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风雨天子庙

2014-12-13 18:47 作者:山中老兵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看不懂人世间风云变幻,却懂得看云识天气知阴晴

九月的滇西,孟加拉湾飘来的暖湿云团随印度洋季风改道向东川黔高原飘去,地处滇藏地槽褶皱区的哀牢山余脉,进入一年一度凉风习习云淡风清旱季。或许是因为走了四十多里山路,或许是在沙桥街吃的那一碗冷甜酒酒力发作,只觉得浑身上下燥热难禁汗渍涔涔,万万没有想到深秋九月还如此闷热是天气反常突变。没有一丝丝风,没有几辆汽车驶过,滇缅路上天子庙坡静得令人发怵。抬头望望天,才觉察出有点不对劲----天空中游走的云团黑中泛红,且快速上下翻滚涌动。天边暗云微微闪亮,却听不到一点点雷声。乌鸦争先恐后越过头顶向远处荒林飞去,麻雀眨眼间消失得无踪无影。

这是暴风雨来临前前兆。可以断定不出两个时辰雷暴就会劈头盖脸打来。八年军旅生涯,我无数次驾车翻越天子庙坡的小古山、大佛寺、十八盘山、苴力铺、英武关,熟知前方不远处路边右侧山崖下有一座荒庙。眼看乌云压顶,我不加思索三步并做两步向荒庙跑去。

这座荒庙就是抗日战争时期滇缅路上赫赫有名的天子庙。“古道四通大理长、沙桥驿外尽崇岗,天然设险为屏障,英武雄关镇一方”。清宣统年间闵人黄大琮在镇南军次所作的这首竹枝词,描述的正是天子庙坡的雄峻险要。

十多年前驾车行经云南驿住宿时,听旅店一位老会计“摆古”: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出逃缅甸被平西王吴三桂逮押回昆明诛杀前,途经七里坡天色已晚,一行人犯和近百名兵丁在七里坡青石岩下露宿了一。一个多月后永历帝及皇太后皇子皇妃计二十五人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于昆明“逼死坡”,南华祥云两县士人为纪念永历帝在七里坡修“天子庙”供后人祭祀。抗日战争暴发后滇缅路通车,七里坡被司机们改称“天子庙坡”。

旅店老会计还说,那年月,天子庙香火旺盛人如蚁聚四方来朝。尤其是行走滇西的客商马帮,过往的贩夫走卒,以及后来通车后公路上行驶的商车,都要在此驻足进庙上香,跪求路途平安无灾无祸。我亦曾起过去天子庙一游念头,后又听人说庙小神通大的天子庙,实则是一座残垣断壁荒寺,没多少看头,因此就无太多兴致去庙中一游。也许是此生有缘,也许是命中注定,在我落难之时,在我屋漏又遇倒头风之时,一座不曾拜祭过的荒寺向我招手,而且就在眼前,且别无选择。是冥冥之中上苍有意安排我在此磨炼心志?让我在此灵异多发之地洗涤灵魂?要不然天底下会有如此机巧----300多年前亡国之君永历帝败走缅甸被俘后一步步走向黄泉路的宿营地,竟然是我今夜遮风避雨之所?苍天哪苍天!儿时夜读明史时的那种平淡思绪而今却变得如此心慌意乱,从不迷信神鬼的我一子从头到脚心如水洗,一下子被一座荒庙野寺搅得六神不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天子庙在英武关下一山凹稍高处,几截残墙铁红依然,两支石狮身首异处,两个石墩柱础算是“山门”。

过了“山门”便是“庭院”,看得出它由方型青石板铺就,底面平整,残破石板缝中长满紫茎泽兰三叶草,荒草几乎将整个“庭院”湮漫。“庭院”东西长约二十米、南北宽约十五米。“庭院”东、西两侧屋基残石说明有券门通往南、北两个耳房。

站在“庭院”举头望,天子庙“正殿”在三十米高处,瓦残柱枯墙坍圮,窗朽门塌作巢。天子庙,三百年血雨腥风,三个朝代轮换更迭,数度兴废历尽波折只余断墙残砖。我也曾“金戈铁马征战沙场”,面对萧萧野寺,禁不住思绪万千愁情满怀。投笔从戎八年为国卖力,竟因一事主持正义得罪“权势”蒙冤入狱,出生入死得来的荣誉灰飞烟灭。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为何支身一人步行滇西漫漫路途?为何发乱髭长落魄野寺荒郊?为何只落得孤孑清寥形单影只像一头孤独的狼在野寺荒山投宿?叹只叹,“八年征战功名士,竟作东西南北人。”

