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过度解读”有害无益

2012-11-05 22:11 作者:之中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工人日报》新闻观察栏目惠铭生的《“煎饼奶奶”的“希望破灭”无须过度诠释》一文的观点,我非常赞同。他讲记者采访到郑州煎饼奶奶靠卖煎饼为两个聋哑孙子攒钱治病,在高额费用面前她说“希望全破灭了”,因此引起不少人关注,并把问题集中到社会管理和医疗养老等制度上。作者指出,对此,要客观地看。凭现阶段国力、财力、国情,要想完全把所有人的问题都包下来是不现实的。并且,这两名聋哑孩子还有父母、有健全的哥哥嫂子等4个壮劳力,如果其他成员也能自食其力,他们全家的生活不应当很拮据。

他说得完全正确。现在我们身边的一些新闻事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经常出现解读“跑偏”的状况。要么,一些人是完全不懂基本常识,只靠一时的感觉写来,报道的绘声绘色,渲染了一阵。但经不住深入询问与思考,经不住时间检验。比如说一些留守孩子的事情。报纸上经常讲这些孩子们如何营养缺乏、如何让爷爷奶奶担心,如何在精神等方面受到影响,但是从没人提过,这种普遍现象怎么能够在当前能力与财力情况下合理解决,他(她)们的父母家庭有什么责任。另外就是往往脱离了现阶段的国情讲问题,哇哇哇搏得大家一片叫好声之后,却从来不想,当下我们能不能做到让他们都营养都养老。关于营养问题,不仅是留守儿童存在,也可能父母在的、城里养的以及整个社会的中老年人都营养不良呢,这又怎么说、怎么办?

不从实际出发,超越国情、地情地阐发一些现象,经常会让我们为这个社会感到莫名难过,有时候成为一些人解读社会治理不好的依据。这是过度解读某些发展阶段一时无法由公共资源包干解决问题的主要危害。

另一种过度解读,则是在政策方面。最近我们就遇到某机关在学习解读上级文件中,把解决职工待遇里应当归并的项目进行了过度、放大性的解读。一项“物价补贴”被扩展到另一个项目上,解释为“那也属于物价补贴之一种”。这到说得对,我们的补贴都可以算到物价补贴里的哇!另一项“生活补贴”,被拓展创新地认为“等于”“津贴补贴补助”,这等于到是妙,相当于让我们都相信这是一张老人头跟10张10元钱了。在被人问到之后,还打电话到处求证此等于彼的正确。我想了老半天这些机关人员为何要做这种解释的原因:其一,是确实对文件精神认识上的误区。其二,是本着为“国家”“集体”“单位”节流的目的,来想法解读的。第三,是表现机关领导如何从大局出发想问题,来为上一项里的公家省钱提供依据的,当然,这其中肯定没有牵涉他多少利益了。恰恰,这些解读文件者忘了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原原本本执行文件精神,尽力为群众谋福祉了。

突然想到,近些年来,我们还经常把一些情况解读到文革上面去。有人提,防止文革产生。我说,这也属于过度解读。文革是什么背景下产生的?那是领袖发动的。今天,有这样的可能吗?要说防范,到是应当防范苏联东欧巨变的那种情况,如果我们的经济发展很糟、政府施政腐败,群众经常不满意,才有可能发生这种问题。说唱唱红歌就要变天了,就会文革了,真不知道是从哪儿想出来的。

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社会不能安定,总有人上访,动辄有点事情就弄得草木皆兵,连自己都不放心自己。从我经历见识过的一些人来看,主要问题还在我们的一些执行政策者身上,而不是老百姓不讲理不想安定。比如我前面说到我们单位的职工就很讲道理:凡是文件上明文规定取消的,我们坚决服从,不提一句意见;凡是文件上没有明确,而用你们自己理解的思路定下来减少的,那你拿来个红头文件也好,否则我们要继续反映。比如最近听说老家大哥他们土地被征的事,村组干部都有权力给他的亲戚们多算几万,而对其他村民却是百般刁难,该算应算的都不算,还蛮横无理。事实证明,许多事情,许多好政策,正是因为掺加了个人因素过分解读之后,就变了原意变了味道,本来为群众办的好事就成了让群众气愤不过的事件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事件,既不能过度角读,也不能麻木不仁。我们的态度应当是,客观公正、求真务实、照顾社情民义、懂得基本道理。

关于过度解读,元芳,你怎么看?

2012年11月5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11735/

“过度解读”有害无益的评论 (共 3 条)

  • 风语
  • 惜缘
  • 捧心西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