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凉雪

2016-06-06 09:29 作者:北京 中品质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西凉

周 步

西凉落雪的时候,我去过几趟武威。武威就是凉州,凉州也叫西凉。西凉、凉州、武威是同一个地方,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地域范围和叫法则不尽相同。秦汉之初,这里是匈奴人的地盘。汉朝到东晋时期,凉州为九州之一,绵延数千里,其地域范围包括整个河西走廊和甘肃、青海、陕西的某些地方,所以在历史上有“大凉州”一说。十六国时期,这里先后有前凉、后凉、西凉、北凉、南凉五个小凉国相互更替和轮番上演。西凉国成立于公元400年,都城在敦煌,后迁至酒泉。酒泉在凉州西边,所以叫西凉国。隋唐时期,凉州则指汉代的武威一郡。

西凉国都酒泉距离武威四百多公里。西凉国的第一任君主是李暠。李暠这个人很有才气,也很有谋略和抱负。按他自己的说法,他更适合做一个学者而不是君主,但历史把他推到了这个位置。他最终未能实现帮助晋王朝统一河西走廊的愿望。他留给后世的是一篇充满忧患意识的泣血之作《述志赋》和酒泉往西十五里处的一座西凉王陵墓。《述志赋》至今读来仍然令人撼动不已。李暠特别重视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且礼贤下士,虚心向学,几次三番的聘请河西大儒刘昞做了他的教育主管。刘昞是敦煌人,在张掖一带求学和讲学。刘昞著述颇丰,他的《敦煌实录》堪称我国古代第一部实录性史书。

西凉国祚并不长,只有二十二年的时间,但它对河西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五凉政权的巩固建设,影响力却意义深远。据史书记载,西凉时期,李暠曾向西晋进献中原失传已久的《人物志》等书籍和西凉本土学者、作家的著作一百多卷。当时中原战乱,民不聊生,可谓十室九空,因为刘昞等人对《人物志》的批注,才有了后来《人物志》回传中原地区和河西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反哺。西凉文化、河西文化,历史长河里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对华文化的发展却增添了璀璨的一笔。于是,后世的一些历史故事、演义戏曲项目,也就将错就错的把西凉国演绎成持续时间很长的一个国家。如唐朝薛平贵征西,说薛平贵在西凉国呆了十八年,还当上了西凉国王等等。事实上,到唐朝的时候,西凉国早已不存在了。唐朝李氏皇帝自称是西凉国主李暠的后族。由此可见,西凉国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痕。

和西凉同一时期的是北凉。北凉的实力比西凉强大许多。北凉的君主是沮渠蒙逊。沮渠蒙逊是匈奴族后裔。沮渠蒙逊同样很重视文化教育,也很有谋略胸怀。据传,北凉的一位将领叛离后,沮渠蒙逊没有为难他的家眷,而是将其护送出境。沮渠蒙逊曾多次率军袭击西凉,均被西凉所破,最后只得和西凉讲和结盟,可见李暠之能。李暠初为效谷县令,后为敦煌太守,公元400年(隆安四年)建立西凉政权。公元422年,李暠死后的第三年,在一个西凉落雪的季节,西凉被北凉所灭。(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西凉的雪应该比北凉的雪更大些,因为西凉更接近安西。安西就是瓜州,素有“风库”之称。瓜州在敦煌和酒泉之间。风从安西更西的地方吹来,掠过西凉,再掠过北凉、前凉、南凉和后凉。前凉和后凉的都城都在武威。北凉建都于张掖,南凉建都于乐都,后来均迁都武威。所以武威有“五凉古都”之称。乐都在青海,那是一个稍微远离河西走廊的地方,不过彼时也属于大凉州的地域范围。

