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千年等一回---广州印象之一百三十二

2013-11-07 10:14 作者:白说废话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条新闻标题,使人眼睛一亮,至少在这边打工,受到购房买车和孩子上学困惑的家庭成员眼睛一亮。犹如在沙市宝塔底层摸索前行,在顺着旋转石梯走到快靠近地面的二层,突然见到微弱的光线时,那种绝对黑暗统治给人带来的窒息感一扫而空,呼吸都通畅了,血管里几乎凝固的血又开始哗哗奔流。

广州积分入户新政:参保4年积满60分即可申请.(2013年10月24日)

和我不相干。我不过在这里混上几年,为国家赚上应缴的社保金还要打转的,梁园虽好非久恋之乡。荆州虽然没有广州繁华,却比广州幽静,八百里江汉平原比珠三角更加开阔,还有南方最完整的古城墙就在我家后门口,城坡长满了苍松翠柏和青杨绿柳,每天给我送来饱含历史养分的晨风暮雾。然而,极小我就听毛主席的话,关心国家大事,广州入户新政也就进入了我的视野。

按照以前的积分入户制,几乎把底层打工者完全排开了。那就意味着,底层打工者只能给广州献血,却享受不了重病时输血的待遇。新政策取消了年龄房产捐款社保等加分项目,规定申请者在广州参保满4年、积分满60分即可获申请资格。这个利好,使得一些对户口望眼欲穿的外来打工者萌生了一线希望。尽管还要排队,却比无队可排要好。就像节购买火车票一样,站了几个小时队的窗口,只卖了三张票即告罄了,换一个窗口再排,好不容易轮到了,售票员砰地一声关上窗子吃饭去了。心平气和找个窗子再排吧,总得回家。活人被尿憋死肯定不止一例,否则这个俗语不会家喻户晓。

入户排队更加艰难,条件放宽了,名额没有明显扩大,一千多万人口的广州,每年只接受区区三千人。而据2012年的统计,广州外来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33.29%提高到37.48%,达476万人。这就相当于上万人参加广州环城长跑,比赛终点只放了一杯止渴的凉茶。以时间换算,现在二十岁来广州打工的人,大约是在一千岁的生日寿宴上,会获得珍贵的户口礼物。

值得。等户口也成为养生的方法,收之东隅,失之桑榆。即使那时还没有等来户口,却长寿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种方案是谁的天才大脑设计出来的?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理当成为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热门话题,不知怎么在打工者群里遭到冷遇?想来是故意低调,默默地为人民服务。只有掌握话语权的人们,官员和他们的智囊团,既俗称专家学者的特殊物种,他们的智商才有这么发达。他们的头脑才有这么冷静。现在的事儿就这么怪,根本不需要户口的人,决定户口簿的发放,不用交一分钱社保金的人,千方百计想延长缴纳社保金的年限。兜里装着几本外国护照的人,最自己的国家。数不清有多少存折、名表和房产的人,正在台上慷慨激昂地反腐......

在网上看到一个有趣的提问:有人说政府官员是带领大家迈进共产主义的领路人.假如这些官员们集中起来,成立一个省或者国家会出现什么情况?是否这个省或者国家就率先进入共产主义了呢?

回答很绝:我用性命担保,它能和非洲最穷的地方比。

还有回答,那就取消援藏了,都去援官。

却有人反驳,你们都错了,那里会成为最最富裕的资本输出国。

都没有错。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才产生如此大的偏差。

也都错了。这个前提根本不会存在,人民的勤务员和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他们始终是为了我们的根本利益作想,而我们自身是短视的,所以,他们考虑到了千年后的情况,才笔头一挥,把希望给了我们。虽然希望很渺茫,就如这个入户比例一样,476万比3千,也就是千分之一不到,但总归是大于零了,这样我们就与共产主义近了一篾片儿,我们的生活就充满了阳光和鲜花。

比老方案进步多了。老方案是完全没有希望,千百万底层打工者把劳动力卖完之后,只能回故乡等死。新方案出台,就有了千年的等待希望。

千年等一回。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94183/

千年等一回---广州印象之一百三十二的评论 (共 4 条)

  • 纤纤柳絮
  • 婉约
  • 剑客
  • 今生依梦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