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月是故乡明

2016-03-25 11:11 作者:糯勾爨彝  | 2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踏着中秋明净无尘的灵韵,走进糯更寨,路边的绿色,随着脚步缓缓地伸入寨子,面对着乡亲们温暖的问候,面对着兄弟姐妹们温馨的祝福,我走进了故乡圆圆的里。

月色如水,天清地净。整整四十余载,感恩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感恩与我唇齿相依的父老乡亲,感恩以亲切的乡音抚慰我的兄弟姐妹,看着他们裹满裤腿的泥巴、湿透衣背的汗水和灿烂的笑容,浓浓的情意,荡去了蒙在我心上的尘埃!

走进故乡,触摸着它慈祥的面容,感受着它一日千里的沧桑巨变,我感到格外轻松、欣慰和惊喜。这次回乡,又看到一幢幢崭新的小别墅,如林中悄悄拱土的菌子,不知不觉地,就从土坯房中间窜了起来,走近她,我仿佛是一位陌生的来客。

出门在外,那故乡的风、故乡的云,随我漂流四方;月明中秋,那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许许多多的过往,又和我团团圆圆。

露从今白,月是故乡明。抚摸着老屋的墙壁,那些遥远的往事,如再生的芳草,伴着新米的香味扑面而来——

当年,糯更寨有五十多户人家,弯弯的小河,从南、东、北三面,将寨子轻轻地拥在怀里。建于清朝末年的单孔石拱桥横跨在小溪上,虽年久失修,但历时两百余载却依然固若金汤。上面爬满了常青的藤蔓,还有茂盛的灌木,桥头是两大篷青翠的竹子,很自然地形成了一道进出寨子的大门。夕阳西下,牧童横骑牛背,吹着短笛晚归,乡亲们负薪荷锄,悠悠闲闲地从桥上迤逦走过,人与天地,看上去是那么妥贴、那么和谐。温暖的阳光,清脆的鸣,看着数尾游鱼飘在透明的水中,舒一口长气,心情豁然开朗,叫人在一霎间忘记了人间荣辱,看淡了尘世浮华。(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寨子里,土木结构、鳞次栉比的民居,清一色青瓦盖顶的房屋,早晚飘起袅袅炊烟,古老而悲凉的老宅院,静静地停泊在平淡的岁月里,显得与世无争;石板铺满的院落静若处子,无言地晾晒着日落而栖、日出而作的时光;泥土夯筑的墙壁,日晒雨淋之后留下了一条条纵向的裂纹,好像渴望着什么,里面,是我童年的栖息地,不时飘出五谷杂粮的清香。

寨里寨外,鸡肠子一般弯曲的土路,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挣直了腰的汉子们像骡马一样,背着东西行走在这些坎坷不平的路上。

收获之后,掌鸠河边的两座水磨坊昼夜忙个不停,石碾砣把谷子碾成了白花花的大米,水磨盘将玉米磨成了粉嘟嘟的细面。有了米面,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飘起了丰腴的炊烟。农忙时节救急的口粮,让屋檐下的石磨开始了“嗡嗡”的旋转,让楼门外的臼窝响起了“咚、咚”的捣动声。

故乡的月,是不灭的灯,照着寨里的两座公房,照着全寨人追寻生活的美梦!寨子中央的那座公房,叫“奥井咪”,彝语意为“菜园子”。三间瓦房,头间是广播室,通过村口古榕树上的大喇叭、以及家家户户墙壁上的方形小喇叭,通知各种重要事项,宣传公社和大队下达的各种任务。每天早上10点,随着一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声,喇叭里定时响起广播体操的全录音。早晚还定时播放新闻广播,儿时的我,一听到喇叭响就觉得非常新鲜,广播伴随着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广播室旁边是小仓库,用于储放交足公粮后所剩无几的粮食。还有一间空房,用作干部们议事的会议室。屋前一个土院子,供村民们开会、计工分和年底分配口粮。这座公房还有一个另外的功能,就是用于父老乡亲们节、火把节和中秋节“打牙祭”,全寨男女老少集中在这里聚餐和跳跌脚舞,平时无事,我和伙伴们都会来到这里玩耍,陪着三五个大人聚集在这里聊天、。

