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说《论语》·连载117

2018-04-27 06:23 作者:张关林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说《论语》·连载117

5.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注释——足恭:态度卑曲,过分恭敬。左丘明:秋时鲁国人,相传为《左传》作者。匿:隐藏起来。)

(白话)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得和颜悦色,恭恭敬敬,这种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孔丘也认为可耻。内心对人怨恨,表面上却跟他友好,这种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张说)本节还是谈信的问题。孔子把“信”看得很重,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是个比较宽泛的伦理概念,包括守信、诚实、正直等内涵,本节主要指诚实,表里一致。“巧言吝色足恭”——花言巧语,阿谀逢迎,恭恭敬敬,但心里内情并非如此。“匿怨而友其人”——怨恨某人,但把怨恨藏起来,表面上跟他很友好。两种情况都是表里不一,不诚实。孔子认为这种行为可耻。左丘明是当时的名人,孔子跟我们一样,先把名人抬出来,然后说我跟名人看法一样,把名人的话作为论据。这是常用的论证方法。

在孔子时代,表里不一的行为令人讨厌,现代则不然,也许是情商高的表现。孔子时代与现代的区别在于,孔子时代把人品是价值判断最重要因素,而现在,效果成为价值判断的重要依据,而人品远在智商和情商之下。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区别的呢?就是价值观着眼点变了。孔子时代的着眼点是行为方式,不是行为结果,换句话说,最看重仁义礼智信的人品。在人品优先的时代,当官条件首先是人品好,汉代选拔人才的标准是“贤良方正”,贤良之人不可能一上台就滥用权力谋私,至少要有个腐化的过程。现在着眼于行为结果,而智商+情商是行为有好结果的主要因素,人品与此无关,所以现在的官员极可能一上台就滥用权力,因为人品也许本来就不好,省掉了腐化过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现在大受青睐的“情商”一词,评判标准主要是行为结果,不是行为方式。孔子则相反,只看行为方式是否符合“五常”(仁义礼智信)。怨恨某人,但为了某个目的而表面上称兄道弟,以便搞定对方,孔子认为这种行为可耻,而现代人则认为此人情商高。如今的价值观是:不能带来有利结果的“信”(诚实),就是愚蠢,就是滑稽可笑。能带来有利结果的虚假,却是值得学习的高情商。价值观何以会如此偏离孔子时代的呢?应该是西风东渐的产物。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xnprkqf.html

张说《论语》·连载117的评论 (共 8 条)

  • 江南风
  • 心静如水
  • 襄阳游子
  • 雨袂独舞
  • 淡了红颜
  • 花开为君颜
  • 浪子狐
  • 雪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