天子庙,地处山幽,寺居幽邃;谷深坡陡,乱石嶙峋。须晴日,红云生赤石之峰,碧霞吐松林之泉。登庙俯瞰,观哀牢余脉危势,上接大理点苍;望滇缅险路曲盘,下连澜沧怒江吼谷。举头望,碧空如洗,云旗飘渺;低头看,田畴万顷,千户生烟。然而,此时的天子庙则是乌云压顶,天暗寺空;松林静穆,满目苍凉。

雷雨并未“如期而致”,我有些后悔不该在此停留。然因在乱石荒阶中留连过久天色晦暗,已无精力再度跋涉。反正壶中有水、挎包中有干粮心里不慌,逐进庙内寻一栖身之处度过今宵明日再作打算,可谓“流落经荒处,逍遥此梵宫。”

天子庙游人罕至兔狐出没,庙内瓦砾如丘蛛网悬梁;乱石荒阶苔藓裹石,龛台尘封幡杇炉倾。我别无选择,从殿外折来树枝扫净神龛一角,扯来败草打一地铺,及至诸事完毕座下来喘息时,方才发现大殿西墙有壁画残留。

古人用石青、石绿、石黄、青金石、密陀僧、绛矾、云母粉、赭红等矿物颜料绘制的天子庙壁画,经三百年风刀霜剑日久年深仍墨色可鉴。尤其是画中一头缠幞头、鹰鼻鹞眼、连鬓胡须的西域“胡人”让我眼前一亮:那“胡人”右手执钺,上穿条纹长袍,腰间系带,前襟撩起露出月牙型弯刀;“胡人”足登尖头毡靴,斜挎葫芦,且身材高大魁梧。画面人物衣着飘逸,面容刻画细腻,足见画师笔法熟练意境高超。“胡人”之侧有一武士陪同。武士宽袖长袍,上罩短袖镶边长掛,腰挂长剑,可惜人物头部残缺不知其是否华人,仅就观其所佩剑鞘繁复镶饰,可见壁画作者生活底蕴深厚:剑鞘残余部位绘有四箍、弦纹、连珠、连弧纹,且四箍间隔部位花纹各不相同,有卷云纹、如意纹、忍花纹,凸显画师风格写实,并非随意塗鸦之作。

纵观整墙画面,还可看到街市商旅往来人头攒动,其间还有少数民族手牵骆驼招摇过市、艺人杂耍百戏等等社会活动,从人物服饰看出是明中期北京生活风貌,体现壁画作者留恋前朝情怀,把对中华文化的无限挚汇集于笔端,借画抒发憎恶清军入关致生灵涂炭民生凋敝之反清情绪。

西墙有画,被数十根旧房松木立靠遮挡的东墻豈能无画?我一时兴起,不惧尘埃脏衣锈钉伤人,逐一用力搬开遮挡墙面的朽木后惊呆了:但见满壁风动,天衣飞扬! 十数位飞仙,脸型丰满,细眼长眉;上身半裸,肩披大巾;臀圆腰细,露脐袒背;腰系裙钗,头挽双髻。仙女们就靠一条条游若轻云的长丝巾展卷飞舞,轻盈飘渺翱游太空曼舞苍穹。正如诗仙李太白《飞仙诗》所写:“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

面对如此风姿潇洒、云气流动的飞天图,我惊骇!我震撼!若把西墙称为人间,东墙则是天堂。余一向以为,敦煌飞天过于丰腴,给人以“肥天鹅”沉坠之感;莫高神女西域味重,无我中华女子神韵,咋看都是印度版舞者。天子庙建寺仅三百余载,画师风格写实,墨韵空灵,不受西域画风羁绊,其审美观点与今人无异。整体画作线条挥洒自如,外柔而内刚;着色淡雅,功深而力厚。体现作者宁静空灵画风。可惜寻遍满壁,竟未发现有关画师支言片字。叹庙荒殿毁时日无多,如此民族文化遗存,不久将灰飞烟灭,惜哉!痛哉!