另一处公房在掌鸠河西岸的山梁上,彝人们叫“康哩井”的地方,北面是三间瓦房,用来堆放粮食,宽敞的石板院子用于晾晒和打场。东边横亘着一道长长的围墙,西边是一排排高耸的粮架,由数十根竖立的木柱和搭在上面的六台木杆子组成,是夏秋挂晒粮禾的地方。晒场南边的两间瓦房,供粮食保管员食宿之用,屋内用土基和木板支起一张床,靠墙的火塘边,三四根木柴燃烧正旺,吊锅、炒锅、土巴碗、木瓢、木盆、木桶摆满一地,一条卧着的小灰狗正烤着火打瞌睡,虽然保管员老头巴不得我们马上离开,但我和伙伴们却好像有些故意,岿然不动地守在火塘边,因为火塘里的烤洋芋开始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让我们恋恋不舍。

糯更寨的春天,我的父老乡亲们在忙着撒秧播种。数月后,女人们收割麦子,男人们用夹板将一捆捆麦穗背到晒场上,还有些女人在晒场上打麦子、扬麦粒,几个小姑娘在麻利地往粮架上挂着麦捆。过几天,男人们放水泡田,整地拔秧,女人们则弯着腰身在田里插着秧苗。

田里的活计一结束,糯更寨的父老乡亲们,又像迁徙的鸟儿一样,飞向了种玉米的山地里。夏收和秋收季节,我们就躲在晒场边的草垛里,倾听着女人们“啪啪啪啪”的打场声和“嗡嗡”的风箱转动声,在生产队长吹得尖叫的哨子声里,看着大人们忙得团团转。

替玉米和水稻除完草,寨子里的人们又颠着勤快的脚步奔进了山里。

雨水一落地,老马蜂上树、野生菌出土的日子到了,男人们整天用棍子挑着青蛙肉引诱马蜂,趁马蜂咬食蛙肉时,将鸡毛轻轻地拴在蜂屁股上,等它起飞后就尾随其后猛追,以这样的方法找到蜂巢,然后移到园子里的果树上“家养”,故乡的人们形象地将它称为“蜂包”。七月蜂、八月空、九月满咚咚,等到小蜂巢长成了一个个硕大的蜂包,一把火烧掉外壳,取出营养丰富的白色蜂儿,一盘香喷喷的下酒菜就在眼前了。

“菌子是女人的娃娃”,任你多远的路,都要去找它!早起的女人们天还没亮就拎着提篮上山了。一头钻进迷蒙的晨雾,山梁上、树林里,到处是她们的身影,到处是她们呼唤同伴的声音,到处都能听见她们快乐的山歌调子。草丛中,腐叶里,没有一处,能躲过她们锐利的目光。到中午十一二点,她们就会提着篮子满载而归。看着牛肝菌、鸡枞换成了钱,享受着桌子上小葱炒菌的清香,看着在门口吸着烟筒的男人和攀着自己膝盖的孩子,她们边谈论、边吃、边笑,挂着细小汗珠的脸上,热烘烘、红扑扑地绽放着灿烂的笑容,好像一顿简单的早餐和拾回来的山珍美味,就能叫她格外满足

秋天,男人们有的抬着木摜槽摔打着谷把,有的将一袋袋金黄的谷粒背到晒场上,还有部分男人从地里将一箩箩玉米棒子背了回来。此时,我和伙伴们就滚着铁圈跟大人们赛跑,妨碍了他们,屁股上还会招来几下细棍子的抽打。女人们也忙得大汗淋淋,掰玉米,割稻子,甩着连枷打场,转着风箱扬谷粒,还有一部分筛着、簸着粮食,她们见不得粮食中掺一点杂质,如同她们的眼里揉不进沙子。

没几天,男人们背完田里的谷草堆、地里的玉米杆,犁好地,起好田里的种植沟,女人们就该往地里撒麦子,往田里点蚕豆、播油菜籽了。

到了晚上,全寨子的户主们,就集中到公房,队长烧起火堆,保管员从仓库里端出一撮箕洋芋准备“宵夜”,人们在煤油灯和火把的照耀下,围拢在村会计身旁记工分,谁家的女人奶孩子该扣几分,谁家的男人解溲耽搁该扣几分,谁家有事或生病请假不得工分,都记得清清楚楚,你一天的劳动成果,就用几个从“1”到“10”的阿拉伯数字记录在了工分本上。苦得多少工分就能分多少粮食,年底一结算,该“应进”的签字拿钱,该“倒补”的拿钱给村里,简单而实惠,没有纷争,没有怨言。

