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堆砌“名人”

2010-05-04 19:26 作者:蕭龑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堆砌“名人

蕭龑

一直捉摸不透:为什么与一些在文章中被夸得几乎完美的人见面,仔细地闻其言谈,察其举止,都会有一种强烈的失望感?总是会认为对方名不副实,心中充满了不服,鄙俗小人称之曰嫉妒,我不敢贸然否定,因为连我自己也弄不明白原因;无知庸人谓此云挑剔,我也不敢一口否决,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名人的定义。现在呢,是嫉妒也好,是挑剔也罢,我想我总是应该仔细地分析一下原因。

近期于作文书上看到一篇满分作文,是我感觉我较他还差得很远:作者以其深厚的歪曲事实和拍马奉承的功夫,配合他那华丽的辞藻以及极强的语言驾驭能力,生动形象地将“高考这一考定终身制度”这一给考生带来极大痛苦与折磨的毒瘤粉饰成了一颗纯洁而耀眼的珍珠。将其十二年的寒窗苦读所积攒下的能量一股脑地倾泻于纸上。我很佩服,这种作文即使以枪顶着太阳穴我也写不出半句,我亦欣慰:中国文坛能出现这么一位造诣如此之深的新星。可我倒更想问问这位才华横溢的作者:你是否对得起你手中的这支笔?是否无愧于臂肘下压着的这张白纸?你将中华千年所积淀下的文字精华用在这等虚假,反胃的浊物之上,本着一颗势利小人之心去巴结批卷者,为了得高分,不惜违背良心去迎合这扼杀千万少年想象力的应试潜规则,你倒是很会做人嘛?!你这类人参加了工作无非也是追名逐利的傀儡罢了,若想从事写作......我劝你还是改行吧!别再中华文化上留下污秽了!汉字因你这类人而感到耻辱!

不要说上述事件与本论题无关!其实,用事推人,以小见大,高考这一考定终身制度就如同现在的名人一般。倘若有人不了解其内容,单凭那篇污秽之作而确定了自己的第一印象,那么当人们了解了其内容之后,失望便成了必然。在这种因欺骗而引起的心灵落差当中,这虚伪的文字蒙蔽了你的判断意识和主观思想,作为受害者的你,能继续忍下去吗?

不要以为上述情况仅是偶然,(中国人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相当地清楚)现实生活中,要想了解一位名人而你又不能和他面对面的交流,读一些关于他的文章便成了最好的选择。然而这些关于他的文章又偏偏是那些利欲熏心,有辱中华文化的“枪手”受雇而作的。所以,人们在心中便产生了一种对名人的顶礼膜拜,认为名人就是完美,就是王道。殊不知,当今名人,靠虚假因素堆砌起来的绝不在少数。即便他们才能平庸,但就如矮子站在摩天大楼上也可以俯视巨人一样,踩在了虚假堆砌的大楼上,自然可以蔑视常人。(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其实,名人之所以这么容易就被堆砌起来,这与中国人过分地迷信完美是分不开的。其实,如果仔细研究东西方的神灵你就会发现:中国人所信仰的神,大都是经历千磨万难而修成正果的,因此大都保质保量,尽善尽美。而西方的神可就不同了,他们或是心胸狭窄,或是奢侈无度,有着人类的各种丑态。但是现在,让我们抛开个人喜好不议,且凭心而论,哪一方的神更加真实呢?对于中国人崇尚完美这种风气,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对于同一个商品,中国人更愿意听到的是:‘它完美无瑕’,而西方人则更愿意听到:‘它有一点小毛病,但我们会改进。’”然后,号称“妈妈们做好的选择”的三鹿奶粉,便不失时宜地跳了出来,给了信奉完美的中国人一记迎头痛击。有瑕疵的东西才是真实的,美丽的,我不希望中国人因为信奉完美而被那些堆砌起来的“名人”们所骗倒。但是,或许他们可以愚弄人们一时,却总有被揭穿的时候,要知道,他们在利用虚假使自己高高在上的同时,也承担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因为虚假的堆砌也会因虚假而坍塌!

其实,“堆砌名人”现象也就注定了中国文坛的许多人只是徒有虚名的命运。“为赋新词强说愁”他们的文字空虚无实,情感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早已漠然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做”的原则。将文字打乱顺序再排好就成了文章了吗?可笑至极!中国看似繁荣的文坛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罢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可怕的危机?

最后,我只是想请名人自省,文人自清。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墨客们,请不要用一颗被利欲熏得肮脏不堪的心灵渠玷污神圣的文字,好吗?

汨罗江的忠魂,看来唯独他知我心矣:

忆屈原

蕭龑

羊肠不值亲涉足,大道任我驰。手采白芷长惋惜,只叹日月不酬凌云志。

我讥世人太虚糜,浮生污我豕。既浊何故握瑾瑜?飞升天宫红尘笑我痴。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2743/

堆砌“名人”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