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行走在川渝大地(记成都)

2024-05-16 19:57 作者:墓石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早晨从八里桥站登上BRT3,习惯性地翻阅刊登在各类公众号上的海量文章。公众号“海右清话”转录邓之诚的日记之谈:“日记,人忙则略,不忙则详,无聊更详。有事可以不书,则每日皆无可书,而日记废矣。世人多以无事可书,遂不作日记,是不知日记之体,且无恒心者推诿之辞也。大约勤于治事治学者,皆有日记”。生命是以我为主体的历史学,“史学以纪载为先,纪载以近事为急,及今补述,后将何征”。刹那间,将四日在川渝大地行走、两天连续里值班、一度困居在千佛山下的疲惫一扫而过,后以“搜山检海捉赵构”般查询五一节后记录之思,念想着在下班之后一吐为快,为默不作声的流水光阴稽录,也为平凡命运的无声轨迹铺叙。

(一)有一种非遗美学,称为成都

考察学习必以工作为要。成都,在非遗保护工作领域,是全国非遗保护领域“东部一会、西部一节”的成都国际非遗节的永久举办地。毋庸置疑,首站定是四川省非遗馆。时值工作日,又逢小连绵,来馆参观的人并不多,反而我们这群北方人的到来将这片“巴适得板”的土地映衬得些许热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下的明星词汇,也是如今认识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的最为直接有效方式。据展览手册刊载,四川省非遗馆近1万平方米,内含4个专业展厅、非遗档案馆、IDC数据中心、研培教室、非遗剧场等公共文化设施。步入四川省非遗馆大厅,“天府根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正值开展期间,展区分为“百年千技、守正创新、非遗生活、非遗美食”四个单位,共囊括200余个非遗代表性项目,以线上线下、动静结合的方式展示四川非遗的深厚底蕴和多样魅力。

因曾撰写单位展览前言的经历,再加之惊愕于恭王府博物馆下“河和之契”非遗展览词的惊艳,自己对每一个展览引导词尤为关注。顺手拍下两则导语,一则是“非遗生活”展厅导语:“生活即日常。巴蜀大地辽阔多姿,这里的生活丰富多彩,这里的非遗绚烂璀璨。从可口的川菜、醇香的美酒到怡然自得的香茶中,我们品尝舌尖的滋味。从出门看天的尝试到播秋收的岁时节气,我们表达着对自然的敬畏。从抟土成陶、识草为药到巧夺天工的纷繁技艺,我们感悟来自久远的智慧。从取法天籁的音乐、韵味十足的戏曲中,我们感受韵律的美妙。从一笔一划的彩绘中,从一经一纬的编织中,我们创造美的魅力。是的,生活充满真善美,非遗植根她胸怀。这是非遗的沃土,她孕育着智慧的星光闪烁,滋润了巴蜀的人生哲学。生活如江河奔腾,非遗逐浪欢歌。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里,新的辉煌正在创造”。另一则是“非遗生活”之“敬畏”板块导语:“人,来自自然。当我们仰望苍穹的高远宏阔、俯瞰山川的雄浑浩瀚,那种内心震撼遂成“敬畏”的来源。在四川,盆地、丘陵、高原、平坝,奇峰、峡谷、江河、冰川、湿地、山、草原……,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塑造处令人神思飞扬的万千气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自古就把“敬畏”深深刻在川人的心田。千百年来,我们顺应着自然的节奏,在寒来暑往、秋收藏中,与自然和谐共生。多元的地理,也成为各种文化滋养的时空舞台。四川,由此造就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气度。绚丽多彩的民宿甘露长润,生生不息”。精美的引导词,字句斟酌、用心良苦,是撰写人文字水平的评价标准,更是整个展区的楔口,引人入胜、流连忘返。

环伺展览,也就是目睹成都的生活文化,有两点记忆深刻。一是传统茶饮板块,分为春、、秋、冬四季主题,每个主题以明亮景幕说明装饰,配以成都中医大国医馆中医门诊部处方笺,旁置药材实物、工具,既映衬非遗生活化策展理念,又普及了生活知识,引得同行人拍照留记。(春属肝,肝藏血,肝主筋,喜条达,春季万物生发,故茶饮以柔肝、护肝、疏肝、养血为主,处方为生山楂、菊花、白蔻、木瓜等;夏属心,心藏神,主血脉,夏季炎热且多挟湿。故茶饮当以补心气、养心阴、制暑湿为主,处方为荷叶、银花、佩兰等。秋属肺。肺主气,主皮毛,喜清肃润而恶燥,秋季偏燥,故茶饮当以养肺润燥为主,处方为石斛等;冬属肾。肾藏精,司二便,为人体阳气之根本,冬季寒冷,茶饮当以温补肾阳为主,处方为枸杞、枣、生姜、龙眼等)。二是 “非遗好物 一码通购” 非遗电商长廊。一面墙,满是四川当地非遗产品的购物码,覆盖衣食住行用,参观者均用手机扫描浏览,付款声不绝于耳,可谓“见人见物见生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走出展览,在场馆大厅一侧,是非遗书店。《道路、景观与近现代“边疆”观念:松茂古道的线路遗产》一文多有历史感,文中对松茂古道的人类学分析颇为熟悉又新奇:

松茂古道并不简单等同于灌县至松潘两地的一条连线,而是千百年来自川西产茶区穿越邛崃山系前往甘、青涉藏地区的一个复杂通行网络。就地方空间实践的主体而言,在人类学视野中道路与行走本为人之空间实践的一体两面。在此意义上,松茂古道不仅是川边地方空间实践的产物,同时亦是其历史过程本身。一方面,这意味着千百年松茂古道以独特的地理区位和交流功能塑造了往来其上的行走方式,比如“上一回松潘作一回难,下一回灌县过一回年”,描绘了古道行走的历时、艰辛以及松、灌两地所象征的长期稳固的文化阶序。另一方面,松茂古道同时作为河谷通道、军事防线、商贸通衢和民族走廊,串联起沿途无数城池、关隘、寨堡、峰岭以及湾、滩、桥、索、渡,不仅为热门提供了层层叠垒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也影响了人们如何观看景观、经验地方、理解“他者”的特定方式,“边地”也在此行走、观看与经验中不断得以重新呈现。

傍晚将至,烟火味浓,是人间至味,也是美食成都。桥底烧烤店,肉串带有成都特有的香辣,老板却不似经济资本碾压下的热情,毕竟,茶馆、麻将以及在细雨中漫步,是成都人独有的生活哲学,也是实践着的非遗美学。

古老的墙面上,一行字静静地躺着:有一种生活美学叫成都。

(二)“满天星斗”里,一颗名为“三星堆”的耀星

同非物质文化遗产遥相呼应,文物是一个民族的宝贵物质遗产,传承着历史、承载着文明。在成都,三星堆博物馆是外地人来蓉攻略的必备之地。学界泰斗苏秉琦先生曾言,新石器时代晚期古文明在中国各地“满天星斗”式地出现,进而论证了中国文明起源的“多中心起源说”。在“满天星斗”的古文明里,“三星堆”必然是其中最为星光熠熠的明星。作为生长在母亲河黄河滋养下的北方人,的确有必要去领略另一条母亲河长江的文明风采,深刻烙印独特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虽时值工作日,到三星堆博物馆参观的人们仍旧络绎不绝,从青羊区到广汉市的接送车大约一小时一班,差不多半个小时就已经可以满员出发。在仿似青铜面具的建筑里,一面墙上镌刻着,“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响的,展现了四千多年前的文明陈国,为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这是常常出现在公文里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也是对三星堆遗址的时代定调。如今,这面墙,成为众多参观者的重要打卡点。

霍巍教授指出,三星堆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商周青铜时代的诸多共性,又具有古蜀文明的特性,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典型考古学样本。三星堆文明的资源体系十分宏大,涉及青铜、象牙、玉器、黄金、朱砂、海贝等许多种类,这些资源在商周时期极为重要,其来源体现出中华文明交流互鉴的发展程度和古蜀国家的控制能力。三星堆文明的资源体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政治统治和广泛的交流网络之上,是古蜀王国国家与文明形成的标志性成就之一。在文创产品区,一本书上记载着,古蜀与中原的文化交流是不失主体的交流。三星堆出土器物说明,古代蜀人在接受商文化影响的时候,以高超的青铜雕像造型艺术为代表特色的古蜀文化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换而言之,正是由于三星堆古蜀文化与中原殷商文化各自所具有的鲜明特色,展现出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南北两个文化系统的绚丽多彩,并随着相互影响和交流融合,从而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谱写了青铜时代杰出而又辉煌的篇章”。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遥想数千年前,在黄河流域上的先民在践行铸青铜、仰神明的生活实践中,长江流域上游的先民同样践行着相似却又不同的多彩生活。在如今中小学历史课本上,不仅仅会有母戊大方鼎,还会有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人头像、金面具……

告别蓉城是在成都东站,因三星堆博物馆的缘故,看着东站建筑像极了青铜面具。手头上有着一本学者王明珂所著的《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应景间思索,别有一番滋味!

2024.5.15记在千佛山下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odomkqf.html

行走在川渝大地(记成都)的评论 (共 3 条)

  • 漫舞洛城
  • 逐梦星空
  • 岭上月明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