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桂兴荣益公广安支系张氏族谱》序

2021-08-17 00:13 作者:秋歌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在广安紫金上成楼下的中桥桥头遇到了当年桂兴的学生张天桥,他说他找我很久了,因为没我的电话号码,只听说我住在这附近,便常于傍晚时分在桥头守候。我说万一遇不到呢?他自信地说:总会遇到的。我很诧异,问他何事?天桥告诉我,希望我能为他主编的《桂兴荣益公广安支系张氏族谱》写个序言。

当年这个个子小小貌不惊人的山区孩子今天在做一件很了不起的文化事情,而且为了找我,居然以这种原始的“接头”方式来联系,这位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内心深处的质朴和真诚令我深深感动。我欣然同意接受这个任务——师生二人能在一件文化传承的事情中同向而行,合力而为,做一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善莫大焉!

近二十年来,我在工作之余一直将目光聚焦于地方人文历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搜集地方族谱资料,并对之进行一些研究,意在寻觅我们这个地方家族文化之血脉源泉。

桂兴镇是我早年学习和工作的地方,从1971年随父母来这里到1986年最后离开,我在华蓥山中的这个小镇生活了约十六年。可以这样说,我的人生脚步真正意义跨入社会就是自桂兴开始的。

桂兴虽处华蓥山区,但乡风淳朴,且弥漫着浓郁的人文气息。这里的历史资源很丰富:山寨、碉楼、祠堂、古墓、家谱、碑刻、民间传说等等,当年随处可见可闻。我的家——桂兴五里坡村级小学的教师宿舍,当年就是一个民国年间留下来的土碉。如果一个外乡人来到这里问路,常常可以听见当地人这样回答:你说的地方,就在前面某家祠堂、某家湾、某家寨、某家村子那边。(这里的村子即碉楼,当年桂兴人俗称碉楼叫“村子”。)当地诸多的文化地标便在这回答中留在了外乡人的脑海里。所以,我对桂兴的文化内涵一直情有独钟,希望能从这个华蓥山区的小镇里找到我所追求的东西。这几年,我收集了一些族谱,其中就有桂兴屏山王氏、谌氏、张氏等家族的资料。

翻阅这些族谱,无论繁简,总觉受益匪浅,它让我看到了一个个家族当年是怎样从遥远的湖广之地历经万水千山跋涉而来,落脚于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岭之间,然后艰苦创业,繁衍子孙,用一代又一代人的汗水和生命创造出了一个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辉煌。尽管这辉煌背后也有难以诉说的辛酸痛苦,也有令人泪奔的悲欢离合,但是,我看到的更是这些家族数百年来的一种为自己,尤其是为子孙后代的幸福而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这种令我深为感动的奋斗精神,成为让我决定拿起笔来为这些家族留下一个旁观者内心感动的重要动因。(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族谱,是人类对自己世代所走道路的过程记载与回顾,能为我们展示人类发展历史中不同家族所留下的一道道辙印,让我们今天能够追根溯源,看到自己这个家族生息繁衍、发展前行的基本情况。因此,一本族谱往往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我们研究人类社会的重要根据。

树高千尺必有根,水流万里终有源,这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必然,也是编修族谱的一个重要因素。每部族谱的背后,都会透露出那个时代重要的社会意义与文化内涵。

几年前,我在研究《桂兴屏山王氏族谱》时,深感当年这支因“湖广填四川”而来自楚北道(今湖北)的家族的艰辛与顽强,看到了一个家族在与自然与命运奋力搏斗时的坚韧与辉煌。

而今天这本《桂兴荣益公广安支系张氏族谱》中所记述的家族往事,也给了我相应的启示。张氏一族,当年也曾是桂兴赫赫有名的一大望族,这在民国初年蒲殿俊先生作序的《广安州新志·乡镇志》里有记:“桂花场,州东八十里,同治中置地近天池,交邻水界,地多竹麻纸。市易唯土茶谷米,店户百余,街一道,场期三六九。坿市一里白龙,大姓张。”

这里的“大姓张”,说明张氏一族在桂兴的规模。虽然笔者已无法对当时的张氏家族人口及占地情况做具体考证,也没能对现在这一家族在桂兴境内的人口数量及发展状况做具体统计调查,但对《广安州新志》中“大姓张”之说法,我以为是可信的。桂兴境内姓氏众多,族群广布,为何州志的修撰者独独以张姓为例呢?答案不言而喻。