天色渐暗,壁画墨色越来越迷糊,终于融入瞑瞑暮霭之中。我亦疲惫不堪,蜷缩于神像之侧,渐入乡。

不知过了多久,突然一声恶雷打得我从地鋪上弹跳起来。这是劈头斩首之雷!这是撕裂天际之声!“咔嚓----”一声,滚滚而來,滚滚而去。电闪之处,天地惊骇!天子庙,梁柱颤抖,瓦砾翻飞;枯枝走地,败叶遁迹。我高举双手,双目圆睜;嘶声呼喊,魂魄尽出!

雷声压过呼喊声,那一点点撕心裂肺之声在天地之间显得何其渺小!何其无助!

雷击过后,雨点随至。先是稀稀落落,随后万鼓齐擂。如倾盆,似天瀑,瓢泼如注;风骤起,悲鸣呼啸,鬼哭狼嚎。风借雷势,雷助风威。一时间,天子庙撼山拔树,摧枯拉朽。猛然间,我看到东墙壁画似有晃动,无数七彩线条闪烁串串光珠,朵朵彩花上下飞舞。那图像忽明忽暗,忽隐忽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飘忽不定,变幻万千。

电闪瞬间,闪光彩线无影无踪,墙上亦无花飞花舞,一切归于平静。我还惊魂未定,隨即又是一声惊雷,突然间,西墙幻化成一片青蓝,中心部位慢慢显现一处光点,那光点随着光波一圈一圈放大成像,终于看清是一位神女头枕莲蓬荷叶,斜座于单瓣覆莲座台之上,迷离秀眼似闭非睜,丰润双唇欲语还休;眉间一枚翠玉闪烁莹莹绿光,小巧赤足上一对脚环闪闪发亮。头上双髻高高盘成两圈乌云,上衣短袖露出藕节王臂。风鬟雾鬓,无与伦比。

我听到,钟磬之声渐起,铜锣沉响,长号低吟;唢呐高奏,笙箫齐鸣。

我看到,“街市”中央现一祭桌,桌上摆满三牲果品。千户焚香,万人跪拜,活脫脫一幅万民祭天场面。

风雨天子庙,惊心动魄!震天骇地!一时之间,我魂飞魄散,七窍尽开!自感一股寒气自头顶入,贯穿身躯,醍醐灌顶,浴火重生。

我自娘胎呱畖坠地,从未受过如此惊骇。历经八年战火,亦从未如此胆怯。天地之间,灵异事件比比皆是,然亲身体受,其撼动之烈,震颤之猛,刻骨铭心,没齿难忘。

自冤獄平反以来,一直在寻找一处可以倾诉灵魂的地方,不找朋友,不找长辈,更不找老部队首长。意想不到在天子庙亲见神女显灵,领受无言教诲;一颗原始粗劣的心,在荒寺雷电中雕琢。生命是一场苦旅,童年青春、荣耀,渐行渐远了。那些曾经的风华,那些如梦的情爱,如今又在何处?神灵指点,幡然醒悟:梦,不能做的太深,深了难以清醒。情,不能投入太真,太真了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固执和任性。充满怨恨的心是一种纠结的痛,图谋报复是一張难以挣脱的网。一声炸雷,一串闪电,一曲天竺仙音,一幅神女飞天图,让我潜移默化脫胎换骨。

天子庙,真正意义的寒山寺。虽无江枫渔火,却有乌啼霜月;虽无夜半钟声,却有神女显灵。待明日,风雨稍住,把上路的笛声泊在胸前,循三百年前永历帝足迹,走下关,过保山,越腾冲,闯猴桥。此去一千三百六十里,“不斩楼兰”誓不还!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15027/

风雨天子庙的评论 (共 4 条)

  • 心静如水
  • 晓晓
    晓晓 推荐阅读并说 天子庙建寺仅三百余载,画师风格写实,墨韵空灵,不受西域画风羁绊,其审美观点与今人无异。整体画作线条挥洒自如,外柔而内刚;着色淡雅,功深而力厚。体现作者宁静空灵画风。问好作者!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天子庙,真正意义的寒山寺。虽无江枫渔火,却有乌啼霜月;虽无夜半钟声......
  • 昨夜星辰

    昨夜星辰雷雨、庙神,在作者的妙笔下栩栩如生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推荐佳作,问好老兵!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