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走进“进坑”

2020-01-01 15:55 作者:天地飞鸿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文/严忠贵(2019、11、8)

1声名鹊起

进坑——在景德镇东南部,隶属湘湖镇,一个面积不出十平方公里的村落。2014年6月,由于黄清华和黄薇夫妇,这两位年轻学者的造访,及2014年年底,他们牵头创办了以宋瓷赏析和文化交流为内容的“东郊学堂”,借此重要契机,进坑村,一个祥和宁静的村落,又一次苏醒了,沸腾了,名声鹊起,备受关注。2014年10月21日,在百业坞找到一处五代矿洞,这可是目前景德镇发现的唯一一个五代矿洞,是世界上最为完整和原生态的最早矿洞。之后考古发掘,捷报频传:进坑村拥有五代、宋代窑址15处之多,加工瓷石的水碓遗址达16座,古瓷石矿坑遗迹7处,及6公里长的千年瓷石古道。进坑处于五代北宋窑业烧造中心小南河流域的核心地区,呈现了一条完整的古陶瓷生产遗址廊道,再现了当时制瓷从原料开采,经过夯砸、锤炼,反复利用水碓舂打、淘洗,直至去除渣滓后形成均匀的泥团,在瓷窑经过拉、印、晒等工序形成坯,再刻花、施釉,经过烧窑、彩绘,方成陶器的整个生产体系。

蒋祈《陶记》里记载“进坑石泥,制之精巧,湖坑、岭背、界田之所产已为次矣。”据考证,进坑出产最优质的瓷石,烧制最精美的青白瓷。虽说这里的瓷石远不如高岭土名声显赫,但高岭土被开采使用之前,这里的瓷石却是一种可单独烧制成瓷坯的原料。白瓷,具有单纯华贵的胎质美;青瓷,具有莹润如玉的釉质美。而青白瓷,融合北方白瓷和南方青瓷的优点,实现了完美统一,是宋代景德镇典型瓷器。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宋真宗以年号赐名“景德镇”,沿用至今,就是因为有进坑的优质瓷石,而烧造出洁白薄腻、光致茂善的青白瓷,令皇帝青眼有加,自此,景德镇以青白瓷著称于世。

今天的进坑,开发了“进坑村史馆——苍坞宋代窑址——国山下宋代窑址——瓷石古道——瓷石加工水碓——'东郊学堂'宋代青白瓷艺术特展”为主线的宋代制瓷风情游览路线。三次作为景德镇市国际陶瓷博览会分会场。黄清华、黄薇夫妇为首的团队,从村史馆建设找到突破口,获得村民的认同,成立了陶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有机农业、休闲农业,对古代窑业遗存的保护模式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以文化带动生产力,以产业带动遗产保护,让文化遗址形成自我造血功能。

“人在认真的时候,奋斗的时候,会发光”,人在奋斗中,能焕发积极的潜能,充盈着精神和灵魂的强大张力和旺盛的生命力。这种探索,影响巨大。当然根本原因还是满足了进坑村要改变要发展的客观需要。使得进坑再一次摆脱以往的隔绝状态,而走向世界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2村名由来

俯瞰进坑,一条往南去寿安、乐平的公路穿村而过,在公路东边,几个自然村已相连成片。水泥路蜿蜒前进,绵延数里。在汪家村村口,有棵古樟树历经千年沧桑,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在这本来由西南向东北而来的村路,在此转向,向西北延伸,形成一个箭头,指向内外马龙塘的高山深谷,那是进坑小河的重要源头之一,也是瓷石古道蜿蜒前行直入深山矿坑的方向。那里两边连绵起伏的山峦,有国山下、油榨坞等窑址,匣钵残片、陶瓷残片堆积成片。中间一条奔腾的小河,一条伴河而走的瓷石古道。河边、道边是一片片肥沃的水田。在水边,星罗棋布着水碓和淘洗棚。水碓是利用流水落差为动力,带动碓杆,引动碓锤,碓碎瓷石的工具。每年季节,“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许多工人舂碎瓷石,在池里反复淘洗,去除渣滓,沉淀成均匀的石泥,制成块状。展现了一幅特殊的人文景观。过年前,水碓还可用来做年糕加工,东郊学堂就恢复了水碓年糕的传统民俗,成为一个亮点。千年瓷石古道,有的由青石板铺成,有的是麻石铺就,独轮手推车,长年累月往返奔波,运瓷石,运用于制坯的块状石泥,运窑柴,运烧制好的陶瓷……青石板上轧出一道道深深的凹槽。遗憾的是上世纪60—70年代,因内外马龙塘之间修水库,古道大多遭受了破坏。如今已修复近900米古道。

