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再续家谱之记

2024-03-31 15:00 作者:墓石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凡家谱之要有三:曰正本源,曰别宗派,曰示劝惩”。一个月前,老家长辈倡议续修家谱,特让自己那位到处打工,又被冠以文化人的老续写谱序,老爹欣然之情,溢于言表。尽管在当世,家谱、抑或谱牒,在Y世代、Z世代的认知里,已然变得无足轻重,参撰家谱甚至有一种出力不讨好的触感。但在父辈们的眼中,这绝对是一种莫大的荣耀!是乡土中国里至高的荣光!转念想,人生短短百年,与动物到底区别在哪?许是百年之后,我们终究会在家谱里相遇。一月来,父亲往返多次,那种投入之情,即便是在年轻人身上,也是少见。每次回来,总会与他那学历史“二把刀”的儿子商量如何、研磨怎样,告诉我:“凡巨族名门,皆有排行命名,数字以备。族人相逢其尊卑长幼,询及从某字起名,称呼之间不致或紊,兹预拟排行一字书列於左——先世培养后,庆衍献嘉祥……”(本人“养”字辈)其实,我更多地仅仅是在旁听,或者也只能默默听着。或许,在静默的时间、悠悠的道来声中,那篇序文悄然已成!特附后。

也许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也许是一个人无法承载起家谱序文的重量,老爹第一时间将写完的初稿发给我,我则用上穷落叶下黄泉的方式搜刮其他家谱序,沿袭“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方式,腾挪修改,自感满意。最后,又经修改,老爹才敢将序文转给远在天津的斌叔,让其进一步修改。匆匆而过,斌叔便将修改后的序文转来。读后,颇有爽朗之感,不禁有两种叹喟:

一是懊恼于儿时不喜古文、至今未读四书五经的愤懑。年龄越大,越觉老祖宗的文章一级棒。所谓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用在文字上是有一定道理的。要不然,洋洋洒洒、仅有千言的道德经、论语等元典,究竟有何魅力让一代代人为之前仆后继,而那一沓沓厚度如山、多如牛毛的当代论著,敢问又有几人研读呢?

二是再次坚定学至永久之必然。老爹、斌叔皆为六五后生人,早早下学,但他们从未间断过读书写文。读老爹的诗歌、斌叔的文章,是谁也不会想到他们仅仅是初中毕业!像我这种二流学校毕业的硕士是远远不如他们的!读其文,识其人,在真实的文字面前,所谓的学历、名誉等皆为无力!

《蔡氏族谱》序文(老爹写就,斌叔改之)

夫木之扶疏,皆由一本所发;水之流别,总归一源所出;人之宗族繁衍,尚赖祖宗积厚也!向者周文王之子叔度封于蔡,与管叔、霍叔共监殷商遗民,是谓“三监”。叔度、武庚乱,国除。叔度之子蔡仲仕于鲁,有功于周,复国,以国为姓。蔡姓之祖,肇始于叔度,得姓于蔡仲也!至先秦,蔡氏开枝散叶,俨然望族矣!燕人蔡泽,官至秦相;蔡邕蔡琰,音律文辞绝世。巍巍蔡氏,辈有贤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盖谱者,一家之私书也!吾族之近祖兄弟四人,明永乐六年(1408),长兄守原籍,仲、叔、季三弟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东迁,始安居于沂州府、莘县张鲁、汶上县白塔村三地。后沂州府、莘县张鲁二支族人又迁至寿张莲花池,再迁于蔡村。今东南蔡庄、寿张集、拳铺乡蔡庄、东平范庄、郓城朱英屯、台前蔡集、巨野蔡坊村等地,皆同宗同源也!今汶上县义桥马庄、郭仓沙沟、兖州故县、李公、蔡堂等族人,皆由白塔村次第迁出。自东迁,族人开创基业,礼行忠,耕读传家,允文允武,历六百余载、愈二十余世矣!

今欣逢盛世,政通人和,再修宗谱,善莫大焉!凡家谱之要有三:曰正本源,曰别宗派,曰示劝惩。有新生子孙登于谱牒,后生可畏,壮我族矣!癸卯葭月,吾族世武、世英、培生、启发诸尊长,诚恭诚恳,东进兖州、西去梁山,商榷族谱赓续事宜,以偿阖族之夙愿。续修谱牒,纪各支系之传承、族众之功德,昭穆序列,传祚万世。又使女子入谱,以宗其亲;明字派,虽海涯可序也!然创谱事繁,难免疏舛之虞,惟望后贤,以臻美善。

赞曰: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蔡氏宗族,明德至善;忠厚传家,诚信继世;慎终追远,勿失勿忘。是为序。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zckmkqf.html

再续家谱之记的评论 (共 3 条)

  • 逐梦星空
  • 漫舞洛城
  • 从余东风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