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闻磬起舞

2012-02-27 11:05 作者:崆峒居士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闻磬起舞

——郭鸿俊书法艺术评析

张旭升 笔名:张评

磬是一种击打乐器,兴于商、周、秦、汉,其音质优美、悦耳,堪称天籁之音。磬乃权贵之象征,磬律响起,宫女翩翩起舞,华丽的服饰、婀娜的舞姿、碎步的流云、倾国倾城。磬与舞的结合,实为雄浑、厚重、力量、唯美与天生丽质、妩媚、优美、潇洒的结合,怎一个美字了的。磬多为天然玉石打磨而成,后为青铜铸造,虽材质不同,但音律相近,美轮美奂。无论是玉石的磬还是青铜的磬,上面均刻(铸)铭文,多为甲骨、大(小)篆,记录着朝代的兴衰荣辱,是当代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必备的文献资料。

郭鸿俊生于中国西部黄土高原腹地的陇东泾水河畔,这块苍茫古地自古就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有着悠久灿烂的自然与文化遗存、景观,这位大秦帝国的后裔,从先人遗存的石磬、青铜磬、编钟、鼎、碑、帖中汲取精髓,古为今用,泼墨挥毫,抒发着当今的“大风歌。”

郭鸿俊堪称少年得志,丰硕颇多,让人羡慕。小小年纪,其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书展人选、展出,并获奖,其功力不可小觑。中国书法唯中国有,离开故土则无法生存。但现实很残酷,中国人已无用毛笔书写文字的习惯,取而代之的各种硬笔、计算机彰显着“现代文明,”古老的中国书法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挑战与背弃。我们在为中国书法的前途表示出前所未有的担心时,总有一帮人秉承先制,捡起“锈铜烂铁、残石碑帖”,承担起传承中国书法乃至中国文化的责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郭鸿俊便是其中之一。郭鸿俊的书法涉猎甲骨、金石、颜、柳、欧、苏、黄、米、蔡、八大山人、石涛等,下得功夫极深,正所谓“闭户数年,埋笔成冢。”他自有心得,认为不能小觑临帖功夫,多看、多想、多练,然后才有心得、体会,而临帖的过程也是认识的过程、思考的过程、积累的过程、成长的过程、成熟的过程,不能一味求成,而要得其神理,达到“心摹手追”,即:须心摹有得然后手追有成。临摹虽苦,但也是一种幸福,把苦当做幸福的事来做自然陶醉其中。初学者忌讳求清、隽永,下笔要重,往后则越写越轻,若初学即轻,则会越来越轻,越写越浮了。郭鸿俊深得其法,初学求重、求强,不去追求清、隽永,故而成之。

综观郭鸿俊的书法作品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地域文化的渗透。泾河流域文化在中国占有突出地位,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安国文化、西王母文化、故城纪文化、儒、墨、道文化均表明这里产生的文化乃中国文明文化,出土的石磬、铜磬、鼎、碑文等为佐证,历代文人墨客遗存大量墨迹,为后人研究中国文化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这些资料潜移默化地影响、渗透在人们的思想中,且根深蒂固。郭鸿俊也不例外地受其影响,这种影响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不为人的左右。在这样一种丰富文化遗产的环境中,势必催生出类拔萃的人物,如伏羲、女娲、黄帝、广成子、赤松子、西王母、公刘、皇甫谧、皇甫规、皇甫枚、苻坚、赵时、李阳等。当代也不例外,其文化名人张改琴、姚学礼、陈默、马荣胜、蒋志鑫、郑墨泉、陈龙、杨浩奇、马成璋等数十位。郭鸿俊后来居上,列位陇上名人。他的书法作品也明显地带有地域特点:宽广性、包容性、丰富性、浑涵性、朴素性、真美性。

第二,博览众长。郭鸿俊不读死书,在临帖的过程中博览众长,既学雄强的一路,也学浑涵的一路。写字下真功夫在其用心用脑,严格要求,烂熟于心。对于各种字体抖得散,合得拢,随意捏拿。学习他人的东西意在研究、吸收、提高。既学粗笔,也学细笔,摒弃矫揉造作,锻造内蕴强健。学古人也学今人。今人也有高人,直接学习他们的成果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郭鸿俊自有体会。我们常讲,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就是这个道理。故而,我们发现郭鸿俊的书法作品字体丰富,尤为擅长甲骨、篆书、魏碑、行书、草书,成绩斐然。

第三,功底扎实,书写自然。书法应就字取形,各尽其妙,需平则平,当斜则斜,笔画照应,顾盼生情,这是写好书法的要领。而达到这种要领需功底扎实,否则不能领会其要害。书写自然则在其领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达到自然有一定难度,而郭鸿俊强于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功力深厚,用笔精到,赋有天趣。自然来自于功夫,但优于功夫,这是难上加难。如他的甲骨文已从旧有的模式中脱胎出来,凝重简洁、精廋挺拔、朴素俊美,明显的带有现代气息。自然是一种功夫,功夫深才胸有成竹,下笔不滞。我们讲的厚重感是指字体的构成与内涵的强健,而并非大与粗。他的甲骨的确精到,厚重中容进秀气,既有男儿的雄气,又有美女的俊气,好看、耐看。石磬、铜磬的音律与舞蹈的行云流水,恰似甲骨的形体,一面是历史的沧桑感,一面是舒展的馨心感。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书法要自然必吸取外来的东西,如舞蹈、武术、音乐、文学、历史等。王羲之的草书之所以大气豪放,来源于剑客舞剑,即剑的威猛与舞的豪放、洒脱。

第四,沉稳大气,容仪威严。沉稳者才能有大气,容仪者才能有威严,这是艺术大师陈子庄的话。郭鸿俊的沉稳大气,容仪威严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黄土地的亿年堆积,高原起伏、沟壑纵横、民风朴实;二是地域文化塑造出的人的秉性,也就是藐视困难,战胜对手的霸气与傲气。郭鸿俊生于此,长于此,独占地域优势、文化优势,锻造出他黄土地的沉稳大气,藐视困难,战胜对手的容仪威严。体现在书法上更是如此。他的魏碑就兼容了黄土地的广袤、浑厚、沉稳、大气,兼备了此种元素,自然就凸显出了容仪的敦厚、冷峻、亲善、和谐,故而使人生恭敬心,自然威严。

第五,笔法有度,自成一体。书坛泰斗沈鹏在他的精英书法班结业书展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讲,写好书法的评判标准有两个,一是字体的线条在纸面上的运动有法度而顺势;二是远观能欣赏,近观好看、耐看。郭鸿俊的草书多有变化,张弛自然、有度、顺势,既有观赏性又有好看、耐看性。草书多能体现书者的功力与学识,更能体现书者的自身修养与品格。俗话说“书品即人品,”一语真谛。他的草书融合了甲骨、篆书,魏碑、隶书、行楷,故而丰富而多变,既有山一样的气势,又有黄土一样的厚重;既有法器一样的威严,又有舞者一样的俊美。忽儿狼烟四起,战鼓轰鸣,角斗厮杀;忽儿磬声响起,萧笛绕梁,歌舞升平;忽儿佳人出水,面带桃色,可观可餐;忽儿竹林聚贤,咏诗作画,一比天高……其变化之多、之快、之雅、之宁静、之意境高令人赞叹。

郭鸿俊还很年轻,潜力很大,希望很大,同时许多可看、可研磨、可交流的事上心上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愿郭鸿俊登高望远,更上一层楼。

2010年1月7日

甘肃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检察院

邮编: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2398/

闻磬起舞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