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汪氏宗谱》读后记

2016-10-21 08:28 作者:决决流冰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麻邑汪氏雀林支五修宗谱,经过汪氏族人几年的辛苦努力终于付梓。余读族谱中讃、跋、序、表,传略及诗文等,除竖排、繁体字不习惯外,更因没有标点断句,读起来十分费力,要读懂其中精微,没有一定文学功底诚难如愿。因此,前后用一个多月时间,将《汪氏宗谱》卷首中的讃、跋、序、表及传略,点、注于后,拟放到自己的新浪博客中,让汪氏后裔更顺畅了解汪氏故事。限于古文方面的素养,虽然点、注不一定准确,但依旧觉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至少对于留心汪氏宗族历史的人来说。

麻邑汪氏鸟雀林支出自东山黄市,而东山黄市或许是麻邑汪氏的始祖。公元1320年的元仁宗延祐七年(家谱中总是用延祐八年,记述有误),汪氏七十四世祖録宝公从安徽婺源(现江西)大畈搬迁而来。在风尘仆仆中,録宝公千里奔波来此定居,一定有其根由,只是家谱没有记载迁徙的原因。22年后的元顺帝至正二年,汪氏由东山黄市开枝散叶,一支到六安,一支到团风,再有一支搬到县邑边的鸟雀林。搬到县邑边的鸟雀林是録宝公的老二万武公,因排行第二又叫“汪兴二”。万武公就成为鸟雀林支的始祖。尔后,后裔散居麻城各处,最远的因为离乱还定居荆州江陵龙湾。吾族八里畈支于清初由麻邑十二世祖诠公从邑北迁到邑南,开始时那个地方又叫楼陵滩,现在楼陵滩已经被人遗忘了。

在録宝公迁麻邑之前,汪氏为古徽州大姓(古徽州辖设六县:歙县、黟县、绩溪、婺源、祁门、休宁),有“十室九汪”之称。追溯汪氏历史,最早可以到轩辕时代,出黄帝长子玄嚣之后,周为后姬。秋时,鲁成公侍妾娰氏怀孕时游白兔崖,遇虹光绕身,感而生子。姬汪出生时,双手握拳,三日乃开,伸展后有纹,左似“水”,右似“王”,合而为“汪”。后姬汪因功封侯,食采颍川(河南许昌一带,因颖水而名),世谓汪侯,成为汪氏真正的始祖。汪氏最早明确载入历史的人物,当属汪锜。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齐师伐鲁,年方19岁的汪锜,与鲁国公子公为同乘一辆战车奋勇杀敌,一同战死,一同停殡。国人因汪锜年纪甚轻而欲以殇礼(未成年丧谓之殇)葬之。孔子当时正掌管鲁国的礼仪,说:"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念其忠勇,力排众议,坚持为汪锜举行了成年葬礼。汪精卫年轻时有诗云:“生惭郑国延韩命,死羡汪锜作鲁殇”,用的就是自己家族的这个典故。其时精卫先生还是热血青年,正准备舍生忘死刺杀大清摄政王载沣,推翻清政府。可惜年轻时的一腔热血到后来却成为民族的罪人,真是悲哀。自春秋而下至汉末,三十一世祖汪文和被汉献帝封为龙骧将军,三国鼎立后归附孙权,被权封为会稽(杭州)王,是谓江南汪氏之祖。四十四世祖汪华在隋末大乱中,为保境安民,起兵统领了歙、宣、杭、饶、睦、婺六州,建立吴国,自称吴王。李唐灭隋后,审时度势,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说服文臣武将,主动放弃王位,率土归唐。唐高祖李渊授予上柱国、越国公、歙州刺史,总管六州军政。贞观二年,又被唐太宗李世民授予忠武大将军,参掌禁军大权,委以九宫留守,辅佐朝政,一时位极人臣。汪华九子中,除老九早丧以外,其它个个封王,布散徽州各地,光芒闪耀江左。其中汪华七子爽公之后,五十六世祖道安公以唐殿前都虞侯总戍自歙移镇婺源,成为婺源的始祖。公的后辈,在那里开枝散叶。没有婺源大畈,就没有麻邑汪氏。两千五百年来,麻邑汪氏由鲁之曲阜,到一世祖汪侯食采颍川,三世祖颂公迁到晋国平阳(晋阳),四时祖越公由晋阳迁到洛阳,三十一世祖文和公再迁到会稽,四十四世祖华公最后定居歙县,五十六世祖道安公迁到婺源,七十四世祖録宝公迁到麻邑黄市,七十五世祖万武公迁到雀林,八十五世祖诠公由雀林迁到八里畈,两千五百年的迁徙史,如一个大写的“S”,环旋中原大地。每一次流徙,既是播散,又是植根。在岁月的风云变幻中,其间的辛酸悲喜是无法言表的。

