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观电影《死亡实验》有感

2017-08-01 22:21 作者:杨玄清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看了很多关于人性的电影,很多次准备提笔来写一写这个东西,可是无从下笔,一是我无法对这个词语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二是我总是觉得我对于刻画人性这个东西不能入骨三分,所以也迟迟未出现结果。

看完电影的那一刻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松一口气,很压抑,我甚至感觉我无法呼吸,这种感觉整整持续到第二天的早上,这源自于我的意料之外。对于这部电影我自我认为是双主角设置,并且这两位主角有明显的对比。这部电影来自于斯坦福大学的真实实验,目的是想看看人在社会中的反应。实验我听说过很多次,但电影我是第一次看,它很有冲击力。

原本为期两周的实验在第六天被迫停止,这源于实验的不可控制,一天一天的递进,一天一天的改变,每个人都在自己所处的地位上行使自己的权力,囚犯越来越顺从越来越像囚犯,狱警越来越投入越来越像狱警,所有人都忘了这只是一个实验,他们都全身心的投入到这里,去扮演自己的角色。只要那个红灯不被亮起,那狱警们可以干任何事情,这之中包括令囚犯们失去尊严、践踏囚犯们人格等等,毫无下限,他们深知摧毁一个人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摧毁他的意志力。一个地位的改变可以让人扭曲到如此地步,这在我的道德标准里实在是难以想象。

我之所以把这部电影定位双主角设置,是因为影片中的两个人太具有典型性了,一个是表面善良的黑人狱警,一个是令人看不透的白人囚犯,这两者很有喜剧性,也很有对比性,黑人狱警开始的表现和后面判若两人,性格转变及其猛烈,有些时候你甚至无法联想到他是之前被母亲要求关窗子的他;而另一位主角的表现像欧亨利笔法一样既在我意料之中又在我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是他的确是一个典型分子,同时他也是狱警们开始施暴的导火索,意料之外的是他能在这之中坚持自我,道德底线不曾改变,这在我来看更为珍贵。

由这部电影我也联想到一个问题,到底是我所处的环境改变了我的行为方式,还是我的道德准则改变了我赖以生存的环境。毋庸置疑在这部电影中是环境改变了人的行为方式,但是电影是一个艺术品,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这两个观点我都可以举出例子,李清照文风改变用来证明第一个观点,昭君出塞和亲用来证明第二个观点。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对于这个问题辩证的看待可能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我记得影片放完之后老师问过一个问题,说那扇门打开了意味着什么,在当时我脱口而出的答案是这扇门意味着游戏的结束,意味着所有人都开始面对自己真实的生活。但之后我想了想,这扇门的打开,可能意味着自我的救赎,从这扇门打开的那一刻起,你将和在这所模拟监狱里的那个自己告别,囚犯们可能会更加热生活更加严于律己,狱警们也将得到自己的反思去乞求上帝的原谅,这是自我的救赎当然也得益于外力的介入——那个红灯亮了,警报响了,一切也就都结束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在文章中发现,所有的人都没有被我提到过名字,仅仅是用囚犯和狱警代替,这是不是也意味着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也带入了自己,我也在某一时刻,把这当做真实而不是游戏。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35294/

观电影《死亡实验》有感的评论 (共 12 条)

  • 浪子狐
  • 倪(蔡美军)
  • 春暖花开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雪中傲梅
  • 晓梦芳菲
  • 荷塘月色
  • 心静如水
  • 紫色的云
  • 绝响
  • 鲁振中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