋もも:仙台旭家中国物产店代表取缔役 】

记者虽然与髙橋もも是沈阳老乡,而且记者与她的父母家不到1公里距离,都住沈阳的皇姑区,但有缘相识,还是在日本,也是在第二次去仙台时,在参加吉林省与宫城县纪念友好关系30周年的活动现场,记者为她拍照时结识的。

后来,因为是同乡,一下子距离拉近,彼此以兄妹相称。记者刚来日本时,由于不太适应,加之工作很累,もも妹妹虽然远在仙台,但一直关照记者哥哥,不仅经常在微信里为记者鼓劲加油(頑張って),而且在记者患病时,还两次从仙台整箱给记者特快专递增强体能的口服液。

已经加入日本国籍的髙橋もも,在仙台经营着一家名为旭家的中国物产店。这个物产店,原本是为もも姐家的女儿开办的。无心插柳柳成荫,后来,もも外甥女嫁给日本人,又怀孕待产,整个物产店就扔给她经营了。像もも这样,把中国亲人的孩子弄到日本来,费心费力照顾付出,自己给自己添麻烦的华侨华人,在日本还不在少数,一言难尽。

もも经营的中国物产店,虽然在仙台出现的较晚,但她靠优质的经营服务后来居上,旭家中国物产店,在仙台也已经是名声在外了。特别是在仙台留学的中国学生,是旭家物产店的主要客户,亲自送货上门,成为旭家物产店独特的经销手段,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陪同记者仙台之行这几天,原本もも在朋友圈已经发出通知说,这几天有事送货暂停,但还是有客户因为急需要求送货,无奈,客户是上帝,不仅路途中要登记送货地点,还要把记者送到住地后,连各处驱车去送货。

因为是家乡妹妹,记者曾多次在东亜信息网上免费为旭家中国物产店做广告宣传,久而久之,もも对东亜信息网的新闻报道也悟出门道,在参加仙台日中友好方面的各种活动时,多次为东亜信息网提供新闻线索,并在活动现场亲自拍照,与有关文字资料一起提供给记者,俨然东亜信息网驻仙台的特约通讯员,无形中为宣传仙台等地日中友好活动做出了贡献。热心参与日中友好交往的もも,还是宫城县日中友好协会青年分会的骨干成员。

此次记者仙台之行,跟江幡武会长、早川礼子的会面日程,都是由もも安排的,而且放下生意,自始至终陪同左右。大连的辽宁师范大学有个朋友,其亲戚女儿刘荻在仙台东北大学读研究生,记者因为远在东京,无暇照顾,心有愧疚。这次来仙台,也借机见到了,もも以丰盛的日料晚宴招待记者时,刘荻也出席了,接送都是もも驾车。

27日离开仙台的那天上午,もも又陪同记者去了日本三景之一的松岛游览。松岛地处宫城县的东松岛市,与仙台为邻,原属仙台,后划出独立。记者第二次来仙台时,曾经来过,这次也是故地重游,但物是人非,感慨良多。乘船游览了松岛后,又在松岛附近转了转,然后もも驱车送记者去新干线仙台駅,就此话别,期待再次相逢。

【后记 】

几度夕阳红,友人依旧在。此次仙台行,见到几位仙台的友人,很是欣慰。新干线列车经过福岛县的郡山时,记者的记忆闸门又一下子打开,其实,这里也有友人。难以忘怀,那年第一次踏上日本这块土地,因为签证需要,福岛县须贺川市的3位华人友人,就是在郡山駅接的记者,然后帮助记者预订住处,还热情招待记者,陪同记者拜访中国驻新潟总领事馆,等等,直到把记者平安送走。后来,不知何故,大家没有再联系。列车又启动了,面向须贺川方向,记者虽有千言万语,但只有一句涌向心头:好久不见,须贺川的友人,你们还好吗?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lnypkqf.html

柴歌:几度夕阳红,友人依旧在(日本仙台纪行)的评论 (共 3 条)

  • 山鹰
  • 心静如水
  • 听雨轩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