糯更寨的季来得特别无聊,男人们或上山准备一年的柴禾、砍伐准备起房盖屋的木料,或吆着牛马到山上放牧晒太阳,或到讨亲嫁娶的人家帮厨,冬腊月还要杀猪做客支挡门户。女人们则天天邀约着上山,准备一年中用来垫畜厩的松毛叶子,省得看到自己家的牲口浑身粪尿地出门,被别人骂成“懒得烧死蟒蛇吃的婆娘”。

糯更寨乔迁,嫁娶,丧葬等喜怒哀乐的事,也全都集中在无聊的冬天!喜事场合中,人们穿上民族服装、踏歌起舞,寨子里红红绿绿、鲜亮耀眼。丧葬场合中,人们同放哀声,相扶相慰,寨子里悲悲戚戚、惨惨凄凄。

全寨人烦恼的时刻也在无聊的冬天,因缺少赚钱门路,喜事多时,贫困使他们捉襟见肘、囊中羞涩,很多时候就只能带些红糖、大米和腊肉去送礼了,但“有拿无拿,火力要强”,一串鞭炮炸响,将主人恭贺得心花怒放。

我深我的故乡,深爱它因我的生命而干瘪的乳房!在糯更寨古老的设施中,粮架,就是一道让故乡的乳房伤痕累累的风景。每年收割季节,粮架上都挂满了小麦、玉米,而我的父老乡亲们,却年年都得饿着肚子劳作,对着丰收,她们只能望梅止渴!他们的胃,在高昂的口号中一天天萎缩。入夜,风吹入木杆裂缝,发出“嘘嘘”的呼啸声,如黑色的陶埙在凄婉地吹奏着忧伤的歌谣。

粮架是庄稼站着的倒影,身上缀满丰收的景象,但也挂满了欺骗的谎言,“腊肉挂着,小猫望着”,我可怜的父老乡亲饱了眼福、没了口福!

粮架是一部让肝肠绞痛的历史,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寂寞孤独地坚持在晒场边,默默地回忆着那些辛酸的往事:就在那根粮架上,表叔,一个憨厚如土的老人,在忍着饥饿开会的夜晚,只因将“亲妈亲没有毛主席亲”的口号改编成“爹亲妈亲没有我的肚子亲”,就被民兵一根绳子捆成了粽子,吊了三天三夜。

粮架是人们裸露的骨骼,身上爬满苦难的印迹!就在那根粮架上,傈僳族小伙阿有,因饿得两眼发花,跑到集体的地里偷吃了三包玉米,就被捆在粮架上毒打成了废人。

粮架如张扬的魔爪,在被饥饿之火烧焦的年代,时时刻刻威胁着我的父来乡亲,就连正在劳动的少女,也没有放过!因为饥饿,正在粮架上挂晒麦捆的芝兰姑娘一头栽下,失去了美丽而年轻的生命。

啊!粮架,看着我的父老乡亲吃苦受罪,看着我如花的姐妹瞬间凋谢,我在心里千万次诅咒、诅咒你早日消失,因为我再也不愿后来者负着你的沉重前行。是的,让那一排排粮架倒塌腐烂吧,让那一段深重的苦难永远地成为历史吧,让饿着肚子唱歌的年代永去不回吧!

我的童年、少年,就在这样的光景中度过了十几个中秋节,那时,过年穿不上新衣,中秋吃不上月饼。中秋节晚上,桌上仅有的奢侈品就是一锑锅煮熟的板栗、两个在火塘中烤熟的麦面大饼,虽然月光惨淡,但接过母亲掰下的粑粑,却感到说不尽的温暖。月明长天,愿普天之下,处处都能够吉祥如意;愿我的父老乡亲,家家都能够团团圆圆。

