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柴歌:蜻蜓点水珠三角之一中山故居行

2018-06-28 14:30 作者:此木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中山故居行(蜻蜓点水珠三角之一)

曾经在北京期间,因为工作关系到过南方好多地方,比如;重庆、长沙、武汉、南昌、厦门等,但遗憾的是一直没有到过珠三角一带。2006年的初,我有幸踏上了这块向往已久的土地,了却我这一夙愿的不是别人,是伟人孙中山。之前,北京新闻媒体朋友电话邀我去参加一个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活动,活动期间,广东方面又相邀去拜谒中山故居,于是,对先生顶礼膜拜的我们,一激动便飞到了广州。

是中山先生的召唤,才促成了我的珠三角之行。所以,当站在中山故居前,我已经激动不已了。在近现代的中国伟人当中,中山先生是我非常崇拜的,10多年前,有一次到黄山开会,我带着刚刚4岁的儿子特意转道南京去瞻仰中山陵,那情那景至今难以忘怀,自己也曾有过文字记载。今天,又来到中山故居,怎能不心潮澎湃呢。

到中山故居已是中山生日的第二天,“隆重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的红色横幅标语在故居内外随处可见,我非常虔诚地蹲在故居前的标语下方,让同行给我拍照。我们去的比较早,很快便游人如织了,而且以学生、台湾人居多,据故居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台湾人到大陆观光,第一站大都选择到中山故居。如今,以中山故居为中心,当地已经把这里辟为中山故居公园了,一进入故居就能看到先生的遗孀宋庆龄女士的题词;中山故居公园。中山故居就掩映在公园的翠竹棕榈中,门前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字样的醒目牌匾。

故居主体建筑的赭红色二层小楼,是当年中山先生亲自主持建造的,它的前院北侧是中山先生出生的房舍旧址,南侧有中山先生栽种的一颗酸子树。故居室内陈设保持了中山先生1892年至1895年间经常返乡居住的景貌。据介绍,中山先生最后一次在此小住是1912年5月。这里,曾经是中山先生行医、草拟《上李鸿章书》、策划组织军队、参加广州起义的地方。

给人的感觉,中山先生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但他的家与当地一般民居没有什么区别:简陋的神案上放有菩萨、祖先神位,八仙桌下敬有龙神和财神,墙上也供有门官和土地神。然而,离开北京前夕和到珠三角后,感受海峡两岸、大江南北纪念先生活动的隆重程度,尤其是胡锦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对先生的高度评价,让人不能不由衷地感慨万端,一个真实的孙中山的确不同凡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胡锦涛说: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精神和矢志不渝的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人们注意到,党和国家、军队的主要领导,基本上都出席了这次纪念大会。

评价和重视是当之无愧的。不同凡响的中山先生,组织和领导的旨在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这是他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的最具历史意义的伟大功勋。正因此,先生始终在全国人民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始终受到全中国人民的景仰和爱戴。

在北京的纪念大会上,胡锦涛还指出: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忍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高山仰止。胡锦涛在评价中几次讲到“振兴中华”,其实,这一口号,就是中山先生100多年前第一个喊出来的。像这样至今令人望其项背、仍然给我们以力量的先驱思想,中山先生还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比如他的三民主义:民族、民主、民生;比如他临终前的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还有天下为公、博爱等等,甚至据说我们现在倡导的“和谐”二字,都始于中山先生。

在先生家乡的中山市,“博爱、创新、包容、和谐”已成为被推崇的新时期中山人精神。由中山先生说到中山市,就不能不提到香山文化。众所周知,中山市原名香山县,是因为纪念先生而改名的。学界研究孙中山追溯其家乡文化的影响时,依然习惯称之为“香山文化”。

只是因为崇拜而来,所以我不敢妄加评论,只谈一点感想。香山出了个伟人孙中山,也应看作是香山文化传承的结果。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当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来的时候,香山作为前沿阵地,其本土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了碰撞和交融,从而产生了其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质,应该说,是香山文化哺育了孙中山等一代影响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思想先驱。

之所以这样说,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与香山文化息息相关的名字——容闳。容闳的家乡也在香山(现在划归珠海市了),157年前,还是清朝封建统治时期,容闳就走进美国耶鲁大学读书,成为中国赴海外留学第一人,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也是他,说服曾国藩、李鸿章上奏朝廷,从1872年开始,前后组织4批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包括后来的铁路之父詹天佑),开创了我国官费留学的先河。中山先生和他的哥哥孙眉走出国门远渡重洋,也是受到容闳等前辈的影响。

显然,如果当年的中山先生不以开放的胸襟走出去,就不可能接受新思想,也就不会有今天我们所景仰的孙中山。由此想到正在大学读书而且也想走出去的儿子。今天的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孩子们有志也有机会踏着伟人的足迹到外国留学,然后回来报效祖国,他们是幸运的。出去就能开阔眼界,就能知道天外有天。加快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技术、文化的步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赖于一代又一代像容闳、孙中山那样的有识之士。

还是把思绪拉回到中山先生故居吧。从故居出来,我们又按着顺序参观了翠亨民居展示区、翠亨农业展示区、孙中山纪念馆等处。先生故居所在地叫翠亭村,这里孕育了伟大的孙中山,所以当地以“孙中山和他的成长社会环境”为主题启迪后人,是独具匠心的。翠亨村因此名闻遐尔。故居对面的翠亨宾馆,显得很有档次,名字是已故将军王震题写的。离开故居后车行不远,中央电视台的拍摄基地像一座城堡从眼前一闪而过……

(写于2007年12月)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riiskqf.html

柴歌:蜻蜓点水珠三角之一中山故居行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