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爱柳条儿

2016-01-06 11:32 作者:酋黄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柳条儿,即柳树柔长的枝条,我们通常又叫它“细柳枝儿”。

“一树风千万枝,嫩与金色软于丝。”这是唐人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中的诗句。它写尽了春天千万条柳枝随风起舞秀色夺目柔嫩多姿的情态,给人一种生机盎然风致翩翩轻盈婀娜的美感。

柳条儿。成语里有个“柳垂金袖”,我认为它最能表现春天柳条儿的形象。一个“垂”字,不仅客观地描绘出柳条儿柔长的特点,也展示了柳条飘逸的状态。“金”在这里,只代表一种色彩,可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高贵和典雅。“袖”是比喻,把柳条儿比成衣袖,也是拟人,显得既形象而又生动。记忆中柳条儿那淡黄的芽儿、青青的皮儿以及皮儿上那细小的白斑,都曾给我留下过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记得早年,老家的村东头有片池塘。春和景明,池水清澈碧绿,水里时有野鸭和白鹅嬉戏。岸边柳条低垂,芳草青青。我和小伙伴就爬到弯弯的柳树上,折一段又青又嫩的细柳条,悠闲地坐在老柳的开杈处,用手轻轻地拧动柳条的嫩皮,遇到斑结小心翼翼。直到全部拧下来,才将洁白光滑的柳骨抛进清水池塘里。

细细的柳骨,打了个转儿,飘进池水里,常常激起一点点水花,而水面上顿时就会画出无数个涟漪,一圈又一圈,竟然引出一条条小鱼。有时用力过猛,柳骨就会一下子扎进水里,可当机又反弹回来,瞬间便平躺在了碧水的怀抱里,像一条小小的独木船在悠悠地摇动。

而后,我们把拧下来的青皮筒儿再截成长短不一的几段,在每段的细头开口处轻轻一掐,含在嘴里,慢慢地用唇齿挤压,制成“秘子”,试着吸气呼气,柳笛就会发出“哇——”“哇——”的声音。在一般情况下,柳笛的长短,决定着声音的大小与亮度。长一些的沉闷厚重,短一些的则高亢悠扬。(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旦柳笛制成后,伙伴们便一个个拿出看家的本事使劲地吹,常常是两腮鼓得圆圆的,脸憋得通红通红的。有的还用手遮掩着柳笛的出口,玩出一个个花样来。那“呜哇——”“呜——哇”“呜呜——哇哇——”的声音,经蓝天碧水,传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等大家都玩够了,就要归家了,夕阳的余晖才依依不舍地把柳条的倩影投到池塘里,真是一幅绝妙的图画。

天,上罢学或下地割草回来,我们经常在那里玩打仗。随手折几根柳条,编成个帽圈儿,往头上一戴,就觉得神气十足。那荣耀绝对胜过戴一顶军帽。因为当时在我们的心中,戴军帽的只不过是军人,而戴上我们自编的那种帽儿,似乎就是一名正在执行任务的战士。

电影里的邱少云,不就戴着那种柳条帽吗?阵前的潜伏正是在执行战斗的命令。火光里,柳条帽的影儿一闪一闪,英雄的形象就定格在了我们幼小的记忆里。邱少云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那柳条帽就是一种崇高的象征。对英雄的爱慕,是我们少年时代最美好的憧憬。

憧憬归憧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那绵软而修长的柳条儿,父亲还常拿它编篮筐。细细的柳条儿,父亲用镰刀一根根地去掉青色的皮,刮得白亮白亮的,编成圆圆的小馍筐,我们姊妹几个端吃刚出锅的热红薯时都抢着用它。父亲看我们喜欢,便抽空多编了几个,每人送一个。现在想起来,农家的小院里,青石板上打圈放着两三个这样圆圆的柳条筐,筐里盛着红皮黄瓤或带着星子的干面红薯,还悠悠地冒着热气,几个孩童围坐一起,尽管是各吃各的,可那幸福而和谐的场面真的让人难以忘怀。

上学了,读唐人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当时不懂得“丝绦”是什么东西,问老师才知道“丝绦”原来是用丝绸编织的绳子或带子。于是便联想到了电影中仙女们飘飞的裙裾和衣带,觉得这比喻新颖而别致,当即就不由地对古诗产生了兴趣。

记得晚唐诗人李商隐有一首题《柳》诗:“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那“曾逐东风”在筵前飘拂舞动的一定是柳条儿,那清秋时节带了斜阳又带蝉的也一定是柳条儿。从春到秋,从秋到春,柳条儿始终未闲着,但它给人的感觉却永远是灵动的、美好的。

唐宋诗文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也曾写过一首《咏柳》诗。“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其中写“柳条儿”狂乱仗势,明显寄托了诗人的情感,那是诗人有感而发。诗中的柳条儿只是一种象征而已,客观世界的柳条儿绝无张狂仗势的嫌疑。

古人常把美好赋予“柳条儿”,描写美女往往用“杨柳细腰”来形容。风摆杨柳,婀娜多姿,的确给人以美的享受。唐人僧志南的“沾衣欲洗杏花,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诗中,把春二月轻柔的风唤作“杨柳风”,它很容易就让人想起“袅袅春风”的意境,这出奇的感觉应该说就来自那轻飏的柳条儿。

通过读书,我渐渐地知道了许多关于“柳”的常识。据说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危难之际,介之推“割股奉君”。十多年后,重耳归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他重赏功臣,却唯独忘了介之推。介子推以为自己顺应天命辅君复国,不愿再同那些邀功争赏之流同朝为伍,便携老母隐居到了绵山之中。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便亲自来到绵山。寻而无果,无奈之下,晋文公下令一面放火烧山,本想把介之推逼出来,可没想到奸臣却故意陷害,四面烧山,直到大火熄灭,才发现介子推母子相拥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文公下诏,在介子推的忌日,禁烟寒食。后来,这天便成为中华民族一个传统的节日——寒食节

记得中唐诗人韩翃有一首《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其中的“春城”是指暮春时节的长安城,“飞花”即飘舞的柳絮,“东风御柳斜”的“斜”字就描绘出春天柳条儿轻扬的姿态。那长长的随风而舞的柳条儿正像一竿竿飘动的幡,或许是在为忠心耿耿的大臣招魂呢!