又是一个中秋至,今夜长空月满,我的梦里,是否还会出现古老的灶台,还有女人们可怜的影子?与生俱来的宿命,我的祖母、我的母亲、我的美丽而苗条的姐妹,每天都得掩着漂亮的脸庞,弯着腰向着灶台深深礼拜。我但愿记忆中的老虎灶彻底地从我的梦里消失,因为面对母亲脸上的皱纹和满身的烟火味,我不忍卒读姐妹们的未来!乌烟瘴气的灶房,埋没了她们的聪慧和灵气,烟熏火燎,憔悴了她们的青春,她们快乐而隐秘的心事,在张大着嘴的老虎灶里,被烧成了粉末和草灰。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情哥哥变成了拄杖东篱的老翁,孩子们如一只只长大的鸟儿离巢飞去,伺候完一张张饥饿的嘴,有谁能够拾起她们腮边那朵灿烂的云霞,有谁能够拾起曾经迷人地盛放的“索玛花”。

闭塞,贫困,保守,我可爱的故乡安贫乐道地过了数十个月圆中秋!

1982年的一声春雷,惊醒了故乡千年如一的迷梦!从此,糯更寨吹进了清新的风,血脉里换上了新鲜的血,故乡结束了自我安慰,开始了痛苦的思索和艰难的探寻,在冉冉东来的紫气中,跌跌撞撞地奔上了追梦、筑梦的历程。

包产到户,扎柜里第一次被黄金一般的稻谷填满,猪圈里第一次养出了胖得起不了身的肥猪,一家老小的穿戴,从头到脚换了一茬。有吃有穿,圆了故乡的第一个梦!乡亲们请来十里八乡的亲朋好友,光杀猪饭就摆了十四五桌,糯更寨的寨主——我的父亲,搂着乡亲们的肩膀开心大笑:“糯更寨的纳苏人成神仙了!”

这一年,还未到春节,我的兄弟姐妹就勇敢地跃上磨担秋,在村外的土场子上旋转如飞!乡亲们跟着活跃的笛子队,将一曲跌脚舞跳得如痴如醉!疯狂的歌舞,从腊月底一直跳到正月十五才渐渐平息。

那个难忘的除夕之夜,鞭炮声一夜通宵,红光将糯更寨的上空照得如同白昼!父亲扳弯竹林里最高的那一竿青竹,在梢头绑上黄药炮点燃后放开,竹杆猛地向夜空弹射出去,那一瞬间,爆炸的火星,灿若散开的漫天星斗,将故乡定格成一幅永恒的画面!

从此,我的故乡如开坛的老酒芳香四溢。沸腾的寨子,小溪、田野、和山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早晨,潮湿的雾轻悠悠地漫过林间,天边,红日如初生婴儿般从东山升起,清风徐徐拂面,似春潮掠过腮边。农家院落里, 一挂挂包谷辫子如金似玉, 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辣椒鲜亮而通红。四面环山的坝子,如粘连在一起的绿色锦缎,随着视野不断伸展。晚上,在松明火把的照耀下,乡亲们聚在一起撕包谷,将飘过耳边的奇闻轶事和一天的辛劳发泄成长长短短的白话,絮絮叨叨地侃到深夜。男人们在挂玉米辫的间隙,抱着水烟筒吸烟,“呼隆呼隆”的响声和女人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 那么安详,那么惬意,那么自然。青山苍翠,古树逢春,我如饥似渴的故乡,成了充满期待的家园!

放下往事,我更喜欢赞美今天的故乡,因为鸡鸭成群、牛羊肥壮、家庭富庶、粮食满仓,寨里寨外,到处被明媚的阳光铺满辉煌,这才是我梦中的家园呵!

重温我那遥远而又近在咫尺的记忆,当雄鸡唱白了东山的地平线,当火红的朝阳再一次升起在故乡的天空,当又一轮中秋明月妩媚地洒在掌鸠河的水面,数十根竖起的电杆和几根拇指粗的电缆,从此为我的故乡架起了光明和希望!1984年,第一盏电灯将糯更寨点亮,燃烧了数千年的松明火把,渐渐隐进了如烟如海的森林。父亲卖掉家中的四条水牛和六头肥猪,换回了碾米机、面粉机和粉碎机,从此,石碓和臼窝歇下了往日捣动的声音;掌鸠河畔,忙碌了千百年的水磨房,也逐渐淡出了乡亲们的生活,弯腰负重的磨面人,苦闷而沉重的脚步声,也彻底地消失在糯更老石桥上。故乡的梦圆了!如中秋朗朗的月亮。如今,站在桥头,望着水磨坊遗迹,心头却依然还是那么留恋、那么令人想往。我深爱我的故乡,深爱它追梦筑梦的壮美华章,深爱糯更寨色彩斑斓的耀眼光芒。

