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回家

2012-07-07 13:36 作者:六洋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七月五日,考完试了,终于考完试了,终于终于考完试了。总觉得用多少个终于都不足以表达此刻的心情文字能很好地记事,却只可保留些许此刻当时的心境。这两周来,脑中混混乱乱地在暗自计划假期。可不管怎样地打如意算盘,那些憧憬的画面如何细如秋毫地呈现在眼前,总没料想过此刻会如此:还是从前一般,在孔子广场,风吹,草动,心灵叮咚流淌。手指触点着一个个字母,再从一个个字母的组合里挑选一个称心如意的音义结合体,凑合着不远处发自建筑工人手下的当当哒哒,竟也成了一曲还甚入耳的乐章。

文学史考场出来,惯例到另一地点,开一个短会,无外乎点点名,再说两句关怀式需要注意或小心的唠叨话语。我从来没觉得这个会跟以往任何一个有什么区别,直至站到了那早已定好的教室门前,抬起头一瞥,看到里面一张张兴奋的脸,继而组为成群成堆的兴奋的脸。我才吃惊地发现并真正意识到:暑假就在门前,就在里面;洋溢在每个人的笑声语声里,充斥在每个人闪光的眼神里,暗涌在每个人欢快跳跃的心里了。

妈说起大嫂和侄辈们不在家,这个假期只她一个人忙活。我懂她的含义,理解她的心思,更体谅她的含辛茹苦。从庙会三月十七以来,就一直嚷嚷着要回家回家;更甚的是,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里,介绍到手工米粉的做法。这我还算是熟悉。浸米,淘米,磨米;调浆,勺浆,火候。非核心技术工序,我都泛泛涉及过。大多是如此分工:力气活儿给哥哥,微妙的手艺非妈妈莫属,而我,只算下手打杂,按吩咐看看火,递递碗盆之类儿;却每每专享从腾腾沸水颇有直干云霄之势的蒸烟雾里取出的第一份成品。我最欢喜刚出炉的米粉,不切条,拌进葱花和酱油汁,口感甚好,稻香盈齿,还从牙缝里飘出,衍化成众人腹里的声响,嘴里的涎水。重温起这些,再不能忍受,听说十集的纪录片,便到此草草收场。

曾经很奇怪很奇怪在桂林两年,只唯一一次有抓起背包,奔赴车站,不顾仓促不顾劳累不顾后果地回到家中的冲动。在身处困途沉郁的时候,总想听听家人的声音,经由一根似有似无,虚无缥缈的或者可以叫它作线的东西,来感应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和此刻心境彻底相反的热闹的凝聚着我们这一群身处异地的神秘存在。

可即使这样,我却还不很愿回去。在一个郁热的午后,无意中仔细地考虑过这个问题。家最美的样子,藏在旅行者成串成串的脚印里。如果这些些痕迹,从来没有在心灵宽广的土地里消失泯灭,那我们,就不曾和家分离,也无谈回与不回的问题。

如果再深究的话,也还可找到原因。有些年设想过幸福感和空间的某种直接关系,后来发现竟完全不按心中腹稿着笔。现在的家太大太空,自己话语反射回的声音,洪亮得自个儿一愣一愣。那很高很远的白色天花板,里悄悄散发出比基督教堂的哥特式和孔庙殿央塔顶更幽更玄的气息。还有房里的两个大窗,一个临水,一个面山。要是忧虑起是否有关紧,即便是在腻满甜味的慵懒乡里,还总会立马惊醒的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从前家里走道狭窄,迎面而来的两个人难免磕磕碰碰。现在平行着几条通道,总不至于偏离既定轨道生发撞车。这样,人间的微妙亲密亲昵,荡然无存,逝去无踪。而且,一直穿插于空气间的几条来来去去的矛盾持续升温,本就漠视周围间隔的变大和空气的充溢而幻灭了有所稀释的可能。最后,更更无奈的是,人还是原来的人,本性不减一分不加一克,只从这里搬到了那里,甚不比物品,途中还有磨损的可能。

如此,我倒愿意和家不远不近,保持彼此最好的模样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58749/

回家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