西凉政权最活跃的时期,中原社会是一个支离破碎、凌乱不堪的时期,这时候的河西走廊虽然是一个五凉分治、相互攻伐的时期,但相对于中原,这里仍然是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中原战乱,大批学者和士子逼迫南下或者西迁,他们西迁的地方就是河西走廊。这些学者和士子来到来以及河西走廊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广征人才,河西走廊才有了历史上教育事业空前繁荣、学术气息异常浓烈的时期。这个时期在学术和教育方面最有成就的人物有郭荷、郭瑀、宋纤、刘昞、索靖、昙曜、索敞、张穆、张斌、祁嘉、宋繇等。郭荷是汉朝经学家郭整的六世孙,是中原学者西迁的代表人物之一。史书称郭荷“明究典籍,特善史书”。据说宋纤弟子多达三千,规模堪比孔子。索靖乃张芝姊孙,其书法成就堪比张芝。

西凉落雪的时候,这片土地还走过很多人物。张骞和苏武是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足迹最多的两个汉室人物。那时候,西凉还不叫西凉,也不叫凉州,整个河西走廊属于休屠王和混邪王的驻牧地。张骞在这片土地上被软了近十年。苏武的运气更差,在匈奴的地界上生活了十九年。他们都在这里娶妻生子,娶的当然是匈奴的女子。但他们是大汉的臣子,他们没有辱没汉天子的使命。他们为汉王朝开拓西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是大凉州的苍茫雄奇和西域大地的辽阔无疆,激发了一代又一代英雄的强国,于是,才有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和忍辱负重的决心毅力,于是,也就有了三千里大凉州风光无限,十万首边塞诗篇篇精美

……腰悬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

莫笑关西将家子,袛将诗思入凉州。

——《边思》(唐)李益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河湟》(唐)杜牧

垆头酒熟葡萄香,马足深苜蓿长。

醉听古来横吹曲,雄心一片在西凉

——《凉州词》(明)张恒

……西凉实在是一个写诗的好地方,一幅大写意的挂图铺展开来,寥寥几句,就是上好的诗句。这几首诗成诗的地方应该是古凉州一带。这几首诗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凉州,但却是描写凉州最优秀的篇章。感情真挚,内涵丰富,人物形象和内心世界跃然纸上。我甚至觉得,李益他们写这些诗的时候,应该是在西凉欲雪一个的天。这是地域环境赋予诗歌的魅力。来过凉州的还有陈子昂和王之涣。陈子昂写下《登幽州台歌》的时候,他已经去过凉州,王之涣写下《凉州词》的时候,他也去过凉州。看来凉州的苍凉冷峻和空旷辽阔,确实能造就边塞诗的千秋不朽和边塞诗人的万古流芳。

凉州是一个民风强悍之地,也是一个长风浩荡之地。这片土地上先后生活过四十多个民族,有些民族如允、戎、乌孙、月氏、匈奴、呼揭、突厥、回鹘、党项等,都先后消失了,但他们的背影,却丰富了这片土地的山川风物和岁月时空。如姑臧,就是武威,最早由匈奴人所建;永固,匈奴混邪王王城。甘州,曾为回鹘大都等等。这些民族都非常剽悍刚烈。在朔风遒劲的环境和人性刚烈的民族中间生存,“民风强悍”,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西凉,一个有刚性的地理词汇,一幅有血性的地域画卷。

西凉下雪的时候,我去过几趟武威,也写下过一些篇章。这时候的西凉,早已没有了先前寂寥与萧杀、凛冽和酷寒。但站在这片商旅与驼队共行、战争与和平同往的沙场之地,我感觉到的,仍然是五凉时期冷月弯刀的雄性和豪迈,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的霸气精神。

2015/4/11 于北京

周步,甘肃山丹县人,甘肃省作协会员。作品以散文、诗歌为主。从事过多个行业。多家报刊撰稿人。作品见诸于《甘肃日报》《北京青年报》《农民日报》《散文选刊》《飞天》《中国诗人》等报刊杂志,作品多次获全国散文、诗歌奖,作品入选《中国文学大系》等文本。有作品被拍摄成电视散文风景片等。

现居北京,从事文化产业,主编《中国名牌产品与知名企业》《中国企业发展报告》等图书项目。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43707/

西凉雪的评论 (共 10 条)

  • 心静如水
  • 歪才(卢凤山)
  • 沧海一笑
  • 雨袂独舞
  • 梵
  • 老夫子(熊自洲)
  • 潇湘妃子
  • 潇潇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西凉,一个有刚性的地理词汇,一幅有血性的地域画卷.......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