蓝天如洗,山高海阔,当故乡坚硬的脊梁站立成横亘掌鸠河上的农桂大桥,时光已飞流至公元1997年4月15日。这座五孔、长108米、宽4.5米、高7.2米的石拱桥, 是目前糯更寨投资额最高的建筑,它沟通东西两岸,并最终成了公路桥,为我的父老乡亲提供了极大便利。之前,从糯更寨过掌鸠河,靠的是由十八块重逾千斤的石条搭成的老桥,由于低矮,每到掌鸠河暴涨的季节,就成了难以越逾的天堑,波涛汹涌之中常裹挟着长长的木头和粗大的树疙瘩、还有从上游的田野里冲下的稻草和瓜果,翻翻滚滚,令行人望而却步!因此,每年都要有一两条人命丧生于此。大桥建成后,与原来的老桥母子相依,轻松自如地驾驭着掌鸠河这条奔腾的长龙。云龙水库蓄水后,河水细若曼妙的少女,在轻声细语地梳理着故乡的点点滴滴……

2001年国家税费改革,交纳千年的“皇粮”被免除,“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的英明决策,使农业税、屠宰税,永远地从故乡的词典中消失!我的故乡、我可爱的父老乡亲,从此摆脱沉重的负担,轻装前行。

今夜月明如镜,照着故乡唯一的学堂。去者悠悠,来者攘攘,我的母校糯更小学,在风风雨雨中送走了一茬又一茬少年学子。2003年冬,爱心企业在糯更寨建起连锁希望小学,从此,毕兆武,黎汉彩、杞从新、黎朝勇、李先军……一代代在三尺讲台勤耕不辍的老师,摆脱了校舍飘风漏雨的困扰,也摆脱了“糯更下来一条河,大鱼小鱼拿不着,学生娃娃爱躲学”的烦恼。就在这年,因建校需要,一条能通车的乡间土路从寨子里伸向掌鸠河边。书声朗朗,这一年的中秋圆月,微笑若孩子们快乐的脸盘。

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年过不惑我才幡然醒悟,我苦苦寻觅的乐土,原来就是我植根的故乡。我深爱我的故乡,深爱它赋予我昂贵的血液,这血液,让我整整渴望了半个世纪。直到2009年11月10日,一条管子,把七八公里外的山泉引进了家中。从此,乡亲们歇下了压在肩上的扁担和水桶,扭开水龙头就喝上了甜蜜的清泉。故乡的梦圆了!我的父老乡亲滋润若久旱逢雨的秧苗。哗哗的自来水,犹如我在远方夹着彝腔的歌唱!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三十年风雨兼程,曲曲弯弯、坎坎坷坷的路,一头连着故乡,一头系在我的心脏,让故乡每一天、每一年都能感到我生命的跳动!通过这条路,2011年冬,我的村长父亲,从故乡传来煽情的铮铮誓言:“用脚底板走路的日子我们过够了,上级支持,我们要修路,要改变腰弓背驼地背着小猪上街、背着化肥回来的面貌,今后,不单是人,我们还要让猪牛羊马坐着车上街,让化肥、盐巴坐着车回来。”火着枪响,乡亲们甩开膀子平路基、运砂石、铺狗头石,积极配合施工队筑路。短短半年,干净整洁的硬化道路,从镇政府一直通达家门口。接着,乡亲们有的买车、有的买三轮摩托,最差劲的人家也买了一辆“摇头奔驰”(拖拉机),用于运输和耕田耙地。奔跑在路上,乡亲们戏言:“这年头,玉米、谷子坐着车回家,就连牛屎马粪都坐车进田哩!”故乡的又一个梦圆了!从此,糯更寨告别了赶街上路爬坡上坎的山道,告别了人背马驮的岁月。“若不是国家扶贫,若不是政府支持,靠我们自己,想从街上修通七公里水泥路到糯更寨,做梦去吧!哈哈哈。”当了四十年的老村长,我的父亲,在硬化道路通车典礼上亲手点燃了鞭炮,仰着脖子发出了平生最得意、最开怀的笑声。这一年月明中秋,在父亲花白的头发和装满沧桑的皱纹里,我看到故乡,鲜花铺满大道……

