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乐为家乡方言做点事

2011-08-30 20:39 作者:久而思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原来一直在写作乡土散文,最近几年转到方言研究上来了,发表、出版的也是学术论文和专著,以致有朋友问我怎么转向了。这看似奇怪的事体,其实同文学创作一样,我仍然是在写自家熟悉的东西。我研究它,是因为熟悉它,进而想为家乡的方言做点事。

地处上海西南的家乡方言是吴语的一个分支。历史上的上海方言是在农耕社会大背景下,并吸收周边地区方言基础上形成的。大上海的前身上海县几百年中一直隶属于松江府,长期处在农村包围之中,即使是当时的县城,“城里人不出城门,照样可以到郊外踏青”,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民众的“语音视华亭(今松江)为重”,“方言同是吴音而视府城(今松江)稍重”的,府城方言曾是上海地区的权威通用语言。这种背景下的家乡方言,现在自然成了研究上海话和吴语的资料库。历史文献记载到的大量方言词语、俗语、句式等,长期来流传有序,至今还为当地原住民所常用,其发音、词义同几百年前完全一样,如发音时王黄不分,生肖读如“生少”,“千讲万讲”中的“万”读“曼”音等等,都完整地保存在家乡方言中。我因文学创作的好,三十多年前就予以采录,乐此不疲而越记越多。心里积累起挥之不去的方言情结,使我觉得有必要将它们整理出来,留下历史记录。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积累的方言资料,并编纂《上海西南方言词典》书稿,此书被列为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并正式出版。上海西南方言为此列入闵行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也被聘请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

时至今日,方言赖以生存的背景、条件完全变了。几百年前就产生和几十年前还在上海滩通用的方言语音、语词,已在上海市区逐渐消失,大量的特色词语影迹无踪。一有相遇,却理解困难,或完全无法理解,有的甚至到了嬲不清爽的程度。那些使用地域更广的吴语词,也因年代久远,致使后人的理解产生障碍,出现或释义不准,或索性避开的现象,如“壁脚”、“叉袋”、“藏菜”、“拔三眼”等,成了不折不扣的疑难词语,可它们从来没有从家乡方言中退出过。我们的第二代、第三代因生活环境的改变,强势语言的影响,对方言既没有感性认识,也缺乏感情,他们离方言会越来越远。因此,我们这代人如不去做或再不做好这件事情,那么有很多老词真的要变成谁也不理解的死词,五十、一百年后的人们要像考证甲骨文那样对待它了。就是在这一二十年里,不也已经出现不顾历史事实,无端将“弹街路”写成“弹硌(格)路”的怪事吗?

就与一种方言的密切和熟悉程度而言,我有命运赐给我的优势,具备内因和外因两个条件而大大优于方言调查者。我有针对性地把其中的难词集中起来,予以考证、辨析,写成论文。当拙文在核心刊物发表后,某大学一教授立即引用其中的两段文字,作为支持他论点的材料。为拾遗补阙,我又在阅读、积累了三百多本明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笔耕不辍,写作《明清文学中的吴语词研究》一书。整个过程,我觉着蛮有劲,尤其是阅读,那实在是一种享受,妙不可言,其乐无穷。此书出版有个小插曲。责任编辑看稿后来电,说因书稿内容太专业,需请专家审稿,于是后来有了复旦大学博导、《汉语方言大辞典》主编许宝华教授写下的4点肯定意见,书稿也终得以顺利出版。

宋人有诗曰:步随流水赴前溪。对家乡方言的研究是项极为浩大的工程,不是某一个人能单独做好的。我是因为熟悉而喜欢,因为喜欢去做了点事,算是在“前溪”面前尽了自家的一点力量而已。以后要做的事还有很多,我自有目标,并正在一桩一桩地做着,这目标里自然也包括乡土散文的继续创作。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68095/

乐为家乡方言做点事的评论 (共 7 条)

  • 红叶秀枝
  • 海歌
  • 怡帆
  • 幽兰君子
  • 尔承
  • 寒烟冷月
  • 十三夕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