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别了,老家那栋小楼

2016-03-01 08:54 作者:春晖  | 1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的老家在豹澥镇北靠严东湖的新店殷实曹湾,那里土地肥沃,绿树成荫,环境幽静;那里湖水清澈,鱼游飞,白云飘浮;那里荷花飘香,粮油丰富,瓜蔬满地;那里邻里亲和,风俗质朴,笑声阵阵。我们湾子地形优美,从远处的金鸡山顶观看,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因此又称“凤凰湾”。

2015年国家电网建设,要拆除我的老家,村里通知我搬家。为了支持国家电网建设,我只好忍痛割,舍小家顾大家,牺牲个人的利益,决定搬家。11月14日上午,我和妻回家清理了老家屋里的物品,搬上了运输车,随着运输车的开动,我深深地、深深地看着那饱含着我和妻汗水心血的小楼,眼睛在泪水的滋润中模糊了······

1988年,我和妻结婚时住的是自己刚建的红砖民房。婚后,妻看到湾里陆续有人建起了楼房,就计划着要做楼房。计划制定后,我们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慢慢聚集资金。别人吃好的,我们不眼红,别人穿新的,我们不羡慕。记得有一次,我在武昌大东门花十元钱买了几本自己喜爱的书,回家后和妻大吵了一架。我们每年都要购买一些建筑材料,经过7年的时间,我们购回了钢筋、木材、红砖、预制板等建材,房屋终于在1995年2月18日破土动工了,建房时间持续了两个多月,这段时间也是我们最辛苦、最难忘的日子。我白天上班,晚上做家事。

从泥工挖墙脚开始,我就忙碌了。每天傍晚,泥工一走,我就亲手把他们挖窄了的墙脚加宽,把石头、红砖抱到墙角边,以便第二天泥工好用。建房用的石屑、黄沙,我和妻每天要筛到晚上十一、二点,等把全身的灰沙洗净,已是晚上转钟了,然后往竹床上一躺,露天宿营,守着建房的材料。一楼房间地面不平,我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往里挑土、挑沙渣,把地面填平,每天做到转钟,肩膀被磨破了皮,第二天接着上班,当时我在许店小学工作,骑车要半个钟头。泥工需要水泥,我和妻就早上四点到邻村请神牛拖拉机到左岭购买,一车水泥买回天才刚亮,为了不影响上班,我把拖拉机的墙板打开,一只手夹一包往房里搬,经常累得腰酸背痛。

在上第二层预制板的头一天,预制板厂还没有送板子来,我就和湾里的一个叔叔里一点钟骑自行车到华容催货。由于路面不平,一路摔了好几次跤,手、膝盖都被摔破了皮,等到了华容,才四点钟,敲开预制板厂老板的门,老板看到我的样子,十分感动,满口答应早上送货,保证不影响施工。

妻的辛苦更是不必说,当时我的儿子7岁,女儿3岁,她除了带孩子,还要烧火做饭,帮我做一些体力活。在做院墙时,红砖石头不能拖到近处,都是我一担一担地把这些材料挑到现场,手上磨掉了一层皮。经过我们夫妻的共同努力,属于我们的这栋占地23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建成了(主房130、院落100平米),看着当时在湾里一流的新楼,我们心中洋溢着幸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1995年农历五月十八,我们搬进了小楼。搬家时,连两个年幼的孩子都兴奋地帮着搬一些小物品,看到孩子们步履蹒跚地拿着小板凳进到新屋,那种感觉真是难以形容。当第一餐饭菜端上新家的桌上时,别提心情有多惬意,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饭菜,坐在自己双手建成的小屋里,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感。

一晃二十年,我们在这里劳动、工作、生活,自己的全部情感都融入到了这个家,这个温暖的港湾,如今要拆除自己亲手建立的家园,哪能舍得呢?妻在离开时,双眼红肿,泪花闪烁,让我的五脏六腑涌上一股酸酸的、痛痛的感觉,眼泪夺眶而出,但为了国家的电网建设,我只能乐于奉献了。好久,我从回忆中醒来,看到空中灿烂的阳光,心想:今后的日子定能如阳光一般温暖幸福······

2015、11、17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19661/

别了,老家那栋小楼的评论 (共 1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