今年中秋月又圆!我的故乡,被清悠悠的掌鸠河水梳理得光滑清亮。镶嵌在密林中的寨子,在夜里闪烁着灯光。层层叠叠的梯田、敞开了胸怀的糯更坝子线条明快,由北向南缓缓流淌的掌鸠河宛如玉带,将故乡的诉求传递向远方。

今夜,方圆数十里范围内,月光如水,一览无遗。许多远方的客人,还有寨子里的年轻人们,或三五成群,或十数人作伴,骑着摩托、驾着车来到河边,有的站在大桥上凭栏远眺,有的干脆一屁股坐在糯更老石桥干净的石条和石块垒起的桥墩上,任由潺潺流水在身下快乐吟唱。踏月而来的人们,轻轻地蹚进水里,登上河中心的小岛,将那块宽大的青石板当成了快乐的餐桌,他们铺开餐布,摆上果品水酒,对河高歌,举杯痛饮,猜拳行令,嬉闹欢呼,在自然丰厚的恩典中,尽情地让自己的情感泛滥着。人们的放肆举动,害得河底的鱼儿也彻夜难眠,干脆游出水面,好像要上岸加入娱乐的行列。成双成对的情侣和被爱情燃烧得浑身发痒的恋人们,携着手悄悄地躲进柳荫里,披着从枝叶间洒落的斑驳月光相依相偎、窃窃私语。捧着一轮皓月,他们贪婪地呼吸着故乡的清新空气,肆无忌惮地挥霍着故乡赠予的这份厚礼,在潺潺的流水中欣喜若狂、物我两忘,为故乡留下了一幅醉人的风景!而我的父老乡亲,却日复一日,以纯净心灵,与故乡深厚的泥土相对视,每天挥汗如雨地,向着掌鸠河顶礼膜拜。

月儿圆,梦儿圆,月圆之夜梦更圆。哦,糯更寨,我的故乡,我童年的乐园,但愿她每一年都能给我意外的惊喜、给我永不熄灭的盼望

圆了又缺,缺了又圆,今夜,这一轮照彻朗朗星空的月啊,流淌过远古的悲欢离合,流淌过李白和苏轼豪放的笔端,酣畅淋漓地将诗意的光芒泼洒在我的故乡。

“久作他乡客,月是故乡明”,一头扎进故土的怀抱,感恩于它天长地久的牧养,感恩于它不离不弃的牵挂。在这月明之夜,故乡的梦啊,如我的父老乡亲围着篝火跳起的跌脚舞,跳着跳着,就变圆了;故乡的梦啊,如我的兄弟姐妹旋起的磨担秋,转着转着,就飞高了。

日月开新纪,田园入画图!当诗意的田园中,织满了无边的幸福和大爱!我的故乡,将永久的盼望交给了一个富强而荣光的国度,让它带领着阔步前行。当我的父老乡亲汇入一个强大的民族,飞翔在圆梦的路上,艰辛和苦难、廉洁与自律、奋斗和求索正营养着一个政党,将和煦的阳光、清润的细雨,洒在我的故乡,洒在这方生机盎然的热土之上,使自然与生命繁衍成一幅气势恢宏的画卷!使追梦的神话、腾飞的梦想,变得更加灵动而丰满。

站在故乡,仰望高天明月,感谢上苍、感谢时代!以奔流不息的大河作为故乡输氧的血脉,以四面环抱的青山作为故乡倚靠的城墙,以纵横交错的道路作为故乡通畅的经络,以四通八达的通讯作为故乡聪慧的耳目,使我的父老乡亲得以在这大壮大美的自然之城中,自由地呼吸、快乐地歌唱。

哦!皓月巍巍,清风荡荡,月明中秋,故乡的梦如酒,越喝越醉,中秋月明,故乡的梦如歌,越唱越欢……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25983/

月是故乡明的评论 (共 2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