“坑”是一种四周高中间低,群山环抱式的地形。湘湖及周边地区,丘陵连绵,山谷遍布,带“坑”“坞”的村名、山名,举不胜举。进坑东北方向耸立着极其高峻的山峰——青龙尖,与相邻山峰构成双峰,每当山间云雾弥漫,双尖隐显莫测,是当地有名的八景之一。青龙尖上有古庙——玉女祠一座,是附近民众大旱之年祈雨的圣地。山上的水向南奔流,也是进坑小河的又一重要源头,两个源头汇聚小河,穿过村庄,顺着山谷辗转流淌,汇入小南河,又在盈田汇入南河。宋朝时,进坑瓷业繁盛,交通便利。陆路有瓷石古道,连通东西;水路有小南河、南河,直通景德镇昌江。装运包瓷器的禾秆,窑柴、瓷土、瓷器等的木板船,是帆来船往。

南宋之前两百多年,进坑就是过着且耕且陶的日子,“忙时种田,闲时作陶”。如今村中700多人,却有足足56个姓氏,只有曾、陈二姓是土著,其余全部是外来移民。真的像景德镇,“匠人八方来,器成天下走”,从前的进坑,人员总在不断地流动着。据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说,青龙尖脚下的苍坞龙窑,生意最为兴盛,烧制的青白瓷最畅销,老板、工人大多住在汪家村后面的“进坑坞”。进坑坞在两山之间,山谷平坦纵深。出口有水,对面是苍坞龙窑,斜对面是国山下瓷窑、油榨坞瓷窑。老板与外面客商洽谈生意,介绍自己总是说“我是进坑坞的”,于是进坑坞声名远播,渐渐取而代之,成为当地相邻四个自然村的总称。有些老人的这种猜测,颇具合理性。可能这真的是进坑村名的由来。

3文化底蕴

走进进坑,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老人说不出进坑历史上的名人;放眼一望,除了近几年种植的大片荷花、紫薇、桃树,修复的古道,用河卵石砌成的特色围墙,几处新建的陶瓷作坊等,要么是新建的楼房,那些青砖黑瓦的民居,历史都不长,没什么古建筑。一个原因是,进坑本地人不多,大多是外来移民,有来自与福建交界地区的,有来自都昌、鄱阳的。从事瓷业,人口流动过于频繁。本地曾、陈两姓,也曾有过规模不大的家族祠堂,可惜在上世纪的社会运动中,未能保留下来。据老人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军从饶州一路开往乐平,正好经过进坑,因为闹了矛盾,给这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毁灭。村外有一处叫营盘里的地方,就是当年太平军临时屯驻处。也有老人介绍,村中曾有一座地藏王菩萨庙,进深长,有三进,有天井,兴旺时,有100多和尚,香火旺盛。千年来,进坑村的命运始终与景德镇制瓷业息息相关,村民生活方式几度发生改变。从制瓷到专门供应石泥,再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因瓷石质量下降,而停止了开采。北宋后期,进坑西面约4公里的湖田村,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商品瓷生产基地,及贸易市场。原来散布小南河与南河流域的窑户纷纷迁往湖田。进坑,逐渐成为专门从事石泥制造的基地,不再烧窑制瓷。后来,人口减少,香客稀疏,庙里供奉着主掌阴间行政大权的地藏王菩萨,令人觉得冷清且阴沉。更是因为和尚无所事事,频繁骚扰乡里。结果,和尚被驱逐,庙被烧了。有人在地里挖到过埋葬僧人的陶缸。

进坑被誉为“瓷都摇篮,山水桃源”,名副其实。山明水秀、语花香。青龙尖、蜡烛尖南北对峙,丘陵遍布,小河碧波荡漾,水田遍野,或是绿苗起伏,或是稻浪金黄,白鹭翩跹。先民们在深山发现露于地表的瓷石,循着矿脉挖掘瓷石矿,独轮车咿咿呀呀在奔波,水碓水轮水声哗哗,波光耀眼,碓锤砰砰,响彻山野,依着山势建起的龙窑,窑火熊熊,一派天人合一的景象。进坑先民与自然山水相互适应、相互协调,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又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生存的需要。

我从进坑先民的身上,感受到了“兼容并包”“遐迩一体”的思想。本地人与那么多外地人和谐相处,各安其位、各得其所。这种和谐是整体的动态的和谐。从进坑的先民及今天的村民,我从他们身上更强烈的感受到了“刚健有为”的传统精神。具有担当道义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愈是遭受挫折愈是奋起抗争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五代时,进坑制瓷业已经十分活跃,形成了从原料开采到制作加工到烧造为一体的陶瓷生产体系。宋代的青白瓷更是闻名遐迩,进坑窑址代表宋代景德镇窑业的水平,烧制出的青白瓷碗碟,属于当时市场比较高档的产品,时为国内外市场抢手商品。

见惯人事变化,来有影去无踪,唯一传承不变的是这方水土沉淀下来的陶瓷文化。于温润的瓷土中,从充满油脂的松柴中传承的生生不息的传统陶艺,及蕴含其中的基本的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进坑今天的发展路向,已逐渐清晰起来。像一堆柴薪,被火星点燃,必将又一次熊熊燃烧。时代对每一代人有不同的召唤,每一代人都会留下自己的答卷,但不变的是“奋斗”。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ojlbkqf.html

走进“进坑”的评论 (共 4 条)

  • 残影
  • L
  • 浪子狐
  • 淡了红颜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