我国古代形容“柳”,常常说“烟柳”,那意思是说“柳如烟”。柳树枝条细密、枝叶繁茂。远远望去,河岸陌头,一行行绿柳正恰如一缕缕云烟。宋代词人柳永不仅写出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名句,还留有“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的名篇。记得唐人韦庄写有一首《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虽然诗中明确地说柳最无情,可仔细想想,岁月如流,人生易老,不变的只有十里长堤上的烟柳,怎不令人伤感呢?

从字型上来看,柳者,卯木也。它意思是说,柳树是木之属,卯之性。卯是十二地支之一,论“五行”属于木中的阴柔者。我国古老的哲学既讲究阴阳相合,又强调阴阳对立相互转化。柳属阴,与之相对的“杨”则属阳。因而,我国的古诗中不但常常“杨柳”并称,而且有时说“杨”,其实又是在说“柳”。

有人认为,“柳”与“留”谐音,所以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折柳”有“送别”之意。“折柳送别”作为一种习俗,在古代是非常普遍的。大诗人李白有诗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霸陵是汉文帝的陵墓,因靠近灞河而得名。灞陵桥是唐代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它的两边杨柳掩映,是当时折柳送别的著名场所。

柳树是平常之木,按说路边桥头随处可见,折柳送别也算就地取材。不过从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来看,似乎远非如此简单。有人觉得,送行之人并非别无他枝可选,然而必取于柳者,以为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罢了。这种解释看起来较为合理。

还有人从更深层次探讨,以为“折柳”典出《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霏霏”这一诗句。古人作诗大多讲究“字字有来处”,《诗经》作为儒家经典,又长期被奉作神圣,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不可小觑。总之,“折柳送别”无论从文化哲理和谐音来看,都富有深刻的内涵。一根“柳条儿”里就包孕了无限的情趣和哲思。

关于折柳送别,我以为隋代无名氏的那首《送别》诗写得极好。“杨柳青靑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我们都知道“着地垂”的只能是柳条儿,“青青”也分明柳色;漫天飞舞的应该是柳絮。“柳条折尽花飞尽”这话似乎说得很明白,但仔细一想,又令人疑惑。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柳花停了有再飘的时候。年年柳青花飞,怎么能够折得尽飞得完呢?这句话里明显有话,它是以无涯之思,来表达“盼归”之情的。

据说古人“折柳送别”时,还要吹笛子,有时还放声歌唱。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习俗,这在古诗中有明显的表现。李白的《春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里的“折柳”就成了一支固定的曲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也被谱成曲,成为经典,取名《阳关三叠》。

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到偏远的大西南,可他作起诗来,却向当地的人民学习,创作了大量的民歌体诗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有《杨柳枝词》和《竹枝词》。比如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不但用语清新明快,感情委婉含蓄,而且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和场面感。

柳条儿轻柔飘扬,极具自然美。但千百年来,人们折柳送别,又常常带有几多的哀伤。特别是寒食节介之推的故事,使这种哀婉的情调变得更加悲凉。猛然间,我想起了观世音菩萨,她手中的甘露瓶和杨柳枝是多么的神奇,化育万物,起死回生。可那轻轻挥洒的杨柳枝不就是柳条儿吗?

在我的老家豫东南一带,很早就流传着一首《数九歌》,其中就有“五九六九,抬头看柳”的说法。记得那时,“五九六九”还是冰雪覆盖的时候,有时是刚立春,有时是还未打春,“抬头看柳”,看什么呢?站在大路上,哪怕不经意地朝村东池塘边一望,立即就会发现柳梢头泛出的青黄,浅浅的、淡淡的,隐隐约约,让人心中萌生一片春意。因为那抹新绿就是生命的旗帜。

由此,我想起一个人。他是晚清重臣,也是名臣。人们都叫他左宗棠、左大人。人生在世,总免不了得志和失意。得志不猖狂,失意不气馁。是他在西进收复新疆时带领湘军一路植柳,不但防风固沙,巩固路基,还便于行人纳凉。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他所谓的“文襄”武功在其死后,最无争议也最有纪念意义的竟然是一种树,也就是被人们唤作“左公柳”得一种寻常的树。

我喜爱柳条儿。我个人以为写柳条儿最有境界的还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他的那首《七律?送瘟神》想必大家都知道:“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云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借问瘟神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是一代伟人面对消灭血吸虫的胜利而发出的呼号。

“春风杨柳万千条”既是一种景物描写,又烘托了诗人喜悦的心情。“六亿神州尽舜尧”,是说当时六亿中国人个个都能成为像历史上的尧舜那样德才兼备的人。当然这是一种美好的祝愿,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伟人博大的心胸和对广大人民无比的赞美之情。

临末,我心潮澎湃,不能自已,有感而发,遂凑成四句。“春风送暖柳条青,蓝天碧水照眼明。太平盛世显身手,共筑中华绿色梦。”我盼望窗外柳条儿晃动,阳光进来,带着几声清脆的鸟鸣……。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09179/

我爱柳条儿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