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丈量

2016-10-26 11:44 作者:绵竹王代清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丈量

岁在丙申,时已深秋,大凉山甘洛的阳光一如日般火热,上午九点我们支教老师五人,在加上一名女医生,一名甘洛中学女教师,一名援彝技术员,背起行囊,开启了周末有氧运动,徒步丈量校园外的一座高山。

走出校门,大家的心情异常兴奋,叽叽喳喳,天南海北,文化体育,娱乐时政,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刚开始,每个人都大步流星,走过狭窄而长长的街道,走过悠悠流淌的河流,渐渐地进入乡间通往大山沟的道路。大家一致决定既然出来体验生活那就走小路,这样有意思。

路开始一寸一寸地在我们的脚下延伸,高高低低的田地里各种庄稼黄黄绿绿的,肆意地滋生漫长,享受着贫瘠土地的上空的阳光的馈赠。那坡坡坎坎上农人们的荞麦挺直了脖颈,随风轻轻摇曳,仿佛也在欢快的微笑。小路多了情趣,当然也就少了轻松与惬意,路上,路两边杂草丛生,只能小心翼翼,高一脚低一脚地前进。半个小时过去了,终于来到山脚下,大家都是汗珠滚滚而来,喘气不够匀称了。抽过一支烟,喝掉半瓶水,脱下外套系在腰间,面前的山熟悉而陌生,熟悉是因为每天就在甘洛中学的操场上便对它们一览无余,好像就在眼前,陌生是因为还从来没有真正地走近它们,触摸到这片土地。这里的山,没有绵竹九龙山经过人力的开发,它不是景区,没有修好的登山路,也没有所谓的景点,当然也就没有了九龙山周末的游人如织,当地人恐怕早就对爬山产生了腻烦情绪,甚至如果可能的话,也许更愿意逃离这望不到头的大山。我们顺着当地人经年累月踩出的一条条或宽或窄,或平坦或陡峭的山路向上攀登,山林算不上郁郁葱葱,也不是诗人笔下的秋天“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萧瑟,山间各种植被覆盖着,自由自在地生长,默默地彰显各自生命的力量。山路旁,稀稀拉拉地立着小山村,村民们在相对平坦的地方建起了房屋,他们的屋子有的刚刚建好,宽大而敞亮,有的看起来有十多年光景,外墙已经斑斑驳驳,有的也许已经住过几辈人,老旧的土胚墙体,甚至开裂,让人忧虑。好几处人家的屋门口,都聚集着百无聊赖的老人、妇女,偶尔也有衣衫破旧抽着烟的壮汉,他们似乎不太习惯坐板凳,往往就直接坐在地上,或者屁股下垫上一层废弃的装过肥料的蛇皮口袋。听不懂他们在拉扯什么,我们从他们身边经过,他们往往好奇地盯着我们看上几眼,目光浑浊,他们的不远处大大小小的孩子在跑着,跳着,玩着泥巴,跳着绳,脸上是当地人显著的黄而且黑,好多女孩的头发杂乱如野草篷生,个别小孩还赤裸着上身推开久已失修的木板门加入到游戏的行列,享受属于他们的简单快乐。我们和他们随意地搭上几句话,知道他们一般总会有不少于四个兄弟姐妹,有一家竟然养育八个孩子让我们惊愕万分。有个小妹妹不过五六岁,自己流着鼻涕,背上还背着一个一岁左右哇啦哇啦哭喊的小孩。我们几个有些无语,继续我们的上山之行,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过去了,阳光似乎更强了,晒得人脊背有些发烫,我们艰难地一步一步向上。汗水止不住地流,浸在眼角,生疼生疼的,背上早已湿透。我是个胖子,平时疏于运动,腿部像灌了铅,弓着腰,慢慢地向上挪动自己的脚步。每走一步,仿佛都是一个胜利,丈量着自己的意志力。在一个上坡处,一脚踩空,险些摔个大跟头。还有一处,一脚滑进稀泥里,弄得鞋子裤脚全是泥水浆。终于,我们来到了半山腰的一所村小学校,出于职业的本能,我们到校内去看了看,一座08年由中央纪委监察部援建的教学楼,一排小瓦房,还有一个楼体正在施工兴建。条件看起来还不错,我们心中有一些欣慰,离开时集体在这所叫做西呷呷村小的校门口合了影。短暂停歇之后,大家的体力有所恢复,后来相互鼓舞,一鼓作气,又走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到达了最近的一座山顶。赶紧找了一个树林茂密的稍微平顺之地,坐下来,躺下来,喝水,喘气。

时间已到正午,拿出备好的花生、猪头肉、板鸭、饼干杂然而陈,大伙儿快活的吃起来,喝起来,好不惬意。

饭后,有两个体力上好的哥们意犹未尽,决定继续征服另一个山头,我们其余几人休息一个小时后,决定下山。双方商定在那个小学汇合。没想到的是,在我们下山的路上,突然之间,一群童声从我们后边响起:“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再见”,叫声清晰而响亮,在山间回荡,我们赶紧回头望去,八九个十来岁的孩子在距离我们五百米开外的地方向我们挥手,我们心生感动,真是喜出望外,赶紧也向他们挥手,并大声对他们喊:“小朋友们,到这边来”我们大步回头向他们走去,他们向我们飞奔,到了近前,他们的黑黄的脸上红扑扑的,有些害羞地笑着。我们给他们一人一袋糖果,夸奖他们,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今后考到甘洛中学来上学。他们淳朴憨厚地笑着点头答应着。告别了孩子们,我们到了小学校门前等候着那两个兄弟。很久很久,传来了他们的声音,扭过头,一幕震撼的画面袭来,两个兄弟伙汗流满面,背上多了一个背篓,背篓里是长长短短的木柴棍棒,他们的后面还有三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子。一问才知道,这几个小孩,家就在附近,爸在外打工,他们利用周末到山上砍柴,攒起来天取暖之用。两个兄弟下山时恰好碰到,顿时觉得应该帮帮忙,在他们的再三劝说下,几个孩子也许确实也累得够呛,接受了他们的好意,于是两个叔叔帮他们背起了木柴棍下山,有个叔叔还不小心摔了一跤,手臂上擦破了皮,手机也报销了。放下背篓,两个兄弟的背上留下来一道道清晰的肮脏的黑印子,脖颈上污浊的汗水肆意的流淌着。我们几个赶紧给他们和孩子递上水,叫他们休息,孩子们一个劲的说着谢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回去的路上,我们仿佛忘记了疲劳,你一嘴我一嘴地讨论起我们今天所体验的一切,谈彝区的现状与未来,为他们的穷困惋惜,为他们的坚韧赞许,为他们的希望憧憬。我们累了一天,但都觉得不虚此行,我们用脚步丈量了这块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土地,也用我们的行动丈量了自己的善意与良知。(10月23日深初稿)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73719/

丈量的评论 (共 9 条)

  • 雪灵
  • 鲁振中
  • 少华山
  • 紫色的云
  • 淡了红颜
  • 襄阳游子
  • 心静如水
  • 清澈的蓝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