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80年前,发生在广安县立中学的那场火灾始末

2019-08-07 17:46 作者:秋歌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广安县立中学创办于1912年,为历史上广安县境的第一所正规中学。创办之初,其校址为城北紫金山上的紫金书院,1913年2月迁考棚,后经张澜先生资助,1914年又由考棚迁往县城云顶山州坡州署衙门,以其后半部为校址, 1952年底,县人民政府调整学校布局,方从云顶山迁至今天的渠江边上。广安县立中学在云顶山州坡办学时间长达36年之久。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6月27日(农历五月十一日),位于云顶山州坡的广安县立中学突发火灾,给这所学校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

火灾因当时初中部东斋寝室个别学生就寝时抽烟乱扔烟头所致。

初中部宿舍这座楼房当时有寝室、自习室各14间。楼房与附近的一楼一底两幢西式教学楼相隔不远。楼上东斋寝室的学生抽完烟即顺手将烟头扔于楼下,引燃房屋。顷刻之间,火趁风势,熊熊燃烧,整个楼房陷入火海之中。

当年在该校初中部68班就读的已故雷震远教授,当时就住在东斋寝室,身历险境,后来为我们留下了一段珍贵记录。

据雷震远回忆,当时住在东斋寝室的多是13到16岁的近三百名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熟睡的学生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火惊醒,一时哭喊声,呼救声响彻夜空。他们身着背心短裤纷纷跑出寝室涌向楼梯口,争相下楼逃生。仅有一米多宽的木楼梯,此刻哪能容下如此众多的慌乱学生通过,雷教授和另外一些学生便身裹棉被,从楼上纵身跳下,保住了生命。大量学生则拥挤在楼梯口,为逃离火场而相互践踏,以致不少人四肢受伤。好在绝大多数同学最后都脱离险境。约半个小时,木楼梯被烧断,大火封住楼门。学生龚榜和、龚尚志因逃生不及,死于烈火。据与龚同寝室的同学讲述,这两位学生年龄较小,由于瞌睡大,熟睡未醒。同寝室的人见火袭来,直拍打他们的脚,想唤醒他们,俩孩子却起身伸了个懒腰,便又倒头睡了。这时,寝室其他同学全都逃离。大火很快封门,龚氏二人最终被大火活活吞噬。(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脱险的的学生,书籍、衣物、被子都没能抢出来。呆呆地站在空坝里,惊恐万状,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寝室和自习室在熊熊烈火中被烧毁,

雷震远的回忆,为我们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情况,读来依然惊心动魄。

大火迅速蔓延开来,殃及附近其他建筑。与这幢学生宿舍相邻的两列西式教学楼(人称洋楼),很快也被大火引燃。初中各班教室均系木质课桌凳,焚烧得很快,楼房的横梁、柱子、檩子、椽子也熊熊燃烧,朱红油漆楼板被烧穿,楼梯被烧断。火过之处,剩下的全是断墙残壁。学校化学馆、物理室、生物馆也遭到烈焰袭击。一时间火舌翻卷,热浪滚滚,浓烟弥漫翠屏山,火光映红了县城大半边夜空。

尤为让人痛心的是,这场大火将学校图书馆烧毁。广安中学图书馆藏有各种古典书籍,近代书刊,若干年的报章杂志。当时杨森统治广安,规定,凡中学生入学除缴纳学费外,每人还需缴纳图书购置费和体育用品费各五角大洋,专款专用。因此,广安中学图书馆之藏书排名全川中学图书馆第四名。这些书刊火灾前都井然有序陈列在书架上,可惜烈焰一到,师生苦心经营12年之久方积蓄而成的8000余册图书,瞬间便多化为灰烬。即使得免于火者,亦残缺不全。损失之大,令时人无不为之扼腕叹息。

当时正在广安中学高六班读书的陈运铭等人,参与了大火的扑救。陈也曾记录下当时图书馆被烧的情景。他回忆说:我当时正好在学校,我与我的三哥图书管理员陈运钧、图书馆助理管理员邓祖才(又名邓自力,系邓小平同志堂弟,解放后曾任四川省人大副主任)以及我们高六班其他同学冒着烈焰炙烤,从火中抢出了几百册,几乎每本书都有火烧的痕迹。这些残书后来一直得以保存,文革时期大多被毁。但笔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广安中学工作时,还曾见过当年留下的少量过火图书。这些图书不少是刻板印刷的线装古籍,大多为清代和民国初年出版,还有历年的报章杂志,可惜,大都付之一炬,损失殆尽。

火灾发生时,时任校长吴熙和主任苏尧阶都不在学校。在校的教职工和学生自发开展扑救。三、四百名初高中学生被组织起来,拔除门窗,撤掉楼板,打掉墙壁,砍断横梁,借此来断火路、截火源、绝火根。至翌日凌晨六时左右,燃烧了五个多小时得大火,基本得以控制。

这场大火,让当时的广安中学主要教学用房及大部分学生宿舍焚毁。当时在现场救火的陈运铭则明确肯定:“全校校舍二分之一被毁”。

天明后,东斋初中宿舍燃烧已尽,忽见两处地方仍在冒着青烟,并发出刺鼻的异味。人们立即赶去用锄头刨开废墟,废墟中露出两具已烧焦的尸骨。方知有两名学生在火中身亡。立即清查初中各班学生名册,得知二人一个叫龚榜和,一个叫龚尚杰,系叔侄关系。庚即通知家长来校商量后事料理。火灾加丧事,昔日一片生机的校园此时笼罩着的是一派凄凉悲伤的气氛。

