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彭国雄散文随笔精选《有意栽花与无心插枊》

2018-11-27 11:13 作者:左越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有意栽花与无心插枊

我现居住的房屋起码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看上去已经十分陈旧,大楼没有电梯,但有8层之高。幸亏我住在二楼,出入也算方便,而且前后都伴有绿树小院,十分惬意。

我没有像这小区许多住户那样,从这小区建成伊始,就光荣地成为这个小区的居民。我所以用了“光荣”一词,是因为这小区不比一般,它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是全国最早建成的住宅小区,它的管理模式是从香港那里学习并引进,是全国住宅小区管理先行先试的范例。现在我们对住宅小区管理已经不再陌生,但在上世纪80年代,那可是一件新奇的事物,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一种大胆尝试。当入住小区的住户发现自己购买的房子或租用的房子还要向物业管理部门交纳管理费时,那种诧异可想而知。因为我们以前除了交纳廉价的房租和水电费之外,再无其他费用负担。

这里原是广州东部的一大片农地,以种植蔬菜为主。现在城里人吃蔬菜的价格连年上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菜地的连年减少。按照当时的环境,这里仍是城郊农地,比较偏僻。我是本世纪初才搬进这个小区,没有享受过居住全国第一住宅小区的荣誉和感受。按照当时并不复杂的阶级划分,能够住进这个小区的,无非是三类人员:一是被征用土地的当地农民;二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三是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从商的个体户。当地农民属于原住民,房子是开发商给予的补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房子是政策性分配,先是低租享用,后是低价拥有。而个体户大都是一些无业者,其中许多人经历了“上山下乡”,一朝回到城中,才发现自己除了户口之外却一无所有。那个时候,当工人是每一个中学毕业生的想,更是那些下乡返城的知青们的最大愿望。但大批回城的知青和每年中学毕业等待分配的学生,已使城市就业的压力变得十分沉重。于是,有那么一些无业者,带着几分无奈,鼓起一丝勇气,在高第街等几个繁华地段,摆摊经商,毫无任何思想准备,没有接受过任何岗前理论培训,连最基本的营销知识都不懂,每天只会站在自己的档铺前面高声叫卖,却一不小心都发家致富了,都一个个走进了“万元户”的行列。手里攒着大把钱,又赶上这全国第一个住宅小区的商品房公开出售,这可是开天辟地第一回,谁个不想尝尝鲜。于是这小区之内,从此有了他们安家落户的身影。曾经令人冷眼的“小商贩”,从那个时候开始,忽然大放异彩,令许多在职之人垂涎三尺,进而纷纷“下海”一试身手。

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着重农轻商的观念,商人的地位一直十分低下。秦朝规定商人不能穿丝绸衣物;汉朝规定商人因财产申报不实要没收家财;唐朝规定商人不能入朝为官。到了宋朝以后,商人被歧视的情况有所好转,至明清时候,也出现过所谓的红顶商人,譬如沈万三、胡岩之流。但在1949年推翻半封建、半殖民的旧制度后,新制度还是看不起商人,尤其在革文化命的日子里,对小商贩的态度,简直就是鄙夷和憎恨了。记得1975年期间,参加某街道革委会召开的一个大会,内容除了抓革命促生产,重点依然是阶级斗争。发言者是一位街道革委会副主任。他为了论证本街道内阶级斗争的错综复杂,便列举了本街道内某小贩挑着担子穿街过巷的不轨行为,并显得十分气愤地说:“越秀山体育场每次足球赛,那个家伙不就是挑了些茶水去卖么,现在居然建了一栋房子了。对这样的人大家要警惕啊!”我至今仍不明白,为什么要警惕那个家伙的卖茶水和建房子,是因为他无正常职业,就要让他全家忍饥挨饿?还是要警惕那个家伙对其他人的示范效应?说真的,越秀山体育场那时候偶尔会安排一些足球赛事,不过为数不多,但那个把握了商机向球迷兜售茶水的家伙,居然赚了一栋房子!这个真的令我感到惊讶。直到八十年代个体经营者创造的财富神话,才令我信服卖茶水与建房子的关系。

的确,有时真的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枊枊成荫”,正因为那时当不了工人的无奈,却成就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第一批富商;而那些老实吧嗒抱着铁饭碗的国企主人,后来许多都被下岗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世事真是难料。

二0一三年稿

二0一八年十一月修改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lbcskqf.html

彭国雄散文随笔精选《有意栽花与无心插枊》的评论 (共 5 条)

  • 程汝明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紫色的云
  • 王东强
  • 雪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