桂兴的张姓分若干支系,均非地道的土著人,系由外地迁入。本谱所记述的这支荣益公广安支系族人,即来自当时的湖广省永州府,也就是今天的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新城乡白竹庙梨(栗)子山张家村。

大约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一个叫张荣益的农民响应清廷“湖广填四川”之移民运动,举家入川,于顺庆府岳池县楼房湾落脚定居,繁衍生息,成为该支家族在广安境内的第一代。之后其子张继相率两个儿子张尚韬、张尚略再由岳池举家迁来当时的广安州白龙里渔泉湾口,即今前锋区桂兴镇渔桥村,于此修房筑楼,落脚定居。当年的那些原始建筑被后人称之老屋基,一个家族在桂兴的发展由此拉开序幕。

时间看,这支张氏家族来川时间较之屏山王氏家族来川时间还要早,只不过王氏家族入川后的第一落脚点在桂兴白龙洞即后来的王家湾,而张氏这一支系定居桂兴稍晚于王氏家族大约十年。对比两家族谱,一看即清清楚楚,这为研究桂兴当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佐证,也表明民间族谱一类文献资料的重要社会意义。

族谱是丰富文化底蕴的结晶,它与祠堂、祖茔、族产共同构成一个家族的实体。古代中国,凡成型之家族都会编修族谱,其目的就如南宋抗元名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文天祥所说:“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史以录事实,谱以序昭穆。”宋代翰林院大学士胡铨也曾就编修家谱的意义说过:“(修谱在于)感发其悌之心而兴起其尊祖敬宗之念也。”

当代文化学者陈世松指出:“中国之有族谱,可以追溯到朝。魏晋时期,世家大族修谱之风盛极一时。隋唐两代,氏族门阀观念仍然很盛。经过五代十国战乱之后,门阀世族残余不复存在,世家大族的族谱大都散佚无存。宋代以后,由本族人自己编修的私家族谱,适应了社会变化的需要,一种由士大夫书写的、体例完整规范的私家族谱开始在全国各地流行起来。随着宗族活动的变化,修谱之风南方盛于北方。但是,由于紧随其后的大规模的元朝灭宋的战争,又使这些谱牒焚之一炬,以至到了清代,史家章学诚叹息:‘宋人谱,今不甚传。’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宗族活动在全国的盛行,民间又一次掀起了修谱的热潮。私修族谱卷帙浩繁,并且大都以宋朝所创造的模式为蓝本。”

上列所言,可谓对古来中国家族修谱之目的和意义及悠久历史的一个简明概括。

阅读桂兴历史上的一些族谱,其行文框架结构和具体内容多与我们见到的其他地方族谱大致相同,即包括基础史事,通过对迁川开基祖以来家族的繁衍分支的记述,展示家族在川之创业过程和发展历史;其二是追溯原乡世系,也就是本支入川之前,开基祖之上的历代祖先世系、墓地、宗祠、祖厝等;然后是远祖附会,主要体现在族谱的序跋之中,让人们知晓自己家族近世祖与前朝名人的渊源关系,意在表现本家族的社会地位及影响力。

我一直认为,就一家族而言,修谱编志,建造祠堂,整理祖茔,无疑体现的是一个家族的精神追求。桂兴的屏山王氏家族王中纯在咸丰十一年(1861),就曾主持修建了屏山王氏祠堂,精心编撰了《王氏家谱》。王中纯这些作为堪称功在当今,利在千秋,为后人留下了珍贵史料。当年我曾这样赞叹:“如果说前之先辈在开垦家园上曾奠定王氏家族发展的经济基础,那么,王氏宗祠的建成,则让曾经历经艰辛,含辛茹苦的王氏祖先们终于有了一个安身之所,也为族人提供了一个庄严肃穆的精神家园,王氏家族的袅袅香火从此便开始熏陶着王家的子孙后代。”“有了这本入川屏山王氏广安分支编撰的这部传世家书,这个越来越庞大的家族便有了一个完整有序、真实可依的记载自己源流发展的家族系统谱牒。实现了‘上以明祖宗之世系,下以别子姓之尊卑’的目的,同时也为后人研究这个家族的发展历史留下了真实可鉴的珍贵史料。”

与前述类似,这部《张氏族谱》正好同此合拍,从编撰者搜集整理时找到的张家族谱诸多版本看,这个家族也一直遵循着这一理念,尤其重视家谱的教化功能,以“三纲六纪”规范族中人员的言行,使其严格“修身齐家”,进而实现“治国平天下”之目的。这在本谱所列张氏家族字辈的设计上即可看出良苦用心。这支张氏家族的字辈是这样的:“应良登继尚,子世维朝元,国正天兴顺,官清民治安,积德前程远,能仁厚地宽,同享富贵久,永寿福禄绵。”这其中的“国正天兴顺,官清民治安,积德前程远,能仁厚地宽”,即表达出张氏家族的一种政治道德追求。这本族谱中所载《清河家训》也非常具体地规定了张氏家族所应遵循的道德伦理:“继承祖德;忠效国家;勤为职业;孝敬父母;雍和兄弟;友睦族邻;慎结婚姻;训教子女;崇尚节俭;禁戒非为。”而谱中所录《百忍家风》,以百个“忍”字,强调了兄友弟恭、相互体谅及忍让乃家庭和睦之道。凡此种种,我们都能感受到张氏家族对家风族风的重视,自然也体会到了这个家族的崇高精神追求。

研究族谱的人都知道,一些家族在编修族谱时,总会将自己这个家族中的名人作详细梳理示之世人。但是,读这本张氏族谱,我则没有这种感觉,翻阅下来,全谱文风质朴简洁,作者并没象有的族谱那样,将所有能够与自己这个家族挂钩的名人,无论远近,无论有无直接关系都一概纳入谱中,以彰显所谓家族荣誉。这在本族谱中几乎没有,全谱毫无随意雕饰造作的溢美之感,实实在在,折射出张氏家族门风之敦厚朴实。难能可贵。当然这也不免有些遗憾,因为我们不能从更多侧面来了解这个家族文化的方方面面。我曾问过天桥,他说这主要源于年代久远资料散失,故而难以寻觅搜集,加之不愿随意编造,哗众取宠,故有单薄之感。对编者的解释我深表理解与尊重。

古之家族有建祠祭祖之风习,广安渠江两岸,这种祠堂遗迹现在还随处可见。但在今天这个寸土寸金的时代,五里十里一个宗祠的情形基本不可能再现,尽管一些地方的宗祠似乎在恢复或重建,但那不过就是个例而已,要想回到久远年代时的那种盛况,绝无可能。

既然如此,祖宗神灵何处可安?先人遗训何处能见?宗友团聚何为场所?

在我看来就只有族谱了——族谱能让我们传承先辈血脉,族谱能让我们不忘祖上荣光,族谱能让我们重温先人遗训,族谱更能激励我们励志同心,继往开来。

族谱,在今天这个时代,无疑已经成为承担如此众多宗室重任的有效载体了,其意义也就在这一卷卷一页页一字字中得以体现。

今天的族谱,已非单纯一本记载家族历史的典籍,它在当今的价值,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远远大于传统意义。过去祠堂所承载的功能在今天已经一定程度转移到了这业已泛黄,但却深刻厚重的卷帙之上。

我还记得有时寻找到一些老旧族谱之时,族谱主人常常会对我谆谆告诫:“拿去看可以,但看完一定要还我哟!我就这一本!”其认真的神态让我非常理解他的心情,因此每每寻到必须归还的族谱,特别是那些古旧版本时,回到家中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拿相机翻拍全书,用现代手段将它完整保存下来,然后完璧归赵。尽管总是喜欢那已被蠹虫钻出密密麻麻圆洞,谱身已泛黄残缺的卷帙,留念那破卷残页散发出来的淡淡霉味,但我理解这残卷在主人心中的地位,虽然他并不能专业地将它保管得很好,但在其心目中,这残卷却是自己的血脉之凭,传家之宝。所以,我尊重主人之意,小心翼翼地将它包好恭敬归还。我知道,在这上面有着主人引以自豪的情结,有着主人美好思念想——这本本卷册就是主人心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一座巍然屹立、永不坍塌、金碧辉煌、气势恢弘的至高精神殿堂。

当今时代,人们编修族谱之势日显热烈。用族谱寻根问祖,展示家族兴旺已成一种社会时尚。确实,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政治环境变得宽松清明,百姓生活富裕小康之时,形成修谱热潮当属必然。“明世系,辩昭穆”,历来是家族修谱者之愿望。正如常言所道:“前人不修谱,后人寻根苦。今人不修谱,后人不知古”。从人文科学角度来看,一部优秀的族谱汇集着众多学科研究元素,如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人口学、遗传学等;从现实社会意义来看,它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树立优秀家风,开展伦理道德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就此而言,积极修谱的现象值得点赞,且应鼓励。

这些年来,我曾去过不少地方,每到一处,我都希望能寻觅到与当地宗族有关的场所及文字资料,希望从中了解到、阅读到一些难以知晓的历史往事,感受乡村世界中文化传统的丰富表情。这已成为我的一个习惯,我不想改变这个习惯,也不会改变这个习惯,因为这习惯能够让我在这喧嚣嘈杂的世界上,寻找到我们祖先艰难步履的印记,远眺到人类心灵应有的归宿,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觅得一处清静。

因此,每当看见那些多年失修,飘摇于风中的古老家庙,看到那些正在恢复中的金碧辉煌的宗族祠堂,我的心中总是五味杂陈,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感受。

这个世界是矛盾的,这个世界是纠结的,新的旧的现代的传统的先进的落后的东西都在这个世界上自以为是地存在着。但是,无论这个世界多么纷繁复杂,多么扑朔迷离,我一直坚信,每一个人都会在人生某个时候追寻自己的前世今生,想到自己从何而来,又会向何而去。或许有的人并不一定知道这是一个既简单又深奥的哲学问题。但是,无论是留恋于迷茫沧桑的传统世界,还是沉醉于纸醉金迷的现代社会,他都会以自己的方式追问自己这两个问题,谁也不能逃避,谁也逃避不了。

这是人类的困惑之处,也是人类的清醒之处。

当一个人向自己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无论其给出的答案会是怎样,我都觉得他在人生的旅途上开始清醒了。

正因如此,我把族谱看作是一个人走向新的世界的一把必备钥匙,一把通向未来幸福之门的钥匙。

有了这把钥匙,人就会觉悟,就会明白自己的灵魂该归何处,一旦觉悟,自然也就会淡然面对生活,让自己心地坦然地走向灵魂最后的居所——你相信吗?

一部《桂兴荣益公广安支系张氏族谱》终于诞生了,这部凝聚着全体编撰人员多年心血的族谱,为这个家族辨别血统,敦亲睦族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历史依据;将桂兴荣益公广安支系张氏一族的前世今生梳理出了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脉络,让我们知晓了这个家族的来源、迁徙、繁衍、生息、荣衰、升沉的历史,也看到了这个家族的梦想与期待。可喜可贺!

无疑,由于种种原因,这部《桂兴荣益公广安支系张氏族谱》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是瑕不掩瑜,必须肯定,这部新修族谱让桂兴荣益公广安支系的历史书写有了一个空前统一完整的版本有了一个较为标准的叙述蓝本,为后来进一步修订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传统的“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修谱惯例,编撰者在现有基础上还可进一步收集发掘史料,对族谱作充实完善,使其脉络更加清晰,内容更加丰富,表述更加准确,语言更加生动,图文并茂,使这部族谱成为展示张氏一族繁衍生息的生命史,激励族人弘扬优良家风,团结奋进的百科全书。

2021年8月17日完稿于蓉城中丝园无心之愁斋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toodkqf.html

《桂兴荣益公广安支系张氏族谱》序的评论 (共 4 条)

  • 今生依梦
  • 残影
  • 浪子狐
  • 漫舞洛城
    漫舞洛城 推荐阅读并说 一门心思选好文,百花丛中觅新人!让文学来温暖整个世界,你的关爱和支持就是我们中国散文网发展壮大和愈加旺盛的坚硬基石和有力支撑!!!在鲜花铺就红毯的圆梦路上,有你有我的不离不弃和温馨相伴,人生注定更精彩,再次谢谢你我最亲爱的朋友!!!顺祝工作心情都愉快!!!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