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半亩方塘

2015-08-18 13:55 作者:牧 云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半亩方塘

陈宗辉

楼下的唐医生业余喜欢看书,经常和我交换书刊阅读。有一次,他问我:“你怎么不写写半亩方塘?大田的郑老师都写了。”我家距半亩方塘直线不过三百米,绕道过桥路程也不会超过五百米。这样一想,不为这个被说得沸沸扬扬的池塘写几句话,自己好像也觉得有点不应该似的。可是,真的坐下来又不知从何说起。人就是这样,远在千里之外的事物,常常以极大的热情去寻踪探访,对那些反复无数次的谬传信以为真,跟着一番番赞叹、一声声怜惜,而近在眼前的却总是很容易忽略过去。我对半亩方塘该也是这样的吧?

在公园散步,走着走着,我不禁会走进南溪书院的牌门。晚,站在那个长方形的塘边,注视水中静静的月影和荡漾池中的古樟虬枝,静听塘边年轻母亲和她向池中撒鱼食的儿女的说笑。清晨,看着池中成群结队的红鲤鱼在漫不经心地吞吐污水,每当我走下水边台阶,它们就飞快转身而去,把寥落的晨星和孤寂残月翻搅得无处可寻。半亩方塘在著名的南溪书院前,属于泮水。南溪书院原是金紫光禄大夫郑安道(字义斋)的旧别墅。南宋理学家朱熹(1130--1200)就诞生于此。嘉熙丁酉(1237年),尤溪县令李修在此建祠,合汜朱松、朱熹父子。宝祐元年(1253年),宋理宗赵昀赐额“南溪书院”。朱熹有一首《观书有感》的小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小诗的大意是说方塘水清澄澈,天光云影历历可见,是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流入;知性思索,彻悟义理,是由于长久用功读书豁然贯通的结果。这就是朱熹对读书明理作用的感受。这个观书之感,在南宋诗人谢枋得、王相选编的《千家诗》中就已约略注明:“此诗文公因观书而见义理之高明,犹水之澄清而洞照万物。问渠何其澄澈光明如此,则谓有源头活水周流。”(《千家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10月版,第73页)罗大经在《鹤林玉露》甲编卷六也写道:“公(朱熹)尝举其所作绝句示学者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盖借物以明道也。” 有些研究朱熹的人没有看出这首诗的双边比喻的借喻手法,就热衷于争论朱熹所写的“半亩方塘”之所在,自然错误多多。其实,只要有点古典文学知识的人都知道,朱熹的这首《观书有感》跟唐朝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的用比手法很相似。试想,如果谁去考证诗中用作比喻的洞房是那一间是多么荒唐的事。(参见拙作《<半亩方塘>浅说》,载《世界汉诗》2008年第2期)这也就是半亩方塘不取传统泮水半月形的原因。不信,就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的吧:“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知县方溥始浚,建亭塘上曰‘活水’。”(《尤溪县志》1927年版,第135页)从现有资料看,最早写半亩方塘的是明代提学罗璟(1432--1503),罗璟字明仲,他晚年写的《半亩塘》:“天光云影诗常诵,今日真临半亩塘。活水源头尚如故,诸生心学莫教荒。”(万历《南溪书院志》卷四)后来,尤溪知县诸弘济有《次韵罗明仲半亩塘》的和诗(万历《南溪书院志》卷四》)。当代作家施蛰存先生在《己夜偶谈》也说:“至于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虽然是‘比’,却不是形象思维,因为他把逻辑思维漏出来了。这首诗,只是比较好的说教诗,却没有诗意。”(《随笔》1980年第2期)这里关于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说法未必正确,但他肯定是比喻是对的。既然是一种比喻,就不是具体写那一个地方。可以说,现在各地所谓的“半亩方塘”古迹,只不过是好事者因诗造景的现象罢了。有的还在诗题“观书有感”前加上“半亩塘”,实在是荒唐的事!

半亩方塘如此,它和南溪书院背倚的“公山”呢?在明代以前,尤溪县城南面的山峰一直都叫莲花峰。山上有池如莲蓬,池外微微隆起几个小山包如花瓣,状若一朵盛开的倾斜莲花。尤溪历代文人讲景观都只有八景,明代田濡更改部分名目,并增加二景为十景:双峰挂日、二水明霞、东岩虎啸、西泽龙潜、玉溪清印、金鲫湛泉、牛岭耕烟、龙台钓,狮麓云、虹桥晓月。直到清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焦长发任尤溪知县已经四年了。他“每逢名胜,即留心咨访,以考其实”。他在《新增八景序说》中增加了文山毓哲、公字成山、源头活水、半亩方塘、韦斋垂柳、龙门古洞、汤川平原、高山流水。为了猎奇,当时还编造了一些极为幼稚而可笑的故事,说什么朱熹出生时,县城南北两岸山上同时大火熊熊,烧出了点画清晰的“文”“公”二字。此后,渐渐地把南溪书院、半亩方塘说成在公山之麓了。众所周知,朱熹死后八年,即嘉定元年(1208年),宋宁宗赵扩才追谥其为“文”的,怎么变成在七十八年前野火烧出来了呢?。我们不禁想问,历史上还有韩愈被谥为“文”、范仲淹被谥为“文正”、欧阳修被谥为“文忠”等多人,不知道他们出生时又有什么先天的征兆?不仅如此,近年纪念朱熹活动越来越频繁,几乎每年举行一次到两次的公祭。这本来无可厚非,可是,有的地方肆意神化朱熹,设置神坛,严重助长民间迷信之风,并从欺骗群众中牟取利益。还把城西路的牌子换成了辰熹路,连酸醋也改名为尤熹醋等。有的地方借取媒体宣扬:朱熹非常善于做菜,有一种用十种菜做成的什锦菜现在真传给了某个店铺;个别人说某地的板鸭、切面、草根汤都是当年朱熹吃的。

纪念包括朱熹在内的历史文化名人,重要的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和杰出成就,同时批判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在继承历史名人文化传统中创新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超越历史,超越前人。而不是随意把他们说得天花乱坠,或如神仙,或如妖怪,也不是随意丑化他们,把他们说得一无是处,甚至看作洪水猛兽,肆意贬损。也许有人认为,像文革时期那样丑化古代文化名人不对,而说他们的好话没有关系。不作实事求是的历史评价,任意夸大地无谓歌颂,其实给一定条件下的贬损丑化埋下了隐患。(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回到开头说的半亩方塘,为什么会出现几个地方在争论的问题?就是因为各地的说法都是不确实、不可靠的。如果朱熹的诗确是具体写某处的池塘,还有什么好争的呢?如果《观书有感》一诗真的是写一口池塘水清的原因,那还有什么艺术旨趣呢?站在塘边“半亩方塘”碑前,读着《半亩方塘记》的碑文,我曾经有过疑惑:为什么不具体真切地写出半亩方塘的兴废情况而通篇含糊地说一些不着边际的空话呢?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77576/

半亩方塘的评论 (共 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