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糊肚儿

2013-04-15 17:51 作者:儒汉之子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糊肚儿”,是农村老百姓的主食, 念“糊---肚儿”,“糊”念长音,“肚儿” 儿化音,要快速连读。糊---粥,肚就是肚子,“糊肚儿”,就是用粥填饱肚子的意思,有瞒哄、敷衍之意。

老百姓贫穷的年代太久远了,无法考究具体是哪朝哪代开始喝“糊肚儿”的了,没有粮食啊,老百姓没吃的,把仅有的粮食辗成面,烧成稀粥,自个儿骗自个儿,稀汤寡水的,喝饱了,就算是吃饭了,饭不够,汤来凑嘛,这大概就是喝“糊肚儿”的起源吧。记得小时候,孩子们大多都面黄肌瘦的,可肚子却鼓鼓的、圆圆的,挺着,挺大的,就是喝“糊肚儿”喝的,老百姓称为“葫芦肚儿”。

母亲说,我小时候,过的是共产主义生活。人民公社一个生产小队就有一个大伙房,全队的家家户户,天天、顿顿都在这挨号排队,领着老老少少望眼欲穿的饭。母亲还说,多亏了大伙房啊,要不是有大伙房,不知道有多少人喝不上“糊肚儿”呀,是啊,在当时,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让所有没饭吃的老百姓都能喝上口“糊肚儿”,不然,得饿死多少人啊?

有一次过年,全家三口人,分了六个丸子,一碗“糊肚儿”,丸子,没到家,被我在路上就吃光了,“糊肚儿”用小红瓦罐提到家,太少了,谁喝的是啊,只好把这碗可怜的“糊肚儿”倒到锅里,再添上瓢子水,烧开搅匀,够全家过年喝的了。老百姓管这样的“糊肚儿”叫“照人汤”,喝“糊肚儿”时,能在碗里看到自己的脸,瘦瘦的,眼却大大的。

过日子不是一天,光喝这“照人汤”也没法填饱肚子啊,于是,人们想着法儿的充实这“糊肚儿”,顺便撑起这不争气的肚子。在漫长的饿肚子年代,老百姓无可奈何地不断丰富、发展着“糊肚儿”文化

“糊肚儿”加上野菜,就成了野菜汤,马峰菜、苦苦菜、荠菜牙、苋菜、“猪毛尾”,等等,都是上等的好菜,坡里都会挖光的,地面上没了,就树上找,最美的就数榆叶、榆钱了,还有槐花,抢光了就撸杨叶,啥都没有了,就是槐叶也得吃,吃槐叶,脸就是虚肿起来也在所不惜,还有谷糠,吃下去,大便下不来,小姑娘哭着,撅着屁股,让老人用筷子掏,顾命要紧,羞耻顾不上了。是野菜这纯绿色食品,救了老百姓的命啊!野菜汤,大概就是今天的“咸汤”的起源吧,不过,现在的“咸汤”有盐,那时的“菜汤”盐少得可怜,或是没有盐,到街上转一圈,脖子里挂着大大的婴布袋的妇女,常见。(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糊肚儿”的稀、稠,“糊肚儿”里下的什么面,体现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慢慢的,粮食宽裕了,“糊肚儿”才渐渐的稠起来,粮食再宽裕些,“糊肚儿面”除地瓜面外,也有了高梁面、玉米面,“糊肚儿”里面也增加内容了,最常喝的是地瓜或是地瓜干“糊肚儿”,后来也经常喝玉米碴“糊肚儿”,家里来了客人,“糊肚儿”里放上绿豆,或是黄豆、豆扁、花生粒,等等,就更好喝了。用纯豆面做的“糊肚儿”,就是现在人们每天早上喝的粥了。“糊肚儿”开始压饿了,也逐渐香起来。吃饭时隔三差五的也能吃上顿煎饼了。条件好了,那菜汤也更加丰富多彩起来,加点醋,成了酸汤,放上辣椒,成了辣汤,用紫菜做的,便是现在的紫菜汤了。现在的“糊肚儿”要是儿时喝,不把舌头咽下去才怪呢

我从小喝“糊肚儿”长大的,对“糊肚儿”有着特别的依恋,到现在也喝不够,到了一顿不喝就难受的程度,偶尔吃顿面条、大米稀饭、喝回豆桨什么的现代一下,最多一顿,两顿受不了的。

现在这日子过得,简直就是在天堂啊。就是受到再大的挫折,遇到再难的事,只要有“糊肚儿”喝着,我就信心百倍,啥也不愁!

喝“糊肚儿”,真的很香,很美,很享受啊。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739093/

糊肚儿的评论 (共 5 条)

  • 小人物
  • 浅笔抒写
  • 剑客
  • 纤纤柳絮
  • 听雨轩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