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关购书

2015-11-26 14:53 作者:春曰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混迹学校,勉强也算作一个读书人。为此,免不了购书的经历,自然也就有了购书的话题。

除为考试而购买的教材、辅导资料外,纯是为了自己兴趣而买的第一本书,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当是刘逸生的《宋词小札》。那时,我在师范学校读书。有天,看见室友YJ在读这本书,觉得不错;借来一读,更感甚好。其实,好在哪,那时也不甚了了。现在想来,大概是宋词的忧郁意境,很是契合当时我的心态吧。所以,看到这本书,顿生相见恨晚之感,虽然买到后仅仅读了几阙,就将其束之高阁,不再理睬。

工作之后,买书多半为了自己的专业岗位,具体点说,就是为了教学,以期拓展教学视野,提高教学水平。那时,我教初中语文。于是,就买了不少中考模拟试题、全真试题,教材分析,教案精选之类。那味道很有一点是教啥看啥、需啥买啥,全在提高学生考试分数的战术上下劲,并无提升教学思维层次的战略考虑。

这种买书思维,延续很久,即便在数年后读研仍是如此。这段时间,常常出没书店,目的一是购买文学史教材上提及的作品,譬如《诗经》、《楚辞》、《文心雕龙》《世说新语》等,还有四大名著之类;二是呢,更多的购买一些近人或当代学者的著作,包括译注,评析等等。这些解读经典的二手书籍,当时在我眼中都是无价之宝,只有与专业相关,我就疯狂购买。立足今日,颇觉荒唐:“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呵——怎么知道这些解析就是正确的呢?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往往道听途说越多,距离真相越远。

研究生毕业后再次入职,因生存需要偶尔炮制论文的过程中,逐渐醒悟老是参照资料的缺钙之痛,转而醒悟恩师的教诲,发觉直奔大家、阅读元典、把握本质的重要。读书目光的变化,带来购书策略的转移。现在走入书店,只买元典,而且是经由较好的出版社出版的那种。那些二手的解读,被其误伤多年,我几乎不再碰触它们,尽管其中多数时候看上去装帧豪华,推介隆重,价格便宜。

以前买书,多是亲赴书店,穿街走巷,甚至顶风冒。进去后,在一架架、一排排书列中搜寻,目不转晴,心无旁骛,只累得头昏眼花,汗流浃背,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获。而今,截然不同,坐在电脑前,上了有关网站,输入关键词,就能跳出相关书目以资选购,可比内容,可比品相,可比价格。瞄准后,正襟危坐,轻拢慢捻,不几日所购之书即到桌前。套句话说,就是“秀才不出门,全买天下书”。(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些年,确实买了一些书,薄薄厚厚,古古今今,摆在家里的书架上,散发知识的芬芳,将“书香门第”堂而皇之地伪造。可遗憾的是,对它们,我很少目盯,手摸,心领,意会。时间一长,甚至连书名都忘记了,以致常有重买的事情发生。同样一本书,在甲地购买了,几年后,又在乙地花钱购买。唉,那些书呵,仅为白纸黑字的物理存在,而非明目聪耳的文化载体。

其实,我已年过不惑,毫无成就,言及购书,包括读书,纯属奢谈;然对我这样的无聊之人来说, 也算作一件有趣之事。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99748/

有关购书的评论 (共 3 条)

  • 老党
  • 荷塘月色
  • 春暖花开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