汪氏谱牒,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公元前413年(周威烈王十三年),汪氏五世祖嵩公仕鲁中大夫,因功受诏,上呈谱表(在宋之前,普通人家是不能随便修谱的,修谱必须有官方批准),始有最早的家乘。汉末汪文和公南渡,晋淮安侯汪旭上《汪氏大宗血脉谱》,为官府提供“簿状谱牒”;唐初汪华“上奉明诏”重编汪氏宗谱。尔后,由于宗族壮大,支脉淙淙,要修全国的谱实属不易。南宋时,朝廷虽偏安于江南,然江南毕竟富庶之地,宋金议和后,北方战事有一段相对平和期,人们生活趋于安定,新安汪氏于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续修了汪氏宗谱。此次修谱,谱序者为理学家朱熹。朱熹祖籍婺源,其家族与婺源汪氏有深厚渊源,曾祖朱振祖、朱振绚二公皆汪氏之婿,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血缘关系,而为汪氏作谱序。朱文清晰记录了汪氏一脉从春秋到南宋的传承。50年后,以休宁为主的颍川支汪氏续修。尔后至元、至明都有族谱,依然是以支脉为主。麻邑汪氏从公元1320年由婺源大畈流徙以来,直到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才创修麻邑汪氏族谱。其间不是不想修,一是没出过特别杰出人物,更主要是年移代远,録宝公以上无法衔接,但各支族有断言片语记录本支先人。后来迁荆之后裔到麻籍祭祖,带来一本休宁旧谱,才将録宝公以前远祖续接。此麻邑汪氏创谱,乃由麻邑十二世祖(汪氏八十五世祖)遂公主修。遂公以其叔父自远公所载为经,以各房追修祀本为纬,遍采老人叙言,博查墓间碑碣,将休宁先世谱载于前,附家训并祠堂规约暨先世贤哲笔札、名公巨卿所作墓誌、赞铭,八易其稿。将三四百年未修之谱连成一线,功实伟哉!130年后的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正是太平天国举事的前一年,麻邑汪氏二修宗谱,其时的汪氏早已散居麻邑各地,族大丁繁,星罗棋布,历时八月,将麻邑十二世至十八世补修。三修是在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晚清的风飘摇未能阻止汪氏后人的述祖笃宗,为的是“毋念尔祖,聿修厥德”。四修是在四十年后的民国二十六年,其时国家动荡,为了修谱一行人寄居在县城的城隍庙,日子甚是清苦,不经年就完成了四修。新中国成立之初,修谱变得遮遮掩掩,虽然有星火但并不旺盛,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那快要熄灭的星火又逐渐旺了起来。吾族八里畈支于1997年续修了支谱。最近十年,各家族修谱已经变得十分盛行,吾族五修也是情理当中的事。

读史使人明理,读族史犹读国史。由谱志来看,汪氏之盛,莫过于唐宋,“唐封越国三千户,宋赐江南第一家”,元明以后就有些式微,虽代有杰出人物,终究盖不过那时的风头。汪氏居麻邑七百年来,子孙耕读渔樵,贫富贵贱,各有机缘。其间不乏因科举走上仕途,也有因经商而发达,然而更多的是泯然众人,为生存、为生活而奔波奋斗。但这些泯然众人中,有时有人也有不凡的义举,如参议公在河南当教书先生时,看到一个士子,每到晚上就不读书要上床睡觉,公本来想斥责一顿。那学生黯然说:“我身上穿的外衣是家里孩子公用的被子。”公听了心中十分哀怜,虽自己贫困不堪,毅然拿出清奉,资助士子。现在想来,参议公精神可贵,那士子读书的劲头更可贵,如此贫穷还不放弃读书,让今世的我们情何以堪?还有楚臣公,勤俭起家,慷慨好义,因时局之变,被匪劫掳,公怒发冲冠,骂贼而亡。鲲池公,年少时不用心读书,因被人看不起而发愤,入僧舍闭关三年,不问世事,专心读书,后为官惠政于民。读这些先辈的传略,读到的是前人的一股刚毅坚韧和英雄之气。所谓忠节义,所谓道德文章,族谱之有世教,大抵如此!

某一,读吾村之谱,那些躺在家谱中曾经相识的名字,现在很多遥远得只是一个符号,而我通过这些符号,幻化出曾经有血有肉的身躯。这些先人,或许我只听到过他们的名字,或许曾经默默地看过他们一眼,或许他们曾经抚摸过我的头发,或许还责骂恐吓过年幼的我。我想到了他们的血肉之躯,他们还在屋檐的石凳上坐着,在大枫树下爽朗地笑着,在稻田里弯腰弓背着,在崎岖的土路挑着草头趔趄着,在冰冻的淤泥中有如蚱蜢哆嗦着,他们在村烟薄霭中,他们在牛哞犬吠中,他们在争吵打骂哭笑悲喜中……现在,故乡他们已经回不去了,我回去的故乡已经不是从前的故乡了,从前的故乡像炊烟早已弥散在时空中,愈寻找愈遥远。他们的骨血最终只变成几笔横平竖直组成的方块字,成为一个简约并不简单的符号!若干年后,我们也将和他们一样,躺在家谱里,变成愈来愈陌生的名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清人张澍在《姓氏寻源》中说了一句经典话: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一个家族的兴衰,就像一个民族和国家一样。了解自己的家史,满怀对生命源头的敬畏,好为未来灌注动力。人不一定知道将到哪里去,但一定应该知道从哪里来。家谱是最直接的载体。

是为读谱记。

(作于2016年10月18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72410/

《汪氏宗谱》读后记的评论 (共 9 条)

  • 绝响
  • 心静如水
  • 雪中傲梅
  • 清澈的蓝
  • 襄阳游子
  • 雨袂独舞
  • 阳光小伙子
  • 鲁振中
    鲁振中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文笔老到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读史使人明理,读族史犹读国史。由谱志来看......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