不幸之中的万幸是,这场大火未波及到高中部。

造成这场火灾损失惨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那时校内没有充足的救火水源和设施,消防水龙无能为力。

广安中学当时已有师生千余名,而校园内尚未安装自来水,只有四五处泉水浅井供师生使用。据当年学生回忆,这些水源“仅够盆、钵、提壶轮班取用”。生活用水难以保障。“厨房和开水房等大量用水全靠雇佣临时工去山下厚街居民水井挑取。若逢天旱无,还得去东门口渠江中挑水解决。”那时的广安中学可谓 “清水贵如油”。

因为无水可取,加之奋起救火的师生仅靠肩挑手提取水,要扑灭如此大火谈何容易,只得“望火兴叹”,无能为力,最终造成重大损失。

大火后的第二天中午,学校负责人召集全校师生员工近千人开会,宣布:初中各班级学生,暂时回家,何时返校,听候通知。高中各班学生一律留校协助清理校园。时隔两月后,初中各班学生方才得到返校复课的通知,由于火灾后校舍紧张,教室只能因陋就简,一直坚持到1939年元月底学期结束放寒假。

据陈运铭回忆,火灾后学校停课,时值高中毕业会考时间的前一个多月,学生成绩因此大受影响,高中第六班全班23个人参加当年全国大专院校招生考试,一个也未被录取。只有刘中明、滕文宣两人被录在先修班,即所谓预备班。

广安中学这次火灾影响很大。因此,时任校长、主任等负责人均被相关部门撤换,而之后的校舍恢复重建也几经波折。

火灾发生后,鉴于当时政府经费拮据,苦无资金重建,县人商议,决定将食盐每斤附加一点税款,用作校舍重建资金。所收税款由参议会保管。那时参议长是叶济,副参议长是蔡人熙,实际税款保管人是副参议长。

据资料记载,1939年秋,壁山人彭时雨于火灾后,携教育厅拨给的火灾修缮费八千余元,继任广安中学校长。广安百姓无不迫切盼望及时修葺校舍,重现旧观。但彭时雨却握款在手,既不兴土木,又密不告人,意图吞食,致使重建工程拖延无期。彭的作法,引起师生强烈不满。经师生查帐,贪污属实,县人控告,彭时雨因此而下台。彭的卑劣之举,使学校蒙受极大损失。

1940年,蔡人熙再任校长,农历八月初二日,日寇飞机十余架,狂炸广安县城,平民百姓死伤甚众。在这次轰炸中,广安中学虽幸免于难,然而师生员工却不能安心工作与学习。为避日机,学校由县城迁往城南30余里之永兴乡,暂寄身于原宋丞相安炳私宅——褒先寺和一破旧碉楼。有关史料记载曰:由于师生迁走,此时的广安中学“刍荛雉兔出入无禁,火灾后之校舍园圃,更残破不堪,败瓦断垣,入取皆是”,一片凄凉。

到了1944年秋,广安人唐建业任校长。据时任教务主任的胡德润生前回忆,由于广安中学火灾后,多年都没能重建,校园内废墟一片,满目苍凉。处处瓦砾。

按理,校舍于1939年焚毁以来已有若干年,所积累的资金应该足够修建一两座楼房,拟救燃眉之急。然而百姓只见收税,却不见重建校舍的动静。时任县长姓蔡,新从重庆中央政治学校毕业,才来上任,初出茅庐,胆小如鼠。蔡县长对广安中学校舍修建不闻不问。适逢上级专员孙则让来广安,众人认为是一个好机会,应趁此把校舍情况告知专员。于是写好呈文,叫学生三四人在街道路途上遇见孙则让,拦住将呈文当面交给他。呈文内容主要是请他来学校了解一下校舍情况。第二天,孙专员还真来学校了。见校舍破破烂烂,不堪入目,随即召集有关人员在县政府开会。出席的有参议长叶济、广安中学的学生代表和教师代表。会议做记录的是广安中学初28班高材生毛启瑞。会上,专员孙则让首先讲话,内容是重建校舍刻不容缓。接着讲话的是县参议长叶济,他解释了校舍迟迟未建的一些理由,不过表示愿意立即动工。

接下来,就是组建广安中学修建委员会,将附加盐税用作恢复校舍的修建费。与此同时,物色人员设计图纸。最初找的是谭继涛。谭是重庆大学建筑工程毕业,但他婉言谢绝。广安中学一位数学老师杨学仁闻之,毛遂自荐,获得同意,很快便把图纸设计出来,修建于是随之动工。这是广安中学旧校舍焚毁后开建的第一座新校舍。1946年秋,新建教学楼竣工。

1948年春,时任校长陈怀仁鉴于当时学校现状及远景,向县参议会建议,于校侧翠屏山麓,建一可容600余学生之宿舍,其经费随粮附加,获同意。但是,据史料载,由于收发粮食之权多操于当时的大户及土豪劣绅之手,领谷购材,常常愆期,甚至不发。发亦斗升不足,谷物品质下劣,难觅买主,此即无形折扣,致使修建工程不能按期完成。1949年,国民党政府土崩瓦解,而宿舍砌墙工程甫及楼栿,收管粮谷者,乘机把持,粒粟不发,工程被迫中止。

而就在此时,一个新的时代来临——广安解放,广安县立中学被焚多年的校舍彻底恢复重建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2019年8月7日广安西溪河畔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vidpkqf.html

80年前,发生在广安县立中学的那场火灾始末的评论 (共 5 条)

  • 诗心云卿
  • 听雨轩儿
  • 淡了红颜
  • 雪儿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