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品读《在山的那边》

2012-07-18 11:01 作者:天地飞鸿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王家新的诗歌《在山的那边》,曾发表于1981年第5期的《长江文艺》,编入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对作者的生平有所了解,就知道这首诗的写作源于作者的童年经验,又以日渐深沉的人生感悟加以观照,从而超越了儿时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的具体生活经历,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情感经验、人生历程的象征。

是啊,谁都有理想,对未来、对未知的世界都满怀憧憬,这是促使我们茁壮成长的内在动力。但我们往往单纯幼稚,以为爬上一座山顶,就能看见那蔚蓝的、开阔的、自由的大海。而现实常常是“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 铁青着脸”,于是我们会失望沮丧,内心深受刺疼,认识的肤浅让自己大失所望。

这种对另一个世界的幻想,在现实生活中最容易受到挫折,正如诗中所说“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是的 我曾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过”。也许理想就是一个诱惑的圈套,像地平线一样可望而不可即,如另一位诗人在《山民》中所说“海是有的 但十分遥远 所以没等他走到那里 就会死在半路上 死在山中”。可是诗中的“我”没有把生活中所遭受的折磨变成一种愤懑的喧嚣,而是因在现实环境中受挫变得更为内在,也更为倔强了,理想主义深深扎根于心灵沃土。“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白的海潮啊 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我枯干的心灵……”理想总是滋润着心灵,使之坚实富有活力。“我”不停的翻越群山去追寻大海,这个在山与海之间的“追者”已成为不屈信念的化身。

相信奇迹的人,最终总能创造奇迹。于是“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 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理想的世界是多么光辉灿烂,理想的实现多么使人兴奋、惊喜。

但我要说不应以成败论英雄。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见到“海”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不要企望一蹴而就。我们只要坚信人生存在着一种更高的境界,如屈原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在这翻越无数座山的过程中,人生被提升和充实,人生被赋予了希望和意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还要动情的朗诵一遍《在山的那边》,让“那雪白的海潮”再次“漫湿我枯干的心灵……”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63167/

